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朦胧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朦胧诗,现代派,诗人,语法,诗史,现代性,新诗。
朦胧诗论文文献综述
钟义荣,张慎[1](2019)在《朦胧诗论争与“新时期”诗论观念的转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朦胧诗及其论争一直是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并已产生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对朦胧诗论争的起伏过程、论争阵营的构成、艾青等诗人参与论争的观念原因和人事矛盾等复杂情况,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考察和论述。然而,对朦胧诗论争中诗歌评论的观念格局、历史特点的研究却并不充分~②。众所周知,朦胧诗论争主要是围绕"叁个崛起"诗论的论争,如果没有详细考察论争中所体现出来的诗论观念分歧、冲突、博弈情况,便很难进一步从诗论嬗变史的角度来深入地认识这场论争的文学史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枣,亚思明[2](2019)在《论“后朦胧诗”》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后朦胧派"逐渐尘埃落定,形成两个主要的分支。其中的一支追求"纯诗",放眼世界,胸怀传统,他们理想的诗歌写作纯粹、优雅,同时又富有实验风格,也被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诗人";而另一支的主要构成是南京的"他们"、成都的"非非",通常被称为"生活诗人"或"口语诗人",主要关注日常,兴趣也不在于表现时代和社会,而是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拓展表达的疆域,以更丰富也更放肆的辞令来展现语言的批判性。与风格上的差异相比,这两大分支之间的基本共识表现得更为明显:都将创作视为是与语言发生本体追问关系。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合流为一股诗潮,取而代之的是"扩张"或"缩削"的诗学分类,并向着"敞开领域"继续冒险前行。(本文来源于《文学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王志刚[3](2019)在《朦胧诗的经典化历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朦胧诗这一诗歌体裁的形成,具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也正如此,朦胧诗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首先朦胧诗是对个性化表达的追求,通过这种方式,朦胧诗极大地扩大了自身的受众基础;其次朦胧诗是对现代派文学创作方法的一次有益探索,在当时的改革开放环境之下,大量的国外文学传播到国内,从而影响到了那个时期的诗人群体,因而在其实际的创作过程中,以朦胧诗的形式探明了我国文学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本文从背景和概念入手,对朦胧诗诞生的原因和诞生过程之中所引发的文坛争议进行了介绍,同时对朦胧诗的经典化进程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9年24期)
邓忠,吴永强[4](2019)在《朦胧诗的“哲学性”及“现代性”——以“我”的原点性和尺度性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抓住朦胧诗中第一人称代词"我"频现的语言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不仅是风格上的革新,更可以通达在原点和尺度这两个维度上对自我及自我与世界之关系的诗性诠释。二者进一步分别体现出强烈的哲学意蕴:原点性体现自我的延续性与非延续性的矛盾统一;尺度性体现自我身体实践与语词言说在造物上的矛盾统一。以此为进路,本文有望对朦胧诗的现代性进行更为深入的哲学考察。(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09期)
肖柳[5](2019)在《浅谈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对燕卜荪“朦胧”诗学的吸收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燕卜荪作为"英美新批评派"的一员,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更新,乃至颠覆了Ambiguity②一词的内涵,将其由一个贬义的批评词变为一个中性的文学批评术语,甚至从语言层面将其提升到了诗歌的本质位置。"在一般意义上,'歧义'往往指文风上的缺陷,即本应明确具体的措辞或语意却表现得含混晦涩。自从1930年威廉·燕卜荪发表《晦涩的七种类型》以来,该词已被广泛运用于文学批评,代表诗歌创作的一种手法(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期刊2019年01期)
陈莉[6](2019)在《王夫之“朦胧”诗学观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朦胧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常见审美类型。如《诗·秦风·蒹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1)这首诗中,芦苇茫茫一片,白霜从空中散落,景色呈现出迷蒙之美。诗中的"伊人"似乎就在水一方,又似乎在河水中央。我们看不清这女子的相貌,她如同一个朦胧、缥缈的影子,也许真的只是宛在(本文来源于《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3期)
