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明市茶业产业化初步设想(论文文献综述)
陈启芳[1](2021)在《“茶政协”的革命老区情》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盛夏七月,泰宁县梅口乡拥坑革命老区村的数百亩茶山越发显得生机盎然。茶山脚下,状元茗茶厂内20余位手法娴熟的茶工正在焙茶。这些茶工都是拥坑村的村民。说起状元茗茶厂老总陆耀全,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茶政协’真不错,引领茶企和茶叶协会与老区人民心心相印,携手共进促双赢。"
兰思仁[2](2020)在《地方农林高校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文中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任务。地方农林高校服务脱贫攻坚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学、扛起强农兴农重任和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应当找准突出学科特色、人才支撑、创新驱动、生态理念和智力优势五个方面的战略着力点。基于福建农林大学的实践探索,总结梳理地方农林高校在生态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智力扶贫、援外扶贫六个方面服务国家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供各高校参考。
舒凯彤[3](2019)在《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文中指出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完善合理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是保障农村经济稳定发展、持续增长的基本保障,是国家整体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战略制定的重要基础。如何构建起适应我国国情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就必须找到与之相匹配的发展模式与路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是指在不同的经济社会环境、不同的发展条件和背景下,农村金融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国家层面以制度的形式做出相应的安排和调整,依据不同的金融发展方法配置信贷资金,以形成功能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和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最终形成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相对稳定的模式。在不断的摸索与探究中,我国的农村金融已经走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着的成果。但是,无论是在农村金融自身的发展模式还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里边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发展道路,是农村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通过对中国现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目前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变化的需要,不仅没有更好的解决“三农”问题,反而束缚了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主要表现为:农村金融市场体系仍不够健全,农村金融需求结构变迁导致供需结构出现的新的失衡,金融抑制现象长期并且目前仍然存在;从需求角度而言,农户自身的天然特性使其缺少高质量的资产和抵押品大大降低了其农村信贷资源的可获得性,农村金融市场容量扩张与金融基础支撑体系薄弱的矛盾仍然突出;而从供给角度讲,农村金融市场中信贷的供给主要依靠政府政策指导及行政手段进行推动,同时也缺少相应的农业保险体系和风险分担机制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因此其承担缓解农村借贷资金紧张状况的能力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同时自身在风险管理等方面集聚了不少问题;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并未建立,不论是从普及范围还是普及质量上来看都是不达标的,作为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环节,理应肩负起更重要的责任。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有必要对我国农村发展的历程进行系统的梳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年)、“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年)、商业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区别不同模式的关键在于满足金融需求的供给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所采取的主要手段,即如何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可以分为信用主体模式、资产抵押模式和合作金融模式。将研究视角聚焦在金融交易层面,探讨何种金融模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资金供需双方的需要。金融的最核心功能是资金的融通,引导资金流动到价值最大化的领域,价值不应仅仅包含经济价值,还应充分考虑到社会价值、环境价值等方面。而且因为我国的现实情况,农村金融还被赋予了更多重要的责任。不仅仅要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致富,还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使农民生活的更有尊严。现阶段,农户和资金供给方就好比站在河的两岸远远相望,金融则是将二者连接起来的桥梁,实现农村信贷资金供需的平衡。可以看到,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机制尚未建立,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变化,市场功能还不健全。究其产生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为农村金融模式变迁的目标设定不明晰、农村金融模式创新的主体动力不足、农村金融模式演进的路径偏差。这些问题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农村金融信贷供需主体的失衡,形成了事实上的金融抑制。通过对我国农村信贷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村居民纯收入与农村信贷差额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民纯收入越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越高,农村资金流出现象越严重;而国家财政支农力度和农村固定投入对优化农村信贷配给起到显着的正向作用,对信贷流出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资金供给上促进农村信贷配给效率的提高,即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投入不断强化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和农村金融市场功能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信贷抑制问题。以上结论为我国农村金融模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政府力量的干预能够促进信贷配置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健全和完善了农村金融市场。但仅仅依靠政府的强制性行政手段从根本上扭曲了金融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弱化了市场机制在农村地区资金配置的作用,加剧了农村信贷市场的调节失灵。因此,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以市场自发的力量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调节,将是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以借鉴国外已经成功的有益经验,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孟加拉“格莱珉”模式和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都有值得学习取经的地方。此外,互联网金融、农业供应链金融和新型合作金融模式等新兴金融理论也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金融与生俱来的高效便利,农业供应链金融所特有的风险把控作用,新型合作金融模式得天独厚的信息优势和较低的监督成本,都是我国农村金融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诚然,改革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必将经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农村金融模式的路径选择应主要从以下三个大方面着手:一是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体系,二是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三是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例如大力发展土地未来收益权抵押贷、对低息和贴息涉农贷款进行财政补助、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等;农村金融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优势,立足自身优势领域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商业银行农村分行应当构建适应农村市场的运营体系,农村信用社则应致力于建立商业化的现代金融模式,村镇银行的未来是走出差别化的“社区银行”道路,新型规模经营主体将作为三者的有益补充;保险公司应该将眼光放的长远些,看到农业保险的巨大潜力和增长空间,寻求在政府的支持下稳步推进农业保险业务。农村联保互助小组、商业保险公司、农业再保险公司和保监会将共同构成我国的立体化农业保险体系,把政府和市场的力量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的合力。