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储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孔隙,作用,岩溶,柴达木盆地。
储集层论文文献综述
伍劲,王波,朱超,宫清顺,宋光永[1](2019)在《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碎屑岩中长石溶蚀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中酸性流体对长石的溶蚀作用普遍存在,薄片显示长石和岩屑颗粒中发育大量次生溶孔。不同的成岩作用条件下,长石溶蚀作用强弱、长石溶蚀产物类型和长石溶蚀产物量不同,对储集层物性影响具有差异性。以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资料为基础,利用全岩分析、黏土矿物分析和流体包裹体数据,分析了储集层中长石溶蚀作用、溶蚀成岩环境和不同成岩环境中长石溶蚀产物差异性及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库车坳陷东部迪北地区下侏罗统储集层中,长石溶蚀作用发生在相对封闭的高温成岩环境中,高温条件下长石溶蚀速率大,而封闭成岩环境中流体流动速度慢,因此,长石溶蚀产物就近大量沉淀于粒间孔隙和粒内孔隙中。当埋深小于4 000 m(温度小于110℃)时,长石溶蚀产物主要是硅质和高岭石,高岭石呈分散质点式分布,未把孔隙充填满,晶间孔发育且连通性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层的物性;当埋深大于4 000 m(温度大于110℃)时,长石溶蚀产物主要是硅质和伊利石,毛发状和片状的伊利石以孔隙搭桥式把砂岩孔隙充满,基本未剩下孔隙空间,且易形成碎片堵塞孔喉,降低了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吐格尔明地区下侏罗统储集层长石溶蚀发生在相对开放且埋藏较浅的成岩环境中,长石溶蚀产物能被有效带出溶蚀区,仅沉淀少量硅质和高岭石,长石溶蚀对储集层的增孔作用明显好于迪北地区,为有利的溶蚀成岩区。(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王子强,李春涛,张代燕,张浩[2](2019)在《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集层渗流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认识页岩油储集层岩石中流体的流动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技术,开展了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研究。通过页岩油岩心单相渗流物理实验,获得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单相渗流非线性数学模型以及与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相关的渗透率经验公式;基于数字岩心,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进行页岩油单相流体的模拟,实现流体流动的精细表征。结果表明,页岩油储集层的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关系具有典型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呈叁次函数关系,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何小东,马俊修,刘刚,石善志,游俊[3](2019)在《玛湖油田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分析及缝网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砾岩储集层具有致密、胶结性差和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仅依靠地球物理测井分析或单一的力学测试,不能满足储集层裂缝几何形态分析要求。为评价砾岩储集层压裂缝网形成的能力,提出采用多种方法组合测试砾岩岩石力学参数。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玛湖油田玛15井百口泉组砾岩储集层为例,系统分析了砾岩储集层的弹性、压缩性、拉张性、延脆性和地应力,并对缝网形成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储集层动静态弹性模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动静态泊松比相关性较差,测试Biot系数为0.43~0.60,属中等偏致密岩性;研究区现今主应力偏于挤压走滑应力机制,砾石胶结程度低,致使砾岩抗压、抗张、抗剪强度相对较低,在外部载荷下易发生剪切、穿砾或绕砾破坏,压裂时以形成平面缝为主,局部砾岩层容易伴生复杂缝。(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马聪,王剑,连丽霞,王屿涛,雷海艳[4](2019)在《CT扫描在富泥储集层孔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玛18井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玛湖凹陷玛18井区多口井在百口泉组富泥储集层中试油获得高产,这与富泥段含油性差的传统认识相矛盾。