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载作为宋明气学之鼻祖,提出了“太虚即气”的“气一元论”思想。他从“太虚即气”的唯物主义宇宙观出发,对人性进行解释,认为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所构成的,因此人也是由气之凝聚而成的,人的善恶都是由气质的清浊杂驳所决定。张载从气质之性决定人之善恶的人性论出发,阐述其“变化气质”的道德修养论,认为人的道德修养需要“通蔽开塞”,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道德实践,培养自身的道德自觉性来进行道德修养从而“变化气质”,达到自己的理想“成圣”目标。文章对张载的人性论和道德修养工夫进行分析,阐述张载提升道德修养的途径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张载;太虚即气;变化气质;成圣
人性修养的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哲学问题。从先秦孔子到两汉、魏晋、隋唐以至宋、元、明、清,没有一个时期不把人性修养问题作为学者们谈论的重点,因为儒家哲学的最终理想人格目标是“成圣”,要“成圣”首先就要回答“人性”是什么的问题,这就构成了“人性”相关的认识理论。其次要回答“成圣”需要如何做的问题,这就构成了如何进行道德修养的理论。
张载通过对儒家从古至今的人性修养论的理解和分析,对传统的人性修养论进行总结,择取吸收佛家和道家的思想,创立了“太虚即气”的哲学理论,确立了“气一元论”哲学体系,以“气”为中心构建了他的本体论、人性论、修养论哲学体系。他与儒学传统“复其性”的“成圣”修养论不同,开启了“变化气质”的“成圣”修养论先河。本文以张载人性论的理解为前提,把“变化气质”作为修养工夫的逻辑前提,考察其具体的道德修养方法。
一、张载人性修养论的本体论基础
张载的人性二重说是基于天道观的基础上发展并完善起来的,可以说,没有天道观的铺垫就没有其人性论的成功。所以,研究张载的人性论之前,必须要了解其天道观作为本体论的研究基础,张载将人性看作是人和天相互联系的纽带,因此,想要了解他的人性论观点就必须对他的天道观作出分析和阐明。张载的天道观本体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太虚”和“气”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问题。
张载关于其天道观的主体义有两点:一是虚空是气化的起源。太虚就是消散了的还未聚集到一起的气,等到这些太虚聚到一起也就成了气。这里所说的本原,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虚生气”。在他看来,哲学本体的永恒性存在于太虚,天地万物的分合运动则是“气”存在的临时状态,即所谓的“变化之客形”。在这里,关于“气”的主客世界是各自相对而言的,其“主”的现象世界即是太虚本体。正确地认识气体的原理,是气体在原状态下,无论是空洞还是形成事物都是不同形式的气体。唯一的气体“隐藏”其中,一切都是天然的气。二是空隙是气体的运动结果。张载说:“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散而为太虚。”[1]他指出,太虚即气和万物之间是相互聚集和分离的关系,而且它们之间的聚集和相离都是气的变化,并且气的相聚是有型的,是目之所及的,气的离散是无形的,目光无法看到的。此外,气的相聚和离散只有明显和隐蔽的区别,并不存在有和无的区分。为了更加形象地解释这一观点,他形象地引用冰和水的关系,来说明太虚和气之间的关系,水凝结成为冰,冰融化则为水,太虚凝聚形成气,气消散则为太虚。由此得来,太虚就是气,并不存在所谓的无,只是事物的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以上阐释了张载把气作为本体论,并建立其“气一元论”,他把气当作万事万物的构成要件,世界间的各种征象也都是气的聚散和分离所形成的,并且体和用都是气的表现。
由此一来,张载的宇宙本体论思想体系已经架构完成,接踵而来的就是他人性论主张的提出。
二、张载人性修养论的主要内容
(一)“气质之性”是一切善恶来源的人性论
张载把他的“气一元论”逻辑贯彻到人性的理解上,展开了以“气质之性”为中心的人性论。他主张“是气的聚散和分离形成了世间万物,人亦如此,气凝聚而成为人”。由此一来,我们也可以把气的本性说成人的本性。张载认为人性是由“太虚”的本性和阴阳二气结合而成。在人出生以后,因为气存在着清和浊之分,所以各个本体所秉受到的阴阳之气轻重是不同的,导致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也形态各异,因此每个人的形体和本性也是各不相同,所以又分成“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
在张载看来,“人有清池之分,禀气极清者为圣人,禀气之池者为常人,禀气之极池者为恶人”。[2]张载提出气质之性这一范畴,不仅说明了主体道德品质的个体差异,而且也为我们说明了主体发展的多维向度,即主体的现实发展可能呈现出亦善亦恶、可善可恶的过程。张载认为,人性的本质和世界的本质都植根于气之中,但两者的根却各不相同。世界的起源在气的虚空中,而气质的本质是根植于其内在的阴阳之气。尽管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都是根源于气的,但二者各自在根源上又有所差别,天地之性根源于太虚之气,而气质之性则根源于各自禀受到的阴阳之气;由于人所禀之气各不相同,故气质之性是人人各异的,这种“性”实际上是在性格、智力、品德等方面的特殊性。天地之性清澈纯一而无不善,它通天道,体万物,是人先天具有的能力,是常在不变的;而气质之性是有形体之后才有的,它驳杂不纯,是有善有恶的、可变的。因为道德、智力、素质等方面受后天影响较大的个人因素,他认为一个人身上所带有的气质之性是异类杂质的善恶,是各种人欲望和贪婪的根源。