不可否认,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合理的地方,但正是因为有不足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深入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化的基础上,以政策完善为改革铺平道路,以农村金融机构为改革主力军,以农业保险体系为改革保驾护航,“三农”问题必将迎刃而解,实现农村发展、农业繁荣、农民富足的愿景,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王双全[4](2019)在《“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乡村要素流失问题仍然明显,特别是资金要素由农村单向流入城市,严重制约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使得农业农村成为我国决战全面小康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三农”问题的症结主要在于资金要素短缺;而产权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必要抵押品的缺失,使得农村金融产品供给不足,资金无法有效地向农业农村流动和聚集,农村资金净流出与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突出,“金融抑制”成为制约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瓶颈。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我国农村的变革几乎都是围绕着土地进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土地的“确权登记颁证”扩大了农村土地作为抵押担保物的功能,农民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能力,为实现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制度基础,为农村土地资产化、金融化提供了可能性,从而激活了农村金融,撬动更多资金投入农村经济建设。深入研究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影响因素,不断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我国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为解决农村金融困境,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进行了一系列从土地产权制度到金融制度的系统改革。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土地与金融融合发展的重要形式--农地抵押贷款试点加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探索农业融资新途径,加强对农业经营者的信贷支持,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2015年全国232个县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创新农村金融制度,进一步盘活农村存量资产;2016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把土地承包经营权分为承包权和经营权,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并行实施,充分发挥农地的经济功能。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再次提出,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实施“三权分置”制度,分离和实现承包权的保障功能和经营权的经济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家庭的融资渠道,打开了农村金融供求关系的死结。因此,本文聚焦农村最具经济价值、但资本化严重不足的土地要素,将农村土地要素与农村金融有机结合,探索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的因素,以期为推进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改革和创新提供系统的学术和现实指导,充分发挥土地的融资功能,解决农村资金供给和需求的矛盾,满足农业生产资金的多层次需求,实现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本研究以“三权分置”改革为背景,围绕优化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体系这一中心任务,结合12家金融机构和543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经济学理论及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问题和影响因素,并从系统论视角出发,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在对农户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问卷调查数据,构建Probit模型,以土地确权颁证、农地流转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为核心变量,分析土地确权颁证、农地流转、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及土地确权与后两者交互项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同时利用IV-Probit对核心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检验。第二,厘清金融机构与政府在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梳理金融机构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供给情况,利用Probit模型,实证检验探究农户获得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找到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不足的原因。第三,在前文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与需求错位的表征及原因,构建供需错位识别机制,对样本中具备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农户进行筛选,识别出供需错位的农户,构建Probit模型对供需错位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选取典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夯实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保障体系,加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支持体系;针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问题,优化供需匹配支撑体系,营造良好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环境。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三权分置”改革是农村土地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村土地经营权从承包权中分离,农村经营主体的有效金融需求增加,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农村土地金融市场中来,农村的土地资源将进一步转化为资本,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据调研的543户农户数据显示,314户表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有需求,仅130户获得了金融机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供给。随着我国相关法律与政策环境不断优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之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改善。然而,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与模式的创新还处于初期摸索试点阶段,仍受到法律、产权及市场等多重制约,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市场供给还有较大提升空间。3.从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看,土地确权颁证、土地流转和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土地确权颁证的前提下,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在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中起增强性的调节作用,但土地流转在对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中没有起到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土地确权颁证和土地流转的实施,农民与集体的土地承包关系明晰化,土地流转会促进农地抵押市场,金融知识水平越高的农户越倾向于以土地融资投入生产,进而催生农户的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4.从供给的影响因素看,金融机构普遍看好农村土地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而言,农村土地财产权抵押条件尚未成熟,农村财产权抵押风险还较大,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体系还未健全,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较低。实证结果显示,市场发展前景及预期盈利空间能够正向影响金融机构供给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良好的土地政策环境、成熟的农地流转抵押市场、明晰的农村土地产权体系进一步加强了农村土地的金融抵押品特性,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经营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政策风险,减少金融机构面对信贷违约的损失,这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5.