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殖周期论文_吴威,吴虹林,何鸣,耿炀,张茜

导读:本文包含了繁殖周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周期,食心虫,输精,松毛虫,赤眼蜂,淮南,信标。

繁殖周期论文文献综述

吴威,吴虹林,何鸣,耿炀,张茜[1](2019)在《血液转录组揭示大熊猫繁殖周期免疫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繁殖周期中,哺乳动物免疫会经历大的改变。本研究基于血液转录组探究大熊猫母兽发情期、妊娠早期、妊娠晚期和哺乳期等4个繁殖时期的免疫变化,并通过构建共表达网络,筛选与状态特有生理相关的潜在分子标记。差异表达分析和蛋白质互作网络表明,发情期大熊猫先天性免疫及炎症反应增强,IL1B可能在发情期的先天免疫及炎症反应的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适应性免疫方面,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降低,与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增强。与人类妊娠期不同,大熊猫在妊娠早期,先天性免疫受到抑制,直到妊娠晚期,与抗病毒、病菌等先天免疫相关基因才显着上调。适应性免疫方面,细胞免疫在妊娠早期可能受到抑制,在妊娠晚期有一定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我们并未在哺乳期发现免疫相关基因有显着变化,这可能与我们收集样本的时间有关。我们的样本都在哺乳2个月后收集,在免疫方面可能与对照组相差不大。结合WGCNA和差异表达分析,我们共筛选出6个与生理状况显着相关的核心基因。其中,ARG2在大熊猫发情期上调;NOTCH1参与卵泡成熟和胚胎发育,并在整个发情、妊娠期中上调;THAP11和DEAF1已被证明与早期胚胎发育相关,但仅在大熊猫妊娠后期显着上调;SREBP-1c和ZBTB7B在大熊猫妊娠期间可能参与脂质合成和胰岛素抵抗,在妊娠期显着上调,这些基因可以作为妊娠诊断的候选基因。(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期刊2019-07-18)

王怡,孔维娜,郭永福,柴晓晗,李捷[2](2019)在《不同光周期处理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及交配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的蛀果类害虫,发生期和危害范围的分布较广。在不同分布区和发生期内接受的光周期均不同。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具体表现在其羽化和交配行为的发生时间随接受光照时长而波动。为了探究不同光周期刺激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以及对随后交配繁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别设置L:D为0:24、2:22、4:20、8:16、12:12、15:9、16:8、20:4、22:2、24:0共10种比例的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的蛹进行处理,并将成功羽化的成虫置于自然环境下配对,观察并记录蛹历期、交尾日龄、交配持续时间、交配率、繁殖量和成虫寿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对梨小食心虫蛹进行处理,除繁殖量无显着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有显着差异。在8L:16D时蛹期最短,交配率和繁殖量在全暗时最低,交尾日龄在全光时最高。雌虫寿命在12L:12D时最长,雄虫寿命在2L:22D时最长。【结论】蛹接受不同光周期刺激后,不仅对羽化产生显着影响,而且对其交配繁殖也产生显着影响。这种影响方式会带来不同分布区世代数、世代周期和发生量上的差异,并且与纬度关系密切。在自然环境中,光周期除带来温度变化间接影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外,同样可以对其发生进行直接调节,并且梨小食心虫对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预判性。(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王志成,汪江先,何鑫鑫,张绍胜,姜润深[3](2019)在《淮南麻黄鸡种公鸡精液稀释和输精周期对繁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淮南麻黄鸡种公鸡精液稀释和输精周期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稀释比例和输精周期的精液品质、受精率及孵化率。结果表明:公鸡精液1∶1稀释和原精30 min内的精子活力均为0.7以上,且差异不显着(P>0.05);淮南麻黄鸡种母鸡原精液、1∶1稀释、1∶2稀释精液输精,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着差异(P>0.05);淮南麻黄鸡输精周期为5 d和6 d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差异不显着,但输精周期为7 d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在淮南麻黄鸡种鸡生产中,1∶1稀释的输精间隔天数为5 d较为可靠。(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9年04期)

