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恐惧论文-赵航,李廷利

性恐惧论文-赵航,李廷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性恐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条件性恐惧,睡眠障碍,朱砂安神丸

性恐惧论文文献综述

赵航,李廷利[1](2019)在《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究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首先进行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记忆、恐惧记忆消退的模型复制,观察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中、消退过程中大鼠的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变化,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及给药组。给药组实验动物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经灌胃给予,0. 81 g/kg)。空白组、模型组实验动物给予等体积的1%CMC,观察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习得过程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研究发现,与模型组实验动物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Wake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P <0. 05)。睡眠总时间、REMS、NREM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P <0. 05或P <0. 01)。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朱砂安神丸对大鼠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过程中觉醒-睡眠时间及睡眠时相的研究发现,与模型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的Wake时间缩短,百分比降低(P <0. 05)。睡眠总时间延长,百分比增加,NREM时间增加,第4天REM时间增加(P <0. 05或P <0. 01)。REMS与NREM的睡眠时间百分比无明显变化。结论:条件性恐惧能够引起觉醒时间延长,睡眠时间缩短而对REM及NREM的睡眠比例无影响;朱砂安神丸能够促进条件性恐惧消退;朱砂安神丸能够拮抗由条件性恐惧引起的睡眠障碍。(本文来源于《世界睡眠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滕帅文[2](2019)在《HPC-BNST投射在环境依赖条件性恐惧记忆形成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为了生存,机体需要根据环境灵活改变他们的行为,而当人或动物遇到危险的时候诱发恐惧情绪,以及随后做出不同的防御性行为就是机体保护自身的一种很好体现。这种恐惧情绪形成的恐惧记忆对于之后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类来说,一旦形成这种恐惧记忆就很有可能患一些精神类疾病。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就是一种人类常见的在遭受重大创伤事件后的精神疾病。由于PTSD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很多患者会出现自残、自杀、药物滥用行为,因此PTSD患者往往会给社会造成严重负担。PTSD的本质就是形成的恐惧记忆难以忘记,因此对于恐惧记忆相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十分必要。环境依赖的条件恐惧(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CFC)是目前常用的研究恐惧记忆的一个模型。记忆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获得、巩固、提取、消退等,其中获得、巩固和提取又叫记忆的形成,因此了解环境依赖恐惧记忆形成不同过程的神经环路对于理解PTSD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形成的神经环路已经有大量研究,过去的研究表明海马(Hippocampus,HPC)、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等脑区以及它们之间的神经环路参与CFC恐惧记忆的形成。但是是否还有其他脑区及神经环路参与CFC恐惧记忆的形成并不是很清楚。比如与应激密切相关的脑区终纹床核(The 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BNST)与海马之间的神经环路是怎样的,它们之间的神经环路在CFC恐惧记忆形成的不同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了证明该问题,本文采用神经元束路追踪的办法,结合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发现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背侧海马(Dorsal hippocampus,DH)和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到BNST均有投射,并且DH—BNST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而VH—BNST既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又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巩固和提取。该研究充实了恐惧记忆神经环路的研究,也可以为PTSD的形成提供新思路和参考。研究目的:研究HPC—BNST的神经环路在环境依赖的恐惧记忆形成中的作用。实验结果:1.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我们使用逆行追踪剂CTB注射在BNST发现DH脑区和VH脑区到BNST均有投射,即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DH—BNST和VH—BNST。2.DH—BNST神经环路不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和巩固但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我们使用光遗传的方法分别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训练和提取时抑制D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DH—BNST不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但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并且抑制DH—BNST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我们使用化学遗传的方法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获得之后的巩固期间抑制D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DH—BNST不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巩固也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3.VH—BNST神经环路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和提取。我们使用光遗传的方法分别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获得和提取时抑制V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VH—BNST神经环路既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又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但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我们使用化学遗传的方法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获得之后的巩固期间抑制V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VH—BNST神经环路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巩固。化学遗传抑制VH—BNST神经环路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结论:我们发现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DH—BNST和VH—BNST,并且这两条神经环路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形成的不同过程。其中DH—BNST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VH—BNST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和提取。(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11)

