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甲霜灵抗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抗药性,抗性,晚疫病,霉菌,马铃薯,大豆,霜霉病。
甲霜灵抗性论文文献综述
董伟清,江文,何芳练,高美萍,韦绍龙[1](2018)在《广西地区荔浦芋新品种疫霉交配型和甲霜灵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采集自南宁市、柳州市柳江区、桂林市荔浦县青山镇、贺州市贺街桂芋2号栽培区芋疫病标样进行病原分离,通过形态特征和r DNA-ITS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病原进行分析,通过与辣椒疫霉A1和A2交配型菌株进行对峙培养测定其交配型,并利用甲霜灵(metalaxyl)对该病原进行敏感性测定。通过对芋疫病病原形态特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分析,将引起桂芋2号的疫病病原鉴定为芋疫霉(Phytophthora colocasiae),其r DNA-ITS序列与Gen Bank已发表的P.colocasiae不同分离物序列同源性均达99%。通过与辣椒疫霉对峙培养证实来自桂芋2号不同生态栽培区的8个芋疫霉菌株均为A2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测定显示8个芋疫霉菌株均对甲霜灵敏感。说明引起桂芋2号芋疫病的病原为芋疫霉,交配型为A2交配型,且对甲霜灵未出现抗性。其交配型的鉴定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可作为芋抗病品种选育、轮作和化学防治的依据。(本文来源于《长江蔬菜》期刊2018年10期)
崔林开,李井干,陆静,阴伟晓,王源超[2](2013)在《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风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估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是否存在抗性风险,采用药剂驯化的方法诱导获得了大豆疫霉菌抗甲霜灵突变株hlj34M,并对其适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突变体菌丝生长速率、游动孢子产量和致病力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着变化。而卵孢子产量明显减少,突变体的3个单游动孢子后代的卵孢子产量与亲本菌株相比分别减少20.35%、43.63%和43.85%,统计分析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结果表明:甲霜灵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豆疫霉对其产生较大的抗性风险。(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曹舜[3](2011)在《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抗性监测及有效药剂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豆疫霉引起的根腐病是严重危害大豆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每年造成几十亿美元的经济损失。目前,大豆疫霉菌的防治主要以甲霜灵为主,但是甲霜灵作用位点单一,容易产生抗药性。本文对安徽、山东、河南叁省的大豆疫霉菌进行甲霜灵的敏感性检测、抗药性突变株的诱变、抗药性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以及有效药剂筛选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安徽、山东、河南叁省的57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了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57个大豆疫霉菌株的EC50值的范围在0.0362-0.2408g·mL~(-1),平均值为0.1043g·mL~(-1),远远小于1g·mL~(-1),叁个省份的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是敏感的,不存在天然的抗性菌株。叁个省份大豆疫霉菌株群体之间对甲霜灵敏感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安徽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最低,其平均EC50值为0.1077g·mL~(-1),其次是河南菌株的平均EC50值为0.0966g·mL~(-1),敏感性最高的是山东的菌株,其平均EC50值为0.07308g·mL~(-1)。采用药剂驯化法对57个菌株进行了抗药性诱变,结果得到1个抗药性突变菌株SD145M,对其生物学性状进行研究发现,抗药性突变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游动孢子囊的产量及大小、排孢孔的大小及卵孢子的大小与亲本菌株无显着性差异。但是卵孢子的产量明显减少。同时发现,突变菌株的致病性与亲本菌株相似。采用生长速率法检测了5种杀菌剂对大豆疫霉的毒力,结果发现:安克(烯酰吗啉)的EC50值为0.11792g·mL~(-1)与甲霜灵的0.12011g·mL~(-1)相近。测定了两种药剂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具有增效作用,故选取两种药剂进行复配实验。复配实验结果表明:各个配比的EC50范围在0.0377~0.117g·mL~(-1)。当复配比为1:1时,EC150值为0.0377g·mL-,CTC是946,增效作用最明显;其次是复配比例为2:3时,EC~(-1)50值为0.0387g·mL,其CTC也高达858;复配比例为1:2、3:1、3:2时增效作用也很明显;复配比例为2:1和1:3时,增效作用与前面几个比例相比较小,但是远大于100。结果还发现,CTC与复配的比例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测定了不同复配对游动孢子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游动孢子囊的产量严重受到抑制,当用量为0.5g·mL~(-1)时,抑制率均达到50%以上,抑制最明显的是复配比例为2:3时,达到了77.41%。最小的是复配比例1:1,抑制率为54.84%。(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1-06-01)
