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涉及塑胶管交叉连接的管件领域,包括两端端口相贯通的交叉管本体,所述交叉管本体包括圆管段、扁平管段、过渡管段,所述圆管段分别通过过渡管段连接在扁平管段的两端,所述扁平管段的一侧面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设置,所述扁平管段厚度小于圆管段的直径。上述结构的交叉连接管件其在交叉管件连接使用时交叉处的高度可与管件齐平,相比现有结构大幅降低了交叉处的高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端口相贯通的交叉管本体,所述交叉管本体包括圆管段、扁平管段、过渡管段,所述圆管段分别通过过渡管段连接在扁平管段的两端,所述扁平管段的一侧面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设置,所述扁平管段厚度小于圆管段的直径。
设计方案
1.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端口相贯通的交叉管本体,所述交叉管本体包括圆管段、扁平管段、过渡管段,所述圆管段分别通过过渡管段连接在扁平管段的两端,所述扁平管段的一侧面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设置,所述扁平管段厚度小于圆管段的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段的宽度大于圆管段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段厚度为圆管段直径的一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段不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的一侧面上凸设有用于上下交叉管本体之间的定位的定位结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间隔开设置的凸环和凸柱,在上下交叉管本体之间的定位时,上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柱可对应嵌设在下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环内固定住,或,上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环可对应套设在下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柱外固定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环和凸柱并排间隔布设,所述定位结构在扁平管段上轴向间隔布设多组,所述扁平管段可供予多个交叉管本体交叉定位。
7.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管本体为多个独立部件组合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扁平管段为独立管段的结构,两端分别组合连接过渡管段,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为分离的对称半管件组合而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的组合连接处为密封结构的连接,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的端部上套设有组合固定套。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管交叉连接的管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电管路的布设中,在交叉但不相连通的管路结构中交叉处是其中一个方向的管路间断开,然后间断开的两端通过一个跨过另一管路的圆形双向弯管来连接,这种交叉结构,在交叉处的位置从地板表面或墙面到双向弯管的最高点至少是两个管直径之和,这样墙面的管路槽深度要较深,地板的铺设高度要增加,虽然这个增加的高度只是一个管直径的高度,但对于现商品住宅房中尽量扩大室内空间高度还是有影响的,特别是空间较为狭小的厨卫空间,能多一公分是一公分,还有对于墙面厚度薄的墙体,两个管直径的槽深度对于管路布置蔓延得较长的墙体的墙面破坏还是比较大的,甚至会导致墙体容易开裂,承重变差,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其在交叉管件连接使用时交叉处的高度可与管件齐平,相比现有结构大幅降低了交叉处的高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包括两端端口相贯通的交叉管本体,所述交叉管本体包括圆管段、扁平管段、过渡管段,所述圆管段分别通过过渡管段连接在扁平管段的两端,所述扁平管段的一侧面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设置。
所述扁平管段厚度小于圆管段的直径。
所述扁平管段的宽度大于圆管段的直径。
所述扁平管段厚度为圆管段直径的一半。
所述扁平管段不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的一侧面上凸设有用于上下交叉管本体之间的定位的定位结构。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间隔开设置的凸环和凸柱,在上下交叉管本体之间的定位时,上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柱可对应嵌设在下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环内固定住,或,上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环可对应套设在下面的交叉管本体上的凸柱外固定住。
所述凸环和凸柱并排间隔布设,所述定位结构在扁平管段上轴向间隔布设多组,所述扁平管段可供予多个交叉管本体交叉定位。
所述交叉管本体为多个独立部件组合构成。
所述扁平管段为独立管段的结构,两端分别组合连接过渡管段,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为分离的对称半管件组合而成。