ICT对教育的适应性,表现在对ICT学习环境的有效创建,教育机构中的教师或项目开发团队承担着主要责任。ICT能否导致有效的成人学习结果或扩大成人参与学习率,有赖于教育机构多方位的促进策略。
张载提出从“立人之性”出发,经“求为贤人”,而“终为圣人”的分阶段的层次教育。教育的首要目的是“立人之性”。张载强调说:“学者须当立人之性。仁者人也,当辨其人之所谓人。学者学所以为人。”[3]就是告诉受教育者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接下来第二步则是“求为贤人”。就是使受教育的群体通过“好学不倦”等修养方法,而成为“好仁而恶不仁”“好恶两端并进”。[4]他强调,教育的最高目标的实质是为了培养出为天地树立本心,为天下人民和太平盛世而努力的“圣人”。张载所提出的教会如何做人、区分为人和求为圣贤之人最终成为圣贤的三个层次的道德发展规律,目的在于逐步完善个人的道德品格。因此从“立人之性”“求为贤人”“终为圣人”这三个循序渐进的教育目的上来看,不难得知张载所主张的道德修养是以德育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其具体方法有以下两点:
(二)“变化气质”的修养论
张载在“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人性二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他的道德实践工夫,即修养论。张载认为人与生俱来都应该是善良纯净的,但由于后天的影响,形成了气质之性,所以人应该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讨,帮助自己找回天地之性。按照张载的人性论,人性既然是由“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所组成,先天具有的“天地之性”纯善无恶,后天的“气质之性”有善有恶,圣人君子是秉受了“天地之性”,具备天赋的道德品性,而一般的人性是善恶相混的,但“气质之性”是可以通过日后的道德修养和努力来恢复自己的先天善性。
张载从“太虚即气”的天道论和其二重人性论基础上提出了以“变化气质”为出发点 以“成性”为归宿的道德修养思想,“为学”“大心”“修礼”是其提出的切实可行的道德修养方法:“学者——贤人(大人)——圣人”是其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体系,这给世人指明了“成性”“成圣”的修行阶梯,张载提出对“礼”的内外双重品格修养方法。[5]
张载的道德修养过程分为成人、学者、圣人三个阶段。张载主张通过这三个层次的不断提升,来体现出人性应该是不断的完善和自我提高的过程,使人民具有道德实践的意识和自身的约束力,对自己进行一定道德标准的要求,使每个人的自然为之都变成道德修缮的过程,不断的依据道德修养阶段的最高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不足,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达到最终目标。这说明道德实践应该是一个不断努力和不断改进的过程。
张载还强调“道德实践礼仪”重要性。他指出,世上的很多人缺乏道德自觉,对于日常的天道都每日为之而全然不知,没有道德觉悟,所以他们终生碌碌无为,不能成就一番事业,与道德实践和道德修养是完全不相联系的。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躬行礼仪”张载所说的躬行就是指应该亲自为之,参与道德实践,用自己的真切体验去提升自己,得到体悟,所以人人都应该像古代圣贤一样亲自去事亲,敬亲,以示永不忘本。
三、张载的人性道德修养方法
由于阴阳两种天然之气所形成的差异,从道德属性来看,天地的本质是公理的反映,自然是人类欲望的产物。“德”不能让人的欲望干扰或者损害他们的本性,有意识的人实际上决定了人的道德水平。因此,作为一个君子,不能只是享受自己的气质,还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找回自己的天地本性,不断地进行自我的反省和提升。本体论的层面上,张载主张气一元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所组成的。从人性论的角度,张载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个方面。然后,每个人都有一个生命和形式后,它导致了人与人的不同,是后天的,有好的和坏的。正是由于人们先天的个人气质受到了蒙蔽,需要道德教育来对人们的气质之性进行管束,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进行道德品质的修养,提升自身的道德层次,从而实现返璞归真找回自身的“天地之性”。
(一)“修礼”
②销售税金附加,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以增值税额为基础征收,税率分别为 5%、3%、2%。
检测:液体饲料的水分分析一般采用Karl·Fischer化学水分测试法[13]。张英等[16]报道,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饲料中乳酸、乙酸、丙酸、丁酸等,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生物传感器(biosensor),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可快速检测发酵饲料中的葡萄糖、氧化酶、乙酸、丙酸、乙醇、甲醇、甲醛、游离赖氨酸和游离谷氨酸等。
