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渗系论文_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

导读:本文包含了渐渗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小麦,白粉病,麦草,盐碱,耐旱性,番茄,陆地棉。

渐渗系论文文献综述

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1](2019)在《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和IT标记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或E~eE~eE~bE~bStSt)为异源六倍体,属于小麦的叁级基因库,蕴含丰富的抗病、耐逆等优良基因,又能与小麦杂交,因此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室利用烟农15与中间偃麦草杂交、回交,在杂种后代中选育了一批性状优良、特点各异的小偃麦种质。本研究在抗白粉病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分子标记技术(IT标记),对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等四个小偃麦进行综合鉴定。[结果与分析] 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对小麦白粉病均具有良好抗性。细胞学结果发现,其根尖细胞均含有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稳定出现21个二价体。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GISH)分析,均未检测到其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一步利用基于复合寡核苷酸探针套[AFA-3、AFA-4、pAs1-1、pAs1-3、pAs1-4、pAs1-6、pSc119.2-1、(GAA)10]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发现SN17003-2的5A、5D、6B、7B,SN17004-3的7B,SN17005-1的5A、6B,SN17062-5的5A、6A等染色体均与亲本烟农15存在明显的信号差异。通过IT标记分析,分别获得了4对、8对、11对、12对源于第2同源群的特异标记,可以在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特异带型。[结论]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均含有源于中间偃麦草第二同源群的遗传物质,为不同的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研究结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9)

崔铭翰,王树彬,宋家旺,夏光敏,刘树伟[2](2019)在《耐盐碱小麦渐渗系盐鉴14耐碱性状的QTL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属于甜土作物,目前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普遍耐盐碱能力不强,在盐碱等不利环境条件下往往造成产量大幅降低。对小麦耐盐碱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开发分子标记,发掘小麦耐盐碱基因,明确优异的单倍型,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耐盐碱小麦新种质是保障盐碱等不利条件下实现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盐鉴14是通过普通小麦济南177与长穗偃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筛选到的抗盐碱渐渗系新品系。我们利用盐鉴14×中国春建立了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对138个RIL群体株系进行了SNP基因分型,通过筛选直观明确的抗碱表型,选取了苗期黄叶率作为耐碱指标,初步鉴定到3个耐碱的QTL位点,增效位点来源于盐鉴14。这叁个QTL位点分别位于1A、1D、3D染色体,解释了约10%-19%遗传变异。下一步将通过RIL株系与中国春回交建立次级作图群体,对不同耐碱QTL进行精细定位。(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3](2019)在《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和IT标记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中间偃麦草(Thinopyrum intermedium,2n=6x=42,JJJsJsStSt或EeEeEbEbStSt)富含丰富的抗病、耐逆等优良基因,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具有重要利用价值的野生亲本之一。本实验室利用中间偃麦草与普通小麦杂交、回交,创制了一批性状优良、各具特色的小偃麦异染色体系。其中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良好抗性。细胞学结果发现,其根尖细胞均含有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期I稳定出现21个二价体。以中间偃麦草基因组DNA作探针进行原位杂交(GISH)分析,均未检测到其中的外源遗传物质。进一步利用基于复合寡核苷酸探针套[AFA-3、AFA-4、pAs1-1、pAs1-3、pAs1-4、pAs1-6、pSc119.2-1、(GAA)_(10)]的荧光原位杂交(FISH)鉴定,发现SN17003-2的5A、5D、6B、7B,SN17004-3的7B,SN17005-1的5A、6B,SN17062-5的5A、6A等染色体均与亲本烟农15存在明显的信号差异。通过IT标记分析,分别获得了4对、8对、11对、12对源于第2同源群的特异标记,可以在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中扩增出中间偃麦草特异带型。上述结果表明,SN17003-2、SN17004-3、SN17005-1、SN17062-5均含有源于中间偃麦草第二同源群的遗传物质,为不同的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研究结果为小麦抗白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张明虎,李洪雨,柳欣,黄林,郝明[4](2019)在《栽培一粒小麦渐渗系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条锈病是威胁小麦生产的重要真菌病害。由于条锈菌致病性变异频繁,新致病小种的不断出现使得品种抗性频繁丧失。发掘新的抗病基因,对培育小麦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栽培一粒小麦(Triticum monococcum ssp.monococcum,A~mA~m,2n=2x=14)携带多种抗病基因,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资源。本研究以高抗条锈病的栽培一粒小麦渐渗系Z15-1949为材料,与高感条锈病普通小麦SY95-71构建F_2分离群体。遗传分析表明,该抗性受隐性单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Z5-1949。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和SSR标记对F_2群体进行分析,在7D染色体短臂上获得7个与抗病性状连锁的SNP。进一步,开发了7个与yrZ15-1949紧密连锁的KASP标记,将该基因定位在7DS染色体近端部,位于SNP分子标记AX-111932357和AX-110427567之间4.66 cM的遗传区间内,对应中国春13.2 Mb的物理区间内。该结果为yrZ15-1949的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曹峻铭,李佳旸[5](2019)在《番茄渐渗系IL2-5几个亚系的耐旱性初步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番茄是全球性重要蔬菜之一,在我国蔬菜产业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重要的模式植物。然而干旱等非生物逆境是番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品质的重要限制性因素。筛选番茄特异种质、发掘番茄耐旱基因、创建耐旱新材料,对揭示番茄耐旱机理、培育新品种、扩大种植范围,保证番茄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实验室已有抗旱渐渗系材料IL2-5及其部分亚系进行耐旱指标分析和抗旱鉴定,初步结果表明:叶片中相对含水量、丙二醛含量和成活率可以作为衡量耐旱能力的指标,亚系M-451和M-1014较为耐旱。(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与信息》期刊2019年13期)

