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包括底板、顶板、前封板、后封板、内封板、外封板、舷灯箱门、水平调节板和竖直调节板,外封板上开设有舷侧灯箱孔,前封板上开设有舷前灯箱孔,舷侧灯箱孔与舷前灯箱孔相连,水平调节板和竖直调节板均设置在前封板上,水平调节板能够在前封板上沿前封板的横向方向移动并遮挡舷前灯箱孔上与舷侧灯箱孔相离的一端,竖直调节板能够在前封板上沿前封板的竖向方向移动并遮挡舷前灯箱孔的底部,舷灯箱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后封板铰接且其另一端盖合在内封板上,舷灯箱门的下部连接有舷灯座。本实用新型灯光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降低建造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前封板、后封板、内封板、外封板、舷灯箱门、水平调节板和竖直调节板,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舷侧灯箱孔,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舷前灯箱孔,所述舷侧灯箱孔与所述舷前灯箱孔相连,所述水平调节板和所述竖直调节板均设置在所述前封板上,所述水平调节板能够在所述前封板上沿所述前封板的横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上与所述舷侧灯箱孔相离的一端,所述竖直调节板能够在所述前封板上沿所述前封板的竖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的底部,所述舷灯箱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后封板铰接且其另一端盖合在所述内封板上,所述舷灯箱门的下部连接有舷灯座。
设计方案
1.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板、前封板、后封板、内封板、外封板、舷灯箱门、水平调节板和竖直调节板,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舷侧灯箱孔,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舷前灯箱孔,所述舷侧灯箱孔与所述舷前灯箱孔相连,所述水平调节板和所述竖直调节板均设置在所述前封板上,所述水平调节板能够在所述前封板上沿所述前封板的横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上与所述舷侧灯箱孔相离的一端,所述竖直调节板能够在所述前封板上沿所述前封板的竖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的底部,所述舷灯箱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后封板铰接且其另一端盖合在所述内封板上,所述舷灯箱门的下部连接有舷灯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上设有第一螺柱和第一蝶形螺母,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沿所述前封板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水平调节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一蝶形螺母连接在所述前封板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外侧,所述前封板的外侧设有第二螺柱和第二蝶形螺母且位于所述舷前灯箱孔的下方,所述竖直调节板上开设有沿所述前封板的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二长条孔并能够沿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竖直调节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柱和所述第二蝶形螺母连接在所述前封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前封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前封板之间的间隙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舷灯箱门与所述舷灯座交接处设有加强板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封板的门孔边缘设有门挡条,所述门挡条与所述舷灯箱门的边缘相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调节板上设有第一拉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调节板上设有第二拉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封板上设有电缆孔。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舷灯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
背景技术
所有的海上船舶和工程建筑物,为了避免碰撞而配备的各种信号设备有两个作用,其一为显示自身当时所处的状态,其二为对在其附近航行的船舶发出警告而引起注意。一般船舶的信号设备主要有视觉信号、声响信号和无线电信号设备,这里主要讨论视觉信号中的舷灯箱装置。
舷灯主要指右舷灯(绿色)和左舷灯(红色),舷灯数量的配备按船长来设置,当船长小于20米时,在船的首尾中心线上设置一盏,而船长大于20米时需要在左右舷各设置一盏,并且尽量靠近舷侧。舷灯的总角度为112.5°,自船的正前方道左舷或右舷正横后22.5°内显示。船上所装的舷灯,在朝前的放方向上,应显示最低限度的发光强度。发光强度在规定光弧外的1°~3°之间,应减弱以达到切实断光。根据即将生效的规范MSC.1\/Circ.1577,要求舷灯安装后要求同时满足向内1度和向下5度的要求,这样对安装的精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按传统的方法,若舷灯安装后达不到设计要求,会现场调整舷灯箱的位置以达到规范要求,但其现场调整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灯光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降低建造成本的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包括底板、顶板、前封板、后封板、内封板、外封板、舷灯箱门、水平调节板和竖直调节板,所述外封板上开设有舷侧灯箱孔,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舷前灯箱孔,所述舷侧灯箱孔与所述舷前灯箱孔相连,所述水平调节板和所述竖直调节板均设置在所述前封板上,所述水平调节板能够在所述前封板上沿所述前封板的横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上与所述舷侧灯箱孔相离的一端,所述竖直调节板能够在所述前封板上沿所述前封板的竖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的底部,所述舷灯箱门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后封板铰接且其另一端盖合在所述内封板上,所述舷灯箱门的下部连接有舷灯座。