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犍陀罗语文学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朱韬[1](2021)在《“坐忘”思想史论》文中提出“坐忘”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后世好道者、庄学阐释者的关注。南北朝时期,“坐忘”被道教人士接受,并将之改造为道教众多炼养方术的一种,随着道教义理研究的逐渐深入,道教人士对于“坐忘”的认识也不断变化;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借鉴老庄思想展开译经活动,“坐忘”“槁木死灰”等术语便借此机会进入佛教视野,而“坐忘”“槁木死灰”等带有特定思想内涵的理论术语,一旦被借用,也意味着思想上的交流,站在特定立场的借用,必然要以赋予其新的意义为前提;又因“坐忘”是庄子借孔子和颜回之口讲述的,所以儒者对“坐忘”较为重视,在构建自身学术理论时也常借用“坐忘”。“坐忘”受到儒释道三家广泛关注,承载着儒释道三家的独特思考,本文在探讨“坐忘”在中国思想史上发展演变的同时,也试图描绘更为立体的儒释道交流图景。作为修养论的庄子“坐忘”,具体展开为“坐而忘”的修养方法和“坐于忘”的修养境界;其中“坐而忘”的修养方法包括与庄子独特认识论相匹配的“忘仁义”“忘礼乐”“隳体黜聪”的次第性修养,和“心斋”一类的“坐式行气”两方面;“坐于忘”的修养境界,即“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身心状态,落实到日常生活,最终呈现为游于世的“庸人”。魏晋玄学主要发展了“坐忘”的修养境界义。郭象消解了庄子“坐忘”的修养方法义,将“坐忘”视为圣人统合“内圣外王”的最高境界,“自得”“应物”是圣人“内圣外王”的特质。韩康伯以“坐忘遗照”注解圣人“神”的境界,将郭象以“坐忘”境界塑造“圣人”理想人格时所隐含的神秘性体现得更为突出。道教更重视“坐忘”的修养方法义。早在南北朝时期,道教徒已开始从方术的角度去理解“坐忘”,随着佛道论衡的不断深入,道教认识到自身理论的不足,庄子“兼忘”的思维方式受到道教徒的重视,并由此发展出重玄思潮,“坐忘”也因其心性修养义的解读空间,成为与重玄学相匹配的修养方法;到了唐代,道教徒思考的问题,从义理深化转移到如何将新兴的重玄义理与传统修养实践的肉身成仙说相协调,也就是“心”“形”如何沟通的问题,经过一系列的探索,最终“坐忘”被主张性命双修的内丹学所吸收。“坐忘”与佛教“禅”的交流、融合,以及与理学“静坐”的渊源,也值得重视。“禅”在印度包含繁琐的名相分析和复杂的实践步骤,但这种“禅”,自传入中国始便为适应中国文化土壤逐步简化,最终在完全中国化的禅宗那里,“禅”的理论核心已被庄子“坐忘”的思想内涵所取代,反而是强调“坐禅”时,常被斥责为小乘“枯木禅”。在佛道教的影响下,很多儒家学者也采用“静坐”这一修养形式,但为理学作出开拓性贡献的二程兄弟不满足于此,他们既批判“静坐”,又以儒家“主敬”说重新定义“静坐”,并最终使“静坐”这一修养形式在理学中得以传承。
张重洲[2](2021)在《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昌国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佛教势力的发展及寺院经济兴衰问题,一直是吐鲁番佛教史和经济史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研究认为,高昌国建政及对初期佛教的政策,奠定了佛教发展和寺院经济的基本走向。佛教地理决定了寺院经济的根本发展模式和路径,但高昌国佛教经济体制与国家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之间,呈现出相近及相悖的两种趋势。高昌国的寺院经济以佛教主导,同时包含有多种宗教下的经济成分,其在高昌国内兴衰与发展均有一定的必然性因素支撑。高昌国的寺院经济是以佛教寺院和僧尼寺户为主体,围绕这两个主体所产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形成了以土地经营为核心的基本经济形态,寺田在性质、数量、来源等方面均与世俗社会保持一致,经营门类和方式也大致相当。寺院经济具有宗教性、社会性、封闭性、地域性四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寺院内部财务收、支平衡,兼营多种经营门类,有完整且成熟的“常住”管理制度与财务核算方法。国家设置有专门的僧务机构,形成了僧官阶层,两种制度和体系共同运行管理寺院财产。此外,还通过《僧尼籍》来管理寺院僧尼及其附属人口,按照一定标准征收赋税劳役,其征收标准随着经济体制而发生改变。寺院内部僧尼群体间地位高低和财产分化明显,存在“中层僧尼”群体,普遍在寺院之外还从事着各自的经济活动,与豪门望族往来密切,深入到基层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贯穿社会发展的始终。高度的世俗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益,尼僧群体、货币支付、国家体制、社会动荡等诸问题均与寺院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均加剧并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和寺院经济的固化。唐西州建立后,寺院经济并没有发生“衰落”,而是逐步在改革中转型重构,最终逐渐适应新政权的改革并完成自我革新。总体而言,高昌国寺院经济自身是一个闭环的完整链条,其发展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最终至衰落的全过程,形成了特有的经济体系,构成了复杂的社会共同体。