王鹤,杨志辉,赵冬梅,韩彦卿,朱杰华[4](2010)在《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SSR基因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测定了2009年采自我国黑龙江44株、吉林47株和云南32株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及SSR基因型,旨在明确被测地区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特点。用对峙培养法测定被测菌株的交配型,结果显示黑龙江和吉林两省采集的91株菌株均为A1交配型,而采自云南省昆明的31株和丽江的1株均为自育型菌株。对自育菌株进行了单游动孢子分离,其单游动孢子分离物仍可产生大量卵孢子,即维持其自育特性。生长速率法测定致病疫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性,除云南发现一株中抗菌株外,其余菌株均为高抗或敏感菌株。被测44株黑龙江省致病疫霉菌株,甲霜灵抗性、敏感菌株各22株,分别占被测菌株的50%;被测吉林的47个菌株中,甲霜灵抗性、敏感菌株分别为33株和14株,分别占被测菌株的70.2%和29.8%;被测32株云南菌株,其对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数分别为17株、1株和14株,各占53.1%、3.1%和43.8%。通过对致病疫霉6个基因座(Pi04、Pi4B、Pi33、Pi56、Pi63和Pi70)进行PCR扩增,确定了采自黑龙江(26)和吉林(24)共50株致病疫霉的SSR基因型,被测菌株中共鉴定出15种SSR基因型,分别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Ⅹ、Ⅺ、Ⅻ、ⅩⅢ、ⅩⅣ、ⅩⅤ)。在这15种基因型中,Ⅰ型居绝对优势,有20株,占群体的40%,其次是Ⅱ型和Ⅺ型,均有6株,各占群体的12%。分析发现黑龙江省菌株中有12种SSR基因型,特有基因型为Ⅴ、Ⅵ、Ⅶ、Ⅷ、Ⅸ、Ⅹ、Ⅻ、ⅩⅢ、ⅩⅤ型;发现吉林省菌株有6种SSR基因型,特有基因型为Ⅳ、Ⅲ、ⅩⅣ型;两地相同的基因型有3种,为Ⅰ、Ⅱ、Ⅺ型,且3种基因型在吉林省被测菌株中的比例均比黑龙江的比例大。本研究首次在我国乃至全球某一地区几个田块发现大量自育菌株群体,其产生机制及其在马铃薯晚疫病流行中的作用急需进一步研究。甲霜灵敏感性测定表明甲霜灵高抗菌株在被测3个省份都大量存在,因此,在生产上不建议再使用甲霜灵类药剂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0-07-03)
王丽[5](2010)在《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治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病原菌抗药性是植物病害化学防治中的突出问题。甲霜灵是目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杀菌剂。本文通过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包括甲霜灵在内的6种内吸性杀菌剂的抗性;筛选防治晚疫病高效、与甲霜灵之间无交抗关系及抗药性风险较低的药剂;筛选对抗甲霜灵菌株增效的药剂组合;研究药剂交替使用后对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发展的影响,制订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治理的用药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薯片夹叶分离法进行了改进,使分离成功率升至100%。测定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在RSA①、RSA②和CA叁种培养基上的菌落扩展和产孢能力显示,晚疫病菌在RSA①和CA上生长较快,RSA②次之;产孢量依次为RSA①>CA>RSA②,RSA①较适合马铃薯晚疫病菌的培养。晚疫病菌在CA上的菌落扩展速度与在RSA①上相当,且CA原料易得、制作简便,可用于测定药剂对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及离体条件下检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杀菌剂敏感性。2.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含区分剂量药剂的CA平板上)和叶盘漂浮法分别检测了2007~2009年采自我国北方五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的抗性(分别为380个菌株和227个菌株),发现抗性频率分别为80%和74%,表明上述地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已普遍产生了抗性。3.采用叶盘漂浮法检测2007~2009年采自我国北方五省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精甲霜灵、霜脲氰、烯酰吗啉、氟吗啉和嘧菌酯的敏感性,并建立了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烯酰吗啉、氟吗啉和嘧菌酯的敏感基线,结果显示:(1)精甲霜灵对96株晚疫病菌的EC50值为0.002 9~395.867 5μg/mL,其中抗性菌株占54.2%,中间型菌株占44.8%,敏感菌株仅占1.0%。(2)晚疫病菌对霜脲氰的敏感基线为(0.673 6±0.090 2)μg/mL,110株晚疫病菌中70%的菌株已对霜脲氰产生了抗药性,其中高抗菌株占1.8%,抗性水平最高达1 024倍。