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组成论文_包建平,倪春华,朱翠山,詹兆文,蒋兴超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体组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烷烃,同位素,藻类,塔里木盆地,双峰,糖苷,蓝靛。

单体组成论文文献综述

包建平,倪春华,朱翠山,詹兆文,蒋兴超[1](2019)在《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于色谱—质谱和单体烃碳同位素分析技术,对黔北坳陷高演化海相烃源岩和黔南坳陷虎47井原油中各类生物标志物和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不同层位烃源岩中常用的甾、萜烷的分布与组成呈现明显趋同现象,因而失去了其原有的地球化学意义和实用性。虎47井原油中叁环萜烷系列和孕甾烷系列丰富,但C_(27-35)藿烷系列和C_(27-29)甾烷系列的丰度极低,显示生油窗晚期的产物特征。绝大多数烃源岩中nC_(16-28)正构烷烃系列呈现以nC_(20)或nC_(21)为低谷的前、后2个峰群的分布模式,但其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则十分接近,它们的δ~(13)C值介于-28‰~-31‰之间,呈负偏态变化,即随碳数增加其δ~(13)C值变小,且这一特征不受正构烷烃系列分布特征的影响,表明高演化烃源岩中特殊的正构烷烃系列分布模式是客观地球化学现象。虎47井原油中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也呈负偏态变化,但其δ~(13)C值较高演化烃源岩中的轻约3‰,这可能与有机质热演化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效应有关。因此,在利用正构烷烃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开展油源对比时,所用样品的成熟度应该匹配。(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刘虎,柳中晖,赵成,刘卫国[2](2019)在《水生植物烷基脂类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其单体氢同位素组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生植物是湖泊沉积物中内源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研究者对水生植物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分布特征的研究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湖泊沉积物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总结了全球湖泊已报道水生植物脂类结果,结合在中国主要湖泊新获得的脂类数据,系统讨论了湖泊水生植物脂类分布特征.我们发现水生植物基本以中等链长脂类(C_(23)~C_(25)正构烷烃和C_(22)~C_(24)脂肪酸)为主峰碳,与陆生植物存在差别(以长链脂类为主峰碳),但一些水生植物样品的长链正构烷烃(如C_(27)和C_(29))和长链脂肪酸(如C_(26)和C_(28))也具有较高丰度.沉水植物具有较高含量的长链正构烷烃(平均47μg g~(-1))和长链脂肪酸(平均170μg g~(-1)),与陆生植物脂类含量接近,表明当湖泊中沉水植物大量生长时,其可能对沉积物的长链脂类存在较大贡献.但藻类长链正构烷烃和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较低(平均含量分别为2和9μg g~(-1)),表明其对沉积物长链脂类的影响可能较小.通过对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脂类分子指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ACL_(14-32)和ATR_(14-18)值能有效将藻类和其他植物来源的脂肪酸区分开,Paq′值能很好地将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区分开.每个水生植物样品不同奇碳数正构烷烃(C_(21)~C_(31))和不同偶碳数脂肪酸(C_(20)~C_(30))分子间δD值无明显差别,表明湖泊沉积物脂类分子间δD值的差异可能具有区分其输入来源,以及反映湖泊水文条件的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李二庭,靳军,陈俊,王明,米巨磊[3](2019)在《生物降解稠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热解技术对采自准噶尔盆地风城地区6个重度生物降解稠油进行沥青质热解实验。通过分析沥青质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单体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探索其在降解稠油油源研究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沥青质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特征易受热解温度的影响,指示母质沉积水体环境的参数Pr/Ph比值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增大,在较高的温度下,高碳数、高环数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易裂解生成低碳数、低环数的化合物,导致C_(20)叁环萜烷/C_(30)藿烷和孕甾烷/αααC_(29)R甾烷两个参数的比值随热解温度升高逐渐增大,表明利用沥青质热解产物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进行降解稠油油源判识易出现偏差。而沥青质热解产物单体正构烷烃碳同位素组成随热解温度升高并没有明显的变化,6个降解稠油沥青质热解产物单体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分布曲线呈水平分布,与来自风城组烃源岩的典型原油基本相似,说明沥青质热解产物中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可用于重度降解稠油油源分析。另外,通过对比稠油与其沥青质热解产物中单体正构烷烃单体碳同位素组成差异,可用于研究多油源以及后期混入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9年03期)