周艳朝,蒋芳玲,孙敏涛,刘帅,文军琴[6](2019)在《醋栗番茄LA2093渐渗系的构建及花序相关性状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创制一批携带优良农艺性状的番茄种质资源新材料,以栽培番茄品种‘Jina’(Solanum lycopersicum)为受体亲本,以野生醋栗番茄LA2093(S.pimpinellifolium)为供体亲本,利用杂交、3次回交和InDel、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构建了一套以栽培番茄‘Jina’为遗传背景、含LA2093的基因的渐渗系。从BC_1群体构建的遗传图谱中选择均匀分布于12条染色体的96对InDel、SSR分子标记追踪野生番茄的渗入片段,在BC_3代共留选渐渗系材料51份,其中单片段材料14份、双片段材料27份、叁片段材料10份;共得到渗入片段98个,平均单个渗入片段长度为35.69 cM;51份渐渗系平均渗入供体基因片段占受体基因组的比例为5.6%,完全覆盖12条染色体。利用BC_3F_1群体检测到与首花序节位、花序间隔节位、单花序花数3个农艺性状相关的6个QTL位点,单个位点的贡献率为4.33%~47.93%。(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琪[7](2019)在《棉花优质海陆渐渗系纤维长度和强度相关基因的挖掘以及重要基因的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棉花是世界上种植最广泛的纤维作物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对棉花的纤维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是重要的纤维品质指标。混合分组分析结合转录组测序(BSR)方法已经被广泛用于挖掘与性状相关的基因。本研究在已有的渐渗系群体基础上构建BC_7F_2染色体片段渐渗系群体,从BC_7F_2群体中挑选纤维强度优异和相对较差的单株,利用BC_7F_(2:3)群体取样。共构建了8个RNA文库,包括2个亲本和2个混池开花后10天(10 DPA)和开花后20天(20 DPA)纤维样品。转录组测序用于差异表达基因的鉴定。两亲本的序列比较结果为2434和3742个基因在10和20 DPA中差异表达。高低混池比较结果为,在10和20 DPA中有1360和3252个差异表达基因。355和536个基因在10和20 DPA两亲本、两混池纤维样品种差异表达。通过对同一材料不同阶段的序列进行比较,也发现了大量的差异表达基因。在10和20 DPA纤维样品中,发现了5060和5076个新基因。将同一时期两亲本和两混池的差异表达基因注释到GO数据库和KEGG通路数据库中,将新基因注释到GO数据库中,新基因和差异表达基因在GO数据库中的分类一致。利用SNP-index方法对10和20 DPA两混池纤维样品进行连锁分析发现在10 DPA纤维样品中,共有5个关联区间,共11.84M,注释到345个基因,其中18个为非同义突变基因,2个基因在两亲本和两混池中差异表达,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这两个基因可能与棉花纤维强度和长度发育有关。在20 DPA纤维样品中,共关联到18个区域,7号染色体上的区间与前人的研究一致,包括1981个注释基因,141个非同义突变基因,12个基因在两亲本和两混池中差异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方法测定了20 DPA纤维样品7号染色体上的5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与RNA-seq结果一致。在陆地棉中棉所36号和海岛棉海1两个材料中克隆到了7号染色体上20 DPA两亲本和混池纤维样品中差异表达的基因Gh_A07G0837,在两个材料中存在两个碱基的差异,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进行了一级、二级和叁级结构的预测。为下一步棉花纤维长度和强度相关基因的功能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促进棉花纤维品质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6-01)