我是2007年9月2日,即北大开学的日子,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北大学子一起走进了燕园,走进了心目中的圣地。唯一的区别是,他们走进了学术的殿堂,而我径直走向了北大的西校门。
在张载所提出的变化气质理论中认为天地之性是至善的,而气质之性是可善可恶的,容易受人的贪念和欲望的阻碍,所以他主张用“礼”来对人进行道德约束和心灵引导,主张通过对人们进行“礼”的教育从而达到约束行为规范道德的作用,使人们丢弃自身后天养成的恶习,使自身能够回归最自然的无不善状态。[6]
(二)“克己”
张载还提出了“克己”的道德修养方法,克己就是要克服自己的贪念和妄念,要用理义战胜自己的私欲,遵守礼将它看作是天下之德行,克服自己必须有坚韧强健的德行才能够克服自己,长久地进行不断的修养就一定能够上升成德的标准,由“明”至“诚”使自己了然于心达到诚然所得,通过对德行的规范和约束,使自己的行为得到提升,让自己的道德品格得以升华。[7]张载将“礼”作为道德修养的关键环节,提出了要以克己复礼的德行修养方式作为标准,规定了具体规范以规则为基础,使人们能够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便于初学者进行实践,解决了静修、诚实、自觉、豁达等困惑。在很大程度上凸显了内修与外补的有效统一,使得人们进行道德修养更加有道可依。
参考文献:
[1][2][3](宋)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7,11,20.
[4]陈淑.张载的道德教育思想浅析[J].成才之路,2010(12).
[5]汪海艳.张载道德修养思想新探[D].苏州:苏州科技学院,2010.
[6]李茂群.朱熹思想中的“天理”和“人欲”[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7]赵玉萍.论张载哲学思想对当代生态问题的解释力[J].理论界,2008(2).
AnalysisofZhangZai’sTheoryofHumanNatureCultivation
PAN Jia-qi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chool,Yanbian University, Yanji 133000,China)
Abstract:Zhang Zai, the originator of Qi-ology in Song and Ming dynast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Taixu Ji Qi”Qi-monism that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sed of Qi. Based on the materialistic cosmology,“Taixu Ji Qi”, Zhang Zai analyzed human nature and held that humans are also formed by the condensation of Qi. The good and evil of human are decided by the purity and impurity of temperament. Based on that, Zhang Zai set forth moral cultivation thought of Changing Temperament that the process of moral cultivation needs getting rid of the coverage and the block caused by the bad temperament, moral cultivation is carried out by carrying out a series of moral practices and cultivating moral consciousness, which contributes to promote temperament, and achieve the ideal, sanctifi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Zhang Za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expounds Zhang Zai’s specific methods of improving moral cultivation.
KeyWords: Zhang Zai; Tai Xu Ji Qi; temperament; sanc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B2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3118(2019)05-0030-04
收稿日期:2019-04-15
作者简介:潘佳淇(1994—),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哲学比较。
责任编辑:管晓莉
标签:张载论文; 之性论文; 气质论文; 人性论论文; 自己的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宋论文; 元哲学(960~1368年)论文;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论文;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