产卵行为论文_肖冰,马明海,黄民生,陈奇,冷培恩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卵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寄主,实象,节间,工蜂,飞蝗,叶绿素,淡色。

产卵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肖冰,马明海,黄民生,陈奇,冷培恩[1](2019)在《河道修复中常见植物种类对淡色库蚊产卵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研究了石菖蒲、香菇草、鱼腥草、粉绿狐尾藻和绿薄荷5种植物及其挥发性物质对淡色库蚊产卵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菖蒲的蚊虫产卵活性指数(OAI)值为+0.58,抑制率为0%,具有较强的引诱作用;香菇草、鱼腥草和粉绿狐尾藻的OAI值分别为-0.70、-0.64和-0.16,抑制率分别为82.46%、78.36%和27.05%,其中香菇草和鱼腥草的OAI值均小于-0.30,可作为抑制剂;5种植物中,绿薄荷的抑制作用最强(OAI=-1.00,ER=100.00%),最适合作为驱蚊植物.挥发性有机物中苯类化合物与OAI值呈显着正相关(r=0.09,p<0.05),萜烯类中的单萜烯类与OAI值呈显着负相关(r=-0.09,p<0.05).本文为河道修复及蚊虫防治的协同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维,赵倩倩,张智英,李玉辉,葛佳[2](2019)在《剪枝栎实象对寄主的产卵选择与剪枝行为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剪枝栎实象Mechorhis ursulus Roelofs可危害多种壳斗科Fagaceae植物坚果,雌虫产卵时具有剪断产卵果枝的独特行为,是引起该类植物自然更新困难的因子之一。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园栽种的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栎属Quercus、石栎属Lithocarpus、栗属Castanea等壳斗科植物剪枝栎实象危害调查,测量壳斗科植物种子中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单宁的含量和果枝茎杆直径,探讨剪枝栎实象寄主选择与剪枝行为的关系,同时通过人为接卵,获得幼虫的存活率和体质量。结果显示,植物园剪枝栎实象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和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8种植物种子营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为接卵在寄主与非寄主植物种子中的幼虫存活率、体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剪枝栎实象对壳斗科果枝茎杆直径<3.00 mm的植物危害较重,直径3.00~4.00 mm的植物危害较轻,直径>4.00 mm的植物无危害。由此可见,剪枝栎实象对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受寄主果枝茎杆直径的影响,与寄主种子营养及单宁含量无明显相关。(本文来源于《四川动物》期刊2019年05期)

汤金荣,董少奇,李为争,原国辉,王高平[3](2019)在《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桃蛀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多食性钻蛀性害虫,其寄主植物广泛,包括多种果树、农作物以及林木等。由于其幼虫钻蛀性强,化学防治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加上化学防治还会造成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因此寻求新的桃蛀螟绿色防控策略对桃蛀螟的有效防控意义重大。通过研究不同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选择的影响,来筛选对桃蛀螟具有不同适合度的寄主植物,进而利用作物田的合理布局来控制桃蛀螟的发生是一种绿色防控重要途径。在本项研究中,笔者针对桃蛀螟在河南省的主要寄主植物玉米、棉花、大豆和桃树,研究了这4种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和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取食棉花时,桃蛀螟的1龄幼虫存活率最低,但发育时间最长,玉米处理组的1龄幼虫存活率最高且发育时间相对较短;随着桃蛀螟幼虫龄期的增长,棉花处理与其他处理之间的各龄期幼虫发育时间差异逐渐缩小,但棉花处理的桃蛀螟幼虫各龄期存活率依然为最低;当桃蛀螟幼虫发育至5龄时,棉花处理的桃蛀螟5龄幼虫发育时间又显着大于其他处理;此外,不同处理间的桃蛀螟幼虫总发育时间也有显着性差异,其中棉花处理的桃蛀螟幼虫总发育时间最长(18.99天),其次为桃处理(16.40天),之后是大豆处理(14.93天)和玉米处理(13.94天)。发育至蛹后,玉米处理组的桃蛀螟化蛹率、蛹重和蛹发育时间均为最高,棉花处理组的桃蛀螟化蛹率、蛹重和蛹发育时间为最低,且两个处理组之间差异显着;但大豆和棉花处理组间的桃蛀螟化蛹率、蛹重和蛹发育时间差异不显着。发育至成虫后,玉米处理组的羽化率和雌虫产卵量依然为最高,但雌成虫寿命和雄成虫寿命相对较短,虽然与大豆处理组和棉花处理组差异不显着,却显着低于桃处理组;从总发育时间来看,桃处理组的桃蛀螟总发育时间显着高于玉米处理组、大豆处理组和棉花处理组,后3个处理间的桃蛀螟总发育时间差异不显着。两项产卵选择试验结果显示,桃蛀螟雌蛾在棉花和大豆处理组的落卵量差异不显着,同样的结果在玉米和棉花或玉米和大豆处理组也有观察到,但桃蛀螟在棉花、玉米或大豆处理组的落卵量均显着高于桃处理组。上述结果表明,供试4种寄主植物中,桃蛀螟偏好在棉花、玉米和大豆上产卵,其中玉米对桃蛀螟的适合度相对较高,棉花对桃蛀螟的适合度相对较低。(本文来源于《华中昆虫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孙群[4](2019)在《工蜂产卵的后期行为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2018年8月17日,晴,25℃~35℃,外界有瓜类零星蜜粉源。我有1箱黑环系蜂失王后工蜂产卵,卵开始化虫,群势4脾,正好做观察实验。观察工产蜂是否有如下行为:(1)工产蜂的恋脾情况;(2)介王后,工产蜂有无杀王行为;(3)介王成功后,工产蜂是否继续产卵;(4)介王接受后,工产蜂有什么行为变化。实验过程:空继箱里放4张空脾,把工产群(本文来源于《中国蜂业》期刊2019年06期)