韩化南[8](2018)在《小麦渐渗系盐碱胁迫应答与发育调控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生长发育与胁迫应答,是目前植物研究领域的两大主题。前者关注植物的自我调控,后者则聚焦于植物与环境的互作。近年来围绕植物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的研究,已获重要进展,发现了许多重要基因和调控通路;而关于发育与胁迫的关系,则比较复杂。一方面,胁迫可以影响营养物质的积累和细胞的分裂分化,进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另一方面,植物可以通过调控根系、叶片的发育,提高对胁迫的耐受能力;此外,调控发育与胁迫应答的机制也是密切相关的,许多胁迫应答相关基因或通路在调控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在育种中,这种相关却导致了提高抗性与保证产量之间的矛盾。因此,研究生长发育与肋胁迫应答调控机制的异同,能够加深对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认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找到抗逆与发育调控的共有节点,筛选促进抗逆却不抑制发育的功能基因,在育种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实验室前期研究中,将普通六倍体小麦与长穗偃麦草进行了非对称体细胞杂交,通过遗传渐渗,获得了许多具有不同变异表型的子代株系。其中,山融3号(SR3)和山融4号(SR4)对盐碱胁迫均表现出明显抗性,并且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发育也优于亲本JN177,已经分别审定山东省耐盐新品种和申报农业部耐碱新品种保护,为我们研究小麦中生长发育和盐碱胁迫应答的调控机制,并探究两类机制间的相关性提供了特殊研究材料。前期研究中,通过分析胁迫下渐渗系的转录组和蛋白组,已经鉴定到SR3的耐盐碱主效候选基因Tasro1等重要功能基因,并且发现DNA甲基化等表观修饰与渐渗系的抗逆能力密切相关;然而,有关渐渗系的发育调控机制,以及其与胁迫应答调控的联系,尚未探究。而同样作为表观遗传的重要因素,miRNA在渐渗系发育与抗逆中的调控作用也非常值得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利用已有转录组数据,结合miRNA测序的数据,从组学水平分析SR3、SR4中盐碱应答和发育相关基因的遗传及表观遗传变化;并进一步研究调控抗逆和发育的关键基因Tasro1的信号通路,探索其在SR3中协同调控抗逆及发育的具体机制。结果表明,氧化还原稳态与能量稳态在小麦盐碱胁迫与生长发育调控中均具有重要作用,而Tasro1信号通路是协同两大稳态调控的重要节点。本论文研究结果具体如下:1.小麦渐渗系转录组发育与盐碱胁迫应答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利用基因芯片和数字表达谱(DGE)测序所得转录组数据,对SR3和SR4中的基因表达进行了总体分析。一方面,通过比对SR3或SR4在正常条件下与JN177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筛选到发育潜在相关的功能基因;另一方面,通过比较盐、碱胁迫条件下SR3或SR4与JN177中基因的表达差异,筛选胁迫应答(主要是抗性)潜在相关的基因。随后,利用BLAST2GO分别对两类基因进行了 GO聚类分析,对其所属GO类别进行了比较和解析,鉴别渐渗系中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所涉及功能通路的共性,主要涉及:(1)氧化还原变化,ROS产生和清除酶系相关基因发生明显变化;(2)能量代谢相关,碳水化合物代谢和ATP代谢途径基因发生变化;(3)转录水平调控,转录因子、转录元件以及表观修饰相关的基因富集。2.miRNA与小麦渐渗系根系发育及盐碱胁迫利用sRNA测序和降解组测序,对小麦miRNA进行了鉴定,进而对SR3和SR4中miRNA的表达模式以及其靶基因的调控网络进行了总体研究。我们首先比较正常条件下渐渗系与JN177中的表达差异,筛选到与发育相关的miRNA;随后,通过比较JN177中盐、碱胁迫与正常条件下的表达水平,筛选到响应胁迫的miRNA;类似地,筛选到盐、碱胁迫条件下渐渗系中相对JN177差异表达、与抗逆密切相关的miRNA。结合软件预策和降解组数据,我们筛选到叁类miRNA的靶基因,并分别对其进行GO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发育、响应胁迫或抗逆相关miRNA靶基因的GO类别,初步鉴定了 miRNA调控根系发育与盐、碱胁迫应答机制之间的共性:(1)与氧化还原反应以及ROS代谢的调控有关;(2)与线粒体功能以及ATP代谢的调控有关;(3)与磷酸化激酶和激素介导的信号转导调控有关;(4)与转录因子以及表观修饰因子的表达调控有关。3.小麦渐渗系调控盐碱胁迫抗性与发育的关键基因及其信号通路从具体功能基因层面,我们研究了 SR3关键抗逆基因Tasro1在小麦中协同调控胁迫应答和叶片发育的分子机制。前期研究表明,Tasro1不仅与SR3的抗逆表型紧密相关,还能够促进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是生长发育和胁迫应答调控的交点。而Ttsro1的抗逆功能与调节ROS代谢有关,并且与其互作蛋白TaSIN共同维持了小麦植株的氧化还原稳态。本工作中,我们从研究Tasro1和TaSIN调控小麦叶片发育的机制出发,探究生长发育与胁迫应答调控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1)Tasro1可以调控叶细胞大小进而影响叶片尺寸,并且ROS的积累与该过程有一定关系;(2)Tasro1和TaaSIN在调节叶片发育的过程中相互拮抗;(3)TaSIN通过调控靶基因TaBCS1b的表达影响叶片发育;(4)TaBCS1b与互作蛋白TaLETM2拮抗调控叶片尺寸,但与ROS代谢无直接关系;(5)TTaBCS1b与TaLETM2通过拮抗调控能量代谢和细胞周期影响叶片发育。因此,小麦渐渗系SR3中,一方面通过Tasro1和TaSIN调节氧化稳态进而调控胁迫应答过程;另一方面通过TaBCS1b与TaLETM2介导能量稳态调控叶片发育;而Tasro1-TaSIN-TaBCT1b-TaLETM2信号通路则将氧化稳态与能量稳态相互整合,协调胁迫应答与生长发育。综上所述,本研究工作利用同时具有发育与抗逆表型的小麦渐渗系特殊材料,从转录组或miRNA组到具体的功能基因,从整体趋势到具体机制,对发育调控与盐碱胁迫应答的联系进行了探索。我们最终发现,氧化还原稳态与能量稳态对于小麦盐碱胁迫应答和生长发育非常关键,而两种稳态的整合对于胁迫应答与生长发育的协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促进了对发育与胁迫关系的理解,深化了有关植物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并且为培育兼顾生长特性与胁迫抗性的品种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8-11-30)