黄凯,郑征,胡激江,冯连芳,李伯耿[4](2018)在《丙烯/1-丁烯聚合物合金的单体组成切换法制备:动力学及聚合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球形负载型Ziegler-Natta催化剂和单体组成周期性切换的丙丁淤浆共聚合技术,原位制备了聚丙烯/丙丁共聚物合金。将共聚动力学的矩模型与物料衡算相结合,首次建立了单体组成切换的共聚反应器模型。依据实验所得的丙烯实时消耗速率拟合得到模型参数,并模拟计算了不同单体组成切换频率下的聚合反应活性和聚合产物的组成。结果表明,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各切换频率下丙烯的聚合速率曲线、催化聚合活性,以及合金中1-丁烯的总含量、丙丁无规共聚物的含量和"嵌段"共聚物的含量等。结果还显示,共聚过程中丙烯的脉冲进料有利于提高单体向活性中心的扩散,进而提高聚合速率和聚合活性。(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虎,杨洪,曹蕴宁,刘卫国[5](2018)在《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正构烷烃有机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文与环境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湖泊沉积物中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δD)广泛应用于古环境变化研究,但其正构烷烃通常包含多种植物来源,使其作为环境和气候指标进行解释时面临许多挑战.我们系统调查了青藏高原地区15个湖泊中51个沉水植物(包括39个眼子菜、1个狐尾藻和11个川蔓藻),13个藻类(包括5个轮藻、3个刚毛藻和5个水绵)以及20个湖边陆生植物(包括10个灌木和10个草本植物)正构烷烃的δD值.结果表明:藻类和沉水植物C29正构烷烃δD值与湖水δD值显着正相关(藻类:R~2=0.85,p<0.01,n=9;沉水植物:R~2=0.90,p<0.01,n=25),表明这些藻类和沉水植物正构烷烃的δD值反映了湖水δD值的变化.不同种属的藻类和沉水植物,以及不同水文条件下生长的同一种属植物,其氢同位素分馏值(ε_(a/w))并不稳定,表明生物合成和环境条件(如盐度)可能会影响藻类和沉水植物的δD值.希里沟湖(封闭湖)中川蔓藻的δD值显着偏正于其湖边草本植物的δD值(one-way ANOVA,p<0.01),但可鲁克湖(开放湖)中的轮藻植物与其湖边草本植物的δD值接近(one-way ANOVA,p=0.826>0.05),表明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中藻类和沉水植物仅在封闭湖记录了湖水相对于大气降水富集δD值的信号.对每一个藻类和沉水植物样品,不同碳数正构烷烃δD值无明显差别,表明结合Paq和平均链长(ACL)等指标,不同碳数正构烷烃δD值的差值能帮助我们判断沉积物中正构烷烃的植物来源,及分析古湖泊盆地的沉积类型(开放沉积或封闭沉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李东翰,廖明义[6](2018)在《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单体组成、分子链结构和热学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红外(FTIR)、氢谱核磁(1 H-NMR)、氟谱核磁(19 F-NMR)和凝胶渗透色谱(GPC)对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单体组成和分子链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计算,采用热失重分析(TGA)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热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在分析与测试的基础上,明确了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组成结构和氟醚单体对其热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LV85540型氟醚橡胶是由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TFE)、全氟甲基乙烯基醚(MVE)、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MOVE)和含乙烯基的硫化点单体(c.s.m)组成的五元共聚物。经计算可知,VDF含量约为57.3%,TFE含量约为20.5%,MVE含量约为6.5%,MOVE含量约为15.6%,c.s.m含量约为0.1%。MOVE的加入使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耐低温性能进一步提升,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达-40℃;同时,由于主链中的结构并未被破坏,所以其热稳定性也得到了保持,热分解温度为430℃。(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08期)

