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羊阳,王洪亮,程恒锋[1](2016)在《LQ-300K型打印机在嵌入式系统下的应用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中常用的EPSON LQ-300K型打印机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具体应用,详细介绍了打印机与主控制器的接口电路设计,并在实时嵌入式系统μC/OS-Ⅱ中利用信号量编写驱动实现字符和图形的打印。
史云[2](2009)在《环境水体石油类污染现场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问题是二十一世纪我国乃至世界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水量在日益增长,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与此同时,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导致水体的污染,水质恶化,使得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长期以来,石油类物质一直是水和土壤中的重要污染源。它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而且使水质恶化,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因此各国都加强了油类物质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的治理。目前,我国对于水中油含量的检测手段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传统的检测方法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引入误差,且不能现场作业。难以满足当今技术水平的要求。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正确数据,使分析数据具有与现代测试技术水平相应的准确性和先进性,不断提高分析成果的可比性和应用效果,检测的方法和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了这两方面才能保证快速和准确地测量出水中油类污染物含量,以达到保护和治理水污染的目的。因此,论文的目的就是开展水中油污染检测方法、技术和检测设备的研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质污染现场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以实现油类污染的现场检测,为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水资源保护以及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论文在简要分析地下水油类污染现场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朗伯比尔定律的基础上,对实现石油类污染现场检测的方法原理进行研究,提出了系统测量的基本模型,设计了系统实现的总体方案及工作流程。针对基本模型在实现油污染现场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又提出了将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应用于油含量现场检测中的设计思路,利用神经网络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学习能力,建立了目标系统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论文运用了一些关键技术和思想,进行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中,采用气体滤波相关轮和窄带红外滤光片等技术,完成了光学系统的硬件设计,解决了红外探测器的信号衰减、气体浓度信号失真等关键问题。采用单片机智能控制方法和技术,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控制、运算等功能;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了嵌入式多任务内核(RTX51Tiny)作为其开发平台,扩展系统硬件功能,完善了抗干扰措施。最后,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论文通过对矿物油含量测量机理、光学系统、智能化检测技术以及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对油类污染现场检测的技术关键逐一进行了解决,最终探索出一套适合现场使用的检测方法,完成了检测系统的设计及一系列的试验测试。通过一系列试验测试表明,该系统符合设计要求。论文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单片机技术及光学检测技术于一体,以此来实现地下水的油类污染的现场检测。研究中充分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了检测系统的智能控制;此外,本文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软测量方法,对矿物油的吸光度与油的浓度所确立的目标系统进行建模,并利用神经网络很强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学习能力,以实现本文的最终目标,提高检测系统的准确度和测量范围,简化了测量过程。因此,论文成果充分体现了创新性,为地下水石油类污染检测提供了新技术和新设备,开拓了新的思路。本项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会使我国地下水污染检测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国地下水污染检测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杜亚尊[3](2008)在《检测水质中污染油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对于人类和生物的生存来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人口的高速增长,水资源短缺己成为人类生活中的显着问题,加上大量废弃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废水的任意排放,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油类物质(石油类物质和动植物油)是水和土壤中的一项重要的污染源,它不仅给人类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使水质恶化,严重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因此,检测水中油含量是控制油污染,掌握水质变化,保护水资源的必不可缺的手段。