张旭,徐建,李季,娄群峰,陈劲枫[9](2018)在《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77’抗蔓枯病主效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77’为抗病亲本,栽培种‘8419’为感病亲本,通过亲本及F2:6群体筛选,构建了包含137对SSR标记和6对InDel标记的遗传图谱,结合2017年春、秋两季F2:6群体表型统计结果对抗蔓枯病主效QTL进行定位;同时构建极端混池并进行QTL-seq,最终将抗病基因定位到1号染色体24.6~27.1 Mb范围内;通过与参考基因组9930比对发现该区段存在13个基因在外显子区域发生非同义突变,其中Csa1G654870参与RNAi抗性反应,可能与抗蔓枯病过程相关。通过qRT-PCR验证发现,接种前后Csa1G654870在抗病亲本‘IL77’中表达量明显高于感病亲本‘8419’,由此进一步推断Csa1G654870是抗蔓枯病基因。(本文来源于《园艺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耿玉璐,方玉洁,王幼平[10](2018)在《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高收获指数材料的筛选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油菜籽减产、我国食用油供应严重不足的现实背景下,提高油菜产量、优化油菜产业发展,对解决我国食用油供给不足的问题以及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意义。光合"源"、"流"和"库"之间的平衡对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这种平衡可以利用收获指数(HI)作为标准来评估。与其他作物相比,油菜的生物产量很高,但收获指数显着偏低(普遍为0.25,其他作物大约在0.40加.50),提高油菜收获指数是实现其高产的有效途径。远缘杂交在早期世代会发生大量的染色体部分同源重组、染色体重排,导致后代出现很多新的变异与表型,拓宽物种的遗传背景。本实验通过体细胞融合技术获得了白芥与甘蓝型油菜扬油6号(Y6)的属间杂种,再将杂种与Y6连续回交得到稳定遗传的后代株系。对这些后代株系进行性状考察,结果发现:经过两年的田间观察和农艺性状考察,发现材料w1、W42的收获指数(分别为0.298和0.284)显着高于对照材料扬油6号的收获指数(0.250);这两个材料的一次分枝、一次有效结角、主轴角果密度等显着高于对照材料;与Y6(6.48em±0.1425 cm)相比,W42的角果长度显着增加(10.44 cm±0.0378 cm),同时W42千粒重(5.57±0.0061 g)比Y6(4.27±0.0165 g)也有显着增加)。本研究说明远缘杂交可以为提高油菜产量提供一个有效解决方案,对油菜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8)

