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讨多元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的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 例行多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及护理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量表(SDSS)评分。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BPRS 评分、SD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元化管理,可改善患者疾病程度及社会功能缺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多元化管理;精神分裂症;社会功能缺陷;自我管理能力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精神疾病,多见于青壮年群体,该疾病病程长,易恶化加重,复发率高,患病后患者感觉、思维、行为、知觉、情感均出现障碍,致使患者认知功能受损,出现精神残疾或精神衰退情况,在治疗时,不仅要控制患者病情进展,还需强化对患者的护理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1]。本研究以我院收诊的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多元化管理改善患者疾病程度、社会功能缺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符合第10 版《国际精神病分类》中精神分裂症相关诊断标准[2];②年龄>18 周岁;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及其他脏器功能不全患者;②内科疾病患者;③脑器质性病变患者;④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男性18 例,女性12 例,年龄23-58 岁,平均年龄(40.5±4.3)岁,病程2-19 年,平均病程(10.5±1.7)年;观察组(30 例):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21-56 岁,平均年龄(39.5±4.1)岁,病程1-17 年,平均病程(9.8±1.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资料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含入院介绍、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接受多元化护理管理,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干预。结合患者病情情况、生活背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心理护理计划,发作期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期则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交流、沟通,详细为其讲解疾病发病机制、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提高患者及家属疾病认知度,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护理。②认知行为干预。患者处于恢复期时,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疾病表现,给予适当的康复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情绪波动,一旦患者出现抑郁情绪,应及时采取有效的疏导措施,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排解不良情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配合康复治疗,学会控制、排解不良情绪,正确认识自我,如患者存在自杀倾向应及时,开展系统的认知行为治疗。③健康宣教。在病区摆放疾病相关报纸、书刊,免费为患者提供疾病宣传手册,加强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健康宣教;鼓励患者积极寻求医护人员帮助,掌握精神压力调节方式;通过不断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疾病对身体的危害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及自制能力。④技能训练。对病情程、社会功能缺陷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职业技能、社会技能训练计划,训练过程中应循序渐进,由轻至重,由简至难,从机械训练逐渐进步至复杂训练,反复、多次地进行强化训练;护理人员在训练时应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如患者存在不配合、消极、缺乏耐心情况,可通过适当奖励措施激发患者训练积极性。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3]。①采取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定量表(SDSS)对患者护理前后病情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进行评分,得分越高则病情程度、社会功能缺陷程度越严重;②采取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评价标准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评分内容含社会生活、遵医行为、心理自我调节、日常生活4 项,每项满分为15 分,得分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
设识别框架U的n个证据为(P1,P2,…,Pn),则证据对应的基本信任分配函数为mi(i=1,2,…,n),其可表示为
5) 分析关键设备的故障隐患,提供包括报警优先级、预警模型、异常分析工具、报警处理规程、报警泛滥抑制、高效HMI等安全屏障工具,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安全屏障的可靠性。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 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作统计学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P<0.05时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BPRS 评分、SDSS 评分对比。护理前,两组患者BPRS 评分、SDSS 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PRS 评分、SDS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BPRS 评分、SDSS 评分对比
?
次日清晨,我早早儿就爬起。心想今朝一定要见到狼剩儿,我都跟大梁说了,今朝要赶回去的。抬眼瞄赛十娘,她困得正香。我蹑手蹑脚走到门口,伸手拉门,外面还锁着。轻轻摇了两下,冇得人应。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对比。观察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自我管理能力对比
?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精神疾病,该疾病发病率、致残率高,病情反反复复难以治愈,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言语凌乱、行为紊乱、性格改变、生活懒散、情感不协调、敏感多疑,工作、学习能力减退,严重者存在自杀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且患者患病后担心受社会歧视,易产生自卑心理,导致社会功能及自我管理能力减退,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4]。因此,在临床治疗护理中,不仅要加强患者病情控制,还应注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训练,促进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多元化管理是在护理过程中注重患者个体性差异,其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充分满足患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认知行为干预、健康教育、技能训练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心理情绪波动,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分析不良情绪来源,及时采取疏导措施。结合患者接受能力、文化程度开展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疾病知晓率,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观念,积极配合技能训练,最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促使患者尽早回归社会[5]。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6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常规护理与多元化管理,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BPRS 评分(20.37±2.04)分、SDSS 评分(11.08±1.2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社会生活(10.97±3.32)分、心理自我调节(9.78±2.63)分、遵医行为(10.38±2.43)分、日常生活评分(9.42±1.45)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进一步证明,多元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多元化管理,可改善患者疾病程度及社会功能缺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淑敏.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标识管理安全应用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1):137.
[2] 王向阳,陈刚.改良护理标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8):2552-2554.
[3] 宋虹霞.将多元化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247-248.
[4] 刘金秋.多元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疗,2016,35(2):167-169.
[5] 陈菊.进行多元化护理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临床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18):231-232.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8.211
本文引用格式:顾丽丽.多元化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311-312.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评分论文; 自我管理论文; 能力论文; 医药论文; 卫生论文; 临床医学论文; 护理学论文; 专科护理学论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第88期论文; 射阳县第三人民医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