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平等思想是卢梭政治思想的核心,受时代和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卢梭点明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源,看破了现实中的不平等直达人性完善所带来的幸福体验平等的要求。马克思与卢梭的平等思想具有共同的内核——共同体思想,真正的共同体的建构才能带来人的自由与平等,但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经历了从不成熟的理性自由主义到逐渐成熟的革命民主主义,最后形成完善成熟的共产主义过程,已经对卢梭的平等思想进行了一个继成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卢梭 马克思 平等思想 共同体
卢梭和马克思是现代社会以来对人类历史进程有巨大影响的伟大思想家。国内学者虽认为他们的理论之间存在着批判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但对这一问题仍在不断深化研究之中,有的学者从卢梭入手分析了卢梭影响过得思想家,有的学者认为应将卢梭的思想纳入法国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之中,而马克思受到的是法国社会主义的影响,还有的学者认为卢梭提出了自己的思想,而马克思则将他理论中的普遍性纳入到实践中。凡此种种皆证明马克思确实受到卢梭的影响,出于何种动因和内在理论旨趣马克思接受了卢梭的平等思想呢?马克思如何发展了卢梭的平等思想,这些问题都还亟待关注。
2.求解SVM模型。本文采用高斯径向基核函数(RBF)。为了保证模型的训练效果,需确定最优的惩罚参数C和RBF的参数G。C越大,越容易造成模型过拟合,导致模型鲁棒性下降。为找到最优C、G,本文采用网格搜索算法进行参数寻优。
一、卢梭的平等思想
卢梭曾写道:“如果不首先从对人本身有一番认识开始,又怎么能找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呢?如果不从时间的推移和世事的沧桑在人的本质上引起的变化着手去研究,又怎能了解当初大自然创造的人是什么样子呢?又怎么能把人固有的东西和环境与人的进步对他的原始状态添加的或改变的东西加以区别呢?”[1]因此,可以将卢梭的平等思想,分成三个方面去理解。
2)“亲情温泉之旅”学生的寒假和新年也在冬季,这段时间大部分工薪阶层的游客都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进行“亲情温泉之旅”的活动,让家长带上孩子来到景区不再是一些简单的观光,还可以就在温泉中尽情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有利于增进亲情关系。
首先是原始自然状态中的天然平等。在卢梭看来,自然状态中的天然平等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状态,这是卢梭平等思想的起源。在自然状态下,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和谐相处的状态,而不是像霍布斯或洛克所设想的那样,将现代社会投射到原始自然状态中,“他们各个都不厌其烦地在书中大谈什么人类的需要、贪心、压迫、欲望和骄傲,把人类只有在社会状态中才有的观念拿到自然状态中来讲,他们说他们讲的是野蛮人,但看他们笔下描绘出来的却是文明人。”[2]卢梭从人在整个的自然状态下的生存状态出发说明他们的生存环境是一种和谐的状态,不平等是不存在的,自然状态下的人们都处于个体独立生存的状态,也大都缺乏道德观念。
其次是文明社会中的不平等。此时不平等产生的根源是经济上的不平等,拥有私有财产使人类走向了不平等的起源。在这一阶段中,有产人群与穷人成了两大对立的人群,富人通过财产对穷人进行压迫。但此时富人缺乏对自己财产的保护,于是法律和私有财产权应运而生,“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或应当是这样起源的,它们给弱者戴上了新的镣铐,使富人获得了新的权力,并一劳永逸地摧毁了天然的自由,制定了保障私有财产和承认不平等现象的法律,把巧取豪夺的行径变成一种不可改变的权利。此外,还为了少数野心家的利益,迫使所有的人终日劳苦,陷于奴役和贫困的境地。”[3]接下来就出现了政治不平等。“政治上的差别,必然导致社会地位上的差别,人民与首领之间愈来愈不平等的现象,不久之后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出现了,并因每个人的欲望、才能和境遇的不同而有千百种不同的表现形式。”[4]政治上的不平等第一阶段的不平等愈加强化,同时还使人们逐渐陷入虚假和谐的社会,忘却了自己拥有的反抗的权利,人类的苦难愈加深厚。随着经济政治上的不平等,人也随之逐渐扭曲,拥有绝对权力或财力的人将掌控弱者,从而也形成了道德上的不平等。
马克思提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8]“……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的‘原有力量’并把这种力量组织成为社会力量因而不再把社会力量当做政治力量跟自己分开的时候,只有到了那个时候,人类解放才能完成。”[9]在自由与平等这个问题上,马克思与卢梭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成长,因此马克思在熟知卢梭平等理论的基础之上,将其内化并为自己的理论服务。
二、马克思对卢梭的批判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对卢梭的实质性超越表现为异化理论。卢梭与马克思都十分关注社会中存在的不平等状况,卢梭看到了表面的不平等并担心随之而来的人的异化,而马克思则在继承了辩证法的基础之上运用哲学话语去揭示了更深层次的不平等的根源。两者的分歧在于马克思坚持对私有财产及私有制的消灭,这是马克思沿着卢梭的思想进一步批判的成果,是马克思对卢梭的超越性继承。“异化”仿佛是现代性无法逃离的悖论,卢梭揭露了文明社会的现代性,认同了文明社会给现代生活带来的丰裕物质与发达进步,马克思却更深刻地认识到,资本主义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以及物质资料,但商品生产、资本增值却能把人所创造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变成它自己的反面,劳动的付出用来衡量商品的价值,从而使一切社会关系都卷入资本之中,最终导致社会关系的物化,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变得异化,这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最重要的特质。
