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无阀泵论文_纪夏夏

导读:本文包含了微型无阀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阻尼,微机,技术,青光眼,电泳,流体,数值。

微型无阀泵论文文献综述

纪夏夏[1](2015)在《并联电渗驱动微型无阀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青光眼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受到全世界的瞩目与关注,而相关治疗也成了各国争相研究的课题。微泵是微流控系统众多器件中最关键的器件之一,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医药方面。电渗驱动的微泵被广泛的应用在微流控芯片装置中,与其他微型泵相比,电渗泵不具有可移动部件;便于携带和保养;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与其他微流控电路进行集成。本文提出设计一个双并联电渗驱动泵,选择生物兼容性好的材料,可用于实现青光眼房水引流装置的加工,达到治疗青光眼的目的.本文首先研究了微流控系统的基本理论,对电渗泵微通道中的双电层产生机理进行分析,通过理论模型求解和利用仿真软件分析了影响电渗泵性能的因素,不仅包括驱动电压的大小,还有微通道的尺寸。通过对串联和并联两种结构的电渗微泵进行对比分析,选用载玻片作为芯片基底并获得其最佳工艺参数,制作了带电极的PDMS-玻璃双并联微通道微型无阀泵。最后使用COMSOL仿真软件对一条主通道的流速进行了仿真,得出结构最优几何参数,总结出了各因数影响电渗流性能的趋势。确定了双并联式直流电渗泵的微加工工艺流程,设计了电渗泵微通道的结构,通过结合MEMS技术制作出双并联电渗微泵。建立实验测试平台,记录一段时间内各微泵泵送液体的体积,分别计算单个微泵的流速和总流速,并在人体可接受电压5V内,微泵流速可以达到正常人体眼球房水引流速度,结合正常眼内房水引流速度,确定合理的驱动电压设计值,这将对未来制作实际可用的房水引流装置和器件产生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5-04-10)

傅新,谢海波,杨华勇[2](2005)在《Micro-DPIV技术在微型无阀泵瞬变流场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添加荧光显微装置,改进照明光源以及示踪粒子的选型等措施解决Micro-DPIV技术的关键问题,针对微流体特征尺度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讨论了跨帧技术及基于互相关原理的速度矢量识别算法,以微型无阀泵出口锥管内周期瞬变流场为检测目标,通过周期间隔采样技术解决了高频流场的拍摄问题,并获得了1-6 Hz驱动频率下的周期流场分布,通过分析确立了5Hz频率为微泵的最佳工作状态,并对其流场进行了详细描述.(本文来源于《自然科学进展》期刊2005年03期)

谢海波,傅新,杨华勇[3](2004)在《用于微量化学分析芯片的微型无阀泵流动特性分析与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计算、流场仿真和试验叁方面研究了用于微流控化学分析芯片的微型无阀泵流动特性 ,初步建立了微型无阀泵流道结构的数学模型 ,重点讨论了结构参数的选取原则及相应的流动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采用 Matlab针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数值计算 ,并进行了 CFD仿真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及修正 ,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与仿真的可靠性 ,为微型无阀泵参数化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经验曲线。(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04年02期)

傅新,谢海波,杨华勇[4](2004)在《Micro-DPIV技术在微型无阀泵瞬变流场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型泵作为微流动系统的动力源,是微流动系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中微型无阀泵以其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而备受关注,同时该微泵可以进行生物大分子类流体的输送,因此在生化检测和药物控释等领域具有较强的集成应用价值.微型无阀泵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微型无阀泵是基于扩散口/收缩口流量存在差异这一现象而设计开发的,当驱动膜压下时,QV,d>QV,c;而当驱动膜向上运动时,腔体内产生负压,QV,d<QVc,从而实现定向差量流动.(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04-04-01)

刘玲,谢海波,傅新,杨华勇,徐东[5](2003)在《NiTi/Si薄膜驱动微型无阀泵的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形状记忆合金 /硅 (Ni Ti/Si)复合膜驱动的微型无阀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采用 Matlab对微泵的压力 P和流量 Q进行了计算和仿真 ,并将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驱动膜的驱动频率与泵的几何结构对微泵性能的影响 ,得到微泵的优化方案。(本文来源于《机械科学与技术》期刊2003年06期)

