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化学,化学镀,镀层,硬度,耐蚀,镀铜,镀镍。
化学镀论文文献综述
曹鹏飞,刘少敏,夏勇,凌菁蔚,孙翱魁[1](2019)在《基于化学镀银法制备尼龙6/银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增加尼龙基体和银镀层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将机械打磨引入到传统的化学镀工艺中,并利用无毒、环保的葡萄糖溶液作为施镀过程中的还原剂,代替传统化学镀中常用的甲醛溶液,快速制备了尼龙6/银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尼龙6/银复合材料的物相及显微形貌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化学镀工艺对施镀过程的影响,着重研究了施镀温度、施镀时间、硝酸银溶液(主盐)浓度及葡萄糖溶液(还原剂)浓度对银镀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银镀层的厚度随着硝酸银浓度、葡萄糖浓度、施镀时间、施镀温度的升高整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过高的施镀温度、硝酸银浓度及葡萄糖浓度会使镀液中的还原反应速率过快,不利于银粒子在尼龙6基材上的沉积,从而引起银镀层厚度的下降;过长的施镀时间会使银镀层表面出现很多划痕,从而导致银镀层质量的下降。通过优化施镀工艺参数,得到银镀层厚度可控的尼龙6/银复合材料。(本文来源于《包装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贾启华,许晓娟[2](2019)在《沉积时间对镁合金化学镀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优化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工艺,把沉积时间作为变量参数,采用SEM,XRD和NSS等方法对不同沉积时间下获得的镍磷镀层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沉积时间对沉积速率、沉积过程、相结构、硬度、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镀时间为40 min时,所获得的Ni-P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佳。镀层由非晶态和少量微晶组成,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12期)
张辉已,陈斐健,宋伟涛,叶堉楠[3](2019)在《镀铜前处理对孔内化学镀铜层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孔内无铜是PCB制造过程中较常见的一种缺陷,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在全板电镀中,常见的有两种情况,包括沉铜不良和板电不良。文章通过探究垂直连续电镀线前处理过程对化学铜层的影响,提出一些改善措施,降低板电时孔内无铜风险。(本文来源于《印制电路信息》期刊2019年12期)
崔开放,钟良[4](2019)在《氧化铝陶瓷表面化学镀铜无钯活化新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一种氧化铝陶瓷化学镀铜无钯活化新工艺。将基体放入CuSO_4和NaH_2PO_2的混合溶液中进行超声波浸润,然后通过热处理实现基体表面的无钯活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活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CuSO_4 20 g/L,NaH_2PO_2 80 g/L,超声波浸润时间2 min,活化温度145℃,活化时间10 min。此时镀层覆盖率达到100.0%。经高温活化后,基体表面附着一层均匀的、平均直径为40 nm的铜微粒。施镀后,化学镀铜层完全覆盖基板,组织均匀,结合力良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张秀英[5](2019)在《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化学镀Ni-P/ZrO_2复合镀层显微硬度预测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对化学镀Ni-P/ZrO_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作为输入变量,以正交试验获得的有限试验数据为样本,先建立基于传统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再采用遗传算法对传统支持向量机中的惩罚因子与核函数参数进行优化,最终建立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预测模型。通过遗传算法进化迭代,提高改进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选取神经网络模型和传统支持向量机模型作为对比模型。结果表明:改进支持向量机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可以利用该模型对化学镀Ni-P/ZrO_2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进行预测。(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环保》期刊2019年06期)
戚克振,吕文秀,Iltaf,Khan,刘书源[6](2020)在《化学镀法制备CoP量子点修饰g-C_3N_4用于光催化产氢(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解决当前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众多光催化剂中,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因其具有高的热稳定性、高的化学稳定性、合适的能带位置以及成本低廉等优点,受到光催化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由于g-C_3N_4的禁带宽度较大(Eg=2.7 eV),导致其对可见光的响应较差,而且光生电子-空穴对在其中易于复合,从而导致其光催化产氢活性较低.已有研究表明,助催化剂可以有效地促进催化剂中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传输,从而提高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和氢气的产生速率.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助催化剂多为贵金属(Au, Ag, Pt和Pd等),然而贵金属储量低、成本高,极大地限制了其实际应用.因而,开发适用于光催化水分解制氢的非贵金属助催化剂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用非贵金属助催化剂修饰g-C_3N_4制备高效光催化剂分解水制氢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过渡金属磷化物(FeP, CoP, CuP, NiP等)是一种有效的光催化辅助催化剂.然而,这些金属磷化物的合成通常使用有毒的有机磷化合物和白磷或涉高温煅烧.特别是在传统水热法制备金属磷化物过程中会释放大量氢气,导致容器内压力过高,造成较大的安全问题.据报道,在这些磷化物中,磷化钴由于其合适的能带结构和较高的导电性,作为光催化分解水助催化剂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截至目前,关于磷化钴作为助催化剂用于光催化的实用技术报道很少,特别是在温和条件下制备磷化钴修饰的g-C_3N_4复合光催化剂的研究还有待进行.