最后,卢梭也开始设想未来理想社会的平等状况。自然状态是不符合当下历史条件与生产关系的天然平等,必须放弃,因此卢梭想要实现一个文明进步、物质充裕,又如自然状态下那样平等的社会。卢梭求助于社会契约论,认为“需要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使得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其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就是社会契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5]通过社会契约形成一个政治共同体,且无须人治,那么特权也会随之消失,一切皆由公意制定的法律做出指导与裁决。卢梭不是一名绝对平均主义者,所以他对待私有财产的看法十分的慎重。他尊重私有财产的观念,但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财产应尽可能地平等,应达到一个人的财产没有达到可以奴役另一个人的程度,而一个人的贫穷也不至于沦落到出卖自身的程度,只需可以满足自己的日常需求为限度。
马克思在他的的早期著作中,就已表现出他对卢梭及其著作的熟悉及了解,认为卢梭的著作与马基雅维利、康帕内拉、斯宾诺莎、费希特、黑格尔等人的著作一样,“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6],“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7]在马克思讨论人权问题的著作《论犹太人问题》中,就体现出受了卢梭极大的影响。
马克思顺着受卢梭启发的劳动异化理论的思想方向再深入,传承并超越了卢梭的建设新社会的思想。卢梭认为平等需要存在一个无私权无特权的契约型社会,通过民众每人让渡一部分权利来达到目的,实现公意。而马克思则认为哦应建立这样一个共同体,主张消灭私有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从而实现人的平等与解放。究其根源,来自于卢梭与马克思一脉相承的自由精神实质。并且马克思在卢梭思想的基础上,将卢梭思想中的过着孤独生活的原始状态下的个人从“抽象的个人”提升到了实践中的人的高度,首先从人的本质上发展了人的平等理论,正是马克思的这种唯物史观才能正确的对人类所需要的平等做出一个正确的界定与指向。
对于水泥生产厂家来讲,水泥产品一定要满足水泥产品国标的质量要求,确保各项技术性能的稳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外加剂质量不变的前提下与水泥有较好的相容性。
在马克思看来,卢梭试图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努力是无法完全解决人类的不平等问题的,这也许会带来部分人的平等,但依然处于被物的操控之中,资本主义的平等依然是建立在不平等之上的,血腥的历史已经无法洗去,卢梭要求的平等相当于也只能是阶级上的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个自由人的联合体,人人按需劳动、按需分配,才能实现真正的平等,人人平等而又自由,达到政治地位与经济地位上的统一。因为掌握了更先进的理论武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卢梭超越了他同时代的启蒙思想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则进一步超越了卢梭。
参考文献:
[1]让-雅克·卢梭,著.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35.
[2]让-雅克·卢梭,著.论人与人之
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48.
[3]让-雅克·卢梭,著.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04.
[4]让-雅克·卢梭,著.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117.
[5]让-雅克·卢梭,著.社会契约论[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5:19 .
[6]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 1 卷 )[M].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2:128.
[7]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28.
[8]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43.
[9]马克思,恩格斯,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43.
基金项目:本文系项目名称: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硕士一般项目(项目编号:Hsyx2018-32),本文系该课题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于嘉龄, 2017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
标签:卢梭论文; 马克思论文; 平等论文; 不平等论文; 恩格斯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政治理论论文; 其他政治理论问题论文; 自由论文; 博爱论文; 《长江丛刊》2019年第22期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2018年研究生" 创新科研课题" 硕士一般项目(Hsyx2018-32) 该课题结题成果论文; 海南师范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