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论文和设计-隆永波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该转向组件包括:机架、轴承、转向轴和万向节,轴承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具有安装孔,转向轴穿设于安装孔内,转向轴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通过将转向轴穿设于轴承的安装孔内,并将转向轴的一端与万向节相连接,其中,轴承为外球面轴承,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调节外球面轴承,以使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的轴线与万向节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轴线同轴,以便于精准的安装转向轴,并利用转向轴灵活地完成转向作业。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轴承(4),所述轴承(4)与所述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轴承(4)具有安装孔(43);转向轴(7),所述转向轴(7)穿设于所述安装孔(43)内,所述转向轴(7)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9),所述万向节(9)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转向轴(7)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其中,所述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以使所述安装孔(43)的轴线与所述万向节(9)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

设计方案

1.一种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轴承(4),所述轴承(4)与所述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轴承(4)具有安装孔(43);

转向轴(7),所述转向轴(7)穿设于所述安装孔(43)内,所述转向轴(7)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

万向节(9),所述万向节(9)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转向轴(7)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

其中,所述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以使所述安装孔(43)的轴线与所述万向节(9)的所述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

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所述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入轴与所述万向节(9)的所述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轴承座具有容纳空间,所述轴承(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其中,所述容纳空间为球形空间的至少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座包括:

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可拆卸地与所述机架相连接,所述安装座(3)具有第一让位空间(31);

压盖(6),所述压盖(6)与所述安装座(3)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压盖(6)具有第二让位空间(61),所述第一让位空间(31)和所述第二让位空间(61)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4)包括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所述第一半部件(41)和所述第二半部件(4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一半部件(41)和所述第二半部件(42)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第一半部件(41)和所述第二半部件(42)之间形成所述安装孔(4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3)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2),所述压盖(6)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2),所述第一限位孔(32)和所述第二限位孔(62)相对地设置,所述第一半部件(41)或所述第二半部件(42)包括:

半部件本体,所述半部件本体的朝向所述安装座(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44),所述半部件本体的朝向所述压盖(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45);其中,所述第一凸起(44)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孔(32)内,所述第二凸起(45)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孔(62)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包括:

转向把组件,所述转向把组件与所述转向轴(7)的第一端相连接;

转向拉杆(12),所述转向拉杆(12)与所述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把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部(21),所述第一连接部(21)与所述转向轴(7)的第一端相连接;

第二连接部(22),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21)可拆卸地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车把杆(1),所述车把杆(1)的中部穿设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

机架本体;

安装板(11),所述安装板(11)与所述机架本体相连接,所述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1)上。

10.一种机动车,包括转向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组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具有一个转向桥、两个转向轮、带有电动转向助力系统(EPS)的方向把式转向系统的车辆(包含三轮摩托车、四轮摩托车和雪地车等)上,其转向轴基本上都采用上端滑动轴承支承、下端用花键套与EPS输入轴刚性地连接的方式。由于零部件加工误差、焊接变形及装配误差的存在,上端的滑动轴承与下端的EPS输入轴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轴度误差,导致转向轴的转向阻力增大,需要EPS增加额外的输出转矩,或者当EPS输出转矩不足时,导致行驶中转向系统操纵不灵活,直接影响车辆的操控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转向组件操作不灵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组件,包括:机架;轴承,轴承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具有安装孔;转向轴,转向轴穿设于安装孔内,转向轴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万向节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其中,轴承为外球面轴承,以使安装孔的轴线与万向节的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

进一步地,转向组件还包括: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输入轴与万向节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转向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座与机架相连接,轴承座具有容纳空间,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容纳空间为球形空间的至少部分。

进一步地,轴承座包括:安装座,安装座可拆卸地与机架相连接,安装座具有第一让位空间;压盖,压盖与安装座可拆卸地相连接,压盖具有第二让位空间,第一让位空间和第二让位空间形成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轴承包括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半部件和第二半部件之间形成安装孔。

进一步地,安装座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压盖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相对地设置,第一半部件或第二半部件包括:半部件本体,半部件本体的朝向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半部件本体的朝向压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其中,第一凸起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孔内,第二凸起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限位孔内。

进一步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把组件,转向把组件与转向轴的第一端相连接;转向拉杆,转向拉杆与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的输出轴驱动连接。

进一步地,转向把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转向轴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车把杆,车把杆的中部穿设于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安装板,安装板与机架本体相连接,电动转向助力系统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板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组件为上述的转向组件。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转向轴穿设于轴承的安装孔内,并将转向轴的一端与万向节相连接,其中,轴承为外球面轴承,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调节外球面轴承,以使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的轴线与万向节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轴线同轴,以便于精准的安装转向轴,并利用转向轴灵活地完成转向作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组件的实施例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组件的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向组件的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车把杆;21、第一连接部;22、第二连接部;3、安装座;31、第一让位空间;32、第一限位孔;4、轴承;41、第一半部件;42、第二半部件;43、安装孔;44、第一凸起;45、第二凸起;5、第一紧固件;6、压盖;61、第二让位空间;62、第二限位孔;7、转向轴;8、第二紧固件;9、万向节;10、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1、安装板;12、转向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组件。