毛宏晖,李慧明,尚梦娟,胡俊锋,邢俊玲[3](2019)在《苯并[a]芘暴露对小鼠条件性恐惧记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苯并[a]芘染毒对小鼠条件性恐惧记忆的影响。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染毒组、溶剂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连续腹腔注射苯并芘(2 mg/kg)、等体积植物油和等体积生理盐水10 d,在染毒结束后第2周和第4周各取6只分别进行条件性恐惧记忆测试和开放旷场测试。结果:条件性恐惧记忆测试结果显示,染毒后第2周和第4周,染毒组小鼠在训练阶段僵立时间百分比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在背景提示阶段染毒组小鼠僵立时间百分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在声音提示阶段染毒组小鼠僵立时间百分比同样显着低于对照组(P <0. 05)。在整个条件性恐惧记忆测试过程中,各组动物僵立时间百分比的变化趋势也存在显着性差异(P <0. 05)。开放旷场测试结果显示,染毒后第2周和第4周,各组动物条件性恐惧记忆刺激前后对比,对照组在中心区域停留的时间占比显着降低(P <0. 05),而染毒组前后对比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苯并[a]芘暴露对小鼠的恐惧记忆水平具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并因此减少恐惧伴随情绪-焦虑的产生。(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曹杨婧文,李俊娇,陈伟,杨勇,胡琰健[4](2019)在《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提取干预范式及其作用的神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记忆再巩固理论的恐惧记忆提取干预范式被证明可以有效消退恐惧记忆,能克服传统消退容易复发的缺点。该范式通过单独呈现条件刺激激活原有恐惧记忆,使记忆重返不稳定状态,随后在再巩固时间窗内实施干预则能改写原有记忆。目前该范式起作用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在现有的人类研究和动物研究基础上,总结了杏仁核、前额叶和海马叁个脑区在提取干预过程中的作用,以及该领域研究的争议点,为之后的研究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9年02期)

闫沛,钱柳,徐亮,李芸,王媛媛[5](2018)在《日间光照对人类条件性恐惧情绪泛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活中光无处不在,它也是影响人类生物节律的主要环境因素。已有很多研究证明光疗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季节性情感性障碍,对非季节性情感障碍等问题的调节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例如重性抑郁、产前抑郁等。在恐惧情绪障碍中,恐惧的习得和巩固以及恐惧的消退是其关键。但是以往研究对光与恐惧情绪之间的关系关注并不多,环境光对恐惧泛化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本实验通过设置使用不同的照度(对照组300lx、暗光条件组10lx、亮光条件组1000lx)和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来探究环境光与习得后的恐惧情绪泛化的关系。实验包括两个阶段:习得和泛化。在习得阶段,所有被试在相同照度(300lx)下对是否圆圈后出现电击(非条件刺激)进行判定;在泛化阶段则将被试随机分配到叁组不同的照度条件下进行同样的评定。实验刺激是10个大小依次变化的圆圈,其中最大和最小的圆圈作为条件刺激,在习得阶段使用:通过最大或最小圆圈后跟随电击来使被试习得恐惧;其余8个圆圈作为泛化刺激。在泛化阶段使用10个圆圈来看恐惧的泛化程度。结果发现,从行为数据上看,在习得阶段,被试均能成功习得恐惧情绪。在恐惧情绪的泛化阶段,时间的主效应显着,说明随着时间推移泛化的程度加深;刺激的主效应显着,说明被试对不同刺激能够做出显着差别的反应,而照度的主效应不显着。虽然刺激和照度的交互作用显着,但也未发现不同刺激水平上叁种照度之间的显着差异。生理指标结果也表明被试能成功习得恐惧情绪。但在泛化阶段,没有发现时间和照度的主效应,只发现了刺激的主效应以及时间、刺激和照度的叁重交互作用,说明,照度对不同刺激的影响会受到时间的制约。结论:在成功习得恐惧情绪后,照度会影响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而这种影响受到时间的制约。(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赵航,王莹,李廷利[6](2018)在《朱砂安神丸对小鼠条件性恐惧消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确定朱砂安神丸拮抗条件性恐惧的作用。实验方法:ICR雄性小鼠60只,随机将其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朱砂安神丸(ZSASW)高、低剂量组,每组15只动物。将小鼠单只放入条件性恐惧箱中,适应3min后,给予小鼠持续2s的声信号(800HZ,80db)后再给予相匹配的一个持续2s的电刺激(0.8mA),两次刺激间隔60s,连续5次。24h将小鼠放回条件性恐惧箱中,只给予声信号而不匹配电击。接下来4天保持同样操作。空白组不给予任何操作。实验第1日起开始药物干预,朱砂安神丸高、低剂量按1.62 g/kg和0.81 g/kg,每日一次灌胃给药,共给药6天,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应体积蒸馏水。条件性恐惧实验监测系统记录大鼠僵直时间,以此作为观察指标研究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小鼠恐惧习得、消退和消退保持的影响。实验结果:与空白组相比,2-6日的消退训练中模型组动物僵直时间均明显高于空白组(P<0.05或P<0.01)。与模型组相比,ZSASW高剂量组大鼠在第5和第6日僵直时间明显减少(P<0.05和P<0.01)。实验结论:受试药物朱砂安神丸对恐惧消退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朱砂安神丸能够促进消退记忆的保持,提高恐惧消退的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汇编》期刊2018-06-29)