从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来看,从需求侧看,农户文化水平低和金融知识水平不高是造成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关键因素,强化相关培训与宣传力度,提高农户金融知识水平,是放松农户信贷约束的关键之一;从供给侧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利率与农户预期利率不匹配导致供需错位,应进一步优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降低农户融资成本;从外部环境因素上看,政策实施不到位是影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重要因素,当前农村土地金融市场发展依然是以政策引导为主,农户借贷行为内生性不足。因此,在强化政策支持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农户土地金融借贷的自发性和内生动力。本文创新之处或边际贡献在于:1.丰富了农地抵押信贷产品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内容。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农地金融合约的机制设计,从经营权确权到抵押担保权的赋权,认为通过“三权分置”改革,我国农村土地经营权从农户承包经营权中分离出来,使农地租佃市场的产权条件更加完备,增强了农地金融契约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从而大幅度提高农村抵押信贷市场的活跃度和效率。2.弥补了当前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和需求影响因素相关研究零碎化的缺陷。本文将供给和需求纳入同一研究框架进行系统性探讨,并基于农户、机构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立足农户、金融机构两大决策主体的行为动机,结合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背景,探究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供需匹配的影响因素,为推动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3.检验了农地抵押信贷的影响机制,发现土地确权颁证与农户金融知识水平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过程中起到调节作用。本文考虑到两个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关系,或者一个因素发挥作用要以另一个变量为条件或基础,将土地确权颁证与金融知识水平的交互项纳入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核心变量对农户需求的影响机理。
朱静静[5](2019)在《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农业信息化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福建省是我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区,也是信息化建设领域的试点省份,具有较好农业信息化基础,但整体上农业信息化水平不高,存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不够深入、农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程度低、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等问题。因此,研究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水平,提出切实有效的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信息生产力理论、信息市场理论、信息化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为基础,通过走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等部门,查阅统计年鉴、统计公报等资料,分析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构建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分析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福建省农村拥有良好的光纤、电视、移动电话、广播、电信网络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拥有“淘宝镇”24个、“淘宝村”189个、农产品电子商务比较发达;已建设运行了13个农业行业应用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延伸到9个设区市以及全省的69个县(市、区),12316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拥有上传企业基地119家,农业管理过程信息化、农业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设施农业占地总面积仅为福建耕地面积的2.27%,设施灌溉面积占灌溉耕地面积的9.10%,拥有的农业机械以果树修剪、机动脱粒机为主,生产过程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不高。(2)农业信息化示范点建设初见成效。福建省已建立了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180个、现代化农业智慧园14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21个、信息进村入户试点20个,初步积累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经验。(3)构建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即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化人才、农业经济基础;13个二级指标,即农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量、彩色电视机数量、移动电话数量,每周广播播出时间、电视播出时间,广播、电视覆盖率,人均电信业务总量,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比重,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占总专业技术人员数的比重,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4)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表明,由变异系数法和熵值法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20132017年分别提高了54.43%、68.48%,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稳步提高。现阶段影响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在于农业经济基础,农业信息化人才及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影响较小。贡献较大的4个二级指标对总指数的贡献率为76.6%(变异系数法)、93.8%(熵值法),贡献大小顺序为: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人均电信业务总量,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总从业人员数的比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计算机拥有量、受教育程度以及农业技术人员的缓慢增长制约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的发展。(5)SWOT分析表明,福建省发展农业信息化具有农业综合效益高、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结构优化及地理区位优势;劣势为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不高、农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人才缺乏、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各级政府出台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数字福建”建设等政策以及政府的资金投入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重要机遇;面临的威胁为信息意识薄弱、农业劳动力不足、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6)通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以及战略组合分析,提出了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抓好示范点建设与推广工作;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激励机制。
欧丽媛[6](2019)在《基于产业振兴的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6年以来,国家对乡村规划日益重视。政府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而目前的乡村景观规划多侧重于乡村风貌的改善和乡村旅游的开发,对于如何根据乡村产业的发展进行景观规划的研究还较少。湖南省东部丹霞地貌分布广泛,但针对这类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却并不多,还有大量景观独特的丹霞村落未进行景观规划。本研究以产业振兴为切入点,选取湘东丹霞地貌区的乡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研读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对当前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其次,深入分析了五个乡村景观规划的成功案例,并总结了其可借鉴的经验。然后,分析了湘东丹霞地貌区的特点以及产业与景观的关系,提出基于产业振兴的湘东丹霞地貌区的规划策略与方法。最后,对湖南省茶陵县官溪村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论证方法的可行性并得出了如下结论:(1)乡村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较为薄弱的乡村,更应该实行分期规划。要优先发展产业,同时注重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乡村整治,这不仅关系到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也影响着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进行乡村整治的时候,因为涉及到一系列美化设计,所以应结合产业规划来做,尤其是旅游业。乡村旅游业是一项经济效益可观的产业,但发展旅游业还是要立足乡村自身条件,且在规划中应靠后实行,优先发展农业、加工业等效益更稳定的产业,等到村内有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经济基础,再发展旅游业,结合产业打造景观,以特色产业吸引游客。