为了探究富泥储集层收缩孔形成机理及其对储集层的影响,采用微米CT扫描实验技术和数字岩心计算方法对富泥储集层的叁维孔隙结构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发育收缩孔的样品渗透率远高于不发育收缩孔的样品渗透率;采用原位电子探针技术对百口泉组泥质杂基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钾硅贫铁镁的泥质杂基在向云母类矿物转化过程中形成收缩孔;结合孔隙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试油产量的多参数分析表明,收缩孔发育的富泥储集层段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并未因泥质含量增加而减小,反而呈现出增加的趋势;综合沉积相分析,玛18井区富泥储集层沉积环境为水下分流河道,广泛发育的收缩孔降低了泥质堵塞溶孔进而破坏储集层物性的程度。综合分析认为,高钾硅贫铁镁的泥质杂基在向云母类矿物转化时形成了收缩孔,收缩孔既扩充了岩石储集空间又沟通了其他类型的孔隙,进而改善富泥储集层的储渗能力,有利的沉积环境、优质的岩性和储集空间独特配置是富泥储集层成为优质储集层乃至获得高产的原因,其中,收缩孔的改造作用是关键因素。基于以上认识,利用测井图版识别出经过收缩孔改造的富泥储集层,试油效果良好,为玛湖地区挖潜增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龚晓星,周新桂,孙相灿[5](2019)在《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与油气储集层的形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一词源于印欧语系中karra/gara(石头),最早是用来表述地处斯洛文尼亚和意大利境内喀斯特山脉西北部特殊地形的地理专用名词,在18世纪末期最早出现,至19世纪已被广泛接受并使用。喀斯特指由高溶解度的岩石和充分发育的次生孔隙度相结合,形成特殊(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报》期刊2019-10-23)
牛涛,胡光义,王晖,高玉飞,胡晓庆[6](2019)在《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Q油田沙一二段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精细评价低渗储层,降低油田开发风险,针对油田范围内储层岩性复杂、低孔低渗等特点,通过岩心、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以及ECS测井等资料对沙一二段储层的岩性、储集空间类型、储层物性及其主要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储层进行了评价。综合研究认为:(1)储层发育火山角砾岩、凝灰质砂砾岩、砂砾岩、碳酸盐岩、混积岩、灰质砂岩等6个岩性段,储集空间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孔隙度分布于5.1%~34.6%,渗透率分布于0.15~340 mD;(2)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是控制研究区内储层物性主要因素;(3)将低渗储层划分为了3类,Ⅰ类储层主要为混积岩,溶蚀孔最为发育,孔隙度大于15%,渗透率大于6.5 mD,是开发动用的"甜点"。以上成果认识对油田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非常规油气》期刊2019年05期)
李亚锋,伍坤宇,高树芳,李贵梅,李庆波[7](2019)在《英西地区混积碳酸盐岩有效储集层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湖相碳酸盐岩具有明显的混积特征,矿物成分多样且垂向变化频繁,存在晶间孔、裂缝和溶蚀孔等多种储集空间类型,储集层非均质性极强,仅应用常规测井资料难以得到准确的矿物含量、孔隙度和孔隙结构信息,有效储集层识别困难。应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岩性扫描测井、常规测井和岩心分析等资料,基于岩石矿物组分,利用变骨架方法准确求取基质孔隙度,构建基质储集层因子,结合裂缝参数、FMI岩石构造、缝洞视面孔率和测试资料,建立了湖相混积碳酸盐岩储集层综合分类图版和分类标准,该标准在英西地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也为其他地区复杂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阿布力米提·依明,查明,杨帆,尹鹤,丁修建[8](2019)在《玛湖-达巴松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分布及其控制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成岩油气勘探已由盆缘转向盆内生烃凹陷及其周缘,为更准确地确定盆地腹部油气藏的分布,利用磁异常、地震和测井等资料,开展了准噶尔盆地腹部玛湖—达巴松地区石炭系火成岩的分布规律、储集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研究认为,玛湖—达巴松地区石炭系以中基性火成岩和火山沉积岩为主,火成岩主要呈北北东—南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火成岩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为低孔、低—特低渗储集层;有效储集层的形成受火成岩岩性和岩相、风化时间、后期成岩作用的控制,近火山口部位的爆发相和火山机构侧翼的溢流相为火成岩风化壳储集层相对发育的部位。