段晴[3](2020)在《专栏主持人语》文中研究表明本期首推"丝路之畔的古代印度伊朗语"专栏。由此专栏名,可知专栏所涉及的大致的时空范围。"丝路之畔",囊括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丝绸之路所经路线,曾经以陆路从中国内地经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路径,穿越纵横交错的帕米尔高原、兴都库什山脉,与广袤的中亚地区连接,最终到达西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生活在这一辽阔地理范围的民族,在古代都曾与中国的中原地区发生过人群与文化的交流。这
王兴伊[4](2019)在《从两件楼兰医学文书解读中印医学的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楼兰L.A.遗址出土的"蛇床子散"纸文书残片,其方源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蛇床子散",因中原军队屯戍楼兰而传至西域。本文通过考察该文书,结合楼兰其他中医文书以及回鹘文、粟特文、波斯文医学文献中含有的中医元素,解读中医由中原向西域的传播。而楼兰L.B.遗址出土的载有佉卢文"达子香叶散"的木牍,陈明研究其方还见于库车出土的梵文《鲍威尔写本》、敦煌出土的梵文《医理精华》和梵语于阗语双语《耆婆书》。而笔者发现"达子香叶散"就是藏医的"杜鹃大臣散",又见于蒙医,并影响维医和中医,其代表印度医学由印度向西域再向中原传播。
区佩仪[5](2019)在《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早在汉魏时期东传西域,从此开展延绵千年辉煌的西域佛教史。公元十世纪中叶伊斯兰文化进入后西域佛教开始衰落,但近世纪出土的大量考古遗存显示,佛教在高昌地区直至九世纪中叶回鹘从蒙古高原西迁建立高昌回鹘王国时依然盛行不衰,到约十五世纪始被伊斯兰文化完全取代。高昌地区在南北朝以后流行汉传佛教,有学者甚至认为这里基本上是汉传佛教的翻版。然而目前文献资料揭示这种论断未必是高昌回鹘佛教的真实反映,例如糅合佛教大、小乘思想的弥勒信仰在西域的传承和发展与汉地就有着不一样的轨迹。弥勒信仰虽从大乘净土思想发展出来,却是唯一结合原始教义、部派念天生天修持,以致大乘菩萨思想,同时包含着上生兜率净土与下生人间净土的信仰系统,在佛教思想史与传播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十六国尤其北凉前后此信仰随着西域僧人传入,在中国西北地区广为传播。中国的弥勒信仰在唐中叶以后已见式微并逐渐被阿弥陀净土信仰取代,但前者在西域尤其北道的发展似仍持续兴盛并延展至回鹘王国时期。大量出土的回鹘佛教遗存如着名说唱文学回鹘文《弥勒会见记》和回鹘皇家寺院西大寺等的发现,在在显示回鹘入主高昌前后西域北道仍有不少弥勒信仰流布的痕迹。本文以横跨近五百年的回鹘王国为立足点,通过对前后时代及周围地域的考察,研究弥勒信仰进入西域的源流脉络及此信仰在传入西域后的内涵演变和传承发展,尝试为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重塑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面貌。弥勒信仰最早是由印度西北通过西域地区再传入中国,后在西域北道直至回鹘王国时仍然盛行,可是能依据考证回鹘时期的弥勒信仰形态、传承和发展情况的东西方文献资料却十分有限而且零散。本研究涉及较大的时代、地域跨度,以及大、小乘佛学思想与佛教传播历史等,因此笔者主要运用历史文献考证法,检索利用的文献包括汉文历史文献、汉文经录、高僧传记及游记、佛教经典主要为汉文佛典和沿线出土文物文献等。本文同时运用考古资料比对法,利用与本研究题目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出土实物遗存的考古资料作辅助考证。为了更好厘清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形态与面貌,本文首先溯源此信仰形成、发展与东传西域的传布脉络。从弥勒经典及图像考察,包含上生、下生思想的成熟“弥勒信仰”是经过一段漫长多阶段的过程而逐步演变、发展形成的。种种资料显示,弥勒信仰与以乌仗那为中心的法藏部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它也最有可能是弥勒信仰兴起与传播的关键。至于弥勒信仰东传西域的时限及路线范围,考察显示塔里木北缘、西域北道的龟兹和焉耆与弥勒信仰传播的联系甚为明显,传承为扇宾及法藏部一脉。然而弥勒信仰尤其上生崇拜作为一个独立信仰体系而在西域北道流行的应该始自北凉高昌。麹氏高昌和西州时期明显流行汉地回传的大乘佛教,亦见有多元净土信仰出现,并与属宾-龟兹-北凉一脉的佛教传统杂行。笔者从回鹘文经籍文书、回鹘佛教实物遗存包括回鹘文《弥勒会见记》等来考察在高昌回鹘时期弥勒信仰的形态内涵及流布情况。综合资料分析,可以相信早期弥勒上生信仰是约于公元三世纪中由罽宾的法藏部及/或其支系,通过罽宾道经疏勒传入龟兹地区;成熟的弥勒信仰于四世纪初至中在龟兹地区开始流布,于四世纪末五世纪初传入中国河西地区再回传高昌。这个传承过程中,西域北道的弥勒信仰由最初纯粹的罽宾-龟兹法藏系的涅盘-禅观-生天传统,逐渐转向为包括上、下生及多元思想的信仰系统。因此,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或可被视为中西合璧、大小乘及多元思想磨合与融和而出现的一种崭新信仰体系。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现存可资查证的历史文献与考古资料,其中涉及的材料有局限性,所得考察和推论也未必能反映事实的全部,只是希望借着本研究能稍为填补有重要和持续影响力的佛教净土系统弥勒信仰和部派法藏部在西域佛教史上的空白,为日后对西域佛教更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提供一个基础。