(3)晚疫病菌对烯酰吗啉、氟吗啉和嘧菌酯的敏感基线分别为(0.215 5±0.011 9)μg/mL、(0.337 4±0.019 9)μg/mL和(0.218 8±0.011 1)μg/mL,并且敏感菌株占优势,频率分别为92.2%、93.7%和88.4%,仅有少量低抗菌株存在,未检测到中抗及高抗菌株。(4)田间存在对甲霜灵和霜脲氰的双抗菌株(MRCRDSAS型)、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双抗菌株(MRCSDSAR型)及对甲霜灵、霜脲氰和嘧菌酯的叁抗菌株(MRCRDSAR型)频率分别为78.0%、1.1%和3.3%。4.采用叶盘法测定了19种杀菌剂对抗甲霜灵菌株的毒力,结果表明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烯酰吗啉、双炔酰菌胺、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代森联和唑胺菌酯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EC90值均小于10μg a.i/mL,其次为氟菌?霜霉威、嘧菌酯?百菌清、烯酰?锰锌、恶唑菌酮?锰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恶唑菌酮?霜脲氰、百菌清和氢氧化铜,其EC90值在10~100μg a.i/mL之间,氟啶胺、霜霉威和丙森锌的相对防效较差,其EC90值均大于100μg a.i/mL。5.在河北围场县克勒沟镇围字村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霜霉威和双炔酰菌胺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效(88.9%和82.7%),显着高于霜脲?锰锌、烯酰吗啉、嘧菌酯、代森锰锌和百菌清的防效;在河北崇礼县狮子沟原种场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菌?霜霉威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效(93.8%),其次为霜脲?锰锌和烯酰吗啉(84.7%和80.2%),且显着高于代森锰锌、嘧菌酯和百菌清的防效。6.初步评估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双炔酰菌胺和唑胺菌酯的抗药性风险:(1)早期田间抗性检测结果显示,232株晚疫病菌中对双炔酰菌胺敏感的菌株占94.4%,低抗菌株占5.6%,未检测到中抗及高抗菌株;双炔酰菌胺与甲霜灵、霜脲氰和嘧菌酯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关系,但与烯酰吗啉和氟吗啉之间存在交互抗药性关系;田间抗双炔酰菌胺菌株的抗药性不能稳定遗传,且其适合度指数显着低于敏感菌株,表明晚疫病菌对双炔酰菌胺具有较低的抗性风险。(2)早期田间抗性检测结果表明,127株晚疫病菌中对唑胺菌酯敏感的菌株占91.3%,低抗菌株占8.7%,未检测到中抗及高抗菌株;唑胺菌酯与甲霜灵、霜脲氰和烯酰吗啉之间不存在交互抗药性关系,但与嘧菌酯之间存在交互抗药性关系;田间抗唑胺菌酯菌株的抗药性能稳定遗传,其适合度指数与敏感菌株相当,表明晚疫病菌对唑胺菌酯具有较高的抗性风险。7.采用脱叶法检测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以Horsfall法与Wadley法评价药剂混用是否具有增效作用,结果表明,化合物A与吡唑醚菌酯、百菌清分别以5:5和4:6混配,对抗甲霜灵菌株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2.8和2.0;化合物B与百菌清、代森锰锌分别以9:1和3:7混配,对抗甲霜灵菌株亦有增效作用,增效系数分别为1.6和2.2。8.田间交替喷施72%霜脲?锰锌WP(1 080 g a.i./hm2)、68%精甲霜?锰锌WG(1 224 g a.i./hm2)、68.75%氟菌?霜霉威(SC 1 031 g a.i./hm2)和50%烯酰吗啉WP(375 g a.i./hm2)对马铃薯晚疫病具有良好的防控作用(防效90%以上)。检测交替用药地区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及嘧菌酯的敏感性,发现交替用药可延缓晚疫病菌群体对甲霜灵和嘧菌酯的抗性发展。9.根据田间抗药性检测、替代甲霜灵的高效低抗药性风险药剂筛选、对甲霜灵抗性菌株增效药剂组合筛选、交替用药对甲霜灵抗性发展影响的研究结果,制定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治理的用药策略,即选用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唑胺菌酯、嘧菌酯等与甲霜灵之间无交抗关系的药剂以及氟菌?霜霉威交替使用,或将化合物A与吡唑醚菌酯、百菌清混用,化合物B与百菌清、代森锰锌混用;限制每个生长季节甲霜灵?锰锌或精甲霜灵?锰锌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期刊2010-06-14)
杨华,崔元玗,孙晓军,张升,王月[6](2009)在《新疆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新疆阜康等地黄瓜主要病害霜霉病对常用药——甲霜灵的敏感程度,于2006年至2008年在室内进行了新疆阜康市、乌鲁木齐县板房沟乡和华联温室叁地黄瓜霜霉病对甲霜灵抗药性检测试验。通过叶碟蘸药漂浮法测定黄瓜霜霉病对甲霜灵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有2个菌株属于敏感型(MS)菌株,3个菌株属于抗性(MI)菌株,敏感菌株总体的占40%,抗性菌株占总体的60%。(本文来源于《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期刊2009-10-27)
吴向辉,高智谋,陆保君,潘月敏,曹君[7](2005)在《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发生概况、抗性产生机理、抗甲霜灵特性的遗传控制 ,以及甲霜灵对疫霉菌抗药性的影响和甲霜灵抗性的治理对策等进行了综述。(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5年02期)
张琦,张治家,张越,孙立艳[8](2003)在《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是危害甜(辣)椒生长的主要病害菌,在采用化学防治上,甲霜灵是普遍使用的化学杀菌剂。近年来,我们对山西省1400余hm~2的甜(辣)椒种植田的实地调查表明:单独使用甲霜灵对(本文来源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期刊2003-09-01)