渐渗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麦属于甜土作物,目前大面积推广小麦品种普遍耐盐碱能力不强,在盐碱等不利环境条件下往往造成产量大幅降低。对小麦耐盐碱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开发分子标记,发掘小麦耐盐碱基因,明确优异的单倍型,通过分子育种技术培育耐盐碱小麦新种质是保障盐碱等不利条件下实现小麦稳产的有效途径。盐鉴14是通过普通小麦济南177与长穗偃麦草不对称体细胞杂交筛选到的抗盐碱渐渗系新品系。我们利用盐鉴14×中国春建立了重组自交系群体,利用55K SNP芯片对138个RIL群体株系进行了SNP基因分型,通过筛选直观明确的抗碱表型,选取了苗期黄叶率作为耐碱指标,初步鉴定到3个耐碱的QTL位点,增效位点来源于盐鉴14。这叁个QTL位点分别位于1A、1D、3D染色体,解释了约10%-19%遗传变异。下一步将通过RIL株系与中国春回交建立次级作图群体,对不同耐碱QTL进行精细定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渐渗系论文参考文献

[1].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抗白粉病小偃麦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和IT标记鉴定[C].科技创新与绿色生产——2019年山东省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崔铭翰,王树彬,宋家旺,夏光敏,刘树伟.耐盐碱小麦渐渗系盐鉴14耐碱性状的QTL定位[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3].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抗白粉病小麦-中间偃麦草渐渗系的原位杂交和IT标记鉴定[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4].张明虎,李洪雨,柳欣,黄林,郝明.栽培一粒小麦渐渗系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5].曹峻铭,李佳旸.番茄渐渗系IL2-5几个亚系的耐旱性初步鉴定[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

[6].周艳朝,蒋芳玲,孙敏涛,刘帅,文军琴.醋栗番茄LA2093渐渗系的构建及花序相关性状QTL分析[J].江西农业学报.2019

[7].张琪.棉花优质海陆渐渗系纤维长度和强度相关基因的挖掘以及重要基因的克隆[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8].韩化南.小麦渐渗系盐碱胁迫应答与发育调控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8

[9].张旭,徐建,李季,娄群峰,陈劲枫.黄瓜/酸黄瓜渐渗系‘IL77’抗蔓枯病主效QTL定位及候选基因鉴定[J].园艺学报.2018

[10].耿玉璐,方玉洁,王幼平.甘蓝型油菜-白芥渐渗系高收获指数材料的筛选与鉴定[C].2018全国植物生物学大会论文集.2018

论文知识图

非洲黑麦1Rafr染色体和帝国黑麦1R染色...为引物,非洲黑麦的序列与秦...亲本及LF/MY11杂交F3代部分类型的穗...渐渗系材料中遗红系列及其亲本...一1渐渗系ILs一10一1与其双亲的根...黄瓜一酸黄瓜渐渗系ILs-10-1纯度...

标签:;  ;  ;  ;  ;  ;  ;  

渐渗系论文_杨胜男,刘晓娟,李兴锋,王洪刚,鲍印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