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的组合连接处为密封结构的连接,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的端部上套设有组合固定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是应用于管道与管道交叉处的管道连接,其设有扁平管段同样能够供水流正常流通不会有任何影响,如有该问题的影响可通过对扁平管段的厚度和宽度来改变从而改变其内部流通的截面积,该交叉连接管件也可以用于其他管路的应用,例如电线管等等,通过扁平管段结构设置且扁平管段的一侧面与两圆管段外侧壁相切设置及扁平管段厚度小于圆管段的直径,这样交叉连接管件在对应扁平管段的位置是呈低于圆管段的下凹结构,在交叉连接安装时在下面的交叉连接管件是与圆管段相切的一侧面朝下,而在上面的交叉连接管件是与圆管段相切的一侧面朝上,即可上下的交叉连接管件的扁平管段下凹部分相嵌,这样相比现有采用圆形双向弯管交叉连接的结构,能够大幅降低了交叉处的结构,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效果,上述进一步的定位结构设置,定位操作简单方便,且可实现多个定位,即多个交叉定位,且上述的结构设置能够使得交叉连接管件不分交叉的上下管路连接、不分管路连接方向使用,方便使用也方便生产制造;上述进一步的交叉管本体为多个独立部件组合构成结构设置,能够实现利于模具注塑的产品成型制造,降低注塑制造的实现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的另一种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中:
交叉管本体1;圆管段11;扁平管段12;定位结构121;
凸环1211;凸柱1212;过渡管段13;组合固定套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齐平交叉的塑胶管交叉连接管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两端端口相贯通的交叉管本体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交叉管本体1包括圆管段11、扁平管段12、过渡管段13,所述圆管段11分别通过过渡管段13连接在扁平管段12的两端,所述扁平管段12的一侧面与两圆管段11外侧壁相切设置,如图2所示的,扁平管段12的外侧下表面与左右两端的圆管段11最低点是呈直线的,还有所述扁平管段12厚度小于圆管段11的直径,如图2所示的,应扁平管段12的位置是呈低于两端圆管段1的下凹结构,对应下凹的结构位置即是供交叉管路交叉处的上下交叠设置,即实现上述有益效果部分的效果,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上述结构中交叉管本体1各段的截断面是呈不同形状的,但是不同形状并不影响水流在管路中的流通,而是影响流量的问题,对于此问题可通过对扁平管段的厚度和宽度来改变实现所要达到的流量,例如将所述扁平管段12的宽度大于圆管段11的直径,进一步达到在交叉连接时交叉处不为凸出的状态,所述扁平管段11厚度可为圆管段11直径的一半,通过上述增大扁平段12的宽度来增大内管路截面积,实现较好的流通。
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如图中所示的,所述扁平管段12不与两圆管段11外侧壁相切的一侧面上(即扁平管段12呈下凹的一面上)凸设有用于上下交叉管本体之间的定位的定位结构121,避免上下交叉管本体之间的活动,也可较好的固定住交叉处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为实现产品的生产制造、减少模具的开发、购买、使用不分上下,因此可进一步通过下述的结构实现,如图1和图2所示的,所述定位结构121包括间隔开设置的凸环1211和凸柱1212,在上下交叉管本体1之间的定位时,上面的交叉管本体1上的凸柱1212可对应嵌设在下面的交叉管本体1上的凸环1212内固定住,或,上面的交叉管本体1上的凸环1211可对应套设在下面的交叉管本体1上的凸柱1212外固定住,由于上下交叉管本体1之间是交叉的,上面的凸环1211和凸柱1212不能够同时对应到下面的凸环1211和凸柱1212,因此可通过选择其中一组对应嵌入即可实现定位固定住。
还有,对于出现较多同一个位置交叉的,可采用扁平管段12增长交叉管本体1的,在增长的扁平管段12上,其定位结构121的凸环1211和凸柱1212可为并排间隔的方式布设,所述定位结构121在扁平管段11上轴向间隔布设多组,所述扁平管段11可供予多个交叉管本体1交叉定位,即间隔的距离要能够供上面的相邻两交叉管本体1的定位结构121能够与之对应嵌入定位。
另外,本实用新型发明人在产品结构开发时,考虑到产品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时,模具的结构和注塑成型后抽芯的实现,发明人进一步进行了结构的改进设置,降低产品注塑成型的实现难度,如图3所示的,所述交叉管本体1为多个独立部件组合构成,各独立部件为分离注塑成型出来的,在通过组装拼合构成完整的产品结构,本实施例中下面公开一种可实现的组合结构,具体的所述扁平管段12为独立管段的结构,两端分别组合连接过渡管段13,而所述圆管段11和过渡管段13为分离的对称半管件组合而成,如图中所示的圆管段11和过渡管段13轴向方向一体的连接的,以图1的图示方向,其以轴向的上下两侧分离开为独立部件,这样圆管段11和过渡管段13的内部管路结构即能够容易实现注塑后的抽芯,对于这种分离的组装拼合时组合连接处应为密封结构的连接避免出现渗漏的情况,例如所述圆管段和过渡管段连接处应为密封结构连接,可进步一在其端部上套设有组合固定套14,如图中所示,组合固定套14能够较好的将两对称的结构拼合固定住,在与扁平管段12或管路的其他管端部连接可采用现有的密封连接结构方式实现连接。
对于采用水溶型芯进行注塑的可无需将交叉连接管件1设置为多个独立部件组合构成,而是直接注塑为一体结构,注塑后取出置于水中浸泡,熔化掉水溶型芯即为成型产品结构。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0115.4
申请日:2019-01-1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511392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F16L 47/00
专利分类号:F16L47/00
范畴分类:27G;
申请人:福建集泰塑胶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福建集泰塑胶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2100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黄塘镇接待村
发明人:许明
第一发明人:许明
当前权利人:福建集泰塑胶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菊珍
代理机构:35236
代理机构编号:泉州市立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