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桩孔,在桩孔内安装有钢筋笼,在钢筋笼内插入有刚性导管,在钢筋笼内填充有碎石,在碎石的间隙之间填充有胶凝材料浆体。本实用新型利用胶凝材料浆体在水下的抗分散能力明显高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原理,将胶凝材料浆体和碎石分开浇筑,利用大流动胶凝材料浆体排挤碎石空隙中的水分并填充于碎石中,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解决了传统桩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由于孔内积水多、提管工艺人工干扰因素大、混凝土工作性变化大等因素,导致水下浇筑混凝土质量波动较大,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桩孔(1),其特征在于:在桩孔(1)内安装有钢筋笼(2),在钢筋笼(2)内插入有刚性导管(4),在钢筋笼(2)内填充有碎石(3),在碎石(3)的间隙之间填充有胶凝材料浆体(5)。
设计方案
1.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桩孔(1),其特征在于:在桩孔(1)内安装有钢筋笼(2),在钢筋笼(2)内插入有刚性导管(4),在钢筋笼(2)内填充有碎石(3),在碎石(3)的间隙之间填充有胶凝材料浆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导管(4)插入钢筋笼(2)的中央,且刚性导管(4)的下端至桩孔(1)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3)粒径为5~40m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属于土建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浇筑桩基时经常出现“断桩”、桩基不密实等质量问题,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工艺需要材料和工艺两方面的配合,首先混凝土的工作性要求较高,坍落度一般要求160~200mm,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坍落度大于240mm,混凝土在导管中下落容易造成骨料和砂浆分离,导致堵管发生;坍落度小于140mm,混凝土流动性较差,无法完成);其次,每次提管必须要求导管的下端保持在混凝土浇筑面以下,由于水下浑浊,工人凭借经验进行浇筑,导管的下端一旦拔出混凝土浇筑面,“断桩”等工程质量事故将立刻发生,后期处理断桩、桩体不密实的费用将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另外,桩孔中的水会造成浇筑混凝土强度的大幅下降,工程上一般采用提高混凝土标号的方法弥补强度的损失,但往往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如何提高桩孔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同时减少人为操作的因素干扰,是孔桩施工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以解决传统桩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由于孔内积水多、提管工艺人工干扰因素大、混凝土工作性变化大等因素,导致水下浇筑混凝土质量波动较大,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桩孔,在桩孔内安装有钢筋笼,在钢筋笼内插入有刚性导管,在钢筋笼内填充有碎石,在碎石的间隙之间填充有胶凝材料浆体。
进一步,所述刚性导管插入钢筋笼的中央,且刚性导管的下端至桩孔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碎石粒径为5~40mm。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胶凝材料浆体在水下的抗分散能力明显高于砂浆和混凝土的原理,将胶凝材料浆体和碎石分开浇筑,利用大流动胶凝材料浆体排挤碎石空隙中的水分并填充于碎石中,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解决了传统桩孔水下浇筑混凝土由于孔内积水多、提管工艺人工干扰因素大、混凝土工作性变化大等因素,导致水下浇筑混凝土质量波动较大,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桩孔浇筑完成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桩孔;2-钢筋笼;3-碎石;4-刚性导管;5-胶凝材料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桩基水下混凝土浇筑结构,包括桩孔1,在桩孔1内安装有钢筋笼2,在钢筋笼2内插入有刚性导管4,在钢筋笼2内填充有碎石3,在碎石3的间隙之间填充有胶凝材料浆体5。所述刚性导管4插入钢筋笼2的中央,且刚性导管4的下端至桩孔1的底部。所述碎石3粒径为5~40mm。
参见图1及图2,施工时,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实施:
(1)先将桩孔1挖好,并清除桩底泥浆;
(2)将钢筋笼2固定安装在桩孔1内;
(3)将刚性导管4插入至桩孔1底部;
(4)向桩孔1填入碎石3,填满桩孔1为准;
(5)灌入胶凝材料浆体5前,采用高速搅拌机搅拌胶凝材料浆体5,搅拌速度在1200r\/min以上,搅拌时间为120~360s,然后将搅拌好的胶凝材料浆体5灌入刚性导管4中;
(6)当桩孔1表面有胶凝材料浆体5溢出时,说明桩孔已被填满,此时提出刚性导管4,完成桩孔1的浇筑。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55752.6
申请日:2019-01-1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52(贵州)
授权编号:CN209538168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E02D 5/36
专利分类号:E02D5/36;E02D15/04;E02D15/06
范畴分类:36D;36C;
申请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50002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甘荫塘甘平路4号
发明人:徐立斌;令狐延;陈尚伟;朱国良;罗通;王林枫;黄巧玲;潘佩瑶;何信周;周灵;陈亦苏
第一发明人:徐立斌
当前权利人:贵州中建建筑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楠;朱法恒
代理机构:52100
代理机构编号: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