(2)在做乡村产业规划时,首先要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再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趋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产业。其次,不应将景观与产业割裂开,要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让产业融入景观中。自然条件、产业、景观这三者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在规划时应综合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然环境、更好地振兴产业、也更好地打造出和谐的乡村景观。本研究探索了基于产业振兴的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景观规划的方法,得出一些乡村景观规划的新思路,为湘东丹霞地貌区的乡村景观规划提供了参考,对于完善中国的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体系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刘依川[7](2019)在《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对草地资源盲目的开发利用,导致草地退化、沙化等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造成威胁,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严峻问题。本研究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以福建省9个设区市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和实地调查,从景观格局、地形分布、植物群落和生态安全评价等角度研究福建省草地资源的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态,利用景观指数和空间自相关探讨草地资源的空间结构及其分布特征,通过地形分布指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探讨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实地调查了典型草场内草本植物的组成,明确了草地资源的植物群落特征,并结合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状态,提出了福建省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未来草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草业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福建省草地资源以零星草地为主,细碎化特征明显,厦门市、漳州市和泉州市草地斑块的破碎度、形状复杂度和聚集度均处于较低的水平。各设区市草地分布存在H-H和L-L两种空间自相关类型。通过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海拔和坡向是影响草地分布的主要地形因素。从典型草场实地调查来看,生态涵养功能是草地资源的主要功能,放牧和旅游是草场的主要利用方式,草场中的草本植物以禾本科为主,豆科植物分布较少,且质量等级较低。通过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分析,全省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为0.386,生态安全状态一般,且内陆地区的草地资源生态安全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境内草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干扰或破坏,生态系统结构稳定性和完整性一般,局部地区有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灾害发生。
涂哲智[8](2019)在《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茶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在其千百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大量与茶叶种植、生产、贸易有关的传统村落,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包括了区域地理层面的选址、村落总体布局层面的规划、村落多种空间的具体建设等内容。同时探讨在现代茶业发展下传统村落面临的问题,并结合乡村振兴中对地域特色文化保护的宏观背景,提出当代乡村建设中多方参与、多元融合的茶文化保护发展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综合了茶学、茶文化学、生态学、行为学、社会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并运用文献资料收集、乡村田野调查、图示解说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茶文化对武夷山的传统村落的影响综合全面,是在乡村振兴中值得保护与发展的文化遗产。围绕此中心观点,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背景研究。介绍了我国茶文化发展历程与茶叶主要种植区域、福建茶叶贸易和茶区的特征,分析了茶文化聚落主要在山谷地带聚居。并解析了武夷山茶叶生长环境和水陆贸易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茶村落。第二部分,主体研究。首先,从武夷山传统村落总体布局的层面切入,分析茶文化对村落山水环境、选址布局、空间结构、街巷体系等方面的丰富影响,并解析了传统村落中茶文化元素的衍生历程。其次,在村落公共空间的研究中,实地调研了武夷山传统村落的码头埠口、商业街巷、庙宇会馆、宗祠、茶园古井等,揭示了公共空间所蕴含的贸易、祭祀信仰、茶俗等文化特征,具有传承教育的积极意义。最后,物质空间形式和行为活动方式解析了茶文化元素在建筑场所中的具体表现,包括茶行的空间功能、茶庄的贸易流线、民居的组合布局、装饰构件以及茶坊的生产器具和窑址的茶具制作等内容。第三部分,启示与策略。反思现代茶业发展下村落建设的不足,梳理传统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的特征规律,探讨传统村落保护中文化遗产继承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乡村建设中融入茶文化元素、传承民俗活动,且倡导多方参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新思路。
姜萌[9](2019)在《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政和石圳白茶小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从2014年浙江省的第一批特色小镇的试点开始,近几年来,特色小镇首先作为国家政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并成为一种新的乡村振兴的方式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无论是建设者或是使用者,都着眼于特色小镇的特色所在,以期为更好地建设或体验特色小镇做准备。闽北地区历来以生态景观环境资源为发展大趋势,而这其中,茶叶产业的发展更是处于发展排头兵,背后的茶文化历史渊远流长。闽北的茶叶种类比较集中,如武夷岩茶、政和白茶等,茶叶带来的文化资源和产业发展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便开始了,历史非常悠久,当地人们的饮茶文化、做茶习俗依旧保留至今。闽北地区的茶文化特色小镇,主要是政和石圳白茶小镇,本地人以当地的白茶特色向来客展示传统茶文化及其他历史的传承,是非常有特色的将具有当地茶文化的村落通过白茶特色的打造,建设特色小镇的实例之一。而在由乡村打造特色小镇的建设过程当中,依然有许多问题,如闽北地区乡村人员构成比较特殊,老龄化问题异常严重,部分甚至达到整个村落人员半数以上,养老问题亟待解决。小镇由于具备良好的茶文化和相关资源,非常利于养生,养生作为老龄事业的一个分支通常结合养老事业共同发展,小镇也是“双养”即养老与养生的巨大潜力发展点。另外在街巷空间的设计中,由于多数建筑或空间依旧是村落原始的居住功能和生活方式,那么如何面对本地人与外来人不同的养老养生需求来进行建设,既保留下本地人的文化传承与生活方式,又为外来人提供所需的空间、服务种类和质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选取政和石圳白茶小镇的街巷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和石圳白茶小镇街巷空间的现场调研、对养老养生群体的需求调查与数据统计分析,发现闽北茶文化特色小镇街巷空间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设计策略,运用规划设计的方法探究街巷空间的设计策略,总结出此类特色小镇街巷空间的对应规划设计策略。
范丽月[10](2018)在《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近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大田县约有人口数42万左右,其中约15%直接或间接从事茶产业生产、销售等相关的工作。至2017年底,县内海拔700米以上的茶园面积达6488 hm2,拥有加工企业2670家,年可产茶叶4353余吨,年产值7.54亿元。大田县高山茶产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该县高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渠道。据大田县统计局统计,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98.22亿元,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33.41亿元、101.36亿元、63.45亿元,分别为1978年的125倍、673倍、661倍,由此可见第二、三产业在大田县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提升。随着县内供给侧结构改革的不断深入,茶叶去产能、去库存任务的加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田县茶产业发展进入瓶颈期。2017年上半年,全县产茶同比仅增加1.1%,单一模式的茶叶种植、生产、加工与销售不能够支撑县内高山茶产业稳定发展。本文针对大田高山茶目前有初步的业态,结合产业融合理论与微笑曲线理论,做调研进一步对近年大田高山茶产业链增值情况探讨,论证高山茶产业的经营向产业链增值方向进行拓展,激发了文化产业、旅游业、餐饮业、交通业、互联网等第三产业的活力,提升全县总体的经济效益,是大田县高山茶产业的发展导向,产业融合是大田县高山茶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采用查阅文献、举例分析、实地调查、发放问卷等研究方法,根据“大田高山茶企业产业链、服务链及经营模式调研”这一研究重点,设计了调查问卷,运用PEST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结合大田县现有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分析,探讨适合当地茶产业发展新思路,有针对性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建立健全有关高山茶产业进行三产融合发展的制度;二加强人才培育建设,同时为人才引进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三是逐步开通旅游专线,打造茶产业与旅游、文化、演艺、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相互融合的娱乐项目;四是明确茶产业融合的营销思路和方向;五是加强高山茶产业与孝道文化、红色文化、土堡文化、闽台文化、佛教文化、自然资源的有机融合,实现带动茶企业增效、茶民增收,提升总体的经济效益。