张理婧[6](2019)在《笈多王朝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笈多王朝被誉为“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萨尔那特佛教造像是该时期最重要的艺术遗存之一,萨尔那特也是与犍陀罗、秣菟罗齐名的佛教造像中心。笈多时期,该地制作的佛像被后世誉为“经典佛像”,并影响了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地区佛教造像的风貌。本文调查了现存笈多时期萨尔那特出土的佛教造像共计71件,通过与同期秣菟罗造像的比对分析,明晰萨尔那特佛教艺术的演变脉络和延伸影响。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追溯了萨尔那特在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佛教艺术遗存,使萨尔那特佛教艺术的发展有脉可寻。第二部分对萨尔那特造像风格进行溯源,并将笈多时期萨尔那特的佛像、菩萨像、组合佛传石雕分为五期,分析每个时期的风格特征。第三部分从造像的面容、服饰、头光背光、手印持物四个方面,比较秣菟罗与萨尔那特两大造像风格的差异,进一步明确萨尔那特佛教艺术的特点及价值。第四部分阐明萨尔那特风格的辐射范围,包括尼泊尔、泰国、柬埔寨、中国等多个国家地区,具体分析了该风格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邹飞[7](2019)在《论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犍陀罗有广义、狭义之分。本文以广义犍陀罗地区的核心区域塔克西拉、白沙瓦和斯瓦特为主要研究对象展开论述。犍陀罗地区,以犍陀罗佛教艺术而闻名于世,因此本文以佛教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为主要的依据,将该地区的历史划分为4个时期:传说和史前时期;佛教文明萌芽时期;佛教文明发展时期;佛教文明衰落时期。犍陀罗地区佛教遗址数量巨多。进入19世纪,欧洲探险家、考古学家开始进入该地区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活动。20世纪以后,以亚历山大·坎宁汉爵士、约翰·马歇尔爵士、大卫·斯普钠博士、简·沃格尔博士等人为主要代表,对该地区的佛教遗址展开进一步地发掘。本文根据佛教遗址具体形制的不同,将犍陀罗地区的佛教遗址划分为三类:(1)佛教城址,主要包括斯尔卡普城、斯尔苏克城、查萨达城。(2)佛教寺院遗址,主要包括塔克西拉地区的朱利安寺庙、莫拉·莫拉杜伽蓝、喀拉宛寺庙,白沙瓦地区的撒赫里·巴赫洛尔寺庙、塔赫特—依—巴依寺庙、斯瓦特地区的布特卡拉I号寺院、塞杜沙里夫一号寺院等。(3)佛塔遗址,主要包括塔克西拉地区的达摩拉吉卡佛塔、鸠那罗佛塔、拉尔查克佛塔、皮帕拉佛塔,白沙瓦地区的沙赫吉—基—德里塔等。这些城址、寺院和佛塔体现了犍陀罗文明发展、兴盛至衰落的脉络,是研究犍陀罗文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犍陀罗式佛教雕塑,可以根据不同的原料分为石质、陶质、灰泥和金属雕塑等,在犍陀罗地区的各佛教城址、寺庙和佛塔中多有发现,且犍陀罗式佛教雕塑题材丰富,包括佛像、菩萨像、本生故事和佛传故事场景等。此外,在犍陀罗地区各遗址中都发现了大量的佉卢文、婆罗迷文铭文,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种钱币,这些也代表了犍陀罗文化发展的不同时期和阶段。大约公元纪年前后,佛教开始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西域地区,在丝绸之路南北两道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进入20世纪后,西方探险家、考古学家对中国西域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揭露了大量的佛教遗址,盗取了数量巨多、价值珍贵的佛教艺术品。本文拟将丝路南北两道的佛教遗址进行梳理,根据其地域范围的不同划分为:于阗区、鄯善区、疏勒区、龟兹区、焉耆区和高昌区等。本文拟在目前考古文物资料所见的基础上,从佛教寺院布局、佛塔形制和像堂形制、佛教雕塑、文字和钱币等几方面论述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其中,佛教寺院布局呈现出与犍陀罗地区佛教寺院相似的布局,即前塔(院)后(僧)院的方式,早期的佛教寺院中塔院是主要的礼拜中心,后期塔院和僧院均成为主要的礼拜中心。佛塔形制方面也呈现与犍陀罗地区佛塔相似的方式,以方形塔基为主,圆柱形塔身,覆钵式顶。犍陀罗式佛教雕塑在中国西域地区也有较多的发现,主要包括建筑材料中的犍陀罗式风格以及犍陀罗式佛教雕塑。文字和钱币方面的影响主要是佉卢文、婆罗迷文的传播,以及在丝路南道发现的汉佉二体钱等。这些遗物体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证据,也证实中国西域地区在佛教东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张哲[8](2018)在《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净土变壁画是所有佛教绘画中场面最欢乐的一种,它展示了众生得到救度后所享受的极乐生活。相比之下,佛教的本生故事画表现的是佛陀在历历前世所遭受的种种苦难,诉说着因缘关系下业报轮回的真义;佛传故事以佛陀一生的艰苦历程表现出释迦牟尼佛为救度众生,堪忍娑婆世界一切苦难,以“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勇士精神,兼怀无限的悲悯之心,为娑婆世界众生创造了脱苦得度的机会;其他的经变画,如莫高窟为数较多的维摩诘经变,佛经内容强调的是在家居士亦能深入世间,解救众生,同样可以超凡入圣,达到涅盘解脱的境界,说明佛国与世间无二无别,如来种存在于烦恼之中。