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音形容词论文_吕桂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音形容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容词,单音,语义,原型,单音词,认知,义项。

单音形容词论文文献综述

吕桂云[1](2019)在《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研究——以单音形容词“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词多义是汉语的一种普遍现象,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汉语单音形容词"深"为主要研究对象,尝试运用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分析"深"的语义内涵、"深"语义衍生扩展的路径,并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东南亚学生使用"深"各义项的情况,探究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林区教学》期刊2019年07期)

刘昕[2](2018)在《《文选》汉赋单音形容词同义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选》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粹选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文章采用共时视觉,对《文选》汉赋中的二十叁组单音形容词同义词作相对封闭的考察,认为《文选》汉赋单音同义词构成类型有叁种。(本文来源于《文存阅刊》期刊2018年17期)

朱艳[3](2018)在《单音形容词的不对称性及其教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单音形容词的研究,前辈时贤多聚焦于语义、分类、语法特征、句法功能、组合搭配等问题上,其不对称用法及其汉语教学研究有待深入。以语义学、认知语言学、标记理论为理论基础,本文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成对的单音反义形容词为考察对象,着重研究其不对称用法及汉语教学问题。首先,描写单音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用法。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结构、句类、语义、语用等方面描写不对称用法,描述该类形容词词法、句法、语用等不对称概况及特点。其次,探讨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的成因机制。主要分析了词义引申、语义标记、认知原因、文化社会因素。词义引申考察其语义形成路径,着眼于衡量语义的“量”;语义标记分析以标记理论为理论基础,着眼于衡量语义的“质”。认知视角从认知倾向角度解释成因。文化社会因素分析结合了礼貌原则和民族心理。最后,提出汉语国际教学策略。在不对称描写与解释基础上,结合汉语国际教学,从各阶段课堂教学设想、偏误分析和教材编写叁方面阐述了“个别与成对”相结合的策略及编写建议。通过上述研究,本文较全面地探讨了单音反义形容词的不对称及成因,提出了教学建议,为这类词的理论研究及实际教学贡献了绵薄之力。(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文澜[4](2017)在《“宽/窄”类单音形容词的语义演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义演变是语言演变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对于空间词语的研究是语义演变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研究成果不多的“宽/窄”类单音形容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辞书查询和方言调查,最终选定“广、阔、宽”和“隘、狭、窄”六个词作为“宽/窄”类单音形容词的代表词,以此进行具体探究。全文分为五个部分:(一)绪论部分,主要是前人的研究综述和对本文写作思路的介绍。(二)理论基础部分,在介绍国内外语义演变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着重阐释了本文用来分析语义演变途径和机制的理论以及类型学的语义图理论。(叁)具体研究部分,利用历史文献语料逐一对“广、阔、宽”和“隘、狭、窄”六个词的语义演变路径进行历时分析,同时结合现代汉语方言语料予以佐证,得到“宽/窄”两类单音形容词的语义演变情况。(四)对比分析部分,分别是同一类词中的内部比较和两类词间的外部比较,以探讨“宽/窄”类单音形容词语义演变特征的共相和殊相。(五)结语部分,归纳本文基本结论,指出写作的不足之处。本文的主要结论有:1.“宽/窄”类单音形容词中的同义词,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类同引申现象,义项相近且演变路径基本一致,一些反复出现的演变模式反映了语义演变的单向性倾向;2.同义词在类同引申的过程中,所引申出的相近义项,存在义域范围的差别,义域范围按义项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呈扩大趋势;3.“宽/窄”两类词的语义演变具有对称性,表现为引申义所涉及的概念域基本一致,分别是范围域、品德域、数量域、心理域和时间域,在各概念域中两类词仍互为反义词。4.“宽/窄”两类词的语义演变具有不对称性,“宽”类词在语义发展的过程中,占据较为强势的地位。5.单个词语的语义演变同时受到其同义词和反义词的影响,且演变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5-01)

王丽艳[5](2015)在《研究前瞻 考察深入》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类研究对于缺乏形态标记和形态变化的汉语来说尤为重要。自黎锦熙《新着国语文法》(1924)算起,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已有90年历史,而汉语的词类问题始终是语法研究的一个核心领域。名、动、形叁大类实词的划分至今仍是整个汉语词类划分的根本问题,主要在于形容词跟名(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12-22)