二、三明市茶业产业化初步设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明市茶业产业化初步设想(论文提纲范文)
(1)“茶政协”的革命老区情(论文提纲范文)
村里来了“泰宁岩茶第一人” |
“茶政协”牵手贫困户 |
“茶地主”认养分红 |
(2)地方农林高校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 准确把握地方农林高校服务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 |
(一) 服务脱贫攻坚是地方农林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重要体现 |
(二) 服务脱贫攻坚是地方农林高校扛起强农兴农重任的重要体现 |
(三) 服务脱贫攻坚是地方农林高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体现 |
二、 切实找准地方农林高校服务脱贫攻坚的战略着力点 |
(一) 着力突出学科特色 |
(二) 着力突出人才支撑 |
(三) 着力突出创新驱动 |
(四) 着力突出生态理念 |
(五) 着力突出智力优势 |
三、 福建农林大学高质量服务国家脱贫攻坚的探索实践 |
(一) 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开展生态扶贫 |
(二) 发挥农林学科优势,开展科技扶贫 |
(三) 坚持产研融合发展,开展产业扶贫 |
(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教育扶贫 |
(五) 聚焦决策咨询服务,开展智力扶贫 |
(六) 助力全球减贫事业,开展援外扶贫。 |
结语 |
(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3 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和不足 |
第2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的理论基础 |
2.1.1 农业信贷补贴理论 |
2.1.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
2.1.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2.1.4 制度变迁理论 |
2.2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文献综述 |
2.2.1 农村金融改革历程研究 |
2.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2.2.3 农村金融对策研究 |
第3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宏观政策体系 |
3.2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总体情况 |
3.2.1 农村信贷供需状况 |
3.2.2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发展情况 |
3.2.3 农业保险发展情况 |
3.2.4 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情况 |
3.2.5 农村基础服务覆盖情况 |
3.2.6 融资渠道与融资模式情况 |
3.3 中国农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 |
3.3.1 农村金融市场机制不健全 |
3.3.2 农村金融供需失衡 |
3.3.3 农村金融市场功能不完备 |
3.4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困境的原因探析 |
3.4.1 农村金融改革目标设定不明晰 |
3.4.2 农村金融改革主体动力不足 |
3.4.3 农村金融改革路径偏差 |
第4章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及演变路径 |
4.1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的演进 |
4.1.1 政府主导模式(1978-1996 年) |
4.1.2 “三位一体”模式(1997—2004 年) |
4.1.3 市场化主导模式(2005—现在) |
4.2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的主要特征 |
4.2.1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受农村经济改革驱动 |
4.2.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演进驱动机制的强制性 |
4.2.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变迁具有路径依赖特征 |
4.3 中国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环境与趋势 |
4.3.1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演进面临的经济社会环境 |
4.3.2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变迁的思路变化 |
4.3.3 农村金融宏观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与路径 |
第5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及路径 |
5.1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微观模式 |
5.1.1 信用主体模式 |
5.1.2 资产抵押模式 |
5.1.3 合作金融模式 |
5.2 中国农村金融微观模式的未来发展路径 |
5.2.1 供应链金融 |
5.2.2 互联网+农村金融 |
5.2.3 新型合作金融 |
第6章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模式与信贷配给的实证分析 |
6.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理论分析 |
6.1.1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6.1.2 农村信贷资金配给的影响因素分析 |
6.2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变量选取、理论假设和模型构建 |
6.2.2 实证分析过程 |
6.3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对信贷资金配给影响的实证结论 |
第7章 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国际比较借鉴 |
7.1 美国波特切斯特乡村银行模式 |
7.2 孟加拉“格莱珉”模式 |
7.3 印度地区农村银行模式 |
第8章 完善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
8.1 健全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 |
8.1.1 优化商业性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能力 |
8.1.2 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
8.1.3 促进农村新型金融机构健康良性发展 |
8.1.4 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 |
8.2 优化提升农村金融市场功能 |
8.2.1 围绕土地等抵押物创新 |
8.2.2 加快土地经营权等农村资产市场建设 |
8.2.3 持续加大涉农贷款的政策扶持力度 |
8.3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支撑 |
8.3.1 建立健全完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 |
8.3.2 探索有效的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 |
8.3.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4)“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主要内容 |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的创新 |
1.3.2 研究的不足 |
2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土地金融 |
2.1.2 金融产品 |
2.1.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 |
2.2 文献综述 |
2.2.1 “三权分置”改革与土地金融的关系研究 |
2.2.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及影响因素研究 |
2.2.5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优化研究 |
2.2.6 国内外研究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2.3.2 产权理论 |
2.3.3 供求理论 |
2.3.4 理论框架 |
3 “三权分置”改革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现状分析 |
3.1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 |
3.1.1 农地“三权分置”的历史演进 |
3.1.2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现实意义 |
3.1.3 “三权分置”改革对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的意义 |
3.2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发展实践 |
3.2.1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与模式 |
3.2.2 国内外农村土地金融制度比较分析 |
3.2.3 国内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创新实践评价 |
3.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分析 |