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水平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上设有第一螺柱和第一蝶形螺母,所述前封板上开设有沿沿所述前封板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所述第一螺柱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水平调节板通过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一蝶形螺母连接在所述前封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竖直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外侧,所述前封板的外侧设有第二螺柱和第二蝶形螺母且位于所述舷前灯箱孔的下方,所述竖直调节板上开设有沿所述前封板的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长条孔,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二长条孔并能够沿所述第二长条孔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竖直调节板通过所述第二螺柱和所述第二蝶形螺母连接在所述前封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前封板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设置在所述前封板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前封板之间的间隙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舷灯箱门与所述舷灯座交接处设有加强板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内封板的门孔边缘设有门挡条,所述门挡条与所述舷灯箱门的边缘相抵。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水平调节板上设有第一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竖直调节板上设有第二拉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后封板上设有电缆孔。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水平调节板和竖直调节板的位置对舷前灯箱孔进行遮挡,能够同时调节舷灯向内和向下的灯光角度,使得灯光的照射角度满足规范要求,而且通过舷灯门板的开启即能将舷灯移出舷灯箱,舷灯检修方便;可见,本实用新型灯光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降低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的主视图;
图2是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的俯视图;
图3是舷灯箱门与舷灯座的安装结构图;
其中,1-底板、2-顶板、3-前封板、4-后封板、5-内封板、6-外封板、7-舷灯箱门、8-水平调节板、9-竖直调节板、10-舷前灯箱孔、11-舷灯座、12-第一螺柱、13-第一长条孔、14-第二长条孔、15-第一挡板、16-第二挡板、17-加强板筋、18-第一拉手、19-第二拉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可调灯光角度的舷灯箱,包括底板1、顶板2、前封板3、后封板4、内封板5、外封板6、舷灯箱门7、水平调节板8和竖直调节板9,所述外封板6上开设有舷侧灯箱孔,所述前封板3上开设有舷前灯箱孔10,所述舷侧灯箱孔与所述舷前灯箱孔10相连,所述水平调节板8和所述竖直调节板9均设置在所述前封板3上,所述水平调节板8能够在所述前封板3上沿所述前封板3的横向方向移动并能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10上与所述舷侧灯箱孔相离的一端,所述竖直调节板9能够在所述前封板3上沿所述前封板3的竖向方向移动并遮挡所述舷前灯箱孔10的底部,所述舷灯箱门7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后封板4铰接且其另一端盖合在所述内封板5上,所述舷灯箱门7的下部连接有舷灯座11。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水平调节板8和竖直调节板9的位置对舷前灯箱孔10进行遮挡,能够同时调节舷灯向内和向下的灯光角度,使得灯光的照射角度满足规范要求,而且通过舷灯门板的开启即能将舷灯移出舷灯箱,舷灯检修方便;可见,本实用新型灯光调整操作简单,能够降低建造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调节板8设置在所述前封板3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8上设有第一螺柱12和第一蝶形螺母,所述前封板3上开设有沿所述前封板3的横向方向延伸的第一长条孔13,所述第一螺柱12穿过所述第一长条孔13并能够沿所述第一长条孔13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水平调节板8通过所述第一螺柱12和所述第一蝶形螺母连接在所述前封板3上;所述竖直调节板9设置在所述前封板3的外侧,所述前封板3的外侧设有第二螺柱和第二蝶形螺母且位于所述舷前灯箱孔10的下方,所述竖直调节板9上开设有沿所述前封板3的竖向方向延伸的第二长条孔14,所述第二螺柱穿过所述第二长条孔14并能够沿所述第二长条孔14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竖直调节板9通过所述第二螺柱和所述第二蝶形螺母连接在所述前封板3上,其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示例性的,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挡板15,所述第一挡板15设置在所述前封板3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8的底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15与所述前封板3之间的间隙内,所述顶板2上设有第二挡板16,所述第二挡板16设置在所述前封板3的内侧,所述水平调节板8的顶部设置在所述第二挡板16与所述前封板3之间的间隙内,第一挡板15与第二挡板16对水平调节板8的限位作用,避免水平调节板8位置偏移。
示例性的,所述舷灯箱门7与所述舷灯座11交接处设有加强板筋17,增加舷灯箱门7与舷灯座11的连接强度。
示例性的,所述内封板5的门孔边缘设有门挡条,所述门挡条与所述舷灯箱门7的边缘相抵,能够避免外界的水、粉尘等杂质进入舷灯箱内。
示例性的,所述水平调节板8上设有第一拉手18,通过第一拉手18方便移动水平调节板8,
示例性的,所述竖直调节板9上设有第二拉手19,通过第二拉手19方便竖直调节板9。
示例性的,所述底板1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连接有排水管,能够将水及时排出,防止舷灯箱底部积水腐蚀。
示例性的,所述后封板4上设有电缆孔20,通过电缆孔20以便进线接通舷灯。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3385.1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719871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3B45/04
专利分类号:B63B45/04
范畴分类:32D;
申请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街
发明人:刘正亮;陈焕东;商明星
第一发明人:刘正亮
当前权利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代理人:颜希文;黄华莲
代理机构:4420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螺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