维摩诘经变以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相向而坐为经典画面构图,表现了二人针锋相对的论辩场景,并无什么欢乐可言。还有观音经变、法华经变、报恩经变等,也都在展示着人生凄苦,福祸无常。总之,多数佛教绘画都是以“苦”“集”谛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内容,而净土变是以“灭”“道”谛出世间法为主要宣传对象,为众生指明了灭苦之道,刻画出了灭苦后的极乐生活状态。这样欢乐的净土变,尤其是极乐净土的代表——西方净土变,在盛世唐朝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普遍欢迎。西方极乐净土正与大唐盛世王朝相暗合,绘制西方变一方面是为供养者往生净土积攒功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安定,人民富足的侧面反映。西方净土变融合了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审美特质,从它的基础构图就可以看出明显区别。本文将早期西方变构图分为“偶像式西方变”和“胜境式西方变”两种构图模式,认为它们分属于古代印度“圣物崇拜”和古代中国“建筑礼制”两类图像体系,并针对这两类图像体系的起源与发展脉络展开了深入的探索分析,分别提出了“对称式围绕”和“礼仪规制”,以及“平行直交”透视空间法的发展应用,对两种构图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也以此试图说明盛唐时期西方净土变的图像形成之根源。两种构图模式经历了各自的发展历程,最终在盛唐完美合璧。这既是中印文化融合的表现,也是佛教美术中国化进程中的一种典型图像样式,对之后佛教绘画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净土变除了构图上的中印融合以外,在画面元素上也饱含着佛、儒、道文化的象征性特征,本文对西方变中的行树、罗网、栏循、七宝、华盖、斗拱、阙楼等图像元素所蕴含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象征意义做了逐个分析说明,并尽可能展示出它们在不同的西方净土变中的表现效果。这些画面元素的象征寓意是中印文化各自审美观念的体现,亦可将西方净土变的审美欣赏提高到一个更为专业的程度。净土变将中印两个民族的艺术审美与净土信仰相结合,创造出了经典的、影响深远的佛教绘画样式,也为我们呈现出唐代劳动人民积极、乐观、向善的审美态度。其中所蕴含的更多的审美意象,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发掘研究。
赵艳[9](2018)在《释迦牟尼佛神话研究 ——以佛传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佛教起源于印度,是古典时期亚欧多种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产物。围绕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形成的神话是佛教神话的核心。以“八相成道”的过程为主要线索,释迦牟尼佛神话可分为诞生神话、降魔成道神话、初转法轮神话、涅盘神话四个主要部分,并涉及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情节。释迦牟尼佛神话主要由佛传的文本与图像构成,受到希腊文化的浸染,基本形成于部派佛教晚期、大乘佛教初期,在佛教东传与中国化的过程中得以充分发展与完成。佛传文本是在希腊神话与希腊传记双重影响下形成的一种长于叙事、神话色彩极其浓厚、偏向于借助人物生平表达信仰观念的经典。早期仅仅散见于契经中,随着佛教的发展,开始趋于体系化。历经千年之久译出的汉译佛传,相对于缺少文字典籍的古代印度和中亚而言,是十分宝贵的研究资料。中国人编撰的佛传,其思想内容与汉译佛传相一致,体系更为完整。佛传文本不仅在横向上表现了释迦牟尼佛神话同一内容的多样性特点,而且在历史纵向上呈现出佛传更为系统化和成熟化的发展脉络。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从直观叙述上突破了神话文本阐释所面临的臆想性困境,是更加立体全面地理解释迦牟尼佛神话的一种重要途径。在那个已逝的神话世界中,图像作为宣扬、传播和凝聚文化的理想工具,其社会价值远远超过于当下。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初创时期的中印度模式,延续古印度认为雕画佛像乃是冒渎神圣之事的传统,仅以菩提树、法轮、足迹、莲花、窣堵波等象征性的符号表现释迦牟尼佛的存在。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成熟时期的犍陀罗模式,是佛教中“人文主义”因素与希腊精神碰撞和融合的结果。主要得益于希腊神话历史观念和再现历史能力的浸染,汲取希腊艺术强调叙事性构图的方式,形成了具有高度写实性的单个佛像和线性连贯叙事的佛传图像,并决定了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在发展与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走向。在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的积极推动之下,北印度的秣菟罗和南印度的阿玛拉瓦蒂与犍陀罗成三足鼎立之势,互相融合、共同发展,将印度本土之传统与外来之因素融会贯通,使佛传图像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释迦牟尼佛神话传播过程中的新疆敦煌模式体现了佛教以及佛教神话的中国化特色。释迦牟尼佛神话文本与图像相互印证,相辅相成,形成了完整的蕴藏象征含义与文化内涵的释迦牟尼佛神话体系。