陈鑫,盛尚,江涛,刘智皓[4](2019)在《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考察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Danio rerio)成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方法】设置1个正常光周期组(对照组,12h光照∶12h黑暗),1个短光周期组(6h光照∶18h黑暗)和1个长光周期组(18h光照∶6h黑暗),分别连续暴露雌、雄斑马鱼成鱼3d,暴露结束后统计斑马鱼的繁殖行为参数,并分析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及该影响的性别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的情况相比:1)光周期紊乱严重干扰了斑马鱼雌雄成鱼共同进入产卵区的时间和频次,其中短光周期的影响更为严重;2)光周期紊乱明显干扰了雌雄斑马鱼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时间,而对它们分别进入产卵区域的频次没有明显影响;3)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没有性别差异。【结论】光周期紊乱明显抑制斑马鱼的繁殖行为,短光周期的抑制作用更为严重,但这种影响没有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朱星海,孙红振,杨祖晶,孙贵东,邢强[5](2019)在《风信标扇贝的性腺发育与繁殖周期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性腺指数周年检测及性腺组织切片观察的方法,对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及繁殖规律进行研究。自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课题组除1、2月份外(分别为4、2次)每月采集蓬莱海头村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样品3次,同时测定采样点水温,采用组织学方法和肉眼观察分析其性腺发育的季节性变化规律,探究海水温度季节性变化对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蓬莱海区浮筏养殖的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经历4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12月—次年1月)、生长期(2—3月)、成熟期(4—6月)、休止期(7—11月)。海水温度变化与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相关性显着(P <0.05):风信标扇贝经过12月—次年3月的低温刺激和营养积累后,到达其繁殖期(4—6月),期间平均水温为11.2℃,并在4月上旬出现性腺指数峰值(24.25);当水温高于20.0℃时,性腺指数较低且小于10.00。本研究结果填补了中国风信标扇贝性腺发育研究方向的空白,为人工繁育风信标扇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曹晓涵[6](2018)在《Bcl-2相关的凋亡基因在绵羊繁殖器官中的表达特征及Bad基因在绵羊发情周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多数绵羊是季节性发情品种,这一发情特征由光周期(即每日光照时长)调控。季节性发情的母羊在短日照季节发情,在长日照季节不发情进而不能配种。因此,季节性发情限制了羊肉的均衡供应。如果绵羊能够全年发情,每年配种两次,则经济效益会获得极大提高。为了在遗传水平上改变绵羊季节性发情特征,为培育新的绵羊品种提供分子标记,对绵羊季节性发情性状的分子机制进行探究具有重要意义。绵羊(Ovis aries)的常年发情性状是某些优良品种具有的繁殖特性,其发情调控受到细胞凋亡的影响。研究表明细胞凋亡主要由Bcl-2家族的凋亡相关基因调控,且与动物的卵泡发育有关。目前大部分研究多集中于卵巢颗粒细胞和卵母细胞的凋亡,但对下丘脑-垂体-繁殖相关器官与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不多。本研究第一部分实验以常年发情的小尾寒羊母羊为研究对象,采集黄体期和卵泡期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输卵管、子宫体和子宫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d、Bax、Bcl-2和Bcl-xL在生殖器官中的表达特征,比较这些基因在不同繁殖状态下的小尾寒羊中的表达差异,初步分析生殖器官中细胞凋亡与繁殖状态的关系,为揭示小尾寒羊常年发情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为进一步研究Bad基因是如何调节绵羊发情的具体机制,结合本实验室前期的RNA-Seq结果,第二部分实验首先对绵羊Bad基因和蛋白进行了鉴定,包括全长cDNA克隆和蛋白质序列预测,以及Bad基因在小尾寒羊多个组织中的表达特征。随后对Bad基因进行功能研究:培养绵羊卵巢原代颗粒细胞,用RNA干扰和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技术对原代绵羊颗粒细胞中的Bad基因进行功能分析,检测细胞中Bad、Bax和Bcl-2基因的表达变化情况、检测颗粒细胞分泌激素情况以及经Bad基因过表达后颗粒细胞凋亡特征。本课题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第一,凋亡相关基因Bad、Bax、Bcl-2和Bcl-xL在卵巢、输卵管、子宫体和子宫角均有表达,Bad、Bcl-2和Bcl-xL基因在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均高于卵泡期表达;这3个基因在黄体期输卵管的表达量均低于卵泡期的。Bax基因则显示相反的表达规律:黄体期卵巢的表达量低于卵泡期的但没有显着差异(P>0.05);黄体期输卵管的表达量极显着高于卵泡期的(P<0.01)。这4个基因在子宫体和子宫角的表达量均呈现黄体期高于卵泡期的规律。Bad和Bcl-2基因在小尾寒羊黄体期和卵泡期卵巢中表达差异显着,它们很可能主要参与了小尾寒羊发情周期中卵泡发育和闭锁的调控;而Bcl-xL基因则对子宫中细胞凋亡起主要调控作用。第二,对绵羊Bad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预测的蛋白序列及其在小尾寒羊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鉴定。发现Bad基因在绵羊下丘脑、肺和垂体中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肝脏中表达水平最低。在绵羊卵巢颗粒细胞中进行了Bad的功能验证中,发现Bad经RNAi干扰后,孕酮浓度显着升高,而Bad过表达后孕酮浓度则出现和干扰相反的变化规律。初步推测Bad基因可能通过促进卵巢颗粒细胞凋亡而降低孕酮水平,这可能与绵羊发情周期的启动相关。本研究发现Bad基因是一个可能调控绵羊季节性发情的候选基因,可能通过调节绵羊卵巢中颗粒细胞的凋亡来启动绵羊的发情周期。(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8-12-01)