唐霜[7](2018)在《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实验研究,阐明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1.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给药组,每组10只。给药组实验动物给予朱砂安神丸混悬液(经灌胃途径给予,0.81mg/g),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均给予相同体积的双蒸水,1次/日,连续7日。在末次给药后,将模型对照组、给药组实验动物依次放入条件性恐惧刺激箱内,适应120秒。在第120秒给予实验动物单一频率声音信号(2000Hz,75dB)。第125秒,在声音信号的基础上给予实验动物持续5秒的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刺激(0.75mA)。第130秒声音信号与电刺激同时结束,130~190秒内不做任何处理。第190秒重复120~190秒过程,连续20次。空白对照组仅给予声音信号不给予电刺激,其他操作相同。结束后让实验动物在刺激箱内停留120秒后再放回饲养笼。恐惧记忆习得测试:复制条件性恐惧模型的次日,将各组实验动物依次再放入刺激箱内,适应120秒。在第120秒给予实验动物单一频率声音信号(2000Hz,75dB)。第130秒声音信号结束,130~190秒内不做任何处理,记录声音信号停止后60秒内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第190秒重复120~190秒过程,连续5次。结束后让实验动物在刺激箱内停留120秒后再放回饲养笼。记录各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以此作为观测指标探究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2.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消退的影响按上述“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实验方法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在习得测试后的第1、3、5、7天,将各组实验动物依次再放入刺激箱内,重复恐惧记忆习得测试的操作,记录各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以此作为观测指标探究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消退的影响。3.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按上述“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实验方法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在各组实验动物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复制的次日,将各组实验动物放入大小鼠开场活动实验箱内,记录各组实验动物运动时间、运动距离,以此探究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第二部分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影响1.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突触功能可塑性的影响按上述“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实验方法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在各组实验动物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复制的次日,用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各组实验动物,在脑立体定位仪上固定后,埋置自制的刺激电极和记录电极。记录基础水平的群峰电位后,高频强直刺激(HFS)诱导长时程增强(LTP)。记录各组实验动物海马区群峰电位(PS),根据PS的变化率探究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功能可塑性的影响。2.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突触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按上述“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实验方法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在各组实验动物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复制的次日,各组随机选取3只实验动物,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取出海马组织,制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在日立(H-7650)透射电镜下放大30000倍观察神经毡周围的突触形态。使用Image-Pro Plus6.0测量海马CA1神经元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PSD厚度、突触间隙宽度,以此探究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结构可塑性的影响。3.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按上述“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实验方法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的复制,在各组实验动物进行条件性恐惧模型复制的次日,各组随机选取3只实验动物,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后,取出海马组织,制作透射电镜超薄切片,在日立(H-7650)透射电镜下放大8000倍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放大15000倍观察神经元内细胞器形态。结果:第一部分: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1.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习得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性恐惧记忆习得阶段的第1min、第3min、第5min时间点以及第2min、第4min时间点,模型对照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高于空白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但两者比较无显着差异。2.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消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阶段,各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在各时间段内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其中,第5日给药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低于模型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第7日给药组实验动物的僵直反应时间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3.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自主活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实验动物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均小于空白对照组,但两者比较无显着差异;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实验动物的运动时间、运动距离均大于模型对照组,但两者比较无显着差异。第二部分: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神经元突触可塑性的影响1.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功能可塑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高频强直刺激后,实验动物的PS幅值增加的百分率超过了20%,说明LTP诱发成功。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的PS幅值在第40min、70min、80min、90min、100min时明显增大,两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的PS幅值在120min的测定过程中均显着减少,两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2.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结构可塑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比较各组实验动物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的数目及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实验动物海马神经元神经毡内出现大量空泡,突触数目明显减少,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的边缘界限不清晰,突触间隙内模糊不清,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突触前膜内线粒体肿胀,内部结构溶解,嵴减少甚至消失。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组神经毡内未出现空泡,突触数目较多,突触各部分结构界限清晰,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也较多,圆而清亮,分布较为密集,突触前、后膜,与空白对照组接近,突触前膜内线粒体结构轻微肿胀,但嵴较多,清晰可见。测量各组实验动物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活性区长度、突触PSD厚度、突触间隙宽度:模型对照组实验动物的突触活性区长度(212.65±48.63nm)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247.14±27.57nm),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突触PSD厚度(37.98±7.84nm)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51.20±9.48nm),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突触间隙宽度(31.73±5.20nm)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22.06±2.80nm),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给药组实验动物海马CA1区突触活性区长度(238.73±19.20nm)大于模型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突触PSD厚度(51.54±6.87nm)明显大于模型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突触间隙宽度(21.90±2.71nm)明显小于模型对照组,两者比较具有极显着差异(P<0.01)。3.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比较各组实验动物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形态,空白对照组实验动物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细胞膜、核膜清晰,细胞浆内细胞器散在分布,且结构完好;模型对照组实验动物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但出现细胞膜、核膜不清晰,细胞核皱缩等现象,细胞浆内出现空泡,粗面内质网部分出现明显的扩张,线粒体大多出现肿胀、嵴减少或消失的现象,甚至小部分线粒体发生溶解,内部出现空泡,部分神经元细胞胞浆内可见溶酶体;给药组实验动物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结构完整、清晰,细胞核大,细胞膜、核膜均完整,细胞浆内细胞器较多,形态较好,细胞浆内空泡、细胞器变形现象比模型对照组减少,粗面内质网扩张现象不明显,线粒体大多形态完好、嵴较多、清晰可见,小部分线粒体略有肿胀,嵴减少。结论:1.朱砂安神丸具有促进恐惧记忆消退的作用。2.朱砂安神丸能够促进恐惧记忆消退的作用与其保护海马神经元,增强海马突触结构与功能可塑性相关。(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6-01)

