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目宁论文-陈晨,张迎秋,高健生

糖目宁论文-陈晨,张迎秋,高健生

导读:本文包含了糖目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糖目宁,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疗效

糖目宁论文文献综述

陈晨,张迎秋,高健生[1](2009)在《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糖目宁为主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46例(90只眼)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服用糖目宁加减方,对照组服用2,5-二羟苯磺酸钙。于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视力、眼底彩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野、电生理等检查。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9只眼中24只眼有效,有效率48.98%,20只眼稳定,稳定率40.82%,5只眼恶化,恶化率10.2%;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视网膜电图OPs波振幅提高,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目宁可以有效控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情,延缓病情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眼科杂志》期刊2009年02期)

陈晨[2](2007)在《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的增高,作为其主要及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视功能的疾病,已成为西方首要的致盲性眼病。由于目前关于DR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尚不理想,并且疾病发展至后期,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治疗效果差。因此如何在相对可逆的疾病早期实现对DR病情的控制或改善,是目前防治DR的重点及热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本研究是在导师唐由之研究员、高健生研究员学术思想指导下,把中医的理论思维和前沿技术有机结合,对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临床疗效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该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着疗效,可以明显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改善早期DR患者的眼底病变,提高DR患者视功能,有效控制病情。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等实验技术及方法,从细胞凋亡率、凋亡因子Bax、Bcl-2、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的表达等方面,多层次研究了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分子机制,取得了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目前中医药防治早期DR的文献很多,但总体的临床辨证用药思路没有突破。导师高健生研究员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DR的辨证用药提出新的见解:①DR的发生是在DM中、后期的阴阳、寒热、虚实的转化过程中渐进发展而成的,一方面我们要用益气养阴法针对性治疗DR患者基本的证候表现,另一方面又要采用温阳化气、水火既济法改善机体阴阳、寒热、虚实交错的证候特点,提高视网膜微循环,改善毛细血管无血管区的血液灌注,抑制新生血管的出现和机化物的形成。②DR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等一系列改变,与心、肝、胆实火引起的出血不同。DR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引起的微血管的病变,其病理改变与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肝胆实火引起的细胞损伤,则为细胞死亡所致的出血渗出,二者病证性质不一样,故不宜采用大队凉血止血药治疗,恐其伤阳、凝滞之弊。③临床治疗过程中,单用黄连素、肉桂控制血糖,对部分病人确实有效,并且简便价廉,但一部分病人发生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只对病或对症(高血糖状态),而非辨证治疗,将二药合并使用,寒热相互发挥优势而又相互制约,去性存用,这也恰恰正是交泰丸连、桂合用的道理,对虚实、寒热互见的复杂证候,尤为对证。实验研究证实:交泰丸能够有效地抑制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能够有效地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减轻新生血管的发生;能够改善STZ性DM大鼠的一般状况,改善实验大鼠血浆纤溶活性,保护胰腺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④综合考虑早期DR患者全身及眼局部的证候特点,组方糖目宁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剂组成:生黄芪、女贞子、益母草、乌梅、黄连、肉桂、密蒙花。2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临床研究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符合早期DR诊断标准的患者,将其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糖目宁及2,5-二羟苯磺酸钙口服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病变程度、平均敏感度、OPs波振幅、血液学指标及全身症状情况。结果显示:①糖目宁可明显提高早期DR患者的视力,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眼底病变明显减轻;②糖目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OPs波振幅提高,较治疗前存在显着性差异;视野平均敏感度提高,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变化;③糖目宁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生化、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④糖目宁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早期DR患者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大便秘结等气阴两虚的症状,对照组无明显变化。3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实验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高糖状态下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及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研究显示:①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糖目宁可以明显降低高糖状态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②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显示:糖目宁可以降低高糖状态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Bax、Caspase-3、Caspase-9及Cytochrome C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4本研究的创新之处①从病、症、证叁方面的宏观和微观辩证,提出心、肾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其辨证用药提供新思路。②方证结合,组方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多种客观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治疗效果,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07-05-01)

李华,申彦军,马俊强[3](2006)在《糖目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疏肝化瘀、调气通络类中药配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均在控制血糖、血压及血脂的治疗下,治疗组加服糖目宁(柴胡、赤芍、丹参、黄芪、半夏等);对照组加服阿司匹林,注射丹参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82.50%,P<0.05。结论:糖目宁在改善视网膜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漏,促使出血吸收方面有明显疗效。(本文来源于《陕西中医》期刊2006年10期)

