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论文和设计-彭杰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球体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球,所述弧形齿条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前端设有定位块,所述空心柱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空心柱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齿轮相适配的齿轮槽,所述第二齿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转球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本实用新型,通过相关结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地球仪雕塑通常是绕着一个轴线方向进行旋转,难以进行斜向旋转,导致功能单一,不够新颖,观赏性不高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开设有球体转动槽(3),所述球体转动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球(4),所述转球(4)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6),所述球体转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弧形齿条(6)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与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前侧开设有空腔,所述转轴(8)的前端设有定位块(9),所述定位块(9)靠近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空心柱(10),所述转轴(8)的前端贯穿定位块(9),且与空心柱(10)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10)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空心柱(10)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齿轮槽(13),所述空心柱(10)靠近前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腔,且转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内齿圈(14),所述第二齿轮(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5),所述挤压杆(15)的前端依次贯穿定位块(9)和固定块(2),所述转球(4)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架(16),所述弧形支架(16)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17)。

设计方案

1.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所述固定块(2)的内部开设有球体转动槽(3),所述球体转动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球(4),所述转球(4)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5),所述弧形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6),所述球体转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弧形齿条(6)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两端与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前侧开设有空腔,所述转轴(8)的前端设有定位块(9),所述定位块(9)靠近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空心柱(10),所述转轴(8)的前端贯穿定位块(9),且与空心柱(10)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10)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所述空心柱(10)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齿轮槽(13),所述空心柱(10)靠近前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腔,且转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内齿圈(14),所述第二齿轮(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5),所述挤压杆(15)的前端依次贯穿定位块(9)和固定块(2),所述转球(4)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架(16),所述弧形支架(16)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柱(10)内壁的后侧开设有卡槽(18),所述第二齿轮(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杆(19),且卡杆(19)与卡槽(18)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12)的长度大于内齿圈(14)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杆(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柄,且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支架(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17)。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雕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

背景技术

雕塑,指为美化城市或用于纪念意义而雕刻塑造、具有一定寓意、象征或象形的观赏物和纪念物。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但是由于现有的地球仪雕塑通常是绕着一个轴线方向进行旋转,难以进行斜向旋转,导致功能单一,不够新颖,观赏性不高,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具备地球仪雕塑在绕着轴线方向旋转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斜向旋转,提高了地球仪雕塑的新颖性和观赏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地球仪雕塑通常是绕着一个轴线方向进行旋转,难以进行斜向旋转,导致功能单一,不够新颖,观赏性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球体转动槽,所述球体转动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球,所述转球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所述球体转动槽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弧形齿条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与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前侧开设有空腔,所述转轴的前端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靠近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空心柱,所述转轴的前端贯穿定位块,且与空心柱的后侧固定连接,所述空心柱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空心柱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齿轮相适配的齿轮槽,所述空心柱靠近前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腔,且转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相适配的内齿圈,所述第二齿轮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的前端依次贯穿定位块和固定块,所述转球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架,所述弧形支架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

优选的,所述空心柱内壁的后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齿轮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杆,且卡杆与卡槽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齿轮的长度大于内齿圈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挤压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柄,且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弧形支架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两个连接轴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向内按压挤压杆,挤压杆带动第二齿轮向内运动,当第二齿轮进入到齿轮槽而脱离内齿圈时,卡杆与卡槽接触,转动旋柄带动挤压杆转动,从而使得空心柱转动,进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转动则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由于第一齿轮与弧形齿条啮合,从而使得转球左右转动,进而会动弧形支架和地球仪雕塑本体斜向转动,使得地球仪雕塑在绕着轴线方向旋转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斜向旋转,提高了地球仪雕塑的新颖性和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块的侧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的放大图。