不仅是佛教义理最形象化的解释,也是沟通佛教义理与信仰者思维联系之间的重要介质,具有宗教神话学的范式意义。首先,神话的文本与图像,赋予了释迦牟尼以神性,对释迦牟尼从觉悟者的“人性”层面逐渐过渡到释迦牟尼佛的“神性”层面;从历史人物转变为神话人物起到了决定性意义。其次,部派佛教晚期逐渐勃兴的大乘佛教趋于世俗化和大众化的发展,以释迦牟尼佛为核心的神话开始扩展为三世佛与三身佛的神话体系。同时,脱胎于释迦牟尼佛神话模式的菩萨和高僧的形象也被逐渐神化,使得佛教的万神殿最终扩展为“恒河沙数”的无穷境地。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佛教从自释迦牟尼创立之初,仅仅以“四谛”和“三法印”为理论核心的学说派别,演变为真正意义上的以“信仰主义”为核心的世界性宗教的关键所在。基于上述种种缘由,本文试图以佛传文本与图像相结合的方式,结合宗教神话学的研究方法,围绕着“释迦牟尼佛诞生神话”、“释迦牟尼佛降魔成道神话”、“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神话”和“释迦牟尼佛涅盘神话”中所蕴含的和表现出的宗教与文化的象征意义进行系统、深入的探究。旨在将零散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整合,纵向上梳理出其发展史,横向上对比其互相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期形成关于释迦牟尼佛神话详实而完整的资料体系,为学术界的相关论题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对以标志性神圣事件为依据的神话内容做出宏观性的研究,结合细微之处的名物意象挖掘其表像后的宗教以及文化的象征意义,不仅体现了释迦牟尼佛神话研究的本质意义,为认识释迦牟尼在佛教乃至世界文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与价值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同时也为其他宗教神话的研究起到了范式性的意义和作用。可以从根源上探究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共性因素,为宗教神话学的研究拓展新的视野,注入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宗教神话学学科的发展。
韩树伟[10](2018)在《丝路沿线出土怯卢文书研究述要》文中研究指明丝绸之路沿线出土的怯卢文书是研究古代祛卢文使用国家及其周边地区历史、法律社会、经济的重要史料。祛卢文书的发现,除了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乌兹别克斯坦等处外,在中国新疆亦有发现,尤其是尼雅等地出土的怯卢文书为大宗。近年来,随着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有关怯卢文的出土资料及传世文献的释读、整理与研究,尤其是法律、社会、经济类文书的发表、出版逐渐增多,故有必要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从遗址考古发掘、对出土文书文物的释读、地理环境的变迁等多方面,为学界同仁深入研究古代新疆塔里木盆地鄯善、于阗及其他地区的社会形态、民族构成、区域关系、历史地理等提供参考资料之便利,对丝绸之路、西域史研究大有裨益。
二、犍陀罗语文学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犍陀罗语文学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坐忘”思想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庄子“坐忘”义辨析 |
第一节 “忘仁义”“忘礼乐”解 |
一、“坐忘”寓言文本辨正 |
二、“忘”之意蕴 |
三、“仁义”“礼乐”所指 |
第二节 “隳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解 |
一、“隳肢体、黜聪明”与“离形去知”的关系 |
二、“一受其成形”的痛苦 |
三、“聪明”与“知” |
第三节 “同于大通”与“化则无常” |
一、何谓“大通” |
二、“同则无好,化则无常” |
三、“坐忘”与“逍遥游” |
第四节 何谓“坐忘” |
一、解“坐” |
二、“坐忘”与“心斋” |
三、“坐忘”与“吾丧我” |
第二章 魏晋玄学对“坐忘”修养境界义的发展 |
第一节 郭象“坐忘”思想研究 |
一、郭象对“坐忘”修养方法义的消解 |
二、“坐忘”与“内圣外王” |
三、“坐忘自得” |
四、“坐忘而后能应务” |
小结 |
第二节 韩康伯“坐忘遗照”研究 |
一、“坐忘遗照”出处 |
二、韩康伯“坐忘”义辨析 |
三、韩康伯“遗照”义辨析 |
四、韩康伯“坐忘遗照”义辨析 |
余论 |
第三章 道教对“坐忘”修养方法义的发展 |
第一节 方术化的“坐忘” |
一、“众术”中的“心斋坐忘” |
二、“斋”中的“心斋坐忘” |
三、“存思”与“坐忘” |
第二节 “坐忘”与重玄思潮 |
一、重玄学溯源 |
二、成玄英对“坐忘”的理解 |
三、王玄览以“坐忘”“舍形入真” |
第三节 性命双修视野下的“坐忘” |
一、《天隐子》的内在矛盾 |
二、云本《坐忘论》将“坐忘”系统化 |
三、石刻《坐忘论》:“坐忘”是“求道之阶” |
四、钟吕金丹道体系下的“坐忘” |
第四章 “坐忘”与儒释修养论 |
第一节 “坐忘”与“禅” |
一、“禅”义溯源 |
二、“枯木死灰”与“灰身灭智” |
三、“枯木龙吟” |
第二节 “坐忘”与“静坐” |
一、二程“静坐”说的渊源 |
二、二程对“静坐”“坐忘”的矛盾评价 |
三、二程对佛教修养论的批判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史概述 |
第三节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高昌国佛教及寺院经济的结构 |