关于水中油含量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单一的分光光度计法来测量,测量结果再经换算才可得到被测物质的浓度,这种方法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引入误差,且不能现场作业。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质油污染现场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它能方便地检测水中含油量,且其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本仪器以非分散红外光度法为测定依据,其测油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光学原理中的朗伯—比尔定律。本文从测油仪的光源系统、样品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和计算机系统等五大系统全面介绍了仪器的设计结构,并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通过软件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处理、显示、打印和通讯等功能。该仪器中自然光的干扰是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了解近红外光谱分析仪中的信号和噪声特点后,采用切光的办法来对光信号进行调制可有效的克服这一问题,使信号变得容易处理,而通过采用相敏检测的方法又可大大提高信噪比。文章系统的介绍了弱信号的提取方法,解决了信号提取困难的问题,并给出了实际可行的电路。另外,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计算机系统中是该仪器的核心部分,将由检测系统转换来的电信号换算成油类物质的浓度,并显示、打印出来。特有的数据存储功能,使仪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系统中设计了看门狗电路,防止由于程序跑飞和电源故障引起的工作不正常。本仪器既可以与PC机联用也可以脱离PC机单独使用。操作软件功能强大,具有仪器性能自检及在线帮助功能,可实现网上服务。本课题是针对我国水体的油污染,利用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技术,设计出适于野外作业的便携式测油仪。利用此仪器,可以检测出水中矿物油和动植物油的污染物含量,还可用于有机试剂纯度检测及含各种不同C-H键有机物总量和分量的测量。本测油仪采用了调节方便、频率精确的光源调制系统和相关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体积小适于野外现场使用。
张凯[4](2006)在《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文中提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财富,在生活、工农业生产中是不可缺少的。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水量也在日益增长,水已经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珍贵。但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导致水体的污染,水质恶化,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加紧张。长期以来,油类物质(石油类物质和动植物油)一直是水和土壤中的重要污染源。它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而且使水质恶化,严重破坏水体生态平衡。因此各国都加强了油类物质对水体和土壤的污染的治理。对于水中油含量的检测,我国处于落后阶段,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所以难以满足当今技术水平的要求。为了取得具有代表性的正确数据,使分析数据具有与现代测试技术水平相应的准确性和先进性,不断提高分析成果的可比性和应用效果,检测的方法和仪器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证了这两方面才能保证快速和准确地测量出水中油类污染物含量,以达到保护和治理水污染的目的。开展水中油污染检测方法、技术和检测设备的研究,是提高水污染检测的一条重要措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水质污染现场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科学研究价值。 本课题针对我国水体的油污染,探索一套检测油污染的可行方案和方法,利用非分散红外光度法技术,开发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适合国情的适于野外便携式的测油仪。利用此仪器,可以检测出被测水样中亚甲基、甲基物质和动植物油脂的污染物含量,为我国众多的环境检测站点监测水体的油污染状况提供依据。 本文全面介绍了仪器测量的基本原理以及软硬件的总体设计。其中采用的AT89C52单片机系统是该仪器的核心部分。通过它,把由红外传感器转换来的电信号换算成油类物质的浓度,并显示、打印出来。特有的数据存储功能,使仪器掉电后数据不丢失。可以查询历史数据。本系统设计了看门狗电路,防止由于程序跑飞和电源故障引起的工作不正常。另外,本文研究了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分散红外光度法的测油原理,找出两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在对样品要求、检测精度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整机硬件的合理性结构设计,确定各参数,比如红外传感器的选择以及光程、光路的设计。探索出一套适合野外现场使用的,携带方便的测油仪。
张迪[5](2006)在《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的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质剧增,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迫切需要对日益增多的环境污染物进行毒性测定。本文将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技术与现代光电检测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利用发光细菌的细胞发光特性,设计了一种快速、灵敏、简便的测定环境污染物综合毒性水平的生物检测仪。以弧菌、发光杆菌、异短杆菌三大发光细菌为例,分析了发光细菌发光光谱,研究了发光细菌的发光机理和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特性,建立了发光细菌相对发光度与环境污染物毒性组分总浓度的关系,以及参比氯化汞溶液浓度与环境污染物毒性级别的关系。在充分研究光电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参数,以及半导体制冷器的制冷原理和优点的基础上,确定了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光电检测方法。针对有颜色、含悬浮物的环境污染物对发光细菌发光强度的干扰,阐述了光强补偿的基本原理,建立了校正干扰的方法,提高了测量精度。完成以光电倍增管为光电探测器的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最终实现仪器的整体设计。通过使用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冰干粉,对仪器进行了稳定性、重复性、准确性测试实验,并与实验室中的生物发光光度计作了对比实验,仪器的综合性能令人满意。与传统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相比,利用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法和光电检测技术相结合方法来测定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水平的方法,简单易行,大大缩短了实验周期,减小实验人员操作误差,而且测量精度高。
