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分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分集,空间,均衡器,载波,湍流,时分多址,复用。
空间分集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琮,石建飞,张学磊,李伟[1](2019)在《基于空间分集的多声纳轮询探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探讨了一种可以快速融合多个声纳探测设备的集成系统,并将此系统运用到实践,有着较好的效果。这种空间分集的多声纳轮询探测系统是在声纳组空间分集的情况下,利用IP组网分布特性实现的一种便捷式的声纳探测系统。这种系统解决了目前在水下声纳探测领域的声纳间相互干扰的问题,并且没有大幅降低声纳探测的效率与准确率。在实地使用中,可以看出此系统搭建并没有耗费额外的时间和空间,且很好的屏蔽了声纳组间的干扰了。(本文来源于《电视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姜松,魏允峰[2](2018)在《基于空间分集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陆地可利用资源的快速消耗,人们越来越关注蕴含丰富资源的海洋区域,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文章重点研究采用多入多出技术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分集的优势。通过实验评估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包括单进多出、多进单出以及多进多出。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系统配置通过改善误码率,确实能大大提升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信息通信》期刊2018年12期)
尹霄丽,孙志雯,崔小舟,郑子健,陈小政[3](2018)在《基于空间分集的海洋无线光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系统的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水下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系统中海洋湍流引起的信号串扰,基于空间分集技术提出了一种海洋湍流缓解方案.用随机相位屏法模拟海洋湍流对信号产生的相位扰动,用分步传输法模拟光束的衍射传播,在接收端使用等增益分集合并技术对信号进行合并处理.系统采用4路轨道角动量复用8路空间分集,仿真分析了轨道角动量复用集合、海洋湍流强度和传输距离等因素对系统误码率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轨道角动量复用集合的模式间隔从1增加到2,误码率降低较为明显;随着模式间隔继续增大,误码率性能改善有限;误码率随传输距离和湍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结果证明在海洋光通信系统中使用分集合并技术可以有效缓解湍流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光子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叶序,赵江南,艾勇,李谟罕,张晓伟[4](2018)在《APD空间分集在近场无线光通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场无线光通信具有抗干扰性好、不占无线电频段、保密性良好和通信速率高等诸多优点,相比于中远距离大气光通信避免了大气衰减、大气湍流影响等问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针对近距离无线光通信系统中跟瞄及控制难点问题,提出在接收端采用光信号空间分集接收的方法改善系统通信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APD)的空间阵列分集光探测器,通过实验和仿真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同时将该设计成功应用于头戴式近距离激光通信设备中。(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9期)
陈紫阳,胡赟鹏,沈智翔,沈彩耀[5](2018)在《基于频域波形合成的盲空间分集均衡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多天线盲接收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合成器-均衡器"盲空间分集均衡器结构.基于频域波形合成、均衡器与软符号信息的联合处理框架,首先设计了频域BLOCK-SUMPLE迭代算法,对多路信号频域合成权值进行联合估计,实现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波形合成.在此基础上,利用均衡器输出软符号信息重构合成参考,对权值相位予以修正,实现对等效合成信道的优化补偿.