陈亚,周芳,王永,周可军[4](2006)在《糖目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病率达24%,成为致盲的四大原因之一。目前临床多以控制血糖和激光治疗为主,疗效不甚理想,临床上尚无有效药物逆转病变发展,因而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在临床中发现2型糖尿病有着明显的视网膜血流动力学改变(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06年17期)

糖目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发病率的增高,作为其主要及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视功能的疾病,已成为西方首要的致盲性眼病。由于目前关于DR的发病机制未完全阐明,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尚不理想,并且疾病发展至后期,治疗费用高,患者痛苦大,治疗效果差。因此如何在相对可逆的疾病早期实现对DR病情的控制或改善,是目前防治DR的重点及热点,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本研究是在导师唐由之研究员、高健生研究员学术思想指导下,把中医的理论思维和前沿技术有机结合,对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临床疗效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研究。该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显着疗效,可以明显提高早期DR患者视力,改善早期DR患者的眼底病变,提高DR患者视功能,有效控制病情。在此基础上,我们采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等实验技术及方法,从细胞凋亡率、凋亡因子Bax、Bcl-2、Caspase-3、Caspase-9、Cytochrome C的表达等方面,多层次研究了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分子机制,取得了有学术价值的研究结果。1理论研究目前中医药防治早期DR的文献很多,但总体的临床辨证用药思路没有突破。导师高健生研究员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经过长期大量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对DR的辨证用药提出新的见解:①DR的发生是在DM中、后期的阴阳、寒热、虚实的转化过程中渐进发展而成的,一方面我们要用益气养阴法针对性治疗DR患者基本的证候表现,另一方面又要采用温阳化气、水火既济法改善机体阴阳、寒热、虚实交错的证候特点,提高视网膜微循环,改善毛细血管无血管区的血液灌注,抑制新生血管的出现和机化物的形成。②DR眼底出血、水肿、渗出等一系列改变,与心、肝、胆实火引起的出血不同。DR是由于糖代谢紊乱引起的微血管的病变,其病理改变与细胞的退行性改变—细胞凋亡密切相关,而肝胆实火引起的细胞损伤,则为细胞死亡所致的出血渗出,二者病证性质不一样,故不宜采用大队凉血止血药治疗,恐其伤阳、凝滞之弊。③临床治疗过程中,单用黄连素、肉桂控制血糖,对部分病人确实有效,并且简便价廉,但一部分病人发生不良反应。这是因为只对病或对症(高血糖状态),而非辨证治疗,将二药合并使用,寒热相互发挥优势而又相互制约,去性存用,这也恰恰正是交泰丸连、桂合用的道理,对虚实、寒热互见的复杂证候,尤为对证。实验研究证实:交泰丸能够有效地抑制链脲佐菌素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能够有效地抑制内皮细胞的凋亡,减轻新生血管的发生;能够改善STZ性DM大鼠的一般状况,改善实验大鼠血浆纤溶活性,保护胰腺B细胞,增加胰岛素的分泌。④综合考虑早期DR患者全身及眼局部的证候特点,组方糖目宁方防治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方剂组成:生黄芪、女贞子、益母草、乌梅、黄连、肉桂、密蒙花。2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临床研究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选择符合早期DR诊断标准的患者,将其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糖目宁及2,5-二羟苯磺酸钙口服3个月,评价治疗前后的视力、眼底病变程度、平均敏感度、OPs波振幅、血液学指标及全身症状情况。结果显示:①糖目宁可明显提高早期DR患者的视力,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着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眼底病变明显减轻;②糖目宁治疗组患者治疗后OPs波振幅提高,较治疗前存在显着性差异;视野平均敏感度提高,较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对照组无明显变化;③糖目宁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血生化、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④糖目宁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早期DR患者乏力、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大便秘结等气阴两虚的症状,对照组无明显变化。3糖目宁治疗早期DR的实验研究通过流式细胞术、real-time PCR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高糖状态下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及相关凋亡因子的表达,研究显示:①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糖目宁可以明显降低高糖状态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率;②通过real-time PCR检测显示:糖目宁可以降低高糖状态下体外培养的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Bax、Caspase-3、Caspase-9及Cytochrome C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4本研究的创新之处①从病、症、证叁方面的宏观和微观辩证,提出心、肾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其辨证用药提供新思路。②方证结合,组方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多种客观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治疗效果,并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作用机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糖目宁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晨,张迎秋,高健生.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09

[2].陈晨.糖目宁治疗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

[3].李华,申彦军,马俊强.糖目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60例[J].陕西中医.2006

[4].陈亚,周芳,王永,周可军.糖目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

标签:;  ;  ;  ;  

糖目宁论文-陈晨,张迎秋,高健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