高宁[7](2019)在《论陌生化的实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以朦胧诗和莫言小说为研究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陌生化"的理论观点,最早是由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正式提出的,它是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最核心的概念。"陌生化"通常呈现出非指称、非识别,仿佛第一次见而不得不描述出来的特点,在语言上违反人们习以为常的用语,在艺术上超越常境。俄国形式主义学派认为使一般语言具有文学艺术的审美特征就是文学的"陌生化"。本文以中国当代的朦胧诗和莫言小说为例,从写作手法、叙述视角两大方面分析陌生化的实现方法,以此说明"陌生化"使文学作品展现出的艺术价值。(本文来源于《散文百家》期刊2019年06期)
吴永强,邓忠[8](2019)在《从朦胧诗的语法特征到文学性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性是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朦胧诗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一,其文学性的阐释还不够深入。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学范式,其语法本身有意义、语法选择体现思维选择的基本理念,可以为朦胧诗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即从诗歌语言的特征入手,探讨其意义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概念化和哲学意蕴这两个层面进行朦胧诗文学性的解读。这样的研究理路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以往朦胧诗研究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曾经解释不十分明晰的问题提供基于认知科学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曾念长[9](2019)在《共鸣与变奏——诗人通信与朦胧诗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1977年,北岛与舒婷第一次通信,随寄诗作五首,其中一首叫《一切》。舒婷回信,随寄即兴创作的《这也是一切》。在当代诗史上,这是有案可稽的一次通信。随信唱和的两首诗,也成了名作,时时被相提并论。多年以后,我们以旁观者视角回顾这些历史细节,依然颇有所获——在新诗潮尚未公开之前,年轻诗人如何通过书信交流,让唱和隔空发生,让抒情南北呼应,最后全成了一种重要的文学事实。参照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的说法,一个完(本文来源于《创作评谭》期刊2019年03期)
梁晓凤[10](2019)在《浅论李商隐朦胧诗美学特质》一文中研究指出李商隐是晚唐时期的重要诗人,因被卷入"牛李党争"而屡受排挤,爱情之路也一波叁折,加之晚唐"凄婉哀怨"的诗风影响,使本就敏感的诗人更加多愁善感,种种境况为李商隐营造了创作朦胧的氛围。李商隐的朦胧诗在诗歌意象的创造上有独到的见解,使诗歌具有别致的朦胧美的风格。凄美由于李商隐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多离别的感情生活,使其诗歌本身就具有(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9年08期)
朦胧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后朦胧派"逐渐尘埃落定,形成两个主要的分支。其中的一支追求"纯诗",放眼世界,胸怀传统,他们理想的诗歌写作纯粹、优雅,同时又富有实验风格,也被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诗人";而另一支的主要构成是南京的"他们"、成都的"非非",通常被称为"生活诗人"或"口语诗人",主要关注日常,兴趣也不在于表现时代和社会,而是探讨一种新的可能性,拓展表达的疆域,以更丰富也更放肆的辞令来展现语言的批判性。与风格上的差异相比,这两大分支之间的基本共识表现得更为明显:都将创作视为是与语言发生本体追问关系。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朦胧诗"与"后朦胧诗"合流为一股诗潮,取而代之的是"扩张"或"缩削"的诗学分类,并向着"敞开领域"继续冒险前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朦胧诗论文参考文献
[1].钟义荣,张慎.朦胧诗论争与“新时期”诗论观念的转型[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
[2].张枣,亚思明.论“后朦胧诗”[J].文学评论.2019
[3].王志刚.朦胧诗的经典化历程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9
[4].邓忠,吴永强.朦胧诗的“哲学性”及“现代性”——以“我”的原点性和尺度性为视角[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5].肖柳.浅谈袁可嘉“新诗现代化”对燕卜荪“朦胧”诗学的吸收与创新[J].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9
[6].陈莉.王夫之“朦胧”诗学观念研究[J].文艺评论.2019
[7].高宁.论陌生化的实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以朦胧诗和莫言小说为研究中心[J].散文百家.2019
[8].吴永强,邓忠.从朦胧诗的语法特征到文学性的实现[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曾念长.共鸣与变奏——诗人通信与朦胧诗的发生[J].创作评谭.2019
[10].梁晓凤.浅论李商隐朦胧诗美学特质[J].甘肃教育.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