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球内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内核,地球,边界,文化,地磁场,地核,声速。
地球内核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芸,黄海军,李艳丽[1](2019)在《Fe-3.24%Si的状态方程和声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地球内核Si元素的约束》一文中研究指出硅(Si)被认为是地球内核的主要轻元素,但其在内地核中的含量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探索内地核中Si的含量,应用第一性原理方法对Fe-3.24%Si(Si的质量分数为3.24%)进行了研究。构造了4种Fe-3.24%Si的超晶胞,研究了不同的晶胞大小和自旋对优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 GPa以上,自旋对Fe-3.24%Si的密度无影响;而在100 GPa以下,考虑自旋时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基于0 K下的声速、状态方程和相关热力学参数,计算了Fe-3.24%Si在内地核条件下的密度和声速。研究发现:Fe-3.24%Si的密度低于纯铁的密度,略高于内地核的密度;纵波声速及剪切波声速与纯铁的声速很接近,但均明显高于内地核声速,因此排除了内地核含有大量Si元素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何颖利[2](2019)在《《流浪地球》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影片《流浪地球》虽然在科幻题材、特效技术、表现主题等方面具备了国际大片的特点,但是其文化价值观却突破了欧美作品的范式,本质中存在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特征。如对于乡土和家园的追逐,对血脉的传承,对感性生活的纠结态度等。影片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中国电影的科幻时代到来,更多的是通过精神内涵传达其中国文化特质。对隐藏在影片中特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考察是本文试图表达的主要内容。(本文来源于《电影文学》期刊2019年08期)
苗永红[3](2019)在《《流浪地球》中的企业文化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企业能够延续发展,也是基于这个企业所倡导和传递的价值观。我想,如果将《流浪地球》中的价值观全部体现在企业文化中,那么这个企业可以说无往而不胜。我之前对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很不热衷。因为,我主观臆断认为科幻就是想象,并不是真实。老公和孩子作为刘慈欣的忠实粉丝,在《流浪地球》公映前几天便乘兴而去,盛赞而归。然后强烈带我"二刷",我确实深深被大场面、大格局、大境(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力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郑吾伊[4](2019)在《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关怀书写——试析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文化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流浪地球》作为中国科幻电影的里程碑,其文化内核根植于传统文化,因此在影片中有很多展示传统文化的人文书写,从家国情怀到英雄情怀,从生命关怀到价值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体现出守护地理、团结协作的内在韧性,不仅将集体主义的人文关怀加以描述,更从全球视野对东方文明的价值加以审视与叙述,使其价值得以传播。(本文来源于《今传媒》期刊2019年04期)
路迪雨婴[5](2019)在《浅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中国文化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019年春节的来临,中国电影市场又上演了激烈的群雄角逐。令许多人始料未及的是,一部横空出世的国产科幻灾难片巨作《流浪地球》以39.94亿的成绩稳居春节档票房榜首。出色的制作水准和对好莱坞科幻类型片的精准嵌套,令无数观众大呼过瘾。春节档历来是各方影片争夺的焦点,2019年春节档亦不例外,与《流浪地球》(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剧坛》期刊2019年02期)
