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有什么比人才更重要?久久思考,没有答案。没想到当年黎叔的一句台词,却成了今天撼不动的金科玉律。海归,在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是一支有着重要作用的人才队伍,也是一支一代代都被赋予重要使命的人才队伍。
同时,可以将仿真教学直接引入课堂,而不仅仅是在实验室,在上课理论讲解的同时,通过仿真,演示电机的运行状态,直观地展示控制策略对被控对象的控制效果,学生接受度会提高很多。目前的教学改革方案中加大了课堂仿真分析和演示的课时分配,编写了课堂仿真实验教案,积极推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
70年海归使命总与时代交织辉映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各类人才来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此同时,当时在海外的留学人员、专家学者也纷纷要求回国参与建设。1950年,《致全美中国留学生的一封公开信》更是吹响了留学人员回国的集结号。自此,我国迎来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留学人员回国潮。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约有2500多名专家学者回国参与建设,其中许多人是我国众多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承担起社会责任,成为政策的制定者和决策人。那个年代的海归使命,也许正如当时流行在他们中的一首歌的歌词:“不要迟疑,不要犹豫,回国去,回国去。祖国建设需要你,组织起来回国去,快回去,快回去。”
改革开放后,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数量不断增多,但很多人在完成学业后出于种种原因选择继续留在国外工作生活。直到小平同志南巡时再次发出殷切期望:要做出贡献,还是回国好。这句话深深触动了许多人。随后,“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十二字留学工作方针给留学人员回国注入了充沛动力,新一轮的回国潮再次开启,这个特殊群体更被赋予了新的概念。2002年,在人民网总结“五年成就‘100 词’”的专栏中,“海归”一词颇为醒目,它被这样诠释:海归是相对在国内学习、工作的本土人才而言的,指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自此,“海归”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即便那个时候的中国依然不富足,但“争口气”是那时很多人留学的决心,“留学报国”是更多人深植心底的初心和使命。
与此同时,为更好地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建立发挥其作用的社会运行机制,营造发挥其才智的工作环境,各级政府陆续就科研经费资助、生活待遇等一系列具体问题出台了相应政策规定,一大批学有所成的留学人员陆续回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创新引领国家发展。
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始终坚持以人才推动城市发展。从成立全国第一个管理和服务留学人员的工作部门,到率先出台专门鼓励海外留学人员工作创业的文件,上海通过一个个先行先试,成为海归人才的汇聚之地。详见P54
创业,是属于新时代青年群体的标签,也是对新时代海归的最好诠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带来了新的机遇,各类政策也提供了充足的支持。
从“引”到“吸”人才政策加速“磁场效应”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8《释玄畅传》载河西金城释玄畅洞晓经律,深入禅要,为佛学之宗,“齐骠骑豫章王嶷作镇荆、峡,遣使征请。河南吐谷浑主,遥心敬慕,乃驰骑数百,迎于齐山”。同书卷11《习禅》载刘宋京师中兴寺高僧释慧览游西域传法,后沿丝绸之路青海道返回南朝,“路由河南,河南吐谷浑慕延世子琼等,敬览德问,遣使并资财,令于蜀立左军寺,览即居之。”《梁书》卷54《西北诸戎传》记载:南朝梁时,吐谷浑河南王休留代死,“子休运筹袭爵位。天监十三年,遣使献金装马脑钟二口,又表于益州立九层佛寺,诏许焉”。从中可看出吐谷浑王室信仰佛教的急切与真诚崇信。
解析:第一个图中入射光线是平行的,而折射光线远离主光轴,即透镜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第二个图中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靠近了主光轴,即透镜有会聚作用,所以是凸透镜。
70年间,为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设立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计划,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国家各部委的人才计划就有20多项,其中包括早期具有示范性延揽海外高层次人才的“百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千人计划”等。2010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颁布的《国家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0-2020年)》,更是针对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的突破性举措,不仅为有志回国的海外人才指明了方向,也显示出人才在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据《海归数据报告(十九大以来)》显示,自中共十九大以来,在各地相继出台的各类海归人才政策中,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政策、针对性强的政策受关注度较高;不少地方和部门探索的兼顾长期与短期、刚性与柔性结合的引才方式效果显著。这些政策发挥着大小不等的作用,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已呈现出“磁场效应”。详见P43
据教育部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底,已有超过365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走,回国去”,已成为大部分留学人员在完成学业后的不二之选,据《2018 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肯定与信心已成为留学人员选择回国的主要动因之一,中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愈发增强。