云阳[8](2018)在《哈佛最受欢迎公开课:完美主义不过是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一文中研究指出学会卸下内心的防御,从容纳自己的一次错误开始,不断接受自己的平凡与伟大,用鼓励去摘掉"冒充者"的帽子。优秀这件事,除了自己外,没人能评价。这个世界从来就不缺优秀的人。小时候有"别人家的孩子",长大还有"同校的男神/女神"……脑子跟颜值一样好,学历和家境同样一流,工作后拥有传说中的"月薪五万"。他们有个统一的名字:人生赢家。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人生赢家们往往对成功有着"变态一样的渴望",凭着一股强烈的完美主义精神,才取得了常人达不到的成(本文来源于《留学》期刊2018年09期)

徐亮,谢晓媛,闫沛,李俊娇,郑希付[9](2018)在《条件性恐惧泛化的性别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恐惧的过度泛化是焦虑障碍的核心症状之一,表现为患者对与原危险刺激极不相似的中性刺激也有着较高强度的恐惧反应。临床上,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患焦虑障碍,因而对恐惧泛化进行性别差异研究可以为解释女性有着更高焦虑障碍发病率提供新的角度,同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辨别性条件恐惧范式,以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作为测量指标,从行为和生理两个层面对条件性恐惧泛化程度和恐惧泛化消退的性别差异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恐惧泛化程度上,未出现显着性别差异。在恐惧泛化消退上,在主观预期值和皮电反应值两个层面均有着显着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相较于男性,女性恐惧泛化的消退更慢,持续时间更长。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焦虑障碍高发病率的潜在影响因素之一可能在于女性对于恐惧泛化刺激的难以消除。(本文来源于《心理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葛茜[10](2017)在《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参与调节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严重的灾难性事件或威胁,如战争及自然灾害等所引发的巨大痛苦或惊吓、或遭遇悲剧等,导致的精神、身心症状的持续异常状态或焦虑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战争、社会暴力的频发、自然灾害等意外的增多使得PTSD的发生率也逐渐增高,然而因为对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尚缺少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手段。PTSD患者主要症状特点是看到或听到与原来的创伤经历相似的线索,可能会联想到原先经历过的创伤恐惧情景,从而表现出创伤性情景的再体验、回避与创伤经历相关的事物、高度警觉、受惊、做噩梦、失眠、情感麻木及性格大变等等,使他们无法准确地分辨现处的安全环境与原来的创伤环境之间的区别,这种症状表现与恐惧记忆的过度泛化密切相关。内源性大麻素(endogenous cannabinoids,eCB)是体内存在的类似天然大麻素的重要生物活性物质,已被证明对恐惧及其相关负性情绪(如焦虑等)有着双向调节作用,被认为是情绪反应的缓冲系统。已有研究表明,外源性大麻素可以抑制恐惧记忆泛化,这提示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可能参与调节了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泛化过程。