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

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

论文摘要

海洋浮游纤毛虫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微型浮游动物。本论文通过对南大洋普里兹湾邻近海域、阿蒙森海以及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浮游纤毛虫,特别是砂壳纤毛虫的空间分布进行调查,对比了不同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分布模式,探究了普里兹湾邻近海域不同水团,包括夏季表层水(Summer Surface Water),冬季水(Winter Water)和绕极深层水(Circumpolar Deep Water)中浮游纤毛虫的空间分布,分析了阿蒙森海不同区域,包括南极区(Antarctic Zone)、极地锋(Polar Front)和亚南极区(Subantarctic Zone)中砂壳纤毛虫类群的分布情况,讨论了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空间分布及与环境因子之间联系,最终描绘了浮游纤毛虫在南大洋地理分布的大致格局。以往,浮游纤毛虫只有在南大洋不同生境中的研究,并没有考虑到水团的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报道了普里兹湾邻近海域纤毛虫类群在不同水团中的分布特点。根据海水的温度和盐度,该区域划分出了三个水团:夏季表层水(包括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小于3和大于3的两部分)、冬季水和绕极深层水。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从夏季表层水(大于649?559 ind./L,大于4.96?4.98μg C/L)、冬季水(228?222 ind./L,1.44?1.35μg C/L)到绕极深层水(94?90 ind./L,0.29?0.33μg C/L)依次降低。相对于其他水团,夏季表层水中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大于3的部分砂壳纤毛虫丰度占总纤毛虫丰度比例最高(38.2%),无壳纤毛虫粒级最大(大于20μm的个体占总纤毛虫的丰度超过了85%)。冬季水中南极本地种的砂壳纤毛虫占比最高(大于30%),其他水团占比不足15%。每个水团中都有其优势的砂壳纤毛虫类群:夏季表层水中,代表种类为未定种号角虫(Salpingella sp.)和高斯类铃虫(Codonellopsis gaussi);冬季水中,代表种类为有肋号角虫(Salpingella costata)、福雷号角虫(S.faurei)及德里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 forma drygalskii);船生孔环虫(Laackmanniella naviculaefera)和水晶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 forma cristallina)在夏季表层水中叶绿素a活体荧光值大于3的部分和冬季水中丰度都较高。绕极深层水中基本没有砂壳纤毛虫分布,但绕极深层水的涌升导致了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在表层出现了低值区,分布不连续。本研究探讨了浮游纤毛虫群落分布与水团之间的关系,即不同的水团中有其特定的优势砂壳纤毛虫种类,这些种类分布的时空变化与水团间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阿蒙森海砂壳纤毛虫的研究大部分是在一个相对狭窄的区域内,并且缺少砂壳纤毛虫的组成和分布信息。本研究共发现砂壳纤毛虫7属17种,包括一个未定种。其中9种属于南极本地种,主要分布在靠近南极大陆的南极区,占砂壳纤毛虫总丰度的比例超过60%。根据砂壳纤毛虫的丰度分布情况将它们分为四个组群:组群一(亚南极类群),包括挪威棘口虫(Acanthostomella norvegica)、冰生类铃虫(Codonellopsis glacialis)、微渺类铃虫(Cd.pusilla)和南极波缘杯虫(Cymatocylis antarctica),主要在极地锋的北边界分布;组群二(极地锋类群),包括杯状波缘杯虫(Cymatocylis convallaria forma calyciformis)、未定种(Unidentified species)和五边类瓮虫(Amphorellopsis quinquealata),主要在极地锋区分布;组群三(南极类群),包括有肋号角虫(S.costata)、梵氏波缘杯虫(Cymatocylis vanhoeffeni)、水晶波缘杯虫、德里波缘杯虫、漂流波缘杯虫(Cy.convallaria)、高斯类铃虫和船生孔环虫,主要南极区分布;组群四(广布类群),未定种号角虫在所有区域都有分布。我们发现了主要在极地锋区分布的砂壳纤毛虫类群——组群二,同时发现大口径(>88μm)的砂壳纤毛虫主要分布在南极区。本研究探讨了砂壳纤毛虫类群从南极区到极地锋的分布以及不同类群在极地锋区的交汇混合情况。我们的结果可以作为南极近岸到南极绕极流区砂壳纤毛虫类群分布研究的经典案例,为研究南大洋浮游生物大尺度分布情况提供思路和方向。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数在海冰边缘区,而关于浮游纤毛虫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到南奥克尼群岛这一片海域分布的研究基本没有。本研究中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636?936 ind./L和2.57?3.56μg C/L。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高值区主要在50 m以浅,而在2断面出现了较明显的下沉。砂壳纤毛虫的平均丰度生物量分别为18 ind./L和0.29μg C/L,不同断面上砂壳纤毛虫的分布模式差异很大,砂壳纤毛虫在1断面主要在南侧从表层到底层分布,在2断面上由北到南逐渐从表层下沉到底层分布,而在3断面上刚好与2相反,5和6断面上砂壳纤毛虫主要在表层分布。无壳纤毛虫在纤毛虫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直接决定了浮游纤毛虫的分布模式。本次调查共检出砂壳纤毛虫6属16种,包括6种南极本地种。在本论文南大洋的调查中首次发现了近岸型砂壳纤毛虫未定种拟铃虫(Tintinnopsis sp.)。在该调查海区主要是南极本地种居多,并且倾向于分布在温度较低的水层中,其中水晶波缘杯虫和漂流波缘杯虫占优势,丰度平均值分别为4.20 ind./L和4.15 ind./L,最大值分别为74 ind./L和63 ind./L。主成分分析中第一主成分与温度最相关,表明南极本地种砂壳纤毛虫受温度影响较大,特别是水晶波缘杯虫和德里波缘杯虫。总氮、硝酸盐和硅酸盐对巴氏类铃虫(Cd.balechi)、漂流波缘杯虫和船生孔环虫分布的影响较大,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调查了南极半岛从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到威德尔海和斯科舍海交汇区,再到南奥克尼群岛之间的海域,涵盖了海峡、近岸、交汇区等多生境,系统研究了纤毛虫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情况以及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本论文通过对南大洋三个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的研究,初步揭示了浮游纤毛虫在南大洋不同水团中的分布特点,砂壳纤毛虫类群在南极区、极地锋和亚南极区的分布模式,以及浮游纤毛虫在复杂环境下的分布情况,形成了南大洋浮游纤毛虫的大致分布格局,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海洋浮游纤毛虫
  •     1.1.1 砂壳纤毛虫
  •     1.1.2 无壳纤毛虫
  •   1.2 南大洋区域和水团划分
  •   1.3 南大洋浮游生物的生物地理学分布
  •   1.4 南大洋浮游纤毛虫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海区、方法及目的
  •     1.5.1 研究海区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目的
  • 第2章 普里兹湾邻近海域浮游纤毛虫在不同水团中的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海区
  •     2.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
  •     2.2.1 水文和水团划分
  •     2.2.2 不同水团中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2.2.3 不同水团中的砂壳纤毛虫
  •     2.2.4 浮游纤毛虫分布的间断性
  •   2.3 讨论
  •     2.3.1 不同水团中的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
  •     2.3.2 砂壳纤毛虫的组成
  •     2.3.3 水团中特有种的垂直分布模式
  •     2.3.4 上升流对浮游纤毛虫分布的影响
  •     2.3.5 对南方砂壳纤毛虫类群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预测
  •   2.4 小结
  • 第3章 阿蒙森海不同区域砂壳纤毛虫类群分布的变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研究海区
  •     3.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1.3 数据分析
  •   3.2 结果
  •     3.2.1 水文环境
  •     3.2.2 砂壳纤毛虫组成
  •     3.2.3 砂壳纤毛虫种类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
  •     3.2.4 砂壳纤毛虫类群
  •     3.2.5 砂壳纤毛虫分布模型
  •   3.3 讨论
  •     3.3.1 极地锋与砂壳纤毛虫分布
  •     3.3.2 砂壳纤毛虫交汇
  •     3.3.3 砂壳纤毛虫类群
  •     3.3.4 砂壳纤毛虫丰度分布模型
  •   3.4 小结
  • 第4章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浮游纤毛虫的分布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研究海区
  •     4.1.2 样品采集及处理
  •   4.2 结果
  •     4.2.1 水文环境
  •     4.2.2 浮游纤毛虫丰度和生物量的分布
  •     4.2.3 南极半岛附近海域的砂壳纤毛虫
  •     4.2.4 砂壳纤毛虫与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浮游纤毛虫的丰度和生物量
  •     4.3.2 砂壳纤毛虫组成和分布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
  •   5.2 主要结论
  •   5.3 创新点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梁晨