3.3.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发展趋势 |
3.3.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现状 |
3.3.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存在的问题 |
3.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分析 |
3.4.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发展趋势 |
3.4.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现状 |
3.4.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4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
4.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的动力机制 |
4.1.1 内生动力:规模化生产需要 |
4.1.2 外在拉力:“三权分置”改革的牵引 |
4.1.3 市场合力:激活农村资产的需要 |
4.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意愿的描述性分析 |
4.2.1 数据来源 |
4.2.2 农户资金借贷需求与来源渠道 |
4.2.3 农户农地抵押信贷需求意愿、类型和额度 |
4.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3.1 研究假设、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
4.3.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4.3.3 内生性问题的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
5.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主体与功能 |
5.1.1 供给主体—金融机构 |
5.1.2 监管主体—政府 |
5.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的描述性分析 |
5.2.1 四川省总体供给状况 |
5.2.2 金融机构供给意愿 |
5.2.3 农户供给获得情况 |
5.3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3.1 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4 稳健性检验 |
5.3.5 内生性检验 |
5.4 章节小结 |
6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影响因素分析 |
6.1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表征及原因 |
6.1.1 供需错位的表征 |
6.1.2 供需错位的原因 |
6.2 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错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6.2.1 供需错位的识别 |
6.2.2 描述性统计 |
6.2.3 研究方法 |
6.2.4 变量选取 |
6.2.5 实证结果分析 |
6.3 章节小结 |
7 我国农地抵押信贷产品典型案例分析 |
7.1 温江区“花木捆绑”抵押贷款 |
7.1.1 背景介绍 |
7.1.2 具体做法 |
7.1.3 实施成效 |
7.1.4 案例启示 |
7.2 郫都区花牌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担保贷款 |
7.2.1 背景介绍 |
7.2.2 具体做法 |
7.2.3 实施效果 |
7.2.4 案例启示 |
7.3 崇州市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助推“农业共营制” |
7.3.1 背景介绍 |
7.3.2 具体做法 |
7.3.3 实施效果 |
7.3.4 案例启示 |
7.4 章节小结 |
8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基本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夯实农地抵押信贷产品需求保障体系 |
8.2.2 加强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给支持体系 |
8.2.3 优化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匹配支撑体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1.2.2 农业信息化理论 |
1.2.3 农业信息化研究领域 |
1.2.4 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
1.2.5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2.1 研究思路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2.2.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
2.2.3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SWOT分析 |
2.2.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
2.3 技术路线 |
3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分析 |
3.1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 |
3.2 农业生产过程信息化 |
3.2.1 设施农业面积 |
3.2.2 设施灌溉面积 |
3.2.3 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 |
3.3 农产品流通过程信息化 |
3.4 农业产业过程管理信息化 |
3.5 农业农村信息服务情况 |
3.5.1 福建省农业网站服务情况——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门户网站为例 |
3.5.2 12316 农业信息服务 |
3.5.3 农业信息综合服务情况 |
3.6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建设现状 |
3.6.1 省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
3.6.2 省级现代化农业智慧园建设情况 |
3.6.3 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建设情况 |
3.6.4 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建设情况 |
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 |
4.1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4.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数据 |
4.3 指标权重计算 |
4.3.1 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 |
4.3.2 熵值法确定权重 |
4.4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 |
4.4.1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总指数 |
4.4.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水平一级指标 |
4.5 小结 |
5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SWOT分析 |
5.1 优势分析(S) |
5.1.1 农业产值快速增长、综合效益稳步提升 |
5.1.2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5.1.3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 |
5.1.4 地理区位优势 |
5.2 劣势分析(W) |
5.2.1 全省农业设施化、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 |
5.2.2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示范点发展不均衡 |
5.2.3 缺乏复合型农业信息化人才 |
5.2.4 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 |
5.3 机会分析(O) |
5.3.1 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
5.3.2 “数字福建”的建设目标为推动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
5.3.3 政府的资金投入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
5.4 威胁分析(T) |
5.4.1 农业信息化意识薄弱,培训指导工作不到位 |
5.4.2 农业劳动力不断减少 |
5.4.3 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不高 |
5.5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
5.5.1 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
5.5.2 劣势-机会(WO)战略组合 |
5.5.3 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
5.5.4 劣势-威胁(WT)战略组合 |
5.5.5 战略组合分析矩阵 |
6 福建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分析 |
6.1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加大农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
6.1.1 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
6.1.2 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确保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有效运营 |
6.1.3 建立农业大数据中心,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
6.1.4 推进农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有序的农业信息市场 |
6.2 加强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融合应用 |
6.2.1 推广大田种植业信息技术应用 |
6.2.2 推进设施农业信息技术应用 |
6.2.3 加强畜禽养殖业信息化管理 |
6.3 培养农业信息化人才,提高农业信息化应用推广能力 |