冯锋[6](2004)在《基于连续可更新动态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化学生物传感是以光学信号选择性表达检测体系化学、生物组分实时信息的应用技术。作为学科交叉与渗透的产物,它是伴随现代分析化学、有机合成技术、生物功能分子的应用、聚合物化学乃至光学波导器件、微电子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分析化学前沿研究领域之一,它在生命科学、环境监测、疾病诊断、药物筛选、食品工业及材料科学等重要领域中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也要求它自身的各种方法与理论不断完善和创新。从化学传感的角度而言,我们希望识别分析对象的化学反应为可逆反应,以便样品浓度增加或减少时能获得连续的响应信号。在已发展的许多光化学生物传感器中,大多数识别反应都符合这一要求。但仍然有一些在分析应用上很有价值的化学反应,由于反应产物稳定性高,或者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或沉淀生成等原因,使得反应完成后不能返回起始状态。这些反应往往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和专一性,仅仅由于不可逆性而限制了它们在光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而且在众多的光化学传感器中,敏感材料常常被物理包埋在聚合物膜中制成敏感膜,敏感物质的流失难以避免。基于新生液滴光池的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这种测量装置具有连续产生新鲜试剂并与样品相互作用的功能,并且液滴本身就是无需任何光窗的光池,它避免了在传统的光化学测量中,试剂和样品对比色池的污染以及因反应池池壁对光的吸收、散射或过程中产生的吸附物质等所引起的对测量信号的干扰;液滴光池近似光学透镜的形态具有聚光作用,使收集到的透射光信号比普通流通池更多,提高了光耦合效率,因而可以大大提高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本论文在我们实验室前期开展的动态液滴光化学传感技术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充分结合现代分析技术和荧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液滴生长机理、光波传输与耦合效率、信号接收与重现性等涉及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器选择性与灵敏度的技术指标问题;探讨了液滴表面更新技术及在反应体系中既可充当无光窗光池又可充当反应器的特征,从而为不可逆反应体系在光化学生物传感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以光纤传导为基础的动态液滴光化学传感原理验证机的改进,发展了以F2500和LS55型荧光/磷光/发光光度计为实验平台的新型液滴光化学检测方法;构建了以流动注射分析和动态液滴传感技术相结合的多种新型荧光化学生物传感器,初步实现了自动化程度高、测试过程时间短、样品试剂消耗量低、实时在线的检测模式;首次研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吸光检测与荧光检测于一体的动态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仪器,从而实现了
李翠薇[7](2004)在《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及其虚拟化对策》文中研究指明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监测的核心设备一环境监测分析仪器在整 个监测结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虚拟仪器是20世纪80年代,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和电子 测量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测试仪器,因功能强大、易扩展、经济 美观、操作简单等优点,迅速成为测试仪器的发展方向。本文研究的具有虚拟仪 器技术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代表着整个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发展趋势。 本文从环境、环境污染、环境监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现状着手,引出了环 境监测仪器的虚拟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概念、特点、产生 和现状、构成以及开发过程等。在对各类环境监测仪器的原理与结构进行分析后, 对其发展现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并针对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提出虚拟化 对策。即;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分析软件;开发虚拟化的物理监测仪器, 主要从振动、噪声、电磁辐射三方面入手,研究了虚拟化的仪器。以噪声分析的 虚拟化为例,重点提出了一种虚拟式声强分析仪的设想,并给出了设计面板;建 议在自动环境监测系统中开发国内的、符和国情的网络化虚拟仪器。同时,对虚 拟化了的环境监测分析仪器的优点也做了阐述,指出虚拟化了的环境监测分析仪 器代表了环境监测仪器领域的发展方向,满足了未来环境监测仪器高质量、多功 能、集成化、自动化、系统化和智能化的要求。 文章最后,对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提出了其他几点对策,帮助环境监测 仪器发展提高效率,少走弯路。
顾龙全[8](2000)在《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对 EPSON喷墨和激光打印机 ,在 RS990 1发光光度计的连接方法及打印功能的具体实现进行论述 ,解决了 RS990 1发光光度计中数据和图形的打印问题 .