刘丰豪,胡建芳,王伟铭,童晓宁,黄超[7](2018)在《8.0 kaBP以来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沉积记录的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古气候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柱状沉积物中正构烷烃分布特征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重建了该地区8.0 ka BP以来的植被变化,进而反演古气候变迁;同时与其他地质记录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探讨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全新世以来东亚夏季风的变化。8.0~4.8 ka BP,长链正构烷烃nC_(27)–nC_(33)含量占绝对优势,Paq值偏低,正构烷烃以陆生高等植物输入为主;相对较低的nC_(27)/nC_(31)比值及较高的ACL27–33值表明这一阶段以草本植物相对发育;长链正构烷烃δ~(13)C整体偏负(–34.7‰~–32.9‰),C_3植物为主;这一时期气候温暖湿润,是东亚夏季风最强盛时期。4.8~2.4 ka BP,长链正构烷烃nC_(27)–nC_(33)含量降低,Paq值偏高,陆生高等植物对正构烷烃的贡献相对减少;nC_(27)/nC_(31)比值升高,ACL27–33值降低,木本植物占优势,草本植物减少;长链正构烷烃δ13C相对正偏(–33.5‰~–29.1‰),C_4植物有一定的增加,但依然以C_3植物为主;这一时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气候朝冷干转变。2.4 ka BP以来,长链正构烷烃nC_(27)–nC33含量升高,Paq值逐渐降低,陆源高等植物的贡献逐渐增加;逐渐降低的nC_(27)/nC_(31)比值以及逐渐升高的ACL27–33值表明草本植物重新占相对发育,木本植物含量逐渐减少;长链正构烷烃δ~(13)C波动剧烈,呈现逐渐偏负的趋势,C_3植物继续占据绝对优势,C_4植物呈现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气候由寒冷干燥逐渐向温暖湿润过度。同时,这一时期各指标呈现剧烈波动的变化趋势,推测可能与长江流域人类活动逐渐增加,显着影响了自然植被变化的过程。这些指标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随着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量的减少而持续减弱,同时记录了多次冷暖/干湿交替事件,存在6次冷干事件(夏季风减弱事件),其中5次与Bond et al.提出的北大西洋冰筏漂流事件一一对应。(本文来源于《地球化学》期刊2018年01期)

张亚男,张慧娟,杨彪[8](2017)在《依赖于单体组成的P(DMAEMA-co-AM)水凝胶的CO2响应溶胀学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和丙烯酰胺(AAm)为单体,利用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CO2响应性的P(DMAEMA-co-AAm)水凝胶,讨论了水凝胶中单体配比、交联剂用量对水凝胶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种共聚水凝胶的响应行为具有高度组成依赖性。通过改变水凝胶中单体的组成,可以在相同条件下观察到CO2刺激下水凝胶的溶胀和消溶胀现象,目前这种现象少有报道。改变交联剂的用量会改变凝胶的平衡溶胀度但不会改变凝胶的响应性。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光学视频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核磁共振光谱(NMR)等表征手段对凝胶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这种转变是聚合物网络中分子内氢键和叔胺基质子化作用相互竞争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期刊2017-10-10)

