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增溶增敏作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作用,试剂,大分子,光度,羟基,表面活性剂,水溶性。
增溶增敏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金虎[1](2002)在《环境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地叙述了微乳液的微观结构、配制方法和性质及其在国内外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概况。为了研究微乳液的增溶增敏性质,实验中选取以苯基荧光酮为母体、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叁甲氧基苯基荧光酮(TM-PF)、苯基荧光酮(PF)、邻硝基苯基荧光酮(o-NPF)、邻氯苯基荧光酮(o-CPF)、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DBH-PF)等叁羟基荧光酮类试剂为显色剂,在微乳液介质中系统地研究其与镉(II)、铅(II)等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条件。并且根据量子化学计算,论述了叁羟基荧光酮类试剂在不同酸度下的离解平衡形式及在显色体系中与金属离子可能的配合结构形式。实验中选用了水溶性相对较差的显色剂苯基荧光酮,测定了它在不同的胶束、微乳液相和水相间的分配系数,验证了微乳液的增溶增敏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显色剂的结构对其显色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强供电子基团由于其供电子效应,使得显色试剂反应官能团的氧原子电荷密度增大,羟基上的质子较难电离,从而降低了显色剂分子与金属离子络合的能力。而具有吸电子效应和共轭效应的基团,可以改变显色剂分子的电子云分布,使分子的共轭程度增大,使反应官能团羟基质子较容易离去,增加了显色剂与金属离子的成络能力,从而提高了试剂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微乳液对显色体系具有更好的增溶增敏作用,在微乳液中,助表面活性剂(直链醇)存在于胶束的界面,它与表面活性剂一起形成膜相,使胶束界面具有更好的极性,从而使得微乳液中胶束界面上以吸附形式存在的显色剂有所增加。油相存在于胶束的内核,使胶团的体积变大、胶束界面面积增加、胶束栅层空间增大,从而使显色剂容易在胶束的栅层得到增溶。KD的测定结果表明,显色剂在微乳液中有更大的增溶量和更高的富集程度,其表观上表现为显色剂在微乳液中有较大的分配系数和显色体系有较高的摩尔吸光系数,从而验证了增溶增敏是协同产生的。在实验基础上,选取与金属离子反应灵敏度较高的二溴羟基苯基荧光酮作为显色剂,应用于环境样品中金属离子的分析测定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本文来源于《济南大学》期刊2002-05-17)
王玉标,韩树叶[2](1997)在《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增溶增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从物质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大分子化合物增溶增敏作用的机理,指出了大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更能提高增溶增敏作用。(本文来源于《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7年01期)
朱有瑜,曹恒杰,于村[3](1993)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镉试剂A及其Cu(Ⅱ)配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对镉试剂A(Cadion A)及(Cu(Ⅱ)-Cadion A配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表面活性剂对金属配合物的增敏作用与其结构有关。(本文来源于《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3年04期)
增溶增敏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简述了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从物质结构的角度探讨了大分子化合物增溶增敏作用的机理,指出了大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表面活性剂联合使用更能提高增溶增敏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增溶增敏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1].杨金虎.环境水样中重金属离子的分析[D].济南大学.2002
[2].王玉标,韩树叶.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在光度分析中的增溶增敏作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
[3].朱有瑜,曹恒杰,于村.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镉试剂A及其Cu(Ⅱ)配合物的增溶增敏作用的研究[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