(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张远银,孙赞东,杨海军,艾合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姜鹍鹏[9](2019)在《中古8井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地震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孔隙类型复杂多变、非均质性极强的特点和现场难以预测储集层内部流体性质的现状,引入充分考虑了孔隙形状变化并通过微分方式避免速度频散的DEM-Gassmann岩石物理模型,对中古8井区井上碳酸盐岩储集层段进行流体置换,证明地层条件下该井区储集层内水的弹性属性与油气差别较大。通过弹性参数交会对比筛选了对流体性质识别最好的纵横波速度比与纵波阻抗和泊松比与纵波阻抗组合,根据AVO反演结果进行中古8井区鹰山组碳酸盐岩层段的流体预测,预测结果符合地质认识,与24口井资料吻合度为81.08%.理论分析和实例讨论为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预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和相关标准。(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张平,夏晓敏,崔涵,陈园园,王文卓[10](2019)在《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致密油储集层脆性指数预测——以柴达木盆地跃灰101井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柴达木盆地柴西南区跃灰101井区下干柴沟组上段Ⅳ油组储集层为致密湖相碳酸盐岩,该类储集层脆性评价缺乏定量表征依据。通过致密油储集层脆性指数预测,探讨了致密油储集层脆性评价的关键技术。首先,在岩心X射线衍射全岩矿物分析基础上,利用矿物含量计算样品脆性指数,在岩石高温高压叁轴力学实验和声波叁轴实验基础上,定量计算样品脆性指数,进一步确定动、静态杨氏模量及纵、横波转换关系;其次,通过迭前弹性参数同时反演技术,获取纵、横波阻抗及密度数据体,进而计算杨氏模量和泊松比数据体,利用动、静态杨氏模量关系将其转换到静态杨氏模量,完成静态脆性指数计算;最后,对目的层的脆性及岩性平面分布进行分析,明确致密油勘探重点区域,并通过后续实钻井验证方法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储集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认识页岩油储集层岩石中流体的流动规律,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为例,利用室内物理实验和数字岩心技术,开展了页岩油储集层微观孔隙结构和渗流机理研究。通过页岩油岩心单相渗流物理实验,获得基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单相渗流非线性数学模型以及与孔隙结构特征参数相关的渗透率经验公式;基于数字岩心,利用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进行页岩油单相流体的模拟,实现流体流动的精细表征。结果表明,页岩油储集层的渗流速度与压力梯度关系具有典型的非达西渗流特征,呈叁次函数关系,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储集层论文参考文献
[1].伍劲,王波,朱超,宫清顺,宋光永.库车坳陷东部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碎屑岩中长石溶蚀对储集层物性的影响[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王子强,李春涛,张代燕,张浩.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集层渗流机理[J].新疆石油地质.2019
[3].何小东,马俊修,刘刚,石善志,游俊.玛湖油田砾岩储集层岩石力学分析及缝网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2019
[4].马聪,王剑,连丽霞,王屿涛,雷海艳.CT扫描在富泥储集层孔隙特征研究中的应用——以玛湖凹陷玛18井区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5].龚晓星,周新桂,孙相灿.碳酸盐岩早成岩岩溶作用与油气储集层的形成[N].中国矿业报.2019
[6].牛涛,胡光义,王晖,高玉飞,胡晓庆.渤海湾盆地石臼坨凸起Q油田沙一二段储集层特征及控制因素[J].非常规油气.2019
[7].李亚锋,伍坤宇,高树芳,李贵梅,李庆波.英西地区混积碳酸盐岩有效储集层评价[J].新疆石油地质.2019
[8].阿布力米提·依明,查明,杨帆,尹鹤,丁修建.玛湖-达巴松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储集层分布及其控制因素[J].新疆石油地质.2019
[9].张远银,孙赞东,杨海军,艾合买提江·阿布都热合曼,姜鹍鹏.中古8井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集层流体地震预测[J].新疆石油地质.2019
[10].张平,夏晓敏,崔涵,陈园园,王文卓.基于岩石物理实验的致密油储集层脆性指数预测——以柴达木盆地跃灰101井区为例[J].新疆石油地质.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