6.3.1 培养引进农业信息化人才 |
6.3.2 加强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培训 |
6.4 进一步抓好示范点建设与推广工作 |
6.4.1 抓好农业物联网、智慧园示范建设工作 |
6.4.2 抓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作 |
6.4.3 抓好信息进村入户示范建设工作 |
6.5 建立农业信息化建设激励机制,保障农业信息化水平持续提高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基于产业振兴的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指引 |
1.1.2 乡村发展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理论研究进展 |
1.3.2 实践研究进展 |
1.3.3 研究进展总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乡村景观规划案例借鉴 |
2.1 案例一:广东省仁化县瑶塘村 |
2.1.1 选择依据 |
2.1.2 项目概况 |
2.1.3 场地资源 |
2.1.4 主要规划内容 |
2.1.5 经验总结 |
2.2 案例二——福建省泰宁县水际村 |
2.2.1 选择依据 |
2.2.2 项目概况 |
2.2.3 场地资源 |
2.2.4 主要规划内容 |
2.2.5 经验总结 |
2.3 案例三:江西省横峰县梧桐畈村 |
2.3.1 选择依据 |
2.3.2 项目概况 |
2.3.3 场地资源 |
2.3.4 主要规划内容 |
2.3.5 经验总结 |
2.4 案例四:浙江省临安市太湖源白沙村 |
2.4.1 选择依据 |
2.4.2 项目概况 |
2.4.3 场地资源 |
2.4.4 主要规划内容 |
2.4.5 经验总结 |
2.5 案例五:四川省蒲江县明月村 |
2.5.1 选择依据 |
2.5.2 项目概况 |
2.5.3 场地资源 |
2.5.4 主要规划内容 |
2.5.5 经验总结 |
2.6 案例总结 |
第三章 基于产业振兴的湘东丹霞地貌区 |
乡村景观规划的理论研究 |
3.1 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政策解读 |
3.1.1 国家政策 |
3.1.2 地方法规 |
3.2 乡村景观规划的基础理论 |
3.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3 景观地域性理论 |
3.2.4 景观美学理论 |
3.3 湘东区位与丹霞地貌分布 |
3.3.1 湘东区位 |
3.3.2 湘东行政区划 |
3.3.3 湘东丹霞地貌分布 |
3.4 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的自然条件分析 |
3.4.1 地形地貌 |
3.4.2 气候 |
3.4.3 土壤 |
3.4.4 水文 |
3.4.5 植被 |
3.5 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产业与自然条件的关系 |
3.5.1 乡村产业顺应自然条件 |
3.5.2 自然条件影响着乡村产业的布局 |
3.6 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产业与景观的关系 |
3.6.1 乡村产业是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
3.6.2 乡村产业影响景观的整体风貌 |
3.6.3 乡村产业与景观融合发展 |
3.7 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景观规划策略 |
3.7.1 景观规划设计理念 |
3.7.2 景观生态保护策略 |
3.7.3 景观空间优化策略 |
3.7.4 景观特色营造策略 |
第四章 株洲茶陵县官溪村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
4.1 官溪村概述 |
4.1.2 景观现状与特征 |
4.1.3 文化特色 |
4.1.4 SWTO分析 |
4.2 规划定位与依据 |
4.2.1 规划定位 |
4.2.2 规划原则 |
4.2.3 规划依据 |
4.2.4 发展模式 |
4.2.5 分期规划 |
4.3 总体规划 |
4.3.1 规划结构 |
4.3.2 规划总平面图 |
4.3.3 道路交通规划 |
4.4 产业发展规划 |
4.4.1 产业发展分析 |
4.4.2 产业发展定位 |
4.4.3 产业发展内容 |
4.4.4 产业布局规划 |
表4-1官溪村产业发展规划 |
4.5 空间提质规划 |
4.5.1 公共空间整治 |
4.5.2 庭院空间整治 |
4.5.3 水环境整治 |
4.6 详细设计 |
4.6.1 山水田园风光带 |
4.6.2 农耕文明体验带 |
4.6.3 乡俗文化风情带 |
4.6.4 新兴农村风貌带 |
4.6.5 产业基地观光环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2 国内外草地资源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
2.2 国内草地资源现状研究 |
2.3 研究述评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 |
1 研究区概况 |
1.1 自然地理概况 |
1.2 社会经济概况 |
2 福建省草地资源概况 |
2.1 草地资源的面积与类型 |
2.2 草地资源分布与质量状况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1 主要数据来源 |
3.2 数据处理 |
第二章 草地资源景观格局分析 |
1 景观格局分析法 |
1.1 景观格局指数 |
1.2 因子分析 |
1.3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 草地资源空间结构与分布 |
3 草地景观格局分析 |
3.1 草地斑块破碎度 |
3.2 草地斑块形状复杂度 |
3.3 草地斑块空间聚集度 |
4 草地景观格局空间分布特征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相关性 |
1 相关性分析法 |
1.1 地形分布指数 |
1.2 Pearson相关性分析 |
2 不同类型的草地分布特征 |
3 草地分布与地形因子的关系 |
3.1 草地分布与海拔 |
3.2 草地分布与坡度 |
3.3 草地分布与坡向 |
4 草地地形分布与景观格局相关性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1 群落特征调查法 |
1.1 草场基本概况 |
1.2 确定调查路线 |
1.3 样地的选择与样方的设置 |
1.4 草地植被组成的调查 |
1.5 草地调查资料的整理汇总 |
2 典型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1 大姆山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2 白溪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3 天湖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2.4 鸳鸯草场草地资源植物群落特征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1 生态安全评价法 |
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1.3 综合评判标准 |
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2.1 各子系统草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 |
2.2 草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草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对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和研究对象 |
1.2.1 茶文化 |
1.2.2 产业文化 |
1.2.3 武夷山区域 |
1.2.4 茶文化村落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及台湾地区相关研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产业文化与传统村落相关论述 |
2.1 文化与传统村落评价体系 |
2.2 生产事业积淀的文化遗产 |
2.3 产业文化影响多种村落形态 |
2.3.1 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2 以渔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3 以牧业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4 以航运文化为主的村落 |
2.3.5 以商贸文化为主的村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传统茶文化聚落的区域地理概况 |
3.1 中华茶文化与茶聚落的区域分布 |
3.1.1 我国茶叶发展和主要种植区域 |
3.1.2 我国典型茶叶品类的聚落分布 |
3.2 福建茶文化聚落的总体分布特征 |
3.2.1 福建贡茶溯源与历代外贸 |
3.2.2 福建茶区分布与茶树种类 |
3.2.3 福建主要茶聚落的地理特征 |
3.2.4 闽台茶叶源渊同祖同根 |
3.3 武夷山茶文化聚落的地域典型特色 |
3.3.1 武夷茶水陆贸易兴村落 |
3.3.2 黄冈山脉地理条件与红茶村 |
3.3.3 武夷岩韵微气候与岩茶村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整体布局的影响 |
4.1 山水环境与村落选址的融合方式 |
4.1.1 茶山为村落的生态基底 |
4.1.2 红茶种植型村落以山谷分布 |
4.1.3 岩茶贸易型村落的临水选址 |
4.2 村落空间结构与茶文化的紧密结合 |
4.2.1 水系为贸易型村落的基本结构 |
4.2.2 茶叶贸易影响村落的结构变化 |
4.2.3 茶叶贸易与村落家族聚集分布 |
4.3 茶文化对村落街巷系统的建设作用 |
4.3.1 以贸易街巷为主的总体格局 |
4.3.2 滨水商贸街巷的设施建设 |
4.3.3 街巷系统的多种空间尺度 |
4.4 茶文化元素在村落布局中的泛化衍生 |
4.4.1 建村之初开基种茶 |
4.4.2 茶业兴盛发展水运 |
4.4.3 贸易鼎盛村落建设 |
4.4.4 近现代衰败闲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茶文化对武夷山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营造 |
5.1 茶业水运埠口的商贸兴衰 |
5.1.1 埠口的分布与贸易路线 |
5.1.2 埠口的兴盛与茶业活动 |
5.1.3 近现代埠口与码头的功能变化 |
5.2 茶业贸易街市的廊桥空间 |
5.2.1 滨水商贸集市与业态分布 |
5.2.2 村民生产生活与休憩娱乐 |
5.3 庙宇、会馆的祭祀空间 |
5.3.1 本土祭祀神明 |
5.3.2 茶叶贸易水运的祭祀 |
5.3.3 茶客会馆中的外来神明 |
5.4 宗祠建造的茶文化底蕴 |
5.4.1 邹家的茶业“商”德 |
5.4.2 兄弟共守家业训诫 |
5.5 传统茶习俗的节点空间 |
5.5.1 祭祀茶神与传统茶园 |
5.5.2 斗茶活动与天一井 |
5.5.3 乾坤井与溯源情怀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武夷山传统村落建筑场所与茶业活动的联系 |
6.1 传统茶行的复合空间 |
6.1.1 生产贸易与居住的一体融合 |
6.1.2 现代村落建筑中的设计转变 |