本研究以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模型为基础,通过药理及遗传手段,明确eCB在恐惧记忆泛化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并进一步通过电生理技术,阐明eCB介导的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的神经机制。(1)改良恐惧记忆泛化模型的建立在已有的恐惧记忆泛化模型基础上进行改良,以泛化测试中“凝固行为(Freezing)”的百分比作为检测指标,分别从电刺激间隔时间、电刺激强度以及环境变化程度叁个方面考察范式测试准确度,优化实验流程,最终建立简洁、稳定、可靠、有效、可重复性高的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模型,为后续实验打下坚实的实验基础。(2)eCB系统参与调控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过程腹腔注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 1,CB1R)拮抗剂AM281,小鼠在恐惧记忆泛化测试中不动时间百分比显着高于对照组小鼠,辨别指数显着降低,说明AM281对小鼠的恐惧记忆泛化具有强化作用。泛化测试后CB1R的表达与对照组也有显着性差异,提示eCB系统参与调控恐惧记忆泛化。标志蛋白c-fos磷酸化检测结果证明海马是恐惧记忆泛化的关键脑区之一。(3)eCB系统和GABA通路以及谷氨酸通路协同调控恐惧记忆泛化双侧海马梯度剂量注射GABAA受体激动剂/拮抗剂以及NMDA受体NR2A亚基的拮抗剂NVP-AAM077,筛选不影响小鼠记忆泛化表达的“无效剂量”(即阈下剂量)。海马局部给药结果与腹腔注射结果一致,AM281可以强化小鼠对恐惧记忆的泛化程度,这一强化作用可被预先注射阈下剂量的GABAA受体激动剂/拮抗剂易化/消除,也可被预先注射阈下剂量的NVP逆转。以上结果表明,海马eCB系统对恐惧记忆泛化的产生具有限制作用,并可能通过GABA通路及谷氨酸通路来实现。(4)eCB系统调控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需要GABA能神经元上CB1R的激活GABA能神经元上CB1R特异性敲除小鼠表现出恐惧记忆泛化增强,而谷氨酸能神经元上CB1R特异性敲除不影响小鼠恐惧记忆的泛化程度,这一结果表明,eCB系统通过激活GABA能神经元上CB1R调节恐惧记忆泛化,并伴有CB1R等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5)恐惧记忆泛化伴随eCB相关的突触可塑性改变利用电生理技术,观察到恐惧记忆泛化测试后,海马CA3-CA1可产生高频诱导的小幅长时程增强(long-trem potentiation,LTP),GABA能神经元上CB1R特异性敲除可消除该LTP,提示eCB系统可以调节恐惧记忆泛化过程中CA1区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综上所述,海马中eCB系统对恐惧记忆的泛化过程具有限制作用,可能由于eCB系统对GABA能神经元的去抑制作用,通过激活GABA能神经元上CB1R,减少GABA神经递质的释放量,间接影响海马兴奋性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以防止过度泛化的产生。因此,本研究对PTSD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为阐明eCB系统介导的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神经机制提供了大量研究数据,将有助于发现如PTSD等情绪失调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12-01)