许喆,崔娟,史树森[7](2018)在《光周期对筛豆龟蝽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筛豆龟蝽Megacopta cribraria(Fabricius)又称豆圆蝽,属半翅目(Hemiptera)龟蝽科(Plataspidae),是我国南方豆科作物的重要害虫。光周期不仅影响昆虫的行为节律,还对昆虫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交配繁殖等影响显着。伴随自然环境的复杂变化,光周期已成为影响物种调节生命周期的关键因子。本研究在温度(24±1)℃、相对湿度60%±10%、光照强度4 000 lx条件下,设置24L:0D、20L:4D、16L:8D、12L:12D、8L:16D、4L:20D等6个光周期处理,以大豆为寄主植物,采用生命表技术系统观察分析筛豆龟蝽实验种群各虫态发育历期及生殖力状况。结果显示:筛豆龟蝽各虫态在不同光周期下发育历期、存活率以及成虫生殖力等均存在显着差异,其卵、若虫、成虫以及整个世代的发育速率与光周期呈显着相关性。筛豆龟蝽若虫期发育历期随着光照时间增长而呈显着缩短趋势,最长为59.9天(8L:16D),最短为52.5天(24L:0D)。不同光周期条件下筛豆龟蝽种群存活曲线均属于Ⅲ型存活曲线,其形状参数c均小于1。筛豆龟蝽营养积累效率可用单位时间体重增加量来衡量y=0.122 9exp(-0.864 7/x)(P<0.05),随着光照时间增加,筛豆龟蝽若虫营养积累效率呈逐渐增大趋势。成虫平均寿命随光照时间增长而延长,雄虫寿命最长为37.8天(24L:0D),雌虫寿命最长为38.4天(20L:4D)。短光照(≤8h)条件下,筛豆龟蝽雌虫均未产卵,随着光照时间增长,单雌产卵量以及种群趋势指数I均逐渐增大,其中,12L:12D光照条件下,筛豆龟蝽种群趋势指数I为0.35<1,而长光照(≥16h)条件下,种群趋势指数I均>1。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长光照(≥16h)条件下,筛豆龟蝽世代历期缩短,寿命延长,成虫生殖力增强,更有利于其种群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本文来源于《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24)