6.2 百年茶庄的贸易空间 |
6.2.1 室内外空间结合的动静流线 |
6.2.2 商贸与休闲空间的私密性过度 |
6.3 一般民居的家庭式茶空间 |
6.3.1 家庭式茶作坊的组成形式 |
6.3.2 民居建筑的待客品茶 |
6.4 茶商建筑中的装饰色彩 |
6.4.1 砖雕上的美好期许 |
6.4.2 建筑镇宅的文化信仰 |
6.5 茶业场所与生产制作 |
6.5.1 茶坊中器具的使用 |
6.5.2 遇林亭窑址与茶盏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当代茶文化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
7.1 茶业发展后当代村落的反思 |
7.1.1 过度种植与村落扩张 |
7.1.2 新村建设与选址布局 |
7.1.3 村落公共空间文化缺失 |
7.1.4 规模化生产与功能分离 |
7.2 茶文化村落空间要素特征的梳理 |
7.3 当代乡村建设中茶文化保护发展的策略 |
7.3.1 现存乡村茶文化遗产的继承 |
7.3.2 村落更新中茶文化元素的融入 |
7.3.3 倡导村民参与茶文化的传承 |
7.3.4 探索村落“文化+”发展新思路 |
7.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9)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政和石圳白茶小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特色小镇背景与发展现状 |
1.1.2 闽北茶文化特色小镇现状与发展 |
1.1.3 闽北老龄化现状与养老养生产业发展现状 |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2.1 研究范围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 |
1.4.1 国内研究 |
1.4.2 国外研究 |
1.5 研究内容与关键词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关键词 |
1.6 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1.7 成果特点 |
1.7.1 选题特点 |
1.7.2 结论特点 |
第2章 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地域性及现状特点分析 |
2.1 茶文化特色小镇地域性特点分析 |
2.1.1 自然地理环境及人文特点 |
2.1.2 茶文化及产业特点 |
2.1.3 茶文化特色小镇人员构成特点 |
2.2 茶文化特色小镇分布及规划现状特点 |
2.2.1 地理位置分布与区位优势分析 |
2.2.2 规划选址与资源条件 |
2.2.3 茶延伸产业与衍生业态分析 |
2.2.4 建设、开发与服务模式分析 |
2.3 茶文化特色小镇空间布局与形态分析 |
2.3.1 空间格局与理念 |
2.3.2 规划结构与风格特点 |
2.3.3 建筑群体布局方式 |
2.4 小结 |
第3章 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实态调研分析 |
3.1 街巷空间规划分析 |
3.1.1 街巷规划与空间布局特点分析 |
3.1.2 街巷界面与风格特点分析 |
3.1.3 街巷建筑与景观特点分析 |
3.2 街巷空间建筑功能配置与业态分析 |
3.2.1 建筑功能配置与特点分析 |
3.2.2 建筑业态构成与特点分析 |
3.2.3 街巷节点空间与特色分析 |
3.3 养老养生需求分析 |
3.3.1 本地人养老养生需求分析 |
3.3.2 外地人养老养生需求分析 |
3.3.3 养老养生资源分析 |
3.4 现状主要问题分析 |
3.4.1 核心茶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
3.4.2 街巷空间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
3.4.3 茶文化养老养生需求存在的问题 |
3.4.4 开发与服务方式存在的问题 |
3.5 小结 |
第4章 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建筑功能配置与服务模式… |
4.1 街巷空间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
4.1.1 养老养生的功能配置原则与策略 |
4.1.2 养老养生的产业配置原则与策略 |
4.1.3 街巷空间设计的理念与原则 |
4.2 街巷空间建筑功能与业态配置 |
4.2.1 养老养生功能配置与规划 |
4.2.2 养老养生业态配置与规划 |
4.3 养老养生服务模式 |
4.3.1 体验式服务 |
4.3.2 自助式服务 |
4.3.3 预约上门服务 |
4.4 小结 |
第5章 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形态与界面设计 |
5.1 街巷空间形态设计 |
5.1.1 外部空间 |
5.1.2 过渡空间 |
5.1.3 院落空间 |
5.2 街巷空间界面与竖向设计 |
5.2.1 底界面与竖向 |
5.2.2 侧界面与竖向 |
5.2.3 顶界面与竖向 |
5.3 街巷空间地域性特色设计 |
5.3.1 主街空间地域特色 |
5.3.2 支巷空间地域特色 |
5.3.3 街道空间地域特色 |
5.4 小结 |
第6章 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节点设计 |
6.1 场地空间设计 |
6.1.1 广场空间 |
6.1.2 场地活动空间 |
6.2 建筑特色空间设计 |
6.2.1 餐饮空间 |
6.2.2 休闲空间 |
6.2.3 住宿空间 |
6.2.4 文教空间 |
6.3 景观空间设计 |
6.3.1 绿地空间 |
6.3.2 水体空间 |
6.3.3 小品空间 |
6.4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其他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统计表 |
附录B 调研表格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10)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及不足 |
2. 相关概念和积极意义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高山茶产业的相关概念 |
2.1.2 茶产业融合的相关概念 |
2.2 理论基础评述 |
2.2.1 产业融合理论 |
2.2.2 供给侧改革理论 |
2.2.3 微笑曲线理论 |
3. 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形成的影响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 企业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
3.1.1 调查说明 |
3.1.2 情况分析 |
3.1.3 分析小结 |
3.2 个人问卷调查情况及分析 |
3.2.1 调查说明 |
3.2.2 情况分析 |
3.2.3 分析小结 |
4.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环境分析 |
4.1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发展的资源分析 |
4.1.1 区位条件优越 |
4.1.2 种植条件优良 |
4.1.3 生态资源丰富 |
4.1.4 交通条件便利 |
4.1.5 政策有力保障 |
4.1.6 技术支持 |
4.1.7 名优产品商标创立 |
4.2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
4.2.1 规模效益不高 |
4.2.2 集约化程度低 |
4.2.3 品牌效应薄弱 |
4.2.4 技术支持不足 |
4.2.5 文化挖掘不深 |
4.2.6 企业积极性低 |
4.3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 |
4.3.1 茶馆业 |
4.3.2 茶传媒业 |
4.3.3 茶文化活动 |
4.3.4 茶旅游业 |
4.3.5 茶文化产品 |
5. 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形成的影响的PEST分析 |
5.1 政治环境(P) |
5.1.1 宏观政治环境 |
5.1.2 区域政治环境 |
5.2 经济环境(E) |
5.2.1 宏观经济环境 |
5.2.2 区域经济环境 |
5.3 社会环境(S) |
5.3.1 宏观社会环境 |
5.3.2 区域社会环境 |
5.4 技术环境(T) |
5.4.1 宏观技术环境 |
5.4.2 区域技术环境 |
5.5 小结 |
6. 案例分析-信阳茶文化小镇 |
6.1 信阳茶叶与茶文化的发展情况 |
6.2 信阳茶产业融合发展方式 |
6.2.1 茶旅融合 |
6.2.2 茶文融合 |
6.2.3 生态茶乡 |
6.2.4 茶网结合 |
6.3 信阳茶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措施 |
6.3.1 打造茶园茶街 |
6.3.2 信阳茶文化节 |
6.3.3 举办茶艺演出 |
6.3.4 茶园工业旅游 |
6.3.5 培育茶禅品牌 |
7. 大田县高山茶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
7.1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茶产业融合 |
7.2 加强人才建设,促进茶产业发展 |
7.3 借助茶旅活动,加快茶产业融合 |
7.4 打造精准营销,实施现代化服务 |
7.5 提升文化氛围,带动茶产业增收 |
8.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四、三明市茶业产业化初步设想(论文参考文献)
- [1]“茶政协”的革命老区情[J]. 陈启芳. 政协天地, 2021(09)
- [2]地方农林高校高质量服务脱贫攻坚的实践探索——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 兰思仁. 中国农业教育, 2020(04)
- [3]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D]. 舒凯彤. 吉林大学, 2019(02)
- [4]“三权分置”改革背景下农地抵押信贷产品供需影响因素研究[D]. 王双全.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5]福建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 朱静静. 福建农林大学, 2019(05)
- [6]基于产业振兴的湘东丹霞地貌区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欧丽媛.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7]福建省草地资源特征及其生态安全评价[D]. 刘依川.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0)
- [8]茶文化影响下的武夷山传统村落空间研究[D]. 涂哲智. 华侨大学, 2019(01)
- [9]闽北茶文化养老养生特色小镇街巷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以政和石圳白茶小镇为例[D]. 姜萌. 华侨大学, 2019(01)
- [10]三产融合对大田高山茶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D]. 范丽月. 福建农林大学,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