王恩旭[6](2015)在《一部代表了当前单音形容词研究新水平的力作——读《单音形容词原型特征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名、动、形的分类问题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核心问题,虽然成绩斐然,但成果却见仁见智。以形容词为例,它们是否有独立的词类地位,句法功能是什么,典型的特征又是什么,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为解决这些问题,李泉教授做了专门的研究,并出版了《单音形容词原型特征模式研究》(商务印书馆,2014年7月第1版,以下简称《研究》)。《研究》是李先生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多年打磨、完善形成的,是一部代表了当前单音形(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5年06期)

郭伏良,刘鸿雁[7](2015)在《日本留学生汉语单音形容词习得偏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偏误分析从理论上说,可以发现语言习得规律并深化我们的认识;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指导教学。"(肖奚强,2001年)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选定了220个单音形容词为考察范围,然后筛选出母语为日语的留学生运用这些单音形容词的语料19355条,其中偏误语料982条,偏误比例为10.8%。在借鉴李大忠(1996)、(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5年02期)

陈莹[8](2015)在《屯溪方言单音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及语法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屯溪方言中单音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主要包括前加"b A"式,后加式中的"Abb"式、"A不bb"式、"A不bc"式、"A人家"式、重迭"AA"式和迭缀混合式。各种生动形式在语义程度、感情色彩以及语体色彩上各有不同。这些生动形式在句中常常充当定语、谓语、状语和补语,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才可以作主语或宾语。它们一般不能与"不"等否定副词、"很"等程度副词以及"越来越……"格式组合。(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杨巍[9](2014)在《单音形容词充当状语能力强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能比较自由地充当状语的单音形容词为数不多。有些单音形容词从不出现在状语位置,有些只能在比较固定的搭配中充当状语,而少数单音形容词则可以相对自由地作状语。本文借助语义分析手段,对单音形容词充当状语能力的强弱在一定范围内做了穷尽性地分析,最终得出24个能够比较自由地充当状语的单音形容词。(本文来源于《宁波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2期)

杨帆[10](2013)在《《说文解字》单音形容词、副词等义项的增减考察——以口部、言部和目部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说文解字》的360个单音词入手,筛选出其中的形容词、副词等9种词性的词,经过整理归纳,利用统计数据对单音词义项的增减情况进行考察分析。9种词性的词中,形容词数量最多,象声词的数量在虚词中占优势;副词等四种词性的词,"基本不变"的单音词所占比例均排在该词类增减情况中的第一位;词的形式发展呈现出单音词语素化现象,尤其是在减少和消亡的词中语素化现象更为严重。(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单音形容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选》作为一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精粹选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文章采用共时视觉,对《文选》汉赋中的二十叁组单音形容词同义词作相对封闭的考察,认为《文选》汉赋单音同义词构成类型有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音形容词论文参考文献

[1].吕桂云.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对外汉语多义词教学研究——以单音形容词“深”为例[J].林区教学.2019

[2].刘昕.《文选》汉赋单音形容词同义关系分析[J].文存阅刊.2018

[3].朱艳.单音形容词的不对称性及其教学[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文澜.“宽/窄”类单音形容词的语义演变研究[D].广西大学.2017

[5].王丽艳.研究前瞻考察深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6].王恩旭.一部代表了当前单音形容词研究新水平的力作——读《单音形容词原型特征模式研究》[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

[7].郭伏良,刘鸿雁.日本留学生汉语单音形容词习得偏误分析[J].汉字文化.2015

[8].陈莹.屯溪方言单音形容词的生动形式及语法功能[J].黄山学院学报.2015

[9].杨巍.单音形容词充当状语能力强弱分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

[10].杨帆.《说文解字》单音形容词、副词等义项的增减考察——以口部、言部和目部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单音形容词词项复杂不对称示例...单音形容词词项简单不对称示例...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初级调查问卷基本信息统计图

标签:;  ;  ;  ;  ;  ;  ;  

单音形容词论文_吕桂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