第一节 高昌建国前后对佛教的政策 |
第二节 寺院经济与佛教地理 |
第三节 寺院经济的概念及与其他宗教 |
小结 |
第二章 高昌国佛教寺院的经营模式及财务收支 |
第一节 高昌国寺院的基本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寺院日常收入 |
第三节 寺院日常支出——对《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解斗帐历》再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国的僧官、僧众和寺户 |
第一节 僧官阶层的执掌及管理 |
第二节 国家政权对僧众的管理及其赋税劳役 |
第三节 寺户制度及依附人口 |
小结 |
第四章 高昌国僧尼的经济活动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僧尼个人的私有经济 |
第二节 释门群体与豪门望族间的往来 |
第三节 佛教僧尼的宗教活动与社会角色 |
小结 |
第五章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和衰落 |
第一节 多维视野下的寺院经济与高昌社会 |
第二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的转型 |
第三节 高昌国寺院经济衰落再探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从两件楼兰医学文书解读中印医学的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1 楼兰出土文书的文献学价值 |
2 两件楼兰出土医学文书 |
2.1 汉文“蛇床子散”残片 (L.A.II.i正面) [1]177 |
2.2 佉卢文“达子香叶散”残牍 (林702) [13] (背面) |
3 解读中印医学在西域的传播 |
3.1 中医由中原向西域传播 |
3.2 印度医学从印度向西域再向中原传播 |
4 结语 |
(5)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一. 论文选题背景 |
二. 论文研究意义 |
第二节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选题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四节 选题的内容和凡例 |
一. 论文内容 |
二. 范围界定 |
三. 格式规范 |
第一章 弥勒信仰—起源及传播 |
第一节 弥勒净土信仰 |
一. 净土信仰的兴起 |
二. 弥勒净土与修定的关系 |
三. 弥勒净土与大乘思想的关系 |
四. 弥勒角色的演变 |
第二节 弥勒六部经 |
一. 成佛经类 |
二. 下生经类 |
三. 上生经类 |
第三节 弥勒图像的出现 |
一. 佛教艺术的起源 |
二. 弥勒图像的出现 |
三. 弥勒图像的各种形式 |
四. 弥勒图像与大、小乘佛教的关系 |
第四节 部派与弥勒信仰 |
一. 弥勒信仰形成的年代与地域 |
二. 与弥勒信仰有关的小乘部派 |
第五节 弥勒信仰的东传 |
一. 佛教初传西域时序 |
二. 弥勒信仰初传西域 |
三. 初传西域路线 |
小结 |
第二章 回鹘以前西域及周边地区的弥勒信仰 |
第一节 塔里木西缘的绿洲佛国 |
一. 疏勒 |
二. 莎车、斫句迦 |
第二节 塔里木南缘的绿洲佛国 |
一. 于阗 |
二. 鄯善 |
第三节 塔里木北缘的绿洲佛国 |
一. 龟兹初传佛教 |
二. 龟兹佛教的承传与流布 |
三. 弥勒信仰足迹 |
第四节 河西走廊 |
一. 凉州 |
二. 敦煌 |
小结 |
第三章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 |
第一节 回鹘前后时期的高昌佛教 |
一. 北凉高昌 |
二. 麴氏高昌 |
三. 西州高昌 |
四. 高昌回鹘 |
第二节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从回鹘文经籍文书考察 |
一. 回鹘文佛经残卷 |
二. 回鹘文礼忏文书 |
三. 回鹘文社会经济文书 |
四. 回鹘文《弥勒会见记》 |
第三节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从佛教实物遗存考察 |
一. 高昌地区遗存 |
二. 龟兹地区遗存 |
三. 北庭回鹘大寺 |
第四节 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从其他相关的佛教思想考察 |
一. 忏悔灭罪 |
二. 天王护国 |
三. 王法正理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笈多王朝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萨尔纳特佛教艺术在早期的发展 |
第一节 孔雀王朝的主要遗存 |
第二节 贵霜王朝的主要遗存 |
第二章 笈多时期萨尔纳特佛教造像风格的形成 |
第一节 笈多王朝: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 |
第二节 婆罗门教及耆那教传统 |
一、婆罗门教的影响 |
二、耆那教与萨尔那特佛造像的关系 |
第三节 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的分期及风格特征 |
一、佛像 |
(一)贵霜—笈多时期 |
(二)笈多早期:350-400年 |
(三)笈多中期:400-450年 |
(四)笈多鼎盛时期:450-500年 |
(五)笈多晚期:500年以后 |
二、菩萨像 |
(一)笈多中期至鼎盛时期:400-500年 |
(二)笈多晚期:500年以后 |
三、组合佛传石雕 |
(一)笈多早期至鼎盛时期:350-500年 |
(二)笈多晚期:500年以后 |