与传统盲空间分集均衡算法相比,上述算法实现无需训练序列辅助,并且优化了信号分集合并性能,降低了均衡器的设计难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新型结构可有效改善衰落信道下的盲接收效果,逼近最佳空间分集均衡器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子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记龙,黄敏燕,程淑萍,谭倩琳,冯海泓[6](2017)在《相干水声通信幅相加权空间分集均衡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水声信道的典型特点为多普勒频移严重、可利用带宽窄以及强多径干扰。空间分集均衡技术是相干水声通信中克服信道多径干扰,消除码间干扰的一种有效手段。为了极大化地输出阵增益,结合无源相位共轭方法和多通道均衡算法,本文设计了组合信噪干比的全新信道评价方法。利用改进的Sigmoid函数对各通道接收信号的幅度进行加权处理;采用二阶锁相环跟踪各通道信号的相位变化,实现各通道信号同相累加。将各通道低通滤波后的信号能量归一化,采用了分数阶-判决反馈分集均衡器,加入各通道权重系数实现了水声通信系统的分集均衡接收。仿真结果和湖试数据处理结果均表明,优化的幅相加权分集均衡接收算法能抵消多径和噪声的干扰,性能优于等增益合并接收算法。湖试数据处理结果误码率降低了1.8%。(本文来源于《声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童开蒙[7](2017)在《信号空间分集技术的优化与在多载波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蜂窝移动通信、移动互联网和多媒体业务的飞速发展,无线通信的容量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对怎样利用本就十分有限的无线频谱资源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在无线信道传输信号的过程中,衰落是造成通信质量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信号空间分集(Signal Space Diversity,SSD)作为可以有效消除信道衰落的影响且不需要占用额外时间和频带资源的分集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然而,尽管SSD技术的优势已经得到证实,灵活简洁的实现结构设计与简便有效的接收端解调算法仍然是巨大挑战。本文从以上角度展开相应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信号空间分集的引入,使QAM星座图已经不再是规则的图形。无论是软解调还是硬判决,在方形QAM中简洁且行之有效的解调方案都不再适用,SSD系统的解调复杂度随调制阶数的增加呈指数增长。因此,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低复杂度星座图案分割(Constellation Pattern Segmentation,CPS)软解调算法。该算法在传统的Max-Log-MAP算法之前加入一个预处理模块,利用映射性质,先将已经畸变的解调参考星座图等效看做两个不同网格结构的子星座图,然后由接收符号在星座网格线上的投影点与该网格线上所有星座点距离的大小在每条网格线上选出一个星座点,在原星座图案上分割出一个子集。CPS算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解调复杂度,尤其在高阶调制时非常显着。同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优化算法的解调准确性相比传统全搜索的Max-Log-MAP算法并未受到影响。2.多载波时分多址(Multicarrier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MC-TDMA)在传统的滤波器组多载波调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单载波调制系统的优点,因而既有非常低的峰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PAPR)又有很强的抗多径衰落和载波非同步能力。由MC-TDMA系统中特殊的改进离散傅里叶变换(Modifie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MDFT)滤波器组固有的结构特性,本文用其取代SSD中传统的分量交织器,设计更为灵活高效的改进型信号空间分集(Modified Signal Space Diversity,MSSD)。MSSD不仅可以起到MDFT滤波器组和SSD技术的双重作用,同时简便且易于实现。利用MC-TDMA系统的自身结构性质,本文建立MSSD-MC-TDMA系统并研究其快速实现。通过对其PAPR进行仿真,说明加入MSSD对原系统的优势并未产生影响。为了验证MSSD的有效性,分别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平坦衰落信道以及删除信道下对MSSD-MC-TDMA系统进行误符号率仿真,并得到与MC-TDMA系统在不同调制阶数和Turbo码率下的相对增益。(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期刊2017-03-28)