贾盼[5](2019)在《表皮蛋白Abd-1和Abd-6在飞蝗节间膜延展性能及产卵行为中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蝗(Locusta migratoria)为世界性农业害虫,蝗灾发生面积广,致灾严重。飞蝗除了具有群集性、迁飞性外,还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这是造成种群数量大,危害严重的原因。节间膜(Intersegmental membrane)在昆虫运动、交配、产卵等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飞蝗腹部伸入土下产卵依赖于节间膜的延展性,雌性飞蝗在成虫期腹部长度约为2-3 cm,而当它在产卵时腹部可以延伸至8-10 cm,腹部的这种大幅度的延伸与其体节间的高度延伸膜(节间膜)有关。本文以飞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雌雄成虫节间膜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到2个差异表达的表皮蛋白基因,围绕这2个表皮蛋白基因,进行了分子特性、表达特性分析,并基于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结合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以及动物行为智能实时监控技术探讨了其在飞蝗节间膜结构形成及产卵行为中的生物学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雌雄虫节间膜差异表达基因筛选与鉴定节间膜延展性测定结果显示,飞蝗雌雄虫节间膜延展性存在显着差异。摘取雌雄虫节间膜组织样品,提取样品总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共得到428个在雌雄飞蝗节间膜差异表达基因,发现腹部表皮蛋白基因LmAbd-1和LmAbd-6在雌雄节间膜表达差异分别达到40%、66.5%;RT-qPCR结果显示LmAbd-1和LmAbd-6在雌虫节间膜的表达量分别是雄虫的1.5倍和125.6倍。(2)LmAbd-1和LmAbd-6的分子特性与表达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LmAbd-1和LmAbd-6基因序列均含有2个外显子,其氨基酸序列均含有1个信号肽和1个几丁质结合域4(chitin binding domain 4);其中LmAbd-1为经糖基化修饰的表皮结构糖蛋白,其与LmAbd-6均属于CPR家族RR-1亚类表皮蛋白。不同组织表达分析显示,LmAbd-1和LmAbd-6在表皮中(尤其是节间膜)特异性高表达且具有雌雄表达差异(雌性显着高于雄性),并且在第4-5、第5-6、第6-7腹节节间膜处高表达;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分析表明,LmAbd-1和LmAbd-6在飞蝗若虫期的前期高表达,在成虫期的表达量显着高于若虫期。保幼激素类似物(juvenile hormone analogue,JHA)诱导结果显示LmAbd-1和LmAbd-6的表达量均上调,而分别干扰其受体基因Met和其响应基因Kr-h1后LmAbd-1和LmAbd-6的表达量均显着下调,表明JH信号能够调控LmAbd-1和LmAbd-6的表达。(3)LmAbd-1和LmAbd-6多克隆抗体制备与组织定位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表达并纯化了LmAbd-1和LmAbd-6重组蛋白,将重组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小鼠制备LmAbd-1兔源多克隆抗体和LmAbd-6鼠源多克隆抗体。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对LmAbd-1和LmAbd-6进行组织定位。结果显示,LmAbd-1和LmAbd-6均存在于节间膜内表皮层且与几丁质重迭,而不存在于腹部表皮层中。(4)LmAbd-1和LmAbd-6对飞蝗发育及节间膜结构的影响设计LmAbd-1和LmAbd-6 RNA干扰特异引物,体外合成dsRNA,dsGFP作为对照。从5龄飞蝗雌性若虫的第2和第3腹节交界处将10μg dsRNA注入体内,设置3组平行实验,即LmAbd-1 RNA干扰,LmAbd-6 RNA干扰,LmAbd-1和LmAbd-6RNA双干扰,观察飞蝗的蜕皮及节间膜发育情况。结果显示,沉默LmAbd-1和LmAbd-6后,雌虫飞蝗腹部出现了不同程度节间膜外露且节间膜与表皮不能正常套迭的异常表型。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沉默LmAbd-1和LmAbd-6的飞蝗节间膜上表皮出现不规则排布,片层间隙减小,出现扭曲、重迭现象;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处理组飞蝗节间膜内表皮层减少,使得整个表皮层结构变薄。(5)LmAbd-1和LmAbd-6对飞蝗产卵行为的影响利用上述RNA干扰方法,注射dsRNA干扰目标基因后(3组平行实验:LmAbd-1RNA干扰,LmAbd-6 RNA干扰,LmAbd-1和LmAbd-6 RNA双干扰),将蜕皮至成虫的雌性飞蝗放入带有视频监控系统的培养箱中继续正常饲养,同时放入相同数量的正常雄性飞蝗成虫,设置dsGFP对照实验,观察记录飞蝗节间膜延展、交配、伸入土下次数及产卵时间等行为数据,统计单位时间内雌性成虫腹部伸入土中次数以及伸入土中产卵时间;待产卵结束后,分别统计3个平行实验组和对照组土中卵囊数及卵粒数,并解剖雌虫,统计腹部中残留卵粒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沉默LmAbd-1和LmAbd-6后,飞蝗腹部伸入土下的次数显着增加,而每次伸入土下的时间显着缩短,飞蝗所产的卵囊个数及卵粒数均显着减少,未正常产出的卵囊仍存留在飞蝗卵巢。