张俊杰,张雪,杜文梅,王秀梅,阮长春[8](2019)在《光周期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松毛虫赤眼蜂生活史对光周期变化的响应,采用繁殖生物学和种群生态学的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地测定了松毛虫赤眼蜂在4个光周期[光照(L)∶黑暗(D)分别为3∶21, 9∶15, 15∶9, 21∶3]下的繁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下松毛虫赤眼蜂的雌蜂寿命、逐日产卵量、产卵历期、单蜂产卵量等指标均有显着性差异。当光照时长为15 h时,松毛虫赤眼蜂雌蜂寿命(47.52 h)、1日龄产卵量(118.94粒)、产卵历期(41.28 h)、单蜂产卵总量(128.52粒)均优于其他光照处理。通过组建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试验种群生命表,当光照时长为15 h时,种群内禀增长率(r_m)、周限增长率(λ)、净生殖率(R_0)最大,平均世代周期(T)较短。综合来看,光周期L∶D为15∶9条件下,松毛虫赤眼蜂种群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在松毛虫赤眼蜂工厂化生产过程中,该光照比例利于其种群扩繁。(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李蓝祁[9](2018)在《奶牛繁殖周期体温与活动量自动检测及变化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情鉴定对奶牛经济生产非常重要,正逐渐由传统的人工鉴定方式向自动化发情鉴定方向发展。奶牛发情期生理参数的变化规律是自动化发情监测技术的研发基础,因此,探究奶牛发情期生理参数变化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体温在母牛发情期具有显着变化,显示出其在自动化奶牛发情鉴定技术研发中的重要潜力。同时,虽然活动量已被应用于奶牛自动化发情鉴定,但是,不同研究结果差异很大,效果有待提高,为此,运用自行研发的活动量计量装置(计步器)和阴道参数检测装置,采集奶牛活动量和阴道温度数据,然后进行发情期与间情期数据对比分析,以揭示这两个参数的发情周期变化规律,服务于奶牛繁殖管理。首先,本研究随机选择北京某奶牛场150头产后健康泌乳牛和7头青年牛,使用自行研发的计步器自动检测牛发情前后活动量数据,并采用直肠检查进行发情牛确认,探究了奶牛发情期活动量变化规律,及其受胎次、季节和发情处理方式3个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发情开始后活动量(>1 500)显着高于间情期(<500)(P<0.05),且发情后4.5小时时达最高(2 179±1 073),随后逐渐下降,至发情结束后,恢复到间情期水平;发情期活动量升高倍数和持续时间受胎次、季节和发情处理类型影响显着(P<0.05)。然后,将发情检测阈值(活动量比前7天同一时间点高2.5倍,持续2.5小时)应用于自动化发情检测系统,并与人工观察发情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计步器监测发情效率高于人工观察效率,并且,还可用于奶牛自动化妊娠诊断。另外,运用自行研发的阴道参数检测装置进行了母牛体温监测,探索了母牛发情周期变化规律,并研究了自然发情牛和同期处理牛及不同季节对体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牛体温呈昼夜节律变化,白天高于夜间,且呈季节差异,夏季显着高于秋冬季(P<0.05);母牛注射PG后,体温逐渐降低,达最低点后逐渐回升,直至约44小时恢复到正常体温,期间,9-33小时显着低于前7天同一时间点平均体温(P<0.05),温度降低幅度0.15-0.35℃;发情开始后体温逐渐升高,3.5小时后达最高(0.53±0.22℃),发情结束前4小时体温开始逐渐降低,直至恢复到正常体温;发情体温和持续时间受季节和发情类型影响显着(P<0.05)。因此,运用计步器自动检测荷斯坦奶牛发情时,应综合考虑3个因素对活动量的影响及本场具体情况,设定与本场相切合的预报阈值;而体温的昼夜规律、季节规律及发情周期规律,为科学评定母牛生理状态和研发高效自动化发情鉴定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邓文翠[10](2018)在《OPN5介导光周期对黑线仓鼠繁殖的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适应自然环境,动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只在特定季节才出现繁殖活动的现象,即季节性繁殖。影响动物季节性繁殖的生态因子有许多,光周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光周期对季节性繁殖的调节机制涉及到众多生物分子以及他们之间形成的复杂神经内分泌调控网络。OPN5作为非视觉成像蛋白的重要成员之一,是脑内的光感受蛋白质,在动物的季节性繁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参与光周期调控季节性繁殖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地区,是典型的季节性繁殖动物,一年有春、秋两个繁殖高峰。黑线仓鼠对光周期敏感,属于长日照繁殖的动物,因此成为研究光周期调控动物季节性繁殖的理想模型。本研究以黑线仓鼠为研究材料,主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黑线仓鼠大脑中OPN5 mRNA和OPN5蛋白质的表达模式,以探究OPN5在动物季节性繁殖调控中的作用。首先,利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了黑线仓鼠OPN5的cDNA序列1340 bp(Genbank注册号:KY94948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序列包括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1134bp,部分5'端非翻译区和部分3'端非翻译区;序列G+C含量远高于A+T含量,提示其Tm值较高,热稳定性强;序列编码37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组成、跨膜区和疏水性分析、信号肽分析等,均表明OPN5序列包含N端胞外区、跨膜域和C端胞内域,整体疏水性较强,没有信号肽,不属于分泌蛋白,这些特征均与OPN5膜蛋白的属性相符;OPN5包括7个跨膜拓扑结构、一个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和一个视黄醛结合位点,第7个跨膜结构的赖氨酸残基与OPN5对紫外光的敏感性有关;同源性对比显示,黑线仓鼠与中国仓鼠(C.griseus)、金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小鼠(Mus musculus)等啮齿类亲缘关系较近,而与灵长类、偶蹄类的物种亲缘关系均较远,这与传统的物种分类相一致,证实所克隆到的序列正确,同时提示OPN5进化的保守性。其次,分别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黑线仓鼠大脑中OPN5m RNA和OPN5蛋白质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相对表达量,酶联免疫法检测了不同年龄阶段血清中促卵泡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浓度。结果显示:(1)在mRNA水平上,雄性黑线仓鼠大脑中的OPN5表达量在成年组中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P<0.05),但与亚成年组无显着差异(P>0.05);雌性黑线仓鼠大脑中的OPN5表达量在成年组和亚成年组中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P<0.05)。(2)在蛋白质水平上,雄性黑线仓鼠大脑中OPN5蛋白表达量在成年组中最高,并且显着高于幼年组和老年组(P<0.05);雌性黑线仓鼠大脑中的OPN5表达量在成年组和亚成年组中最高,并且显着高于老年组(P<0.05)。(3)在mRNA水平上,黑线仓鼠大脑内OPN5的相对表达量在亚成年组中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1),而在幼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中则不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4)在蛋白质水平上,黑线仓鼠大脑内OPN5蛋白表达量在成年组中存在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而在幼年组、亚成年组和老年组中则无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5)促性腺激素浓度检测显示,雄性黑线仓鼠血液中FSH浓度在亚成年组中最高,显着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5);而血液中LH浓度在幼年组中最高,显着高于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组(P<0.05)。雌性黑线仓鼠血液中FSH浓度在幼年组和亚成年组中最高,显着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5);而血液中LH浓度在幼年组中显着高于成年组和老年组(P<0.05),而与亚成年组血液中LH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以上结果提示:OPN5mRNA和OPN5蛋白质的表达及血液中FSH和LH的浓度具有性别和年龄阶段特异性。最后,通过人工光周期控制实验探究了光周期处理对黑线仓鼠体重、性器官发育和促性腺激素浓度以及大脑中OPN5 mRNA和OPN5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光周期处理结束时,长光照(LD,16L:8N)组雌雄黑线仓鼠的体重均显着高于短光照(SD,8L:16N)组(P<0.05),并且无论雌雄,在LD条件下,黑线仓鼠体重呈上升趋势,而在SD条件下,黑线仓鼠体重呈下降趋势。(2)性器官重量分析显示,睾丸和卵巢的重量在LD条件下显着高于SD条件下(P<0.05),但附睾和子宫的重量在不同光周期处理中无显着差异(P>0.05);脏器系数分析显示,睾丸、附睾、卵巢和子宫的脏器系数在LD条件下均显着高于SD条件下(P<0.05)。(3)在mRNA水平上,雌性和雄性黑线仓鼠大脑中的OPN5表达量均在SD条件下显着高于LD下(P<0.001)。性别差异分析显示,在mRNA水平上,黑线仓鼠大脑内OPN5的相对表达量在LD条件下,表现出了显着的性别差异(P<0.001),而在SD条件下则无显着的性别差异(P>0.05)。(4)在蛋白质水平上,大脑中OPN5蛋白表达量在SD条件下也显着高于LD条件下(P<0.001;P<0.05)。并且在蛋白质水平上,黑线仓鼠大脑内OPN5蛋白表达量在SD和LD条件下均无显着性的性别差异(P>0.05)。(5)促性腺激素浓度检测显示,雌性和雄性黑线仓鼠血清中FSH和LH浓度在LD条件下均显着高于SD条件下(P<0.001;P<0.05)。以上结果提示:光周期能够影响黑线仓鼠的体重、性器官发育、促性腺激素浓度以及大脑中OPN5mRNA和OPN5蛋白质的相对表达量,OPN5可能介导光周期对黑线仓鼠繁殖的调控,光周期调控OPN5在黑线仓鼠大脑的表达效应与性别相关。综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OPN5在黑线仓鼠繁殖中的作用以及光周期对激素水平和体重等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探究OPN5在动物繁殖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理论的意义。(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8-03-10)