二、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2)环境水体石油类污染现场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油污染检测技术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主要成果 |
1.4.1 论文的主要工作 |
1.4.2 论文的主要成果 |
1.4.3 论文的组成 |
2 系统测量的基本理论及实现方法 |
2.1 系统测量的方法原理 |
2.2 系统的测量模型 |
2.3 系统模型的影响因素及解决措施 |
2.3.1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
2.3.2 光学特性的偏离 |
2.3.3 吸光粒子的偏离 |
2.3.4 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2.4 系统测量的总体方案 |
2.4.1 总体构成方案 |
2.4.2 系统工作流程 |
3 系统测量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
3.1 RBFNN 简介 |
3.2 RBFNN 学习算法 |
3.3.1 确定径向基函数及其参数 |
3.3.2 权值的学习 |
3.3.3 RBFNN 的计算 |
3.3 测量系统的RBFNN 模型建立 |
3.4 RBFNN 模型的具体实现 |
3.4.1 RBFNN 学习 |
3.4.2 目标系统的RBFNN 计算 |
4 测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
4.1 光学系统设计 |
4.1.1 光源系统 |
4.1.2 气体滤波相关轮 |
4.1.3 窄带红外滤光片 |
4.2 检测系统的设计 |
4.2.1 红外传感器 |
4.2.2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4.2.3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
4.2.4 相敏检测电路设计 |
4.3 控制系统的设计 |
4.3.1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3.2 A/D 转换电路设计 |
4.3.3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
4.3.4 看门狗、存储器电路设计 |
4.4 接口电路设计 |
4.4.1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4.4.2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4.5 电源系统的设计 |
5 测量系统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5.1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及开发原则 |
5.1.1 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简介 |
5.1.2 软件系统开发平台 |
5.1.3 RTX51Tiny 编程原则 |
5.2 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开发流程 |
5.3 需求分析 |
5.4 总体设计 |
5.4.1 软件模型建立 |
5.4.2 功能模块划分 |
5.4.3 系统任务划分 |
5.5 详细设计 |
5.5.1 任务分配 |
5.5.2 任务调度 |
5.5.3 关键模块设计 |
5.6 软件编码 |
5.6.1 任务编码约定 |
5.6.2 关键功能的编码实现 |
6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6.1 RBFNN 模型测试与结果分析 |
6.2 系统的硬件测试与结果分析 |
6.3 系统的室内模拟试验与结果分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检测水质中污染油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对测油仪的研究现状 |
1.2.1 石油类测定方法现状 |
1.2.2 国内外测油仪的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系统的光学原理 |
2.2 系统测量的基本原理 |
2.3 系统总体结构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光源系统 |
3.1.1 光源的选择 |
3.1.2 切光器的设计 |
3.1.3 滤光片的选择 |
3.2 样品系统 |
3.2.1 萃取剂的选择 |
3.2.2 液体池的选择 |
3.3 分光系统 |
3.3.1 分光系统的设计 |
3.3.2 狭缝宽度的确定 |
3.3.3 准直和聚焦装置 |
3.3.4 分光系统的机械结构 |
3.4 检测系统 |
3.4.1 红外传感器类型 |
3.4.2 红外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 |
3.4.3 热释电红外探测器的选择 |
3.5 检测电路设计 |
3.5.1 前置放大电路 |
3.5.2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
3.5.3 相敏检测电路设计 |
3.6 计算机系统 |
3.6.1 单片机设计 |
3.6.2 A/D转换电路设计 |
3.6.3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
3.6.4 看门狗、存储器电路设计 |
3.6.5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3.6.6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7 电源电路设计 |
4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
4.2 单片机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 |
4.2.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2.3 时钟读取程序设计 |
4.2.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2.5 显示和打印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1 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及事件 |
4.3.2 用MSComm控件进行串口通信一般步骤 |
4.3.3 MSComm控件通信方式的选择 |
4.3.4 通信协议 |
4.3.5 通信程序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4)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测油仪研究的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系统总体设计 |
2.1 系统测量的基本原理 |
2.2 系统总体结构 |
3 系统硬件设计 |
3.1 光源系统 |
3.2 调制器的设计 |
3.3 红外滤光片的选择 |
3.4 液体池 |
3.5 红外传感器的设计 |
3.5.1 类型 |
3.5.2 红外传感器主要性能指标 |
3.5.3 硒化铅(PbSe)光电导探测器的选择 |