本文通过对雌雄飞蝗节间膜差异表达的基因LmAbd-1和LmAbd-6的分子特性、表达特性、雌性飞蝗节间膜结构以及依赖于节间膜延展性的产卵行为的研究,旨在筛选蝗虫防治新分子靶标,从而为蝗灾有效治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徐强,吕红武,乌成鹏,毛宇,宋光辉[6](2019)在《松树蜂的产卵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松树蜂Sirex noctilio的产卵行为,明确其产卵能力,为评估其繁殖潜力和危害能力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新店林场采集被松树蜂危害的寄主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木段上获得虫源。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分析松树蜂产卵的行为过程及规律。解剖松树蜂在樟子松木段上的产卵孔,并观察其结构特征。【结果】松树蜂羽化时即性成熟,能够马上进行交配和产卵。松树蜂雌成虫一次完整的产卵过程主要分为4个动作:树皮钻孔、木质部钻刺、产卵(注入有毒黏液和共生真菌Amylosereum areolatum)和产卵器拔出。产卵时间在360~540 s之间的产卵频数最多,占产卵总频数的41.40%;产卵过程中木质部钻刺用时最长,至少占整个产卵过程用时的90%。松树蜂雌成虫在一个产卵孔处会进行1~4次产卵,产卵时间和产卵次数呈显着正相关,当产卵时间t<360 s时,进行了1次产卵;当360 s≤t<540 s时,进行了2次产卵;当540 s≤t<780 s时,进行了3次产卵;当t≥780 s时,进行了4次或更多次产卵。松树蜂在一个产卵孔处进行1, 2, 3和4次产卵的比例分别为21.66%, 41.40%, 27.39%和9.55%。【结论】松树蜂雌成虫在一个产卵孔处的产卵时间和产卵次数呈正相关。利用产卵时间和产卵次数的关系,在只调查产卵时间的情况下,可以推断产卵次数。松树蜂在一个产卵孔处产卵的次数多,对寄主樟子松危害大。(本文来源于《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石霞,艾莹婷,石芮竹,张民照,王海香[7](2019)在《桃蛀螟对青霉菌侵染苹果的产卵选择与行为趋向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偏好于在青霉菌Penicillium侵染的苹果上产卵的特点与机理,从苹果、玉米和柑橘上分离、纯化获得15株青霉菌,通过形态学和rDNA-ITS序列分析鉴定后,以健康苹果为对照,测试不同青霉菌菌株侵染的苹果对桃蛀螟产卵选择的影响,并利用四臂嗅觉仪测试桃蛀螟对青霉菌诱导的苹果挥发物的行为趋向反应。结果表明,15株青霉菌分别属于皮落青霉P. crustosum、橘青霉P. citrinum、苏门答腊青霉P. sumatrense和指状青霉P. digitatum的不同株型;桃蛀螟对其中的12株青霉菌侵染的苹果的产卵选择率均极显着高于健康苹果,尤其对皮落青霉CO5菌株、苏门答腊青霉OR3菌株和指状青霉OR5菌株侵染的苹果的产卵选择率最高,分别达到67.73%、61.50%和68.39%;桃蛀螟对感染皮落青霉CO5菌株和指状青霉OR5菌株的苹果挥发物的选择率分别为31.37%和29.19%,均显着高于对感染橘青霉OR1菌株和苏门答腊青霉OR3菌株的苹果挥发物的选择率18.14%和21.31%,且前二者之间、后二者之间均无显着差异。表明青霉菌可通过影响寄主植物挥发物释放,从而影响桃蛀螟对寄主植物的产卵选择和行为趋向反应。(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郭丽,刘福,王越,孔祥波,张苏芳[8](2019)在《杨小舟蛾产卵行为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叶片的营养物质及抗性物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为研究对象,观察杨小舟蛾产卵后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对幼虫生长的影响并测定各处理叶片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的含量变化,探讨2种黑杨派无性系在杨小舟蛾产卵后是否产生诱导抗性。[方法]杨小舟蛾在欧美杨108号(108杨)和欧美杨111号(111杨)产卵后,观察幼虫取食产卵植株、邻近植株和对照植株叶片的存活状况,再分别测定3种处理叶片的可溶性糖、全N、游离氨基酸、单宁和总酚5个指标的含量变化,研究2种黑杨派无性系诱导抗性的产生情况。[结果]取食2种黑杨派无性系3种处理叶片的幼虫存活率均差异不显着。108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111杨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二糖和全N含量均显着低于对照植株,且产卵植株的游离氨基酸含量显着低于对照,同时,108杨邻近植株的游离氨基酸总量显着高于产卵植株和对照; 111杨的产卵和邻近植株的总糖/全N值都显着高于对照。108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着高于对照,而邻近植株的二者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111杨产卵植株的单宁和总酚含量都显着高于对照;同时邻近植株的单宁含量显着高于对照,而总酚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着。[结论]杨小舟蛾产卵使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植株和邻近植株的营养物质含量都发生改变并且次生代谢物质含量不同程度增加。所以,2种黑杨派无性系的产卵和邻近植株都产生了一定的诱导抗虫性。(本文来源于《林业科学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郭薇,张燕,陈红松,郭建英,周忠实[9](2018)在《广聚萤叶甲成虫产卵行为及其产卵部位的选择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明确广聚萤叶甲成虫产卵行为及其产卵部位的选择性。