繁殖周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梨小食心虫Grapholita molesta (Busck)是世界性的蛀果类害虫,发生期和危害范围的分布较广。在不同分布区和发生期内接受的光周期均不同。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显示,梨小食心虫具有明显的节律性,具体表现在其羽化和交配行为的发生时间随接受光照时长而波动。为了探究不同光周期刺激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以及对随后交配繁殖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别设置L:D为0:24、2:22、4:20、8:16、12:12、15:9、16:8、20:4、22:2、24:0共10种比例的光周期,对梨小食心虫的蛹进行处理,并将成功羽化的成虫置于自然环境下配对,观察并记录蛹历期、交尾日龄、交配持续时间、交配率、繁殖量和成虫寿命。【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对梨小食心虫蛹进行处理,除繁殖量无显着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有显着差异。在8L:16D时蛹期最短,交配率和繁殖量在全暗时最低,交尾日龄在全光时最高。雌虫寿命在12L:12D时最长,雄虫寿命在2L:22D时最长。【结论】蛹接受不同光周期刺激后,不仅对羽化产生显着影响,而且对其交配繁殖也产生显着影响。这种影响方式会带来不同分布区世代数、世代周期和发生量上的差异,并且与纬度关系密切。在自然环境中,光周期除带来温度变化间接影响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外,同样可以对其发生进行直接调节,并且梨小食心虫对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预判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繁殖周期论文参考文献

