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超重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橡胶,铁路,轨道,交通量,翻斗车,电力。
超重载论文文献综述
孙木亮[1](2018)在《钢厂超重载铁路改造中无砟轨道技术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轴重的提高,重载铁路对轨道及基础的要求更高。武钢叁炼钢厂生产所需铁水由320t鱼雷罐车运输,重载时轴重达40t,属于超重载运输范畴。原有铁路路基及轨道结构不能适应超重载运输要求,为保证铁水运输线路基及轨道稳定,运输部研究并实施了无砟轨道技术改造。(本文来源于《中国金属通报》期刊2018年10期)
曹希尧,王维,王振宇,王星华[2](2018)在《超重载大坡度轨道系统钢轨与扣件选型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柘溪水力发电厂过坝滑道为工程背景,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超轴重(57.5 t)、大坡度、匀低速等因素对轨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合适的轨道形式、扣件的选型与扣件的分布形态,该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重载铁路的修建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新明[3](2018)在《超重载轨道过渡段力学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载铁路随着轴重的提高,对轨下基础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对过渡段的要求也更为严格。以湖南柘溪水电站过坝滑道轨道改造工程为背景,研究超重载(轴重45 t)轨道过渡段受力状况。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数值模拟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设计的橡胶-桥梁钢板组合结构的橡胶取30 mm,其弹性模量取20 MPa是合适的。提出的处理措施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重载铁路工程的过渡段,以缓解轮轨之间的冲击作用。(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路海军[4](2017)在《露天矿山超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0引言露天矿山道路上行驶汽车的规格随露天矿山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运输设备的配备不同而异。在国外大型矿山工程中,大多采用的是单轴双轮组矿用自卸汽车,如卡特彼勒、小松、别拉斯等品牌矿用汽车,载重量都可达到一百吨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是将荷载换算成100k N的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荷载来进行设(本文来源于《中国水泥》期刊2017年10期)
张伟敬[5](2017)在《超重载防静电环氧自流平地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防静电环氧自流平地面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影响到表观质量,提高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防静电环氧地面面层的缺陷、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并针对具体原因提出施工工艺的创新点及质量控制对策。(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7年35期)
[6](2017)在《西南版超重载“汉风”自卸车下线》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回暖和2016版GB1589等四项国家新标准的正式实施,商用车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徐工重卡针对西南地区道路泥泞、重载上下坡等复杂作业工况,推出西南版超重载"汉风"自卸车。该车型是徐工矿用自卸车和公路车辆跨界融合的又一力作,将"小矿卡"的优良血统继承到"汉风"产品家族中,完美适应公路和非公路的复合使用工况。西南版超重载"汉风"自卸车采用高强度双层车架,带有局部加强板,同时优化横梁位置,抗扭力大,承载能力强;采用黄金动力链组合,动力清洁澎湃;(本文来源于《专用汽车》期刊2017年06期)
焦雷浩[7](2017)在《超重载钳夹车多层过约束机构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铁路特种货物运输钳夹车承担着特高压输电、原子能设备及航母制造等关乎国计民生的重特大工程中超重、超限巨型关键核心设备的运输。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特种货物的运输重量越来越大,而当前我国研制的最大DQ45型钳夹车已满足不了超重载特种货物的铁路运输需求,严重制约了我国重特大工程的实施与进展,因此亟待提升钳夹车超高承载能力。本文面向我国当前铁路特种运输超重载化与高安全性急需,针对超重巨型钳夹车主体结构存在的承载能力不足,机构稳定性机理、封闭性夹持机理不明等基础科学问题,探索开展这类基于多层并联机构的超重载巨型钳夹式载运装备机构学基础理论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系统分析了国内现有钳夹车机构,基于现有机构设计了一种叁层并联过约束钳夹车机构,通过将驱动前置,创新构型了一种新型并联钳夹车机构,并筛选了较优模型。基于复数向量法对筛选模型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包括提升机构位置、速度、加速度及理想情况下力映射关系,并应用Recurdyn软件进行运动学仿真验证。其次,通过建立提升机构的静力学平衡方程以及变形协调方程得到了考虑钳夹梁变形情况下的驱动油缸输出力与载荷的关系。在得到的力映射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数学中均方差概念定义了用于评价机构均载性的均载系数。