第三章 萨尔纳特与同期秣菟罗造像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头部相容 |
一、佛像肉髻 |
二、面容 |
三、菩萨发饰 |
第二节 “天衣”与“湿衣” |
一、衣纹 |
二、领口 |
三、腰带 |
四、左侧垂褶 |
五、脚间垂褶 |
第三节 头光、背光样式 |
一、头光 |
二、背光I型:舟型 |
三、背光II型:碑型 |
第四节 手印、持物 |
一、手印 |
二、持物 |
第四章 萨尔纳特佛教造像的延伸影响 |
第一节 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
第二节 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 |
第三节 对中国的影响 |
结论 |
附录:现存笈多时期萨尔那特出土佛教造像汇总表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论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界定 |
一、犍陀罗文化 |
二、中国西域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犍陀罗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传说和史前时期 |
第二节 佛教文明萌芽时期 |
第三节 佛教文明发展和兴盛时期 |
第四节 佛教文明的衰落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遗址 |
第一节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城址 |
一、斯尔卡普城 |
二、查萨达遗址 |
第二节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寺院 |
一、朱利安寺庙 |
二、莫拉·莫拉杜伽蓝 |
三、喀拉宛寺庙 |
四、塔赫特—依—巴依遗址 |
第三节 犍陀罗地区的佛塔 |
一、达摩拉吉卡佛塔 |
二、鸠那罗佛塔 |
三、拉尔查克、皮帕拉佛塔 |
四、詹迪亚尔庙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犍陀罗地区出土遗物分析 |
第一节 希腊化遗物 |
一、希腊化装饰盘 |
二、圆雕图像 |
第二节 石质佛教雕塑 |
一、菩萨像 |
二、佛传故事浮雕 |
三、本生故事场景 |
四、浮雕残件 |
第三节 陶质佛教雕塑 |
一、公元1世纪的佛教雕塑 |
二、公元4—5世纪的佛教雕塑 |
第四节 灰泥佛像雕塑 |
一、公元1—3世纪的灰泥雕塑 |
二、公元4—5世纪的雕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犍陀罗文化东传和中国西域的佛教遗址 |
第一节 犍陀罗佛教寺院布局的演变 |
一、佛教寺院布局 |
二、佛塔形制的演变 |
三、佛教雕塑 |
第二节 犍陀罗文化的东传 |
第三节 中国新疆的佛教遗址 |
一、于阗区 |
二、疏勒区 |
三、鄯善区 |
四、龟兹区 |
五、焉耆区 |
六、高昌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犍陀罗艺术对中国西域佛寺的影响 |
第一节 佛教寺院布局的影响 |
一、寺院布局的影响 |
二、佛塔形制的影响 |
三、像堂形制的影响 |
第二节 佛教雕塑的影响 |
一、建筑饰品中的犍陀罗因素 |
二、犍陀罗式佛教雕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中国西域文字和钱币的影响 |
第一节 佉卢文、婆罗迷文的发现与传播 |
一、于阗、鄯善等地佉卢文的发现 |
二、丝路南北两道的婆罗迷文书 |
第二节 丝路南道汉佉二体钱的发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8)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净土变造像的图式特征 |
二、净土变造像的艺术审美 |
三、材料来源与材料处理 |
四、研究方法及历史回顾 |
第一章 净土思想与早期净土变图式 |
第一节 净土思想的崛起与净土世界 |
一、净土思想的崛起 |
二、弥勒菩萨与药师佛的净土世界 |
三、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世界 |
第二节 早期的西方净土信仰与造像类型 |
一、阿弥陀三尊像类型 |
二、偶像式西方变造像 |
三、胜境式西方变造像 |
第二章 偶像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
第一节 古印度无像时期—“对称式围绕”的产生 |
一、古印度造像的象征性和完整性思维 |
二、佛经中的“围绕”描述与完整性思维下“围绕”表现 |
三、从完整式围绕到对称式围绕 |
第二节 犍陀罗风格时期——“对称式围绕”的发展 |
一、无像时期与犍陀罗时期造像风格对比 |
二、完整性思维产生原因分析 |
三、对称式围绕在犍陀罗造像中的发展 |
第三节 从印度对称式围绕到中国偶像式净土变 |
一、三尊像图式的由来 |
二、“一佛二胁侍”造像形式产生 |
三、从三尊像到偶像式净土变 |
第三章 胜境式西方变的图式形成 |
第一节 建筑礼制对胜境式西方变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建筑礼制与佛教建筑 |
二、北魏佛寺与西方胜境 |
三、建筑礼制在早期西方变中的表现 |
第二节 胜境式西方变纵深空间的形成 |
一、中轴线与平行直交透视法 |
二、平行直交透视空间的对称排布 |
第四章 西方变图式融合及其审美特征 |
第一节 西方变图式新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二节 偶像式与胜境式的发展融合 |