[1].吴威,吴虹林,何鸣,耿炀,张茜.血液转录组揭示大熊猫繁殖周期免疫变化[C].第八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会议摘要汇编.2019

[2].王怡,孔维娜,郭永福,柴晓晗,李捷.不同光周期处理蛹对梨小食心虫羽化及交配繁殖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9

[3].王志成,汪江先,何鑫鑫,张绍胜,姜润深.淮南麻黄鸡种公鸡精液稀释和输精周期对繁殖性能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9

[4].陈鑫,盛尚,江涛,刘智皓.急性光周期紊乱对斑马鱼繁殖行为的影响[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朱星海,孙红振,杨祖晶,孙贵东,邢强.风信标扇贝的性腺发育与繁殖周期规律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曹晓涵.Bcl-2相关的凋亡基因在绵羊繁殖器官中的表达特征及Bad基因在绵羊发情周期中的作用[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7].许喆,崔娟,史树森.光周期对筛豆龟蝽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C].绿色植保与乡村振兴——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

[8].张俊杰,张雪,杜文梅,王秀梅,阮长春.光周期对松毛虫赤眼蜂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9

[9].李蓝祁.奶牛繁殖周期体温与活动量自动检测及变化规律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8

[10].邓文翠.OPN5介导光周期对黑线仓鼠繁殖的调控[D].曲阜师范大学.2018

论文知识图

母猪繁殖周期血液8-OHdG变化,单...皖西白鹅繁殖周期中E2的变化规...母猪繁殖周期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皖西白鹅繁殖周期中LH的变化规...母猪繁殖周期血液TBARS变化,单...增长模繁殖法简化流程以繁殖周期

标签:;  ;  ;  ;  ;  ;  ;  

繁殖周期论文_吴威,吴虹林,何鸣,耿炀,张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