依据空间性能图谱理论对钳夹梁做无量纲化处理,并讨论了钳夹梁刚度及偏心量对机构均载性的影响。然后,对影响机构稳定性的挂货钩钳夹机构的稳定夹持机理进行了讨论,基于建立的钳夹机构的夹持力简化模型,分析得到了夹持力平衡方程以及夹持矩阵,并进一步探究了机构的力封闭性夹持原理,给出了稳定夹持的条件。根据Buss等人在夹持方面的发现,将非线性摩擦锥约束等价为等效对称矩阵的正定性,应用线性约束梯度流方法对得到的夹持接触力与接触位置进行了优化。最后,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对钳夹车提升机构进行了刚柔耦合仿真研究,包括动力学仿真以及均载性仿真验证,得到了钳夹梁为柔性体情况下的提升机构工作状态,将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并对理论结果进行修正,通过仿真结果与修正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理论计算与仿真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7-05-01)
徐卿,谢鹏,蒋小旦,赵俊明,陈红斌[8](2016)在《超重载作用下交通参数调查及其对路面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超重载是引起路面结构损害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某干线公路交通量、典型车辆类型和轴载的调查,得出了典型货车的轴载和轮胎接地压强。通过BISAR3.0程序分析了超重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内的压应力和剪应力,为超重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和结构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6年04期)
黄蕾[9](2015)在《国网江苏电力监测分析配网运行》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基于全量数据、底层数据的配电网运行监测与分析集合发展、运检、营销、调度4个部门,完成PMS、EMS、用电采集、营销业务4个源系统的数据贯通与集成建成配电网运营在线监测分析系统,实现负荷监测、效率监测、模拟预测等37个功能模块和15(本文来源于《国家电网报》期刊2015-12-28)
马俊[10](2013)在《超重载过坝滑道轨道过渡段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载铁路日益成为我国铁路货运的发展方向,随着其速度和轴重的提高,其对轨下基础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尤其是对不同轨道形式过渡的区段,即过渡段的要求较一般区段更为严格。故而必须采取合理的过渡段处理措施借以保证轨道良好的运行。本文的项目背景是湖南柘溪水电站过坝滑道轨道改造工程,该工程中有一子工程是不同形式轨道间过渡段的设计,该轨道系统长期处于超重载--轴重57.5t的作用下,轨道结构破坏十分严重,尤其是不同轨道结构过渡段部分更是明显,这也是单独设计和研究过渡段轨道处理措施的必要性。该过渡段分为两个部分:钢架转盘与平台轨道的过渡段和位于基岩上整体轨道与位于近十余米厚填渣上的普通轨道间的过渡段,分别提出了橡胶桥梁钢板组合结构和梯形轨枕两种处理措施。本文首先基于理论分析,得到:橡胶桥梁钢板组合结构的影响因素是:橡胶厚度和弹性模量;梯形轨枕的影响因素是轴重、荷载速度和道床刚度。对于橡胶桥梁钢板组合结构,利用ABAQUS建立二维瞬态荷载作用下分析模型,结果表明:橡胶取30mm,弹性模量取20MPa是合适的。对于梯形轨枕,利用ABAQUS建立叁维动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轴重和轨枕厚度对其静动荷载下的响应的影响最为明显,相关评价指标变幅明显;而且两种处理措施均能够满足实际工程不同工况下对轨道结构的要求。本文提出的两种处理措施都有实际的利用价值,均可以直接运用于实际重载铁路工程中:组合结构可以应用于重载铁路路桥(涵)过渡段刚度较大一侧的轨道下,借以缓解轮轨之间的冲击作用;梯形轨枕可用在重载铁路路桥(涵)过渡段刚度较小一侧,借以减小不同轨道结构形式之间的刚度差,提高轨道沿线的平顺性。(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3-05-01)
超重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柘溪水力发电厂过坝滑道为工程背景,在现场调研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超轴重(57.5 t)、大坡度、匀低速等因素对轨道稳定性的影响,提出合适的轨道形式、扣件的选型与扣件的分布形态,该研究成果可为相关重载铁路的修建提供技术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重载论文参考文献
[1].孙木亮.钢厂超重载铁路改造中无砟轨道技术的应用[J].中国金属通报.2018
[2].曹希尧,王维,王振宇,王星华.超重载大坡度轨道系统钢轨与扣件选型及其稳定性研究[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3].王新明.超重载轨道过渡段力学性能分析[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8
[4].路海军.露天矿山超重载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研究[J].中国水泥.2017
[5].张伟敬.超重载防静电环氧自流平地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7
[6]..西南版超重载“汉风”自卸车下线[J].专用汽车.2017
[7].焦雷浩.超重载钳夹车多层过约束机构设计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7
[8].徐卿,谢鹏,蒋小旦,赵俊明,陈红斌.超重载作用下交通参数调查及其对路面的影响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6
[9].黄蕾.国网江苏电力监测分析配网运行[N].国家电网报.2015
[10].马俊.超重载过坝滑道轨道过渡段特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