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雨水系统,主要涉及建筑领域,应用于建筑上雨水的排水和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雨水系统功能单一的问题,其技术要点是:包括雨水收集装置、集水管和发电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在集水管上游;所述发电装置通过水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下游;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为虹吸式建筑雨水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上设有涡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建筑雨水;所述集水管用于汇集雨水;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将雨水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雨水系统尾端安装发电装置,使建筑屋顶雨水排出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来源。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雨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和集水管(2);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设在集水管(2)上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装置(3);所述发电装置(3)通过水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2)下游;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为虹吸式建筑雨水装置;所述发电装置(3)上设有涡轮(32)。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雨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和集水管(2);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设在集水管(2)上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发电装置(3);所述发电装置(3)通过水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2)下游;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为虹吸式建筑雨水装置;所述发电装置(3)上设有涡轮(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溢流挡板(11)、溢流底板(12)、导流盖板(13)、导流板(14)、集水腔(15)和尾管(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挡板(11)固定在建筑天沟内;所述溢流挡板(11)和溢流底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溢流底板(12)上设有圆孔;所述尾管(16)通过管接口连接到圆孔上;所述溢流底板(12)上还设有集水腔(15);所述尾管(16)通过集水腔(15)和溢流挡板(11)围成的空间连通;所述导流板(14)焊接在底板(12)上;所述导流盖板(13)焊接在导流板(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2)通过管接口连接到同一幢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建筑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装置(3)还包括涡轮壳(31)、交流发电机(33)、稳压装置(34)、变压器(35)、交直流转换装置(36)和蓄电池组(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建筑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壳(31)设在集水管(2)的出口;所述涡轮壳通过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2)上;所述涡轮壳(31)内设有涡轮(32);所述交流发电机(33)通过螺栓安装到涡轮壳(31)上;所述涡轮(32)通过键轴连接安装到交流发电机(33)的转轴上;所述稳压装置(34)通过导线连接到交流发电机(33)的输出端口上;所述变压器(35)通过导线连接到稳压装置(34)上;所述交直流转换装置(36)通过导线连接到变压器(35)上;所述蓄电池组(17)通过导线连接到交直流转换装置(3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建筑雨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壳(31)底部设有排水管(4)。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雨水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建筑雨水系统主要分为重力流排水系统、半有压流排水系统、压力流排水系统三种。每种排水系统都有其专用的雨水斗,重力流排水系统采用承雨斗或成品檐沟排水,半有压流排水系统采用87型雨水斗,压力流排水系统采用虹吸雨水斗,87型雨水斗和虹吸雨水斗都由是具有整流和阻气功能的雨水斗。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能源问题日益严峻,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来源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越来越高,雨水从高层顶端流下时动能也比较大,可以作为水力发电的动力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雨水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雨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集水管和发电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设在集水管上游;所述发电装置通过水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下游;所述雨水收集装置为虹吸式建筑雨水装置;所述发电装置上设有涡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建筑雨水;所述集水管用于汇集雨水;所述发电装置用于将雨水的动能转化成电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水收集装置包括溢流挡板、溢流底板、导流盖板、导流板、集水腔和尾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溢流挡板固定在建筑天沟内;所述溢流挡板和溢流底板焊接在一起;所述溢流底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尾管通过管接口连接到圆孔上;所述溢流底板上还设有集水腔;所述尾管通过集水腔和溢流挡板围成的空间连通;所述导流板焊接在底板上;所述导流盖板焊接在导流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集水管通过管接口连接到同一幢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发电装置还包括涡轮壳、交流发电机、稳压装置、变压器、交直流转换装置和蓄电池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涡轮壳设在集水管的出口;所述涡轮壳通过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上;所述涡轮壳内设有涡轮;所述交流发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到涡轮壳上;所述涡轮通过键轴连接安装到交流发电机的转轴上;所述稳压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到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口上;所述变压器通过导线连接到稳压装置上;所述交直流转换装置通过导线连接到变压器上;所述蓄电池组通过导线连接到交直流转换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涡轮壳底部设有排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建筑雨水系统尾端安装发电装置,使建筑屋顶雨水排出的动能转化成电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能源来源。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涡轮发电,提高了动能的利用率,提高了发电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雨水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建筑雨水系统实施例1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雨水收集装置,11-溢流挡板,12-溢流底板,13-导流盖板,14-导流板,15-集水腔,16-尾管,2-集水管,3-发电装置,31-涡轮壳,32-涡轮,33-交流发电机,34-稳压装置,35-变压器,36-交直流转换装置,37-蓄电池组,4-出水管,5-用电设备,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2,一种建筑雨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装置1、集水管2和发电装置3;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设在集水管2上游;所述发电装置3通过水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2下游;
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为虹吸式建筑雨水装置;所述雨水收集装置1包括溢流挡板11、溢流底板12、导流盖板13、导流板14、集水腔15和尾管16;所述溢流挡板11固定在建筑天沟内;所述溢流挡板11和溢流底板12焊接在一起;所述溢流底板12上设有圆孔;所述尾管16通过管接口连接到圆孔上;所述溢流底板12上还设有集水腔15;所述尾管16通过集水腔15和溢流挡板11围成的空间连通;所述导流板14焊接在底板12上,用于虹吸式雨水收集装置的导流;所述导流盖板13焊接在导流板14上,用于阻止杂物进入集水腔15;
所述集水管2通过管接口将同一幢建筑的雨水收集装置1连接起来,用于收集雨水收集系统中的雨水,使水流汇集到足够发电的强度;
所述发电装置3包括涡轮壳31、涡轮32、交流发电机33、稳压装置34、变压器35、交直流转换装置36和蓄电池组17;所述涡轮壳31设在集水管2的出口;所述涡轮壳通过管接口连接到集水管2上;所述涡轮壳31内设有涡轮32,雨水带动涡轮32转动,为发电机提供动力;所述交流发电机33通过安装到涡轮壳31上;所述涡轮32通过键轴连接安装到交流发电机33的转轴上;所述稳压装置34通过导线连接到交流发电机33的输出端口上;所述变压器35通过导线连接到稳压装置34上;所述交直流转换装置36通过导线连接到变压器35上;所述蓄电池组17通过导线连接到交直流转换装置36上;
进一步的,为了将雨水排出,所述发电装置3设有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安装到涡轮壳31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交流发电机33采用STC-20单向交流发电机;
优选的,所述稳压装置34采用交流发电机电脑稳压箱;
优选的,所述变压器35采用TDGC2型单向调压器。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雨水收集装置收集建筑上的雨水,将雨水汇集到集水管内;雨水通过集水管流到发电装置上,通过驱动涡轮带动交流发电机发电;稳压装置用于稳定交流发电机的电压;变压器用于将产生的电的电压转换成用于可使用的电压;交直流转换装置根据用于需求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蓄电池组根据用于需求将产生的电存储起来。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0776.7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5(重庆)
授权编号:CN209670211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E04D 13/04
专利分类号:E04D13/04;E04D13/08;E03B3/02;F03B13/00
范畴分类:36C;36D;
申请人:重庆平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重庆平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04100 重庆市万州区关门石21号1-1103
发明人:曾树新
第一发明人:曾树新
当前权利人:重庆平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