刘洪斌,顾宝根,刘西莉,周立刚,李健强[9](2003)在《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对甲霜灵敏感、中抗和高抗的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菌株各2株,采用电导率法和同位素掺入法,研究了甲霜灵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不同抗药性水平菌株细胞膜通透性和RNA聚合酶活性的影响,借助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检测了不同抗药性水平菌株对甲霜灵的降解作用。结果表明:甲霜灵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不同抗药性水平菌株的细胞膜通透性没有明显影响;随着甲霜灵浓度提高,敏感菌株的RNA聚合酶活性受到显着抑制,10μg/mL甲霜灵对敏感菌株RNA聚合酶活性的抑制率达到40%以上,而10和100μg/mL甲霜灵对高抗菌株的RNA聚合酶活性只表现轻微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分别小于8%和21%,甲霜灵对中抗菌株RNA聚合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介于对敏感菌株和高抗菌株的抑制作用之间。抗性菌株对甲霜灵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培养30d后高抗菌株HL105和SC1的降解率分别达到13.46%和16.14%。(本文来源于《植物病理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毕朝位,车兴壁,马金成,王中康[10](2002)在《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性及抗性水平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2 0 0 0年和 2 0 0 1年从璧山、沙坪坝采集番茄晚疫病病叶和病果 ,北碚、云阳、开县、万州和忠县采集马铃薯晚疫病病叶 ,共分离得 136株致病疫霉。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其对甲霜灵抗性和抗性水平 ,结果表明 :4 9.3%的菌株表现为抗性 ,9.5 %的菌株表现为中抗 ,4 1.2 %的菌株表现为敏感 ;以菌株PBB - 110 2为敏感对照 ,所测定的 4株抗性菌株的抗性水平达 10 6倍以上 ,各地菌株抗性表现与菌株来源地的施药水平密切相关 ,并对抗药性不同的地区提出了不同的用药策略(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2年04期)
甲霜灵抗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评估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是否存在抗性风险,采用药剂驯化的方法诱导获得了大豆疫霉菌抗甲霜灵突变株hlj34M,并对其适生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突变体菌丝生长速率、游动孢子产量和致病力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着变化。而卵孢子产量明显减少,突变体的3个单游动孢子后代的卵孢子产量与亲本菌株相比分别减少20.35%、43.63%和43.85%,统计分析差异达极显着水平。结果表明:甲霜灵的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豆疫霉对其产生较大的抗性风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甲霜灵抗性论文参考文献
[1].董伟清,江文,何芳练,高美萍,韦绍龙.广西地区荔浦芋新品种疫霉交配型和甲霜灵抗性研究[J].长江蔬菜.2018
[2].崔林开,李井干,陆静,阴伟晓,王源超.大豆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风险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3
[3].曹舜.大豆疫霉对甲霜灵抗性监测及有效药剂筛选[D].安徽农业大学.2011
[4].王鹤,杨志辉,赵冬梅,韩彦卿,朱杰华.2009年中国部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抗性及SSR基因型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
[5].王丽.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治理对策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
[6].杨华,崔元玗,孙晓军,张升,王月.新疆黄瓜霜霉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测定[C].粮食安全与植保科技创新.2009
[7].吴向辉,高智谋,陆保君,潘月敏,曹君.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5
[8].张琦,张治家,张越,孙立艳.辣椒疫霉菌对甲霜灵抗性的研究[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2003
[9].刘洪斌,顾宝根,刘西莉,周立刚,李健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抗性机制的初步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03
[10].毕朝位,车兴壁,马金成,王中康.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性及抗性水平测定[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