【方法】在室内条件下,对广聚萤叶甲成虫交配及产卵的系列行为、产卵场所选择、不同部位豚草植株叶片叶绿素b的含量进行了观察和测定:(1)将1对成虫放到养虫笼内的一株豚草上,观察交配时间,记录产卵数量、前后2粒卵之间的产卵时间间隔;(2)在均匀分为5部分(0~10、11~20、21~30、31~40和41~50 cm)的豚草植株上,随机放置10对成虫,观察雌虫对于产卵场所的选择。(3)将上述5个部位的豚草叶片通过丙酮匀浆法处理,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在645和663 nm的吸光值,计算叶绿素b含量。【结果】广聚萤叶甲成虫完成一次成功交配平均需96.09 min。雌虫一般需45 min的时间来寻找其适应的产卵场所,在产卵过程中,成虫习惯将卵产于叶片背面,雌虫喜欢用口器来清理刚产下的卵粒。在一株50 cm高的豚草植株上,雌虫喜欢将卵产在植株中部21~30 cm和中上部31~40cm的叶片上(从下往上划分)。卵块数量和豚草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b含量呈显着的正相关性。【结论】广聚萤叶甲成虫喜欢产卵在叶绿素b含量较高的叶片背面,可能以视觉识别叶片颜色来选择和定位产卵场所。(本文来源于《生物安全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佳妮,丁波英,王璐,王喆,周国鑫[10](2018)在《外源油菜素甾酮处理水稻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等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经油菜素甾酮处理后水稻对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的抗性,通过在水稻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油菜素甾酮,观察水稻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若虫生长发育、羽化等行为的影响,评估油菜素甾酮在水稻抗虫防御反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水稻培养液中的油菜素甾酮可被水稻有效吸收并产生生理活性。经0.01~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后水稻叶片弯曲程度均显着增加,其叶角分别为对照的3.3~11.0倍。褐飞虱取食和产卵嗜好性与油菜素甾酮处理浓度密切相关,经较低浓度0.005~0.05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的水稻能显着降低褐飞虱雌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嗜好性,其产卵量为对照的35.0%~73.9%;而较高浓度0.1~5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则增加褐飞虱雌成虫的取食和产卵嗜好性,其产卵量为对照的1.3~1.8倍。0.01、1、5、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的水稻显着降低褐飞虱若虫的羽化率,为对照的32.5%~53.3%。0.1~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显着缩短褐飞虱若虫发育历期,仅为对照的94.1%~96.9%。褐飞虱若虫存活数和初羽化雌成虫体重分别仅在0.1、10μmol/L油菜素甾酮处理下显着降低。表明油菜素甾酮处理水稻可对水稻抗虫防御反应产生影响,其具有作为生态功能分子用于褐飞虱田间防控的潜力。(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产卵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剪枝栎实象Mechorhis ursulus Roelofs可危害多种壳斗科Fagaceae植物坚果,雌虫产卵时具有剪断产卵果枝的独特行为,是引起该类植物自然更新困难的因子之一。通过对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植物园栽种的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栎属Quercus、石栎属Lithocarpus、栗属Castanea等壳斗科植物剪枝栎实象危害调查,测量壳斗科植物种子中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单宁的含量和果枝茎杆直径,探讨剪枝栎实象寄主选择与剪枝行为的关系,同时通过人为接卵,获得幼虫的存活率和体质量。结果显示,植物园剪枝栎实象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滇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oides和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8种植物种子营养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人为接卵在寄主与非寄主植物种子中的幼虫存活率、体质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剪枝栎实象对壳斗科果枝茎杆直径<3.00 mm的植物危害较重,直径3.00~4.00 mm的植物危害较轻,直径>4.00 mm的植物无危害。由此可见,剪枝栎实象对寄主有明显的选择性,受寄主果枝茎杆直径的影响,与寄主种子营养及单宁含量无明显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卵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肖冰,马明海,黄民生,陈奇,冷培恩.河道修复中常见植物种类对淡色库蚊产卵行为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维,赵倩倩,张智英,李玉辉,葛佳.剪枝栎实象对寄主的产卵选择与剪枝行为的关系研究[J].四川动物.2019