骆家敏[8](2017)在《基于空间分集的分布式光载UHF RFID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结合通信、射频识别、传感器等多种技术的物联网掀起了信息产业中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叁次浪潮。作为物联网中感知层的核心技术,RFID技术是在无人工干预的前提下,自动识别目标获取数据,适用于寒冷、高温等恶劣环境。然而,复杂无线环境中多径衰落等问题导致RFID系统中存在固定不能检测标签的盲区。除固有盲区外,识读范围小和检测精度低等问题也致使RFID系统尚不能在大面积、标签密集的场景中应用。围绕上述技术难题,本文提出了融合RoF技术和RFID技术的基于空间分集的分布式光载UHF RFID系统。该系统一方面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消除了阅读器和天线之间的距离限制,提高了识读范围且有利于集中管理多个阅读器;另一方面,由于光子灯笼能将多个单模信号合并为一个多模信号且具有低损耗,利用光子灯笼和功分器达到空间分集的效果,消除固有盲区,提高检测精度。论文还搭建了基于光子灯笼的新型RFID系统,测量并分析了实验结果,为光子灯笼在分布式光载RFID系统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进行系统实验,本论文首先测量对功率敏感的上行RoF链路性能指标,以便优化链路结构。该上行RoF链路性能指标:射频增益为0.29dB,噪声系数为36.21dB,输出叁阶截断点为15.5dBm,无杂散动态范围为102.00 dB·Hz2/3;输入功率为-42dBm至-20dBm之间时,系统的EVM均小于4%。测量的链路指标均满足RFID系统中RoF链路性能要求。在RoF链路优化基础上,本文搭建演示系统,与基于射频切换的分布式光载RFID系统相比得出如下结论:1、基于光子灯笼的分布式光载RFID系统读取单个标签的速率提升约20%。2、标签越密集、发射功率越小,基于光子灯笼的分布式光载RFID系统性能提升更明显。3、在两种方案读取性能相同的前提下,基于光子灯笼的分布式光载RFID系统能节省额外的阅读器发射功率、减少额外的读取时间以及减少使用的天线数目。(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03-20)
李志鹏,杨国伟,毕美华,李齐良,魏一振[9](2017)在《空间分集抑制涡旋光束大气闪烁指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波仿真研究了不同传输距离、不同湍流强度和不同拓扑数的拉盖尔-高斯光束在不同接收孔径情况下的抗湍流能力;研究了不同发射和接收分集的拉盖尔-高斯光束的抗湍流能力。仿真结果表明,孔径平均、发射和接收分集都可降低涡旋光束的闪烁指数,但在等价条件下发射分集具有最强的抗湍流能力。(本文来源于《光通信技术》期刊2017年02期)
常本超,王丹,杨新锋[10](2016)在《基于空间分集增益的分布式快速空频编码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多点协作(Co MP)无线通信系统的下行传输问题,提出一种分布式快速空频编码(DF-SFC)的方案。通过将小区边缘用户分组和分享相邻小区间的子载波获得空间分集增益,有效缓解了载波间干扰(ICI),基于此设计分布式解码器,将用户的解码复杂度降低到相同的非分布式空频编码最佳解码器的50%。通过将所提方案与Alamouti多点协作和非多点协作方案做比较,对用户与其基站之间相对距离对比研究了可实现的传输速率,并且推断出它的性能上限和下限,用于确立小区边缘用户的阈值,实现在提出的多点协作和非多点协作模式之间切换,以提高整体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服务小区边缘用户方面提出的方案均优于Alamouti多点协作和非多点协作方案。(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6年23期)
空间分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陆地可利用资源的快速消耗,人们越来越关注蕴含丰富资源的海洋区域,而对海洋资源的开发需要水下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文章重点研究采用多入多出技术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充分利用了空间分集的优势。通过实验评估采用正交频分复用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包括单进多出、多进单出以及多进多出。实验结果显示,我们提出的系统配置通过改善误码率,确实能大大提升系统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分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文琮,石建飞,张学磊,李伟.基于空间分集的多声纳轮询探测系统[J].电视技术.2019
[2].姜松,魏允峰.基于空间分集的水下可见光通信系统研究[J].信息通信.2018
[3].尹霄丽,孙志雯,崔小舟,郑子健,陈小政.基于空间分集的海洋无线光通信轨道角动量复用系统的性能[J].光子学报.2018
[4].叶序,赵江南,艾勇,李谟罕,张晓伟.APD空间分集在近场无线光通信中的应用[J].光通信技术.2018
[5].陈紫阳,胡赟鹏,沈智翔,沈彩耀.基于频域波形合成的盲空间分集均衡器设计[J].电子学报.2018
[6].李记龙,黄敏燕,程淑萍,谭倩琳,冯海泓.相干水声通信幅相加权空间分集均衡算法[J].声学学报.2017
[7].童开蒙.信号空间分集技术的优化与在多载波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邮电大学.2017
[8].骆家敏.基于空间分集的分布式光载UHFRFID系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9].李志鹏,杨国伟,毕美华,李齐良,魏一振.空间分集抑制涡旋光束大气闪烁指数的研究[J].光通信技术.2017
[10].常本超,王丹,杨新锋.基于空间分集增益的分布式快速空频编码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