李洪波,张敏,毛治超[9](2017)在《塔里木盆地原油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塔里木盆地原油类型和油源问题,运用色谱-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分析了该盆地塔中、塔北、塔东与库车地区的典型原油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结构轻烃化合物中,支链烷烃与环己烷系列比环戊烷系列更具明显的成因判识意义。2-甲基环戊烷2 mC_5、3-甲基环戊烷3 mC_5、3-甲基环己烷3 mC_6、环己烷CYC6与甲基环己烷mCYC_6等化合物的δ~(13)C在煤成油最高,δ~(13)C大于-21‰;湖相油次之,δ~(13)C位于-25‰~-22‰之间;再次之为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原油,δ~(13)C位于-27‰~-21‰之间,最轻的为上奥陶统海相原油,δ~(13)C小于-28‰。其碳同位素值可以较好的判别该盆地寒武系-下奥陶统海相油、上奥陶统海相油、湖相油与煤成油。优选的8个特征化合物碳同位素可以作为原油成因类型的划分标志,尤其是2-甲基环戊烷2 mC_5、3-甲基环戊烷3 mC_5、3-甲基环己烷3 mC_6、环己烷CYC6与甲基环己烷mCYC_6等化合物。特征轻烃化合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可成为不同成因原油的划分标志。(本文来源于《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期刊2017年04期)

安小琦[10](2017)在《‘蓓蕾’蓝靛果花色苷组成鉴定及其单体微胶囊稳定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对人工培育的新品种-'蓓蕾'蓝靛果中的花色苷进行了提取纯化工艺优化研究,以最优工艺制备得到花色苷冻干粉样品,对其中花色苷总量、种类进行了检测鉴定,并比较分析其抗氧化能力。另外,试验对'蓓蕾'蓝靛果花色苷中含量最高的矢车菊-3-葡萄糖苷进行了单体制备。对矢车菊-3-葡萄糖苷进行了微胶囊包埋处理,以提高其稳定性,并对高矢车菊-3-葡萄糖苷微胶囊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为'蓓蕾'蓝靛果产品推广及矢车菊-3-葡萄糖苷单体应用提供数据支持。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剂种类、超声波助提时间、料液比、提取剂浓度对提取'蓓蕾'蓝靛果中花色苷效果的影响,之后采用正交试验及方差分析得到提取'蓓蕾'蓝靛果中的花色苷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用体积分数为60%经0.1%盐酸酸化的乙醇进行提取,料液比为1:10mg/mL,超声波助提时间90min。(2)在花色苷纯化研究中,发现AB-8、X-5、D101、XAD7、NKA-9五种大孔树脂中D101型大孔树脂的吸附、解析能力最佳,并通过试验确定了上样浓度1.Omg/mL、pH=3、吸附时间120min、60%的乙醇洗脱等重要工艺参数。在此条件下制得的'蓓蕾'蓝靛果花色苷粗提物中花色苷含量为353.35±0.79mg/g,纯度由4.76%提高到了 35.43%。(3)利用HPLC-MS法鉴定'蓓蕾'蓝靛果中的花色苷组成,共11种花色苷被发现,其中矢车菊-3-葡萄糖苷占花色苷总量90.679%,并且矢车菊-3-乙酰己糖苷(MS =491;MS2=287)首次在蓝靛果中发现。此外,试验还通过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定和ABTS+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将蓝靛果花色苷提取物、矢车菊-3-葡萄糖苷、VC的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数据显示,以上3种物质的抗氧化能力排序为:矢车菊-3-葡萄糖苷>花色苷提取物>VC。(4)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备出'蓓蕾'蓝靛果花色苷中含量最高的矢车菊-3-葡萄糖苷,其冻干粉纯度达到97.8%。正交试验优化得到制备矢车菊-3-葡萄糖苷微胶囊的工艺条件为芯材:壁材为1:97,大豆分离蛋白:麦芽糊精为2:8,均质时间为8min。在此条件下制得微胶囊效果良好,其包埋率为92.17 ±1.87%,微胶囊化率为78.42 ±1.23%,溶解度为 76.21 ± 2.14%,含水率为 5.98 ±0.5%。(5)研究发现矢车菊-3-葡萄糖对光照和高温非常敏感,空气对其影响较小,试验证明包埋处理能显着提高矢车菊-3-葡萄糖苷对光照、温度氧气及消化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20)