张梦然[6](2019)在《地球内核的形成恰逢其时》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月28日电 (记者张梦然)英国《自然·地球科学》杂志28日在线发表的一项地球科学最新研究指出,地磁强度在约5.65亿年前出现最低值,“地球发电机”也处于崩溃边缘,而由于地球固体内核的形成能加强地磁场,这一结果表明,地球内核的形成可谓恰逢其时(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1-29)
王卫英,徐彦利[7](2018)在《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一文中研究指出谈到科幻电影,美国科幻无疑位居世界前列。不提一流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单是投资之巨大与特效水平之高超便是其他国家难以匹敌的,中国科幻电影与之相比自然逊色很多。然而现在的国人却正无比期待一部自产科幻大片的上映,那就是由刘慈欣原着改编(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8年28期)
姚家园[8](2018)在《地球内核表面时间变化、核幔边界结构及朝鲜核试验监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图是地震学研究的主要工具,主要受地球内部结构和震源的影响,因此二者是天然地震学最重要研究方向。一般,我们很难将二者的影响区分开,所以通常采用相对方法来单独研究结构或震源。在本论文中,我们将基于该思想并围绕着结构和震源这两大主题,介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利用重复地震的PKiKP和PKIKP及其尾波的时间变化,研究产生这种变化的物理机制以及地球内核表面随时间的变化;(2)利用S、ScS、P和ScP走时分析以及PKP前驱波观测,研究东南亚下方核幔边界附近速度结构;(3)利用先前核试验以及核试验场地附近的小地震事件作参考,确定朝鲜2017年核试验高精度地理位置,埋藏深度和震源特征,并估计其当量。20多年来,累计观测到许多PKiKP和PKIKP震相走时和波形随时间的变化。为了解释这些内核震相随时间变化的现象,人们分别提出了内核差异性旋转和内核表面的时间变化这两种不同的物理机制。但是在此之前相关的高质量地震学观测的时间尺度和空间覆盖度很有限,不具有代表性。要解决这两种解释中哪一个是最合理的这一内核研究难题,我们需要更长时间尺度和更大空间采样的地震学观测。我们首先在更长时间范围内搜索位于南桑威奇群岛的重复地震,最终在1993年至2013年间发现了 9个高质量重复地震。通过分析PKiKP和PKIKP震相走时随时间的变化,我们发现使用内核差异性旋转来解释更长时间尺度的地震学观测太过于巧合,而内核表面的时间变化为所有观测到的内核震相随时间的变化提供了更简单、合理的解释。在早期(2003年以前),加蓬西部海岸、刚果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西南部下方的内核表面增长了 0.53~1.78公里,而津巴布韦或肯尼亚以及安哥拉西部或中非共和国北部下方的内核区域几乎没有变化。在后期(1998年以后),加蓬西部海岸、刚果共和国和坦桑尼亚西南部下方的内核区域缩小或保持不变,这种时间变化迁移到津巴布韦或肯尼亚、以及安哥拉西部或中非共和国北部下方的内核区域。1998年至2009年津巴布韦或肯尼亚下方的内核表面减少了 5.59公里,1998年至2013年安哥拉西部或中非共和国北部下方的内核表面减少了 1.73公里。这些地震学结果表明在数年的时间尺度上,内核表面的时间变化仅发生在局部地区,其具有阶段性、快速迁移以及交替扩大和缩小的特征。随后,我们将研究区域扩展到全球范围。我们从1990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全球107127个地震事件中搜索重复地震,最终筛选出南桑威奇群岛的一个重复地震对和一个重复地震群以及中美俯冲带的四个重复地震群,并获取了高质量的地震学观测资料。一方面,我们提出了叁条地震学证据表明内核差异性旋转不能为观测到的地震数据的时间变化提供合理和一致的解释:(1)内核差异性旋转无法合理解释巴西北部下方的内核边界附近消失的内核散射体。(2)用内核差异性旋转解释重复地震群的PKIKP震相及其尾波的时间变化会自相矛盾:一些地震数据要求内核存在差异性旋转,而另一些地震数据则要求内核不存在差异性旋转。(3)内核差异性旋转不能合理解释观测到的短时间尺度内PKiKP震相随时间的变化。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内核表面的时间变化为所有观测的PKIKP和PKiKP及其尾波的时间变化提供了一致的解释。