中共十八大以来,国家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从人才评价机制、流动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方向性和指导性意见。随后,各地方和部门相继落实,大力推进改革,为各类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打造出一条完整的政策链条,全社会营造起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到了人才竞争全球化的今天,能吸引、培养、留住、用好人才,决定了其所在地的发展速度和创新高度。近年来,很多新兴城市对海归人才的吸引力有所上升,然而其中不乏是被各类“送钱”“送户口”“秒批落户”的花式优惠所吸引。2017年,武汉发布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点燃了全国 “抢人大战”的导火索,一时间,“黄金”“美玉”“金镶玉”等极具“含金量”的政策计划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然而在各地争夺人才资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抢人才不是目的,让人才留在当地发挥作用才应是各地争夺人才资源的初心。各地在制定各类激励性引才政策的同时,也要真正想想如何留才,人才所渴望的不只是薪酬待遇,他们更期望有能让自己“生长”得更好的环境和土壤。
完成学业的学子们回来了,各学科领军人才回来了,蜚声中外的大师也回来了,他们将国外先进的理念、技术带回来,推动国内的研究发展,提升中国的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举世瞩目;量子调控、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这每一项成果的背后,都有着海归人才的身影,南仁东、施一公、潘建伟、黄大年、薛其坤……
兰州大学近年来通过探索和实践以事业平台留才的新机制,已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西部的人才绿洲,很多被引进的人才都是看中了这里的事业平台和踏实稳健的学术氛围。详见P58
活动助推引才创业成新时代海归标签
人社部近年来积极构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业、为国服务三位一体的政策体系,实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支持计划,成立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联盟、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在助力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工作方面发挥了独特而关键的作用。详见P52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留学人员工作发表了许多重要论述,从提出新时期十六字留学人员工作方针丰富和发展了“发挥作用”的新内涵,到强调本土人才与海外人才并用并重,再到号召海归参与乡村振兴,我们都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始终对留学人才寄予厚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目标下,留学人员再次听到祖国发出的深切召唤和诚挚邀请,竞相以多种形式为国服务,将个人梦想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织相融,新中国也迎来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回国潮。
好的政策也需要好的推广,国家各级部门和地方每年都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招才引智活动,如“春晖计划”、“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春晖杯”创业大赛)、“赤子计划”、“海智计划”、北京“科博会”、广州“海交会”、大连“海创周”、山东“海洽会”、南京“留交会”等,这些活动主要围绕海内外前沿学术思想、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对接、展览展示、推介发布、人才招聘、实地考察等主题展开,为留学人才搭建与国内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留学人才了解国内政策、就业创业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有效渠道。其中很多活动已形成品牌,且成效显著,如教育部和科技部每年定期举办的“春晖杯”创业大赛,据统计,已有超过448名入围项目的参赛留学人员顺利走上回国创业道路,截至2018年底,运行良好且具有代表性的“春晖杯”落户企业超过634家,覆盖了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6个城市。大赛不仅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支持,也成为很多地方引进人才时重要的参考指标。
阿诺公司拥有目前世界先进的刀具制造和测量设备,专业从事各类高品质精密金属切削刀具的制造和修磨服务,为用户提供金属切削的整体解决、非标刀具的快速制造、刀具的专业修磨和刀具的外包管理。作为我国刀具专业修磨行业的缔造者和领头羊,阿诺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多个刀具专业修磨中心,基本上覆盖了中国的精密机械加工集中地区。
伴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和服务链条的日益完善,各类高新区、各地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都已做好准备,让更多的创新创业创造在这里开花。
武汉的东湖边有个创新创业者青睐的乐土——中国光谷,斗鱼、卷皮、宁美、盛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这里崛起,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在这里聚集,光谷的名片已越来越响亮,各类政策、各方人才都在助推着光谷从中国走向世界。详见P61
在幼龄果树的行间空地种植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可以增加果园收入,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果园间作还能对土壤起到覆盖的作用,防止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贵州常见的间作物有玉米、红薯,这是不合理的。此外,白菜、萝卜、麦类等也不适宜间作,因为这些间作物吸肥能力强,会使果园地力严重下降。豆类作物植株矮小,根系具有固氮作用,与果树不争肥,既增加经济效益又增加土壤肥力。
从鼓励人回到强调才归,国家对人才的期待从未衰减,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才的使用机制逐渐演变得愈加灵活,包括之前被热议的海归“归海”,其实也只是人才流动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在全球人才循环流动的同时,也有更多的海外优秀人才流动到中国,如此形成的人才环流正促推着我国的全球化发展。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的海归人才、海外人才加入中国发展的大潮,将更多的热情与能量融进这片沃土。
标签:人才论文; 留学人员论文; 海归论文; 中国论文; 政策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神州学人》2019年第C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