单体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水生植物是湖泊沉积物中内源有机质的主要来源,但目前研究者对水生植物正构烷烃和脂肪酸分布特征的研究有限,极大地限制了湖泊沉积物同位素地球化学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文章总结了全球湖泊已报道水生植物脂类结果,结合在中国主要湖泊新获得的脂类数据,系统讨论了湖泊水生植物脂类分布特征.我们发现水生植物基本以中等链长脂类(C_(23)~C_(25)正构烷烃和C_(22)~C_(24)脂肪酸)为主峰碳,与陆生植物存在差别(以长链脂类为主峰碳),但一些水生植物样品的长链正构烷烃(如C_(27)和C_(29))和长链脂肪酸(如C_(26)和C_(28))也具有较高丰度.沉水植物具有较高含量的长链正构烷烃(平均47μg g~(-1))和长链脂肪酸(平均170μg g~(-1)),与陆生植物脂类含量接近,表明当湖泊中沉水植物大量生长时,其可能对沉积物的长链脂类存在较大贡献.但藻类长链正构烷烃和长链脂肪酸的含量较低(平均含量分别为2和9μg g~(-1)),表明其对沉积物长链脂类的影响可能较小.通过对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脂类分子指标进行比较,我们发现ACL_(14-32)和ATR_(14-18)值能有效将藻类和其他植物来源的脂肪酸区分开,Paq′值能很好地将沉水植物和陆生植物来源的正构烷烃区分开.每个水生植物样品不同奇碳数正构烷烃(C_(21)~C_(31))和不同偶碳数脂肪酸(C_(20)~C_(30))分子间δD值无明显差别,表明湖泊沉积物脂类分子间δD值的差异可能具有区分其输入来源,以及反映湖泊水文条件的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体组成论文参考文献

[1].包建平,倪春华,朱翠山,詹兆文,蒋兴超.黔北坳陷高演化烃源岩中正构烷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J].石油实验地质.2019

[2].刘虎,柳中晖,赵成,刘卫国.水生植物烷基脂类含量和分布特征及其单体氢同位素组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9

[3].李二庭,靳军,陈俊,王明,米巨磊.生物降解稠油沥青质热解产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与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研究[J].地球化学.2019

[4].黄凯,郑征,胡激江,冯连芳,李伯耿.丙烯/1-丁烯聚合物合金的单体组成切换法制备:动力学及聚合器模型[J].化工学报.2018

[5].刘虎,杨洪,曹蕴宁,刘卫国.青藏高原地区湖泊正构烷烃有机单体氢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文与环境应用[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

[6].李东翰,廖明义.PLV85540型氟醚橡胶的单体组成、分子链结构和热学性能[J].材料导报.2018

[7].刘丰豪,胡建芳,王伟铭,童晓宁,黄超.8.0kaBP以来长江中下游南漪湖沉积记录的正构烷烃及其单体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和古气候意义[J].地球化学.2018

[8].张亚男,张慧娟,杨彪.依赖于单体组成的P(DMAEMA-co-AM)水凝胶的CO2响应溶胀学行为[C].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摘要集——主题D:高分子物理化学.2017

[9].李洪波,张敏,毛治超.塔里木盆地原油轻烃单体烃碳同位素组成特征[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7

[10].安小琦.‘蓓蕾’蓝靛果花色苷组成鉴定及其单体微胶囊稳定性的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7

论文知识图

—3巨型囊泡发芽的形貌图单体从单体液滴到形成聚合物的扩散与...%NaOH溶液预处理岩心薄片表面SEM测...与鼠源KATIII的序列比对信号在抗病反应中的图解概述箭头表示...]81.4.2.2aJnus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标签:;  ;  ;  ;  ;  ;  ;  

单体组成论文_包建平,倪春华,朱翠山,詹兆文,蒋兴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