我们得出结论:观测的内核震相随时间的变化是由内核表面的时间变化引起的。内核表面的时间变化发生在局部地区,时间尺度可以为几天或几个月,这种现象为我们理解地核动力学提供了重要线索。我们通过对S、ScS、P和ScP震相的走时分析,确定了东南亚下方核幔边界附近的平均剪切波速度结构,并且利用观测到的PKP前驱波,定位了该区域的散射体。结果表明,地幔底部200公里的平均速度扰动约为-6%~6%,呈现彼此相邻的交替低速和高速块体的复杂地理分布,在南侧被高速异常环绕。散射体呈月牙形分布在从南海到马鲁古群岛之间的区域,且具有较大的速度扰动。散射体与最西缘低速块体位置的重合表明散射体是由该区域的超低速带(ULVZs)引起的。我们认为该区域的速度结构可能是下降流和核幔边界附近低速区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造成的。下降流(高速块体)将低速区分散成许多小的低速块体,并将ULVZs推到低速区边缘。我们利用朝鲜2017年核试验方位角覆盖范围极佳的高质量体波和面波观测资料、卫星图像,并利用使用核试验场地附近的小地震事件作参考的前所未有的机会,确定了 2017年核试验高精度地理位置,约束了其埋藏深度和震源特征,并估计了其当量。此次核试验位于(41°17'53.52"N,129°4'27.12"E),定位精度为100米。自2009年以来的五次核试验相隔数百米,均位于万塔山下。根据地震的绝对深度以及核试验与地震之间的相对深度,我们估计2017核试验的埋藏深度为760米,这与通过相关隧道入口与确定的核试验地理位置之间的地表高程差异而估计的埋藏深度相一致。我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下核试验震源模型,即各向同性源、伴随核试验的代表构造释放(tectonicrelease)的双力偶以及代表源区介质破坏的倾斜补偿线性向量偶极(CLVD)。我们认为倾斜CLVD是2017年核试验的二次震源,从历史地下核试验观测中推断的构造释放很可能都源自倾斜CLVD。2017年核试验的各向同性源激发的面波受到二次震源过程的强烈干扰,因此我们认为基于mb估计的当量比Ms更合理。基于推测的埋藏深度和Lg震级,我们估算2017年核试验的当量为108±48千吨。(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6-04)
田冬冬[9](2018)在《地球内核边界精细结构与朝鲜2017年核试验余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和震源是天然地震学领域最重要的两个研究方向。二者是紧密相关的,对结构的研究离不开对震源的理解,对震源的研究也离不开对结构的认识。本论文将围绕结构和震源这两大主题,介绍以下叁方面的研究:(1)利用在内核边界前临界反射的PKiKP震相研究内核边界的精细结构;(2)利用多种地震波观测资料,研究朝鲜2017年核试验后发生的四个小震事件的位置和震源性质;(3)利用匹配定位方法检测朝鲜核试验场周边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间的小震事件,探讨朝鲜2017年核试验触发的天然地震序列的特征。地球内核边界的精细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内核的凝固过程、外核组分及地磁场起源。我们从日本Hi-net台网的地震波形数据中收集了 1263对高质量的PKiKP-PcP观测数据。这些数据采样了中国中部、日本海东南部、北太平洋西部和鄂霍次克海西南部下方的内核边界。PKiKP-PcP走时残差和波形差异表明,采样的内核边界区域均呈现平坦的界面,其地形起伏不超过1.5千米;在鄂霍次克海西南部下方的局部内核边界存在一个横向变化的厚度约4-8千米的糊状层,而周围其他区域的内核边界则表现出尖锐的界面。这一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内核边界局部区域存在糊状层的地震学证据。朝鲜2017年9月3日核试验后紧跟着发生了几个小震事件,引起了科学界、媒体与民众的极大关注。我们利用事件对之间的相对时间差、相对极性以及体波和面波观测数据,并结合理论波形模拟技术,确定了核试验后的四个小震事件的相对位置和震源性质。核试验后8.5分钟发生的事件是一个位于核试验中心西北方向440 ± 260米的塌陷事件,其震源可以用一个方位角为~150°、倾角为70°-75°的近垂直单力源来描述。而其余的叁个事件则是发生在核试验场北部~8.4 ± 1.7千米处的520米小区域内的天然地震群,其深度大于2.4千米,其震源机制是一个沿着近南北方向的高倾角(倾角为50°-90°)的近纯走滑事件。朝鲜2017年核试验后在试验场周围发生了一系列小震事件,但完整的地震目录及事件的性质尚不清楚。我们利用匹配定位和单台滑动互相关方法,对朝鲜2017年核试验前4个月至后8个月内核试验场区域的小震事件进行了调查。核试验前4个月内没有检测到小震事件,而核试验后8个月内检测到了 86个天然地震事件,表现出强烈的地震活动性。这些地震序列均发生在朝鲜核试验场北边8.4千米处的2千米的区域范围内,近似沿着南北方向排布。理论应力场的计算表明这些小震事件是由2017年核试验触发的地震序列。(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8-05-01)
