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控制论文_杨羊,马玉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充电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电动汽车,电能,变换器,动态,电容,功率,电路。

充电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杨羊,马玉秋[1](2019)在《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汽车的逐渐普及,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大规模接入会对电网的运行规划产生重大影响。提出了一种以预约为前提条件,面向用户端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策略。根据充电桩实时运行状态,结合对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的预测,并充分考虑用户需求,建立了电网控制端—计算机处理终端—智能充电桩终端—电动汽车用户端之间的信息反馈系统数学模型。通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出的充电控制策略,可显着提高充电系统运营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9年12期)

杨晓梅,王金虎,费益军,翟学锋,王成亮[2](2019)在《基于DC/DC电路的无线充电系统功率稳定控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负载的接收功率对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与负载阻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出现偏移或负载等效阻抗变化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方法较快地保持负载接收功率基本稳定。文中在分析次级侧包含DC/DC电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互感与负载电压、负载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了DC/DC电路的占空比与负载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通过检测负载电压、电流,调节DC/DC电路的输出功率稳定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以及样机实验,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电力工程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郭辉[3](2019)在《锂电池组均衡充电控制过程的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充电均衡技术现状进行总结和比较的基础上,主要对锂电池组均衡充电的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该锂电池组由6节单体锂离子电池构成,介绍了锂电池组均衡电路,包括具体电路和参数设计结果在内的设计流程,并对锂电池的SOC以均衡电路控制需求为依据进行了测试和估计,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姚潇毅,张剑,尹柏强,李晨晨,何怡刚[4](2019)在《叁相负荷平衡的光伏逆变器与充电桩协调优化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平衡的叁相四线制或五线制低压配电网能够显着增加对分布式电源、电动汽车的接纳能力;大量光伏发电、电动汽车接入低压配电网可能导致网损大幅增加,叁相不平衡加剧,配变过载,电压越限,威胁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针对已有的负荷平衡方法代价高、适应性低的不足,从将重载相负荷转移至轻载相的基本原理出发,提出了在配电网中配置多副公共直流母线,设计了两种将位置相近、从不同相接入的光伏逆变器、充电桩直流侧连接至此共同直流母线的具有不同结构与造价的方案;构建了光伏逆变器、充电桩协调优化控制的线性约束混合整数二次规划的模型;模型的目标函数能够兼顾降损与平衡负荷;采用实际71节点低压配电系统仿真计算,与无序充电及经典方法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所提方法计算速度快,能够满足在线运行的要求,具有完全平衡叁相负荷,降低网损,削峰填谷,改善供电电压质量等优越性能。(本文来源于《计算机测量与控制》期刊2019年10期)

郑宇恒[5](2019)在《蓄电池充电电流自动控制的建模与校正》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科学合理的蓄电池充电电流自动控制装置,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建立并简化了蓄电池充电的数学模型,并对多种模型进行对比分析,最终计算出该系统的开环和闭环传递函数,同时将该系统的传递函数导入MATLAB中进行仿真分析,最终确立了利用PID自动控制充电电流系统的各项调节参数,并对此次工作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20期)

姚知洋,肖静,高立克,杨艺云,吴宛潞[6](2019)在《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导轨切换时的脉冲同步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段导轨控制的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在导轨切换时,会出现系统的输出功率和系统效率骤降,甚至远低于期望值,不能满足系统输出功率要求。文中通过对电动汽车导轨切换过程的暂态分析,计算导轨切换时相邻导轨线圈所在逆变电路的时钟脉冲信号同频同相和同频不同相时,输出功率的变化,得出结论:相邻导轨线圈所在逆变电路的时钟信号相位差是造成导轨切换过程中输出功率和效率骤降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导轨切换时的脉冲同步控制策略,有效地改善了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在导轨切换时输出功率和系统效率骤降以致不能使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时钟脉冲信号同步的重要性和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21期)