具体地,如图1所示,该转向组件包括:机架、轴承4、转向轴7和万向节9,轴承4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4具有安装孔43,转向轴7穿设于安装孔43内,转向轴7的第一端形成操作端,万向节9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可活动地相连接,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7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连接端用于驱动行走装置转向作业;其中,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以使安装孔43的轴线与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转向轴7穿设于轴承4的安装孔内,并将转向轴7的一端与万向节9相连接,其中,轴承4为外球面轴承,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调节外球面轴承,以使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43的轴线与万向节9的其中一个连接端的轴线同轴,以便于在机架零部件存在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的情况下,仍可以精准的安装转向轴7,并利用转向轴7灵活地完成转向作业。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转向组件还包括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入轴与万向节9的第二连接端相连接。通过将转向轴7穿设于轴承4的安装孔43内,轴承4与机架可活动地相连接,轴承4的外表面可相对机架发生相对移动,以使轴承的安装孔43的轴线可随着轴承的活动改变安装孔的轴线位置,利用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端与转向轴7的一端相连接,利用万向节9的第二连接端与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入轴相连接。这样设置便于转向轴7在机架零部件存在加工误差及装配误差的情况下,操作转向轴7的操作端仍可灵活地将扭力传递给电动转向助力系统,以完成转向功能。其中,万向节9可以为十字轴万向节。

如图3和图4所示,转向组件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地与机架相连接,轴承座具有容纳空间,轴承4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其中,容纳空间为球形空间的至少部分,轴承4的外表面为与球形空间相匹配的球形的至少部分。这样设置便于安装外球面轴承,且使得外球面轴承可在轴承座上发生一定角度的偏转,以便于外球面轴承的安装孔的轴线通过转动改变角度以使转向轴的第二端灵活地通过万向节与输入轴相连接。其中,轴承座可与机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接,当然,第一轴承座可与外球面轴承组成带座外球面球轴承。轴承4的外表面为与球形空间相匹配的球形的至少部分。

如图3和图4所示,轴承座包括安装座3和压盖6,安装座3可拆卸地与机架相连接,安装座3具有第一让位空间31,压盖6与安装座3可拆卸地相连接,压盖6具有第二让位空间61,第一让位空间31和第二让位空间61形成容纳空间。这样设置便于将轴承座安装于机架上,且通过安装座3和压盖6安装外球面球轴承。安装座3和压盖6通过第一紧固件5即螺钉固定。

如图4所示,轴承4包括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之间形成安装孔43。通过将轴承4设置为可拆卸的两部分,使得转向轴7便于安装于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之间。

如图4所示,安装座3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32,压盖6上开设有第二限位孔62,第一限位孔32和第二限位孔62相对地设置,第一半部件41或第二半部件42包括半部件本体,半部件本体的朝向安装座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起44,半部件本体的朝向压盖6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凸起45;其中,第一凸起44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限位孔32内,第二凸起45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限位孔62内。这样设置使得第一半部件41和第二半部件42组成的第一轴承4可围绕第一凸起44和第二凸起45的轴线发生角度偏转,以使安装孔43的轴线和万向节9的第一连接端的轴线同轴,提高了轴承4相对于轴承座转动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组件包括转向把组件和转向拉杆12,转向把组件与转向轴7的第一端相连接,转向拉杆12与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输出轴驱动连接。这样设置便于通过转向把组件控制转向轴,并最终通过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将力矩放大传递给转向拉杆12,完成转向作业。

如图1和图2所示,转向把组件包括第一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2和车把杆1,第一连接部21与转向轴7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二连接部22与第一连接部21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2之间形成安装空间,车把杆1的中部穿设于安装空间内。这样设置便于快速安装车把杆1。

在本实施例中,机架包括机架本体和安装板11,安装板11与机架本体相连接,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可拆卸地设置于安装板11上。这样设置便于安装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通过安装板11固定在机架上。其中,安装板11与机架本体为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或通过螺栓可拆卸地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转向组件还可以用于机动车设备技术领域,即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动车,该机动车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组件为上述实施例的转向组件,其中,机动车可以为摩托车等车辆。

装配时,由球面套支座即安装座3的位置自动确定了外球面轴承即轴承4的球心位置,由电动转向助力系统10的位置自动确定了万向节9的十字轴中心位置,并不需要任何专门的调整动作。通过外球面轴承即轴承4的球心和万向节9的十字轴中心的连线,形成转向轴的旋转中心线,在形成这个旋转中心线的过程中没有任何多余的约束。外球面轴承即轴承4准确定位后,用球面套压盖即压盖6将外球面轴套即轴承4可靠地固定住,万向节9准确定位后,用第二紧固件8即螺栓将万向节9可靠地固定住,使轴承4和万向节9能够可靠地保持住完全同轴的旋转中心线,约束转向轴7绕这个旋转中心线旋转,使转向轴中心线可以绕十字轴中心在360°范围内自动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1976.8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50459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62K 21/00

专利分类号:B62K21/00;B62D5/04

范畴分类:32C;27C;

申请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雅路18号367室

发明人:隆永波;黄正森

第一发明人:隆永波

当前权利人:赛格威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建伟

代理机构:11240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转向组件及具有其的机动车论文和设计-隆永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