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热解多联产模式环境影响评价

秸秆热解多联产模式环境影响评价

论文摘要

为定量评价秸秆热解多联产工程的环境影响,借鉴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将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工程建设单元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及其环境排放纳入系统边界,对年秸秆处理能力1.0×104t的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产出品的替代减排,该系统生命周期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175.53。其中,工程建设单元、运行单元和产物利用单元的环境影响潜值分别占18.10%、78.75%和3.15%。钢材和PVC管等物料的环境排放合计占建设单元环境排放综合潜值的93.49%,电力消耗排放占运行单元环境排放综合潜值的93.86%。从资源替代角度看,秸秆燃气替代煤炭、秸秆炭和木醋液分别减施化肥和农药情景下,该项目功能单位的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496.86。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通过资源替代可有效减少环境排放,具有良好的环境减排效应。在未来秸秆热解多联产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选择低碳环保的建筑材料,降低运行电耗。

论文目录

  • 1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 2 数据来源
  • 3 清单分析与参数选择
  •   3.1 清单分析
  •     3.1.1 工程建设单元
  •     3.1.2 工程运行单元
  •       1)原料收集运输。
  •       2)秸秆热解转化阶段。
  •     3.1.3 产物利用单元
  •     3.1.4 产物利用替代减排
  •       1)秸秆燃气替代燃煤减排量。
  •       2)秸秆炭的施用减少化肥施用量。
  •       3)木醋液的施用减少农药施用量。
  •   3.2 排放系数
  •   3.3 环境排放与替代减排清单
  • 4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4.1 分 类
  •   4.2 特征化与量化
  •   4.3 环境影响潜力分析
  • 5 讨 论
  •   5.1 系统边界选择
  •   5.2 不确定性分析
  •   5.3 秸秆炭减排机理
  • 6 结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红彦,王亚静,毕于运,莫际仙,高春雨

    关键词: 秸秆,热解多联产,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替代减排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新能源,农业工程

    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569),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1610132017020,JBYW-AII-2019-20)

    分类号: X820.3;S216

    页码: 136-148

    总页数: 13

    文件大小: 4722K

    下载量: 269

    相关论文文献

    • [1].300MW电站锅炉煤粉部分气化多联产系统模拟及经济性分析[J]. 洁净煤技术 2020(05)
    • [2].煤制替代燃料多联产系统热力性能对比[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6)
    • [3].煤的热电气焦油多联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J]. 热电技术 2010(01)
    • [4].多联产系统研究进展[J]. 广东化工 2010(08)
    • [5].煤基多联产系统的研究进展[J]. 广州化工 2012(08)
    • [6].焦化-钢铁多联产系统分析与优化[J]. 冶金能源 2012(06)
    • [7].煤与生物质共气化并联型液体燃料-动力多联产系统能量利用特性分析[J]. 热力发电 2020(03)
    • [8].我国煤基多联产系统的发展潜力及技术路线研究[J]. 中国工程科学 2015(09)
    • [9].煤气化多联产系统研究现状与进展[J]. 广东化工 2010(07)
    • [10].兖矿集团煤基多联产系统规划简介[J]. 山东煤炭科技 2008(03)
    • [11].天然气制烯烃发电多联产系统的模拟与火用分析[J].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12].钢铁-化产-电力多联产系统节能减排评估分析[J]. 冶金能源 2020(05)
    • [13].煤气化及其多联产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J].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2009(02)
    • [14].建立以煤气化为核心的多联产系统[J]. 山西能源与节能 2009(04)
    • [15].煤基甲醇动力多联产系统技术经济关联性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5(01)
    • [16].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设计优化理论与方法[J]. 燃气轮机技术 2011(03)
    • [17].煤气化多联产系统中燃气轮机的改造与运行过程分析[J]. 燃气轮机技术 2010(01)
    • [18].IGCC及多联产系统的发展和关键技术[J]. 燃气轮机技术 2009(04)
    • [19].煤基液体燃料-电多联产系统元素利用与节能性分析[J]. 化工进展 2018(S1)
    • [20].褐煤热解分级转化多联产系统环境与火用生命周期评价[J]. 煤炭学报 2018(12)
    • [21].基于生物质–太阳能气化的多联产系统模拟及分析[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01)
    • [22].油田石化企业实现循环经济的多联产系统研究(Ⅰ)——系统集成与模拟[J]. 现代化工 2008(02)
    • [23].能量梯级利用理论下煤基液体燃料-动力多联产系统的集成与优化[J]. 化工设计通讯 2018(02)
    • [24].IGCC多联产系统工艺路线选择研究[J]. 东北电力技术 2014(08)
    • [25].低阶煤热解多联产系统评价体系及其指标权重确定[J]. 洁净煤技术 2013(02)
    • [26].基于CO_2捕集的煤基费托合成油-动力多联产系统分析[J]. 化工进展 2017(10)
    • [27].简述煤气化与多联产系统[J]. 甘肃石油和化工 2014(01)
    • [28].甲醇/电联产系统能耗特性[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8(08)
    • [29].TAESS在煤多联产系统热经济分析中的应用[J]. 能源工程 2008(03)
    • [30].生物质热解多联产系统的能值分析[J]. 太阳能学报 2015(12)

    标签:;  ;  ;  ;  ;  

    秸秆热解多联产模式环境影响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