3.6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6.1 前置放大电路设计 |
3.6.2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
3.6.3 相敏检测电路设计 |
3.7 单片机系统设计 |
3.7.1 单片机系统总体设计 |
3.7.2 A/D转换电路设计 |
3.7.3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
3.7.4 看门狗、存储器电路设计 |
3.7.5 人机接口电路设计 |
3.7.6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设计 |
3.8 电源电路设计 |
4 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程序设计概述 |
4.2 单片机程序设计 |
4.2.1 主程序 |
4.2.2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2.3 时钟读取程序设计 |
4.2.4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2.5 显示和打印程序设计 |
4.3 上位机程序设计 |
4.3.1 MSComm控件的主要属性及事件 |
4.3.2 用MSComm控件进行串口通信一般步骤 |
4.3.3 MSComm控件通信方式的选择 |
4.3.4 通信协议 |
4.3.5 通信程序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的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生物毒性检测方法的研究状况 |
1.2.1 生物酶活性毒性检测法 |
1.2.2 水生生物毒性检测法 |
1.2.3 微型生物群落毒性检测法 |
1.2.4 细菌毒性检测法 |
1.3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测量原理 |
2.1 发光细菌的生理特性 |
2.1.1 发光细菌的分类 |
2.1.2 发光细菌的发光机理 |
2.1.3 发光细菌的发光光谱 |
2.2 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法 |
2.3 光电探测器件 |
2.3.1 光电发射的基本理论 |
2.3.2 次级电子发射现象与原理 |
2.3.3 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
2.3.4 光电倍增管的特性参数 |
2.4 半导体制冷器件 |
2.4.1 半导体制冷器的基本原理 |
2.4.2 半导体制冷的优点 |
2.5 光强补偿的基本原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硬件设计 |
3.1 仪器的硬件结构 |
3.2 光电探测器及其附属电路的设计 |
3.2.1 光电倍增管的选择 |
3.2.2 高压电源的设计 |
3.2.3 分压器的设计 |
3.2.4 屏蔽与接地 |
3.2.5 恒温电路设计 |
3.3 恒流源的设计 |
3.4 信号调整电路的设计 |
3.4.1 前置放大器的设计 |
3.4.2 滤波电路的设计 |
3.4.3 A/D 转换电路设计 |
3.5 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 |
3.5.1 串行EEPROM 接口电路设计 |
3.5.2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3.5.3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
3.5.4 微型打印机接口电路设计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软件设计 |
4.1 软件的总体结构 |
4.2 A/D 转换器与单片机接口程序 |
4.2.1 AD7896 工作方式 |
4.2.2 AD7896 数据输出方式 |
4.2.3 A/D 转换程序流程 |
4.3 串行EEPROM 与单片机接口程序 |
4.3.1 IIC 总线接口原理 |
4.3.2 串行EEPROM 读写程序流程 |
4.4 键盘与单片机接口程序 |
4.5 液晶显示器与单片机接口程序 |
4.6 数字滤波程序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仪器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的测量方法 |
5.1.1 发光细菌溶液的配制与用量 |
5.1.2 仪器的工作过程 |
5.1.3 工作曲线的建立方法 |
5.1.4 工作曲线的标定实验与分析 |
5.2 仪器性能测试实验 |
5.2.1 稳定性实验 |
5.2.2 重复性实验 |
5.2.3 精确度测试实验 |
5.2.4 与生物发光光度计对比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基于连续可更新动态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本文常用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表面可更新量测技术的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1.2.1 液滴传感器的发展历程 |
1.2.2 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的应用 |
1.3 本文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
第2章 动态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装置的原理与设计 |
2.1 前言 |
2.2 基于光纤传导的液滴光化学传感原理验证机 |
2.2.1 基本结构 |
2.2.2 毛细管液滴光池的特点 |
2.2.3 毛细管的硅烷化处理 |
2.2.4 滴液头与入射光纤及检测光纤的相对位置 |
2.2.5 吸光和荧光的同步检测 |
2.2.6 多通道液滴传感信号分析 |
2.2.7 仪器校正 |
2.3 改进型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装置 |
2.3.1 基本结构与功能 |
2.3.2 液滴头的改进 |
2.3.3 改进型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装置的特点 |
2.4 新型同步荧光与吸光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仪器 |
2.4.1 仪器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功能与构造 |
2.4.2 工作原理 |
2.4.3 软件设计 |
2.4.4 仪器性能及技术参数 |
2.4.5 新型同步荧光与吸光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仪器的创新点 |
第3章 基于碘猝灭荧光的动态液滴光化学法用于亚硝酸根和碘酸根的测定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装置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于异硫氰酸荧光素荧光猝灭的亚硝酸根测试体系 |
3.3.2 基于荧光素荧光猝灭的碘酸根测试体系 |
3.4 小结 |