    导师: 张武昌

    关键词: 浮游纤毛虫群落,砂壳纤毛虫,丰度,水团,分布模式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分类号: Q958.8

    总页数: 134

    文件大小: 11296K

    下载量: 95

    相关论文文献

    • [1].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名录[J]. 生物多样性 2011(06)
    • [2].振动水冲法在粘土心墙砂壳坝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1(02)
    • [3].马河水库大坝砂壳加固的试验研究[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03)
    • [4].厦门沿海的砂壳纤毛虫(原生动物,纤毛门,砂壳目)[J]. 水生生物学报 2018(05)
    • [5].冬季黄、东海一断面表层砂壳纤毛虫群落[J]. 海洋科学 2014(08)
    • [6].常温保存条件下砂壳鸡蛋和正常鸡蛋蛋品质变化比较[J]. 中国家禽 2013(06)
    • [7].长江口2005年4个航次中大型砂壳纤毛虫的水平分布[J]. 海洋科学 2009(07)
    • [8].天津近岸人工鱼礁区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J]. 天津水产 2015(01)
    • [9].莱州湾大型砂壳纤毛虫群落季节变化[J]. 生物多样性 2014(05)
    • [10].振冲技术在加固马河水库上游砂壳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 2009(15)
    • [11].华宁大砂壳核桃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 云南林业 2015(02)
    • [12].莱州湾大型砂壳纤毛虫丰度的水平分布[J].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2)
    • [13].广西铁山港海域砂壳纤毛虫生态学研究[J].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4(03)
    • [14].夏季南海西部砂壳纤毛虫水平分布[J]. 热带海洋学报 2013(03)
    • [15].2013年夏威夷东南部海区表层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J]. 生物多样性 2016(07)
    • [16].南海北部大型砂壳纤毛虫的水平分布[J]. 热带海洋学报 2010(03)
    • [17].阜康市双河水库坝体防渗加固技术浅析[J]. 陕西水利 2017(03)
    • [18].春季和夏季渤海湾近岸海域大型砂壳纤毛虫的群落结构[J]. 海洋科学 2016(11)
    • [19].花凉亭水库砂壳坝的抗震性能分析与加固研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8(12)
    • [20].广东沿海的砂壳纤毛虫及3种国内新纪录[J]. 水生生物学报 2012(04)

    标签:;  ;  ;  ;  ;  

    南大洋不同海区浮游纤毛虫群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