胡志翔,邹俊,谢海波,傅新[6](2003)在《基于MATLAB的微型无阀泵系统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微型无阀泵的特点与工作原理 ;并着重对微泵的流量在不同参数的影响下进行数值分析 ,建立了微泵工作的数学模型 ,得出微泵在工作周期中压力和流量的仿真变化曲线。并且通过实验对仿真曲线进行了比较。(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3年03期)

谢海波,傅,新,杨华勇[7](2002)在《微型无阀泵流动特征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微型无阀泵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应用 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典型驱动频率下的流场流态进行了动态仿真。在不同结构参数、控制频率、振动幅值及驱动膜刚度等多种条件下,对无阀泵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讨论了结构参数、驱动条件等因素对无阀泵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了无阀泵管道周期、振动频率、驱动膜刚度等因素与流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微型无阀泵设计与控制的改进方案。(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2年07期)

谢海波,傅新,杨华勇[8](2002)在《微型无阀泵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结构参数、控制频率、振动幅值及驱动膜刚度等参数对微型无阀泵工作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微型无阀泵收缩/扩散管内压力一流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数值计算定性地描述了收缩/扩散管长度、锥角及最小口直径等参数与微型无阀泵输出流量的关系。采用叁种不同刚度的驱动膜对无阀泵输出特性进行试验研究,获得了振动频率、振动幅值、驱动膜刚度以及收缩,扩散管结构等与微型无阀泵流动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这项研究对于实现微型无阀泵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及驱动膜选型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期刊2002-07-01)

谢海波,傅新,杨华勇[9](2002)在《微型无阀泵参数化结构设计及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计算和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用于微流控化学分析芯片的微型无阀泵流动特性,初步建立了微型无阀泵流道结构的数学模型,重点讨论了结构参数的选取原则及相应的流动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为微型无阀泵参数化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经验曲线.(本文来源于《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叁卷)》期刊2002-06-30)

谢海波,傅新,杨华勇[10](2002)在《微型无阀泵参数化结构设计及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理论计算和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用于微流控化学分析芯片的微型无阀泵流动特性 ,初步建立了微型无阀泵流道结构的数学模型 ,重点讨论了结构参数的选取原则及相应的流动阻尼系数的计算方法 .通过试验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 ,为微型无阀泵参数化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及经验曲线(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微型无阀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添加荧光显微装置,改进照明光源以及示踪粒子的选型等措施解决Micro-DPIV技术的关键问题,针对微流体特征尺度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讨论了跨帧技术及基于互相关原理的速度矢量识别算法,以微型无阀泵出口锥管内周期瞬变流场为检测目标,通过周期间隔采样技术解决了高频流场的拍摄问题,并获得了1-6 Hz驱动频率下的周期流场分布,通过分析确立了5Hz频率为微泵的最佳工作状态,并对其流场进行了详细描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型无阀泵论文参考文献

[1].纪夏夏.并联电渗驱动微型无阀泵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5

[2].傅新,谢海波,杨华勇.Micro-DPIV技术在微型无阀泵瞬变流场检测中的应用[J].自然科学进展.2005

[3].谢海波,傅新,杨华勇.用于微量化学分析芯片的微型无阀泵流动特性分析与测试[J].仪器仪表学报.2004

[4].傅新,谢海波,杨华勇.Micro-DPIV技术在微型无阀泵瞬变流场检测中的应用[C].第二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04

[5].刘玲,谢海波,傅新,杨华勇,徐东.NiTi/Si薄膜驱动微型无阀泵的系统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

[6].胡志翔,邹俊,谢海波,傅新.基于MATLAB的微型无阀泵系统仿真分析[J].机床与液压.2003

[7].谢海波,傅,新,杨华勇.微型无阀泵流动特征仿真与试验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

[8].谢海波,傅新,杨华勇.微型无阀泵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C].第五届海内外青年设计与制造科学会议论文集(第二卷).2002

[9].谢海波,傅新,杨华勇.微型无阀泵参数化结构设计及测试[C].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叁卷).2002

[10].谢海波,傅新,杨华勇.微型无阀泵参数化结构设计及测试[J].工程设计学报.2002

论文知识图

集成微型无阀泵式电泳芯片样...集成微型无阀泵式电泳芯片光刻...微型无阀泵剖面结构示意图微型无阀泵光刻掩膜微型无微型无阀泵工作原理微型无阀泵结构

标签:;  ;  ;  ;  ;  ;  ;  

微型无阀泵论文_纪夏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