第4章 基于固定化酶的流动注射液滴停留荧光法用于L-赖氨酸含量的测定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MB-d对L-赖氨酸的响应与测量原理 |
4.3.2 酶柱的安装方式 |
4.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4.3.4 L-赖氨酸溶液的测定 |
4.3.5 重现性 |
4.4 小结 |
第5章 纳米增强型毛细管酶柱用于葡萄糖液滴传感器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TMB-d的荧光性质与测量原理 |
5.3.2 测量条件的优化 |
5.3.3 干扰实验 |
5.3.4 工作曲线和测量范围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硫胺素荧光增强的过氧化氢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仪器与试剂 |
6.2.2 实验装置 |
6.2.3 测量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H_2O_2对硫胺素的氧化作用 |
6.3.2 硫胺荧的激发和发射光谱 |
6.3.3 最优化检测条件的确定 |
6.3.4 工作曲线及测量范围 |
6.3.5 回收率测定 |
6.3.6 实际样品的测定 |
6.4 小结 |
第7章 基于汞离子氧化作用的硫胺素液滴光化学传感器的研究 |
7.1 前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仪器与试剂 |
7.2.2 实验方法 |
7.2.3 背景光的影响与信噪比 |
7.2.4 信号的重现性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硫胺素对Hg~(2+)的荧光响应机理 |
7.3.2 最优化检测条件的确定 |
7.3.3 工作曲线和测量范围 |
7.3.4 样品分析 |
7.4 小结 |
第8章 基于固体基质的流动注射液滴荧光法用于复合维生素B的联合测定 |
8.1 前言 |
8.2 实验部分 |
8.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8.2.2 实验装置 |
8.2.3 实验方法 |
8.3 结果与讨论 |
8.3.1 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装置的改进 |
8.3.2 葡聚糖凝胶对复合维生素B的选择性吸附 |
8.3.3 维生素B_1和B_6混合溶液中维生素B_6的测定及铁氰化钾碱性溶液对维生素B_6的猝灭作用 |
8.3.4 实验条件的优化 |
8.3.5 应用 |
8.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论文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及其虚拟化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及研究意义 |
1.2 环境、环境污染与环境监测技术 |
1.3 环境监测技术 |
1.3.1 环境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
1.3.2 环境监测的内容与类型 |
1.4 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历史及国内外现状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2 虚拟仪器技术 |
2.1 虚拟仪器的概念 |
2.2 虚拟仪器的产生和现状 |
2.3 虚拟仪器的特点 |
2.4 虚拟仪器的硬件系统 |
2.5 虚拟仪器的软件系统 |
2.6 虚拟仪器的开发 |
2.7 基于PC的虚拟仪器的形成 |
2.8 虚拟仪器的发展 |
3 环境监测仪器的原理及结构分析 |
3.1 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 |
3.1.1 光学类仪器 |
3.1.2 色谱类仪器 |
3.1.3 电化学类仪器 |
3.2 专用监测仪器和设备 |
3.2.1 大气环境监测的专用设备 |
3.2.2 水质污染监测的专用设备 |
3.3 物理污染监测仪器 |
3.3.1 噪声污染监测技术 |
3.3.2 振动污染监测技术 |
3.3.3 电磁污染监测技术 |
3.4 自动环境监测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4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设备的发展现状 |
4.1 实验室通用分析仪器的发展现状 |
4.1.1 光谱类仪器 |
4.1.2 色谱类仪器 |
4.2 专用环境监测仪器与设备的发展现状 |
4.2.1 大气环境监测仪器 |
4.2.2 水环境监测仪器 |
4.2.3 物理污染监测设备的发展现状 |
4.3 物理污染监测设备的发展现状 |
4.3.1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
4.3.2 水质自动监测系统 |
4.4 本章小结 |
5 环境监测仪器的虚拟化对策 |
5.1 虚拟式环境监测分析仪器 |
5.2 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分析软件 |
5.3 发展虚拟化的物理污染监测仪器 |
5.3.1 虚拟式噪声声压、声强分析仪 |
5.3.2 振动测试仪器的虚拟化 |
5.3.3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的虚拟化 |
5.4 网络化的虚拟仪器 |
5.5 本章小结 |
6 发展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其他对策 |
6.1 统筹规划、合作分工 |
6.2 发展道路高起点 |
6.3 强强联合、优势互补 |
7 小结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就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8)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打印机接口连接方法 |
2 打印原理分析与实现方法 |
3 结束语 |
四、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LQ-300K型打印机在嵌入式系统下的应用与实现[J]. 羊阳,王洪亮,程恒锋. 科技风, 2016(12)
- [2]环境水体石油类污染现场检测技术研究[D]. 史云. 河北农业大学, 2009(01)
- [3]检测水质中污染油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D]. 杜亚尊.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4]基于单片机的红外测油仪的研究[D]. 张凯. 河北农业大学, 2006(08)
- [5]便携式生物毒性快速检测仪的设计研究[D]. 张迪. 燕山大学, 2006(08)
- [6]基于连续可更新动态液滴光化学生物传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D]. 冯锋. 湖南大学, 2004(07)
- [7]环境监测仪器的发展现状及其虚拟化对策[D]. 李翠薇. 重庆大学, 2004(01)
- [8]发光光度计中打印接口和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J]. 顾龙全.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