[3].汤金荣,董少奇,李为争,原国辉,王高平.寄主植物对桃蛀螟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行为的影响[J].华中昆虫研究.2019

[4].孙群.工蜂产卵的后期行为观察[J].中国蜂业.2019

[5].贾盼.表皮蛋白Abd-1和Abd-6在飞蝗节间膜延展性能及产卵行为中的功能研究[D].山西大学.2019

[6].徐强,吕红武,乌成鹏,毛宇,宋光辉.松树蜂的产卵行为[J].昆虫学报.2019

[7].石霞,艾莹婷,石芮竹,张民照,王海香.桃蛀螟对青霉菌侵染苹果的产卵选择与行为趋向反应[J].植物保护学报.2019

[8].郭丽,刘福,王越,孔祥波,张苏芳.杨小舟蛾产卵行为对2种黑杨派无性系叶片的营养物质及抗性物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2019

[9].郭薇,张燕,陈红松,郭建英,周忠实.广聚萤叶甲成虫产卵行为及其产卵部位的选择性[J].生物安全学报.2018

[10].王佳妮,丁波英,王璐,王喆,周国鑫.外源油菜素甾酮处理水稻对褐飞虱取食和产卵选择性等行为的影响[J].植物保护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褐飞虱雌虫产卵行为Fig5.3Fema...多头螺旋粉虱雌虫的产卵行为栎旋木柄天牛交配、产卵行为及产...、LmAbd-6对飞蝗产卵行为黄尾刺尻鱼的求偶产卵行为荆眼刺尻鱼的求偶产卵行为

标签:;  ;  ;  ;  ;  ;  ;  

产卵行为论文_肖冰,马明海,黄民生,陈奇,冷培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