性恐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背景:为了生存,机体需要根据环境灵活改变他们的行为,而当人或动物遇到危险的时候诱发恐惧情绪,以及随后做出不同的防御性行为就是机体保护自身的一种很好体现。这种恐惧情绪形成的恐惧记忆对于之后机体的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人类来说,一旦形成这种恐惧记忆就很有可能患一些精神类疾病。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就是一种人类常见的在遭受重大创伤事件后的精神疾病。由于PTSD病程较长且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很多患者会出现自残、自杀、药物滥用行为,因此PTSD患者往往会给社会造成严重负担。PTSD的本质就是形成的恐惧记忆难以忘记,因此对于恐惧记忆相关神经环路的研究十分必要。环境依赖的条件恐惧(Contextual fear conditioning,CFC)是目前常用的研究恐惧记忆的一个模型。记忆包括几个不同的过程,获得、巩固、提取、消退等,其中获得、巩固和提取又叫记忆的形成,因此了解环境依赖恐惧记忆形成不同过程的神经环路对于理解PTSD有很重要的意义。对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形成的神经环路已经有大量研究,过去的研究表明海马(Hippocampus,HPC)、基底外侧杏仁核(Basolateral amygdala,BLA)和腹内侧前额叶皮层(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等脑区以及它们之间的神经环路参与CFC恐惧记忆的形成。但是是否还有其他脑区及神经环路参与CFC恐惧记忆的形成并不是很清楚。比如与应激密切相关的脑区终纹床核(The bed nucleus of the stria terminalis,BNST)与海马之间的神经环路是怎样的,它们之间的神经环路在CFC恐惧记忆形成的不同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为了证明该问题,本文采用神经元束路追踪的办法,结合光遗传学和化学遗传学发现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背侧海马(Dorsal hippocampus,DH)和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H)到BNST均有投射,并且DH—BNST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而VH—BNST既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又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巩固和提取。该研究充实了恐惧记忆神经环路的研究,也可以为PTSD的形成提供新思路和参考。研究目的:研究HPC—BNST的神经环路在环境依赖的恐惧记忆形成中的作用。实验结果:1.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我们使用逆行追踪剂CTB注射在BNST发现DH脑区和VH脑区到BNST均有投射,即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DH—BNST和VH—BNST。2.DH—BNST神经环路不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和巩固但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我们使用光遗传的方法分别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训练和提取时抑制D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DH—BNST不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但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并且抑制DH—BNST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我们使用化学遗传的方法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获得之后的巩固期间抑制D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DH—BNST不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巩固也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3.VH—BNST神经环路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和提取。我们使用光遗传的方法分别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获得和提取时抑制V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VH—BNST神经环路既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又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但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我们使用化学遗传的方法在环境依赖恐惧记忆获得之后的巩固期间抑制VH—BNST神经环路,发现抑制VH—BNST神经环路影响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巩固。化学遗传抑制VH—BNST神经环路不影响小鼠的运动能力。实验结论:我们发现HPC到BNST存在两条不同的神经环路,DH—BNST和VH—BNST,并且这两条神经环路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形成的不同过程。其中DH—BNST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提取,VH—BNST参与环境依赖恐惧记忆的获得、巩固和提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性恐惧论文参考文献

[1].赵航,李廷利.朱砂安神丸拮抗大鼠条件性恐惧及其睡眠障碍作用的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

[2].滕帅文.HPC-BNST投射在环境依赖条件性恐惧记忆形成中的作用[D].山东大学.2019

[3].毛宏晖,李慧明,尚梦娟,胡俊锋,邢俊玲.苯并[a]芘暴露对小鼠条件性恐惧记忆的影响[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9

[4].曹杨婧文,李俊娇,陈伟,杨勇,胡琰健.条件性恐惧记忆消退的提取干预范式及其作用的神经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9

[5].闫沛,钱柳,徐亮,李芸,王媛媛.日间光照对人类条件性恐惧情绪泛化的影响[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6].赵航,王莹,李廷利.朱砂安神丸对小鼠条件性恐惧消退的影响[C].中国睡眠研究会第十届全国学术年会汇编.2018

[7].唐霜.朱砂安神丸对条件性恐惧大鼠恐惧记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

[8].云阳.哈佛最受欢迎公开课:完美主义不过是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J].留学.2018

[9].徐亮,谢晓媛,闫沛,李俊娇,郑希付.条件性恐惧泛化的性别差异[J].心理学报.2018

[10].葛茜.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参与调节条件性恐惧记忆泛化的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标签:;  ;  ;  

性恐惧论文-赵航,李廷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