张亚萍,吴冬,田振清,宋波[7](2019)在《电动汽车智能群充系统充电控制策略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汽车智能群充系统可以实现动态分配充电功率,在对电网没有影响的情况下,提高大量电动汽车群的充电效率。由于电动汽车群充较复杂,如何对其进行控制使充电功率得到合理分配,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并总结各种充电控制策略的特点和使用范围,以期为电动汽车智能群充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通信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高立克,肖静,姚知洋,郭小璇[8](2019)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动态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动态充电能显着减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质量与尺寸,但由于动态系统中汽车运行状态会实时改变,因此电池在不同状态下的最优系统输出功率需求不同。系统在非最优输出功率下工作会影响其高效性及可靠性。文中提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动态解耦控制方法,根据整流电路的动态解耦机理对系统影响较小的特性,保证高效快速调节输出功率。建立了动态解耦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得到控制方案的计算因子,通过计算因子实现解耦占空比对输出功率的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此种动态解耦控制克服了一般调节方式调节慢和效率低的缺点,实现了在动态充电过程中高效快速调节输出功率,优化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9年17期)

陈成瑞,何莉,李成勇[9](2019)在《基于STM32的无线充电小车控制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达到智能小车在运行过程中实现计时充电,自动行驶的功能,以存储电能电路系统为主,使用无线充电模块作为能量来源,超级电容作为储能元件,使用STM32单片机控制充电时间,继电器控制断电启动,经过升压模块为电动车供电。无线充电接收模块、超级电容及升压模块搭配在玩具小车车身上,可以实现给电动小车电源的无线充电来保障正常行驶功能。经过测试系统充电完成后,小车可水平行驶6.15 m左右,充电1分钟后小车可在80°以上坡路上行驶1.4 m左右,高度可达1.4 m。(本文来源于《电信快报》期刊2019年09期)

叶炳均,刘毅力,马龙涛,张光明[10](2019)在《超级电容充电系统中的滑模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超级电容器虽具有充放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等特点,但超级电容充电系统存在非线性和输入电压扰动大的问题。为了增强储能系统的稳定性,通过Buck降压电路建立了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采用恒流和恒压浮充组合的方式对超级电容进行分段充电,在提高充电效率的同时,延长了储能设备的循环使用寿命。并与传统的双闭环PI控制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模变结构控制策略使系统具有更快的启动响应,在外界输入电压的扰动下,具有更强的鲁棒性,能够使电感电流稳定地输出,且纹波较小,明显增强了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的动态性能。(本文来源于《供用电》期刊2019年09期)

充电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负载的接收功率对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的互感与负载阻值的变化比较敏感,当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之间出现偏移或负载等效阻抗变化时,需要通过有效的控制方法较快地保持负载接收功率基本稳定。文中在分析次级侧包含DC/DC电路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结构的基础上,给出了互感与负载电压、负载电流之间的关系,并推导出了DC/DC电路的占空比与负载接收功率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通过检测负载电压、电流,调节DC/DC电路的输出功率稳定控制策略;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以及样机实验,验证了文中理论分析与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充电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杨羊,马玉秋.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J].电气传动.2019

[2].杨晓梅,王金虎,费益军,翟学锋,王成亮.基于DC/DC电路的无线充电系统功率稳定控制方法[J].电力工程技术.2019

[3].郭辉.锂电池组均衡充电控制过程的研究与设计[J].自动化应用.2019

[4].姚潇毅,张剑,尹柏强,李晨晨,何怡刚.叁相负荷平衡的光伏逆变器与充电桩协调优化控制策略[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9

[5].郑宇恒.蓄电池充电电流自动控制的建模与校正[J].科技与创新.2019

[6].姚知洋,肖静,高立克,杨艺云,吴宛潞.电动汽车动态无线充电系统导轨切换时的脉冲同步控制策略[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7].张亚萍,吴冬,田振清,宋波.电动汽车智能群充系统充电控制策略综述[J].通信电源技术.2019

[8].高立克,肖静,姚知洋,郭小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动态解耦控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9

[9].陈成瑞,何莉,李成勇.基于STM32的无线充电小车控制系统[J].电信快报.2019

[10].叶炳均,刘毅力,马龙涛,张光明.超级电容充电系统中的滑模控制策略研究[J].供用电.2019

论文知识图

电池工作区间和需要主动充电的区间论文研究框架图混合动力大巴50Km/h加速试验结果...一2气体开关高功率电磁脉冲发生器试验装...行车充电试验以色列ReWalker助行机器人

标签:;  ;  ;  ;  ;  ;  ;  

充电控制论文_杨羊,马玉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