温联星,田冬冬,姚家园[10](2018)在《地球内核及其边界的结构特征和动力学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地震学展现出了一个复杂的地球内核内部和表面结构.地球内核内部结构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其地震波速度和衰减呈现各向异性,且各种结构(速度、衰减和各向异性)均呈现东西半球差异,而内核表面的新发现则包括其局部区域存在起伏的地形和固液并存的糊状层.地球内核压缩波速度和衰减均呈现以地球旋转轴为轴的柱对称各向异性,沿地球旋转轴方向传播的压缩波比沿赤道方向传播的压缩波传播更快且衰减更强烈.同时,内核各向异性结构随深度而变化:内核顶部约100~400km接近各向同性,而在内核最深处300~600km内则可能存在一个具有不同各向异性特征的内内核.地球内核的东西半球差异表现在多方面:在内核顶部~100km厚度内,东半球的各向同性速度比西半球快约0.8%,东半球具有较强的衰减(Q=250),而西半球则具有较弱的衰减(Q=600);西半球的顶部各向同性层厚度约为100km,而东半球顶部各向同性层厚度则约为400km;在各向同性层底下,西半球具有较强的各向异性(~4%),而东半球则具有较弱的各向异性(~0.7%).地球内核边界在菲律宾海、黄海、西太平洋以及中美洲下方存在1~14km高的地形起伏,在鄂霍次克海西南部下方存在4~8km厚的糊状层.地球内核的这些新发现引发了对许多可能的新物理机制的探讨,也促使我们重新评估我们对外核成分、外核热化学对流、内核凝固过程和地球磁场驱动力的认识.这些结果表明内核凝固过程和地球磁场的热和化学驱动力远比传统观念认为的横向均匀分布复杂得多.内核西半球可能不断凝固并释放潜热和轻元素,而东半球则可能不断熔化并吸收潜热和轻元素,外核对流的驱动力在东西半球可能截然不同,甚至呈现相反方向.这些凝固与熔化交替过程也发生在局部地形起伏区域.在糊状层区域,地球内核凝固释放潜热和化学能,而在大部分无糊状地区,内核凝固只释放潜热.(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地球内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影片《流浪地球》虽然在科幻题材、特效技术、表现主题等方面具备了国际大片的特点,但是其文化价值观却突破了欧美作品的范式,本质中存在鲜明的中国文化精神特征。如对于乡土和家园的追逐,对血脉的传承,对感性生活的纠结态度等。影片的成功不仅仅意味着中国电影的科幻时代到来,更多的是通过精神内涵传达其中国文化特质。对隐藏在影片中特定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考察是本文试图表达的主要内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球内核论文参考文献
[1].李佩芸,黄海军,李艳丽.Fe-3.24%Si的状态方程和声速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地球内核Si元素的约束[J].高压物理学报.2019
[2].何颖利.《流浪地球》的中国文化精神内核[J].电影文学.2019
[3].苗永红.《流浪地球》中的企业文化内核[J].当代电力文化.2019
[4].郑吾伊.传统文化视野下的人文关怀书写——试析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文化内核[J].今传媒.2019
[5].路迪雨婴.浅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的中国文化内核[J].新世纪剧坛.2019
[6].张梦然.地球内核的形成恰逢其时[N].科技日报.2019
[7].王卫英,徐彦利.刘慈欣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悲剧内核[J].科技视界.2018
[8].姚家园.地球内核表面时间变化、核幔边界结构及朝鲜核试验监测[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9].田冬冬.地球内核边界精细结构与朝鲜2017年核试验余震分析[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
[10].温联星,田冬冬,姚家园.地球内核及其边界的结构特征和动力学过程[J].地球物理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