本文研究了以Co P作为助催化剂来改进g-C_3N_4(制备g-C_3N_4/CoP),并用于光催化水裂解制氢气.复合光催化剂g-C_3N_4/CoP经由两步反应合成.第一步采用尿素热分解法制备g-C_3N_4,第二步通过化学镀法将Co P修饰在g-C_3N_4表面.采用XRD, TEM, UV-DRS和XPS等手段表征了g-C_3N_4/CoP光催剂的性质.结果表明, CoP以量子点(QDs)形式均匀分布在g-C_3N_4表面,显着提高了g-C_3N_4的光催化活性.不同Co P负载量的样品中, g-C_3N_4/CoP-4%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H_2生成速率为936μmol g–1 h–1,甚至高于4%Pt负载的g-C_3N_4(H_2的生成速率仅为665μmol g–1 h–1).从紫外可见光谱上看, g-C_3N_4在451 nm达到吸收波长上限,但与Co P复合后, g-C_3N_4/CoP-4%的吸收波长上限延展到497 nm.此外,光致发光和光电流测试结果证实,将Co P量子点负载到g-C_3N_4上不仅可以降低光生电荷-空穴对的复合,而且可以改善光生e–-h+对的转移,从而提高光催化剂的产氢性能.这项工作为开发高效的非贵金属助催化剂修饰g-C_3N_4的技术提供了一个可行策略,所制材料在光催化制氢领域显示出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期刊2020年01期)
王虎,朱延玲[7](2019)在《碳纳米管预处理及表面化学镀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CNTs表面镀上一层均匀分布的铜镀层,以此优化CNTs在金属基体中的润湿性,提高CNTs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力,实现CNTs在金属基体中的均匀分散,为制备高性能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途径。方法首先对CNTs进行预处理,包括纯化、氧化、敏化、活化,再进行表面化学镀铜,从而在CNTs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铜镀层。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拉曼光谱(Raman)等测试方法对不同处理后的CNTs进行微观组织表征。结果 CNTs经过预处理后,实现了CNTs表面镀铜。同时,在化学镀铜过程中,铜镀层在CNTs表面的生长并不是一个持续稳定的过程,首先在活化程度较高的位置形核长大,再横向生长,最终覆盖整个CNTs表面。实验得到了CNTs镀铜的最佳参数:CuSO_4·5H_2O的质量浓度为18 g/L,镀铜时间为15 min。在此条件下,铜镀层的分布比较均匀,单根CNTs上不同部位的镀层厚度基本相同,铜镀层的平均厚度为25 nm。结论 CNTs经过预处理后,表面形成了含氧官能团,镀铜过程去除了CNTs表面的大部分官能团,并在其表面获得均匀分布的纳米级厚度的铜镀层,改善了CNTs在金属基体中的润湿性,为CNTs应用到金属基复合材料提供重要途径。(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李燕,金文,吕依月,巩运兰[8](2019)在《螺旋藻基化学镀镍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水平不断进步,各种高科技含量的电子产品不断涌现,导致电磁辐射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对屏蔽材料的研制成为热点。以螺旋藻为基体,采用化学镀的方法制备了一种具有螺旋结构的金属镍微粒。研究出制备镍包螺旋藻的工艺:首先用2.5%戊二醛在4℃下固定5 h,过滤出螺旋藻进行水洗(去离子水一次),固定完成后进行螺旋藻的前处理,将螺旋藻用胶体活化液在25℃下活化20 min,然后进行洗胶,洗胶完成后使用还原剂在25℃下还原20 min,最后将前处理完成的螺旋藻在25℃下化学镀30 min;经过此工艺后制得表面有均匀镍镀层的螺旋藻。螺旋藻特殊的螺旋结构可以有效地改变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界面状态,提高镍系导电涂料在低频区和高频区的电磁屏蔽性能。(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9年11期)
张慧云,李振[9](2019)在《镁锂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镁锂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研究温度、pH、主盐用量、还原剂用量及络合剂用量对试片镀速和镀后现象的影响,确定了适于镁锂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配方及工艺参数。采用最佳工艺制得镀层试样,并对其进行形貌表征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镀层表面均匀、致密、无缺陷;镀层耐蚀性显着提高;镀层的硬度达到400HV,且与基体结合良好。(本文来源于《腐蚀与防护》期刊2019年11期)
唐春华[10](2019)在《现代镀覆技术 第二部分──化学镀镍》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述了化学镀镍的机理及其在材料表面改性、工件修复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影响镀层耐蚀性、硬度、耐磨性和延展性的因素,介绍了包含高磷化学镀镍层和低磷化学镀镍层的双层和多层组合镀镍工艺。(本文来源于《电镀与涂饰》期刊2019年20期)
化学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优化镁合金直接化学镀镍工艺,把沉积时间作为变量参数,采用SEM,XRD和NSS等方法对不同沉积时间下获得的镍磷镀层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沉积时间对沉积速率、沉积过程、相结构、硬度、耐蚀性等方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施镀时间为40 min时,所获得的Ni-P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佳。镀层由非晶态和少量微晶组成,具有优良的耐蚀性和较高的硬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镀论文参考文献
[1].曹鹏飞,刘少敏,夏勇,凌菁蔚,孙翱魁.基于化学镀银法制备尼龙6/银复合材料[J].包装学报.2019
[2].贾启华,许晓娟.沉积时间对镁合金化学镀镍的影响[J].电镀与精饰.2019
[3].张辉已,陈斐健,宋伟涛,叶堉楠.镀铜前处理对孔内化学镀铜层影响研究[J].印制电路信息.2019
[4].崔开放,钟良.氧化铝陶瓷表面化学镀铜无钯活化新工艺[J].电镀与环保.2019
[5].张秀英.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化学镀Ni-P/ZrO_2复合镀层显微硬度预测模型的建立[J].电镀与环保.2019
[6].戚克振,吕文秀,Iltaf,Khan,刘书源.化学镀法制备CoP量子点修饰g-C_3N_4用于光催化产氢(英文)[J].ChineseJournalofCatalysis.2020
[7].王虎,朱延玲.碳纳米管预处理及表面化学镀铜[J].表面技术.2019
[8].李燕,金文,吕依月,巩运兰.螺旋藻基化学镀镍的工艺研究[J].电镀与精饰.2019
[9].张慧云,李振.镁锂合金表面化学镀镍工艺[J].腐蚀与防护.2019
[10].唐春华.现代镀覆技术第二部分──化学镀镍[J].电镀与涂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