一、偶像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
二、胜境式西方变在唐初的发展 |
三、偶像式与胜境式的融合 |
第三节 西方净土变的象征性审美 |
一、佛教文化象征物——行树、罗网、栏循 |
二、印度尚七传统与“七宝”“四宝” |
三、中国文化象征物——华盖、斗拱、阙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释迦牟尼佛神话研究 ——以佛传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理由及意义 |
一、选题理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一、国外关于释迦牟尼佛神话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二、国内关于释迦牟尼佛神话及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观点、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神话的形成 |
第一节 释迦牟尼佛神话的文本 |
一、释迦牟尼佛神话的契经文本 |
二、释迦牟尼佛神话的传记文本 |
三、释迦牟尼佛神话的本生故事 |
第二节 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的源流 |
一、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的初创:中印度模式 |
二、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的成熟:犍陀罗模式 |
三、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的发展:秣菟罗与阿玛拉瓦蒂模式 |
四、释迦牟尼佛神话图像的传播:新疆敦煌模式 |
第二章 释迦牟尼佛诞生神话 |
第一节 六牙白象的象征意义 |
一、释迦牟尼诞生条件的选择 |
二、六牙白象:普利众生的象征意义 |
三、古代印度文化中的大象 |
第二节 奇异诞生的象征意义 |
一、树下诞生情节的文本 |
二、树下诞生情节的图像 |
三、摩耶夫人与树神药叉女的渊源关系 |
四、奇异诞生方式的隐喻性 |
第三节 灌浴太子与释迦牟尼神性身份的确定 |
一、灌浴太子的文本与图像 |
二、犍陀罗龙蛇形象的特殊性 |
三、中国九龙形象的特殊性 |
四、梵天与帝释天:释迦牟尼佛奇异诞生的见证者 |
第三章 释迦牟尼佛降魔成道神话 |
第一节 降魔成道的文本与图像 |
一、降魔成道的文本 |
二、降魔成道的图像 |
第二节 降魔成道中的苦行相 |
第三节 降魔成道中的地神形象 |
一、地神形象的文本记述 |
二、地神形象的图像表现 |
三、于阗地区的地神信仰 |
第四节 佛魔相对的二元世界 |
一、阿修罗诸魔 |
二、魔罗及其象征意义 |
三、佛魔二元对立的来源 |
第四章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神话 |
第一节 初转法轮及其象征意义 |
一、初转法轮的文本与图像 |
二、双鹿、法轮、三宝的象征意义 |
第二节 释迦牟尼的转轮圣王与太阳神形象 |
一、转轮圣王形象 |
二、太阳神形象 |
第三节 舍卫城神变与千叶莲花 |
一、神变的文本与图像 |
二、千佛化现 |
三、大光明神变 |
四、千叶莲花的象征意义 |
第五章 释迦牟尼佛涅盘神话 |
第一节 涅盘的含义与窣堵波的符号象征 |
一、涅盘神话的文本与含义 |
二、八王分舍利与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 |
三、窣堵波覆钵与舍利的含义 |
第二节 圣树崇拜 |
一、支提释义与图像表现 |
二、圣树意象 |
三、圣树崇拜溯源 |
第三节 释迦牟尼涅盘的象征意义 |
一、涅盘之地与神话的二维立体世界 |
二、狮子卧法的文本 |
三、狮子卧法的图像 |
四、右肋而卧与尚右文化 |
五、举哀者 |
六、迦叶抚足与佛法承继 |
结语 |
一、释迦牟尼佛神话是以希腊文化为主的多种文明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
二、释迦牟尼佛神话文本与图像的特点 |
三、释迦牟尼佛神话的宗教神话学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丝路沿线出土怯卢文书研究述要(论文提纲范文)
一、简牍文书释读 |
二、墓葬、遗址的考古发掘 |
三、历史地理、环境变迁 |
四、宗教艺术 |
五、经济社会 |
六、王号世系 |
七、法律契约文书 |
八、区域关系 |
九、早期居民、人种溯源 |
四、犍陀罗语文学与古代中印文化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坐忘”思想史论[D]. 朱韬. 西北大学, 2021(12)
- [2]高昌国佛教寺院经济研究[D]. 张重洲. 兰州大学, 2021(09)
- [3]专栏主持人语[J]. 段晴. 语言学研究, 2020(02)
- [4]从两件楼兰医学文书解读中印医学的传播[J]. 王兴伊. 图书馆杂志, 2019(06)
- [5]高昌回鹘的弥勒信仰研究[D]. 区佩仪. 中央民族大学, 2019(01)
- [6]笈多王朝萨尔那特佛教造像研究[D]. 张理婧.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7]论犍陀罗文化对中国西域的影响[D]. 邹飞. 兰州大学, 2019(08)
- [8]佛教净土变图式的形成与审美研究[D]. 张哲. 西北大学, 2018(12)
- [9]释迦牟尼佛神话研究 ——以佛传为中心[D]. 赵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丝路沿线出土怯卢文书研究述要[J]. 韩树伟.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