图中:1-底板、2-固定块、3-球体转动槽、4-转球、5-弧形槽、6-弧形齿条、7-第一齿轮、8-转轴、9-定位块、10-空心柱、11-弹簧、12-第二齿轮、13-齿轮槽、14-内齿圈、15-挤压杆、16-弧形支架、17-地球仪雕塑本体、18-卡槽、19-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包括底板1,底板1对固定2起到了支撑作用,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内部开设有球体转动槽3,球体转动槽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球4,转球4的左右转动会带动弧形支架16进行左右转动,进而弧形支架16会带动地球仪雕塑本体17进行斜向转动,转球4的底部开设有弧形槽5,弧形槽5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弧形齿条6,球体转动槽3的底部开设有凹槽,弧形齿条6的表面啮合有第一齿轮7,转轴8转动则会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7与弧形齿条6啮合,从而使得转球4左右转动,第一齿轮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转轴8,转轴8的两端与凹槽的内壁转动连接,固定块2的前侧开设有空腔,转轴8的前端设有定位块9,定位块9靠近后侧的内部开设有放置腔,且放置腔的内壁转动连接有空心柱10,空心柱10内壁的后侧开设有卡槽18,第二齿轮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卡杆19,且卡杆19与卡槽18相适配,便于卡杆19与卡槽18卡接,转轴8的前端贯穿定位块9,且与空心柱10的后侧固定连接,空心柱10内壁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1,解除对挤压杆15的挤压,使得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齿轮12离开齿轮槽13,弹簧1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的长度大于内齿圈14的长度,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齿轮12离开齿轮槽13后与内齿圈14啮合后,仍有部分第二齿轮12齿轮槽13啮合,进而使得空心柱10无法转动,从而实现了对转轴8的锁定,空心柱10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齿轮槽13,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2与内齿圈14和齿轮槽13啮合,进而使得空心柱10无法转动,从而实现了对转轴8的锁定,进而对转球4进行了锁定,进一步对地球仪雕塑本体17进行了锁定,空心柱10靠近前侧的内部开设有转动腔,且转动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12相适配的内齿圈14,第二齿轮12的前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5,挤压杆1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旋柄,通过旋柄的设置,使得转动挤压杆更加方便,且旋柄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挤压杆15的前端依次贯穿定位块9和固定块2,转球4的顶部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弧形支架16,弧形支架16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轴,通过两个连接轴的设置,使得地球仪雕塑本体17在弧形支架1内的转动更加平稳顺畅,两个连接轴的相对侧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17,弧形支架16的两端转动连接有地球仪雕塑本体17。

工作原理:该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在使用时,当需要地球仪雕塑本体17斜向转动时,手动向内按压挤压杆15,挤压杆15带动第二齿轮12向内运动,当第二齿轮12进入到齿轮槽13而脱离内齿圈14时,卡杆18与卡槽19卡接,转动旋柄带动挤压杆15转动,从而使得空心柱10转动,进而带动转轴8转动,转轴8转动则会带动第一齿轮7转动,由于第一齿轮7与弧形齿条6啮合,从而使得转球4左右转动,转球4的左右转动会带动弧形支架16进行左右转动,进而弧形支架16会带动地球仪雕塑本体17进行斜向转动;当斜向转动到合适的位置后,解除对挤压杆15的挤压,使得在弹簧11弹力的作用下推动第二齿轮12离开齿轮槽13,从而使得第二齿轮12与内齿圈14和齿轮槽13啮合,进而使得空心柱10无法转动,从而实现了对转轴8的锁定,进而对转球4进行了锁定,进一步对地球仪雕塑本体17进行了锁定,综上所述,使得地球仪雕塑在绕着轴线方向旋转的同时,还可以进行斜向旋转,提高了地球仪雕塑的新颖性和观赏性。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0519.5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683308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B44C3/06

专利分类号:B44C3/06

范畴分类:15D;

申请人:惠州市创鑫鸿文化创意制作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惠州市创鑫鸿文化创意制作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新圩镇东风村

发明人:彭杰

第一发明人:彭杰

当前权利人:惠州市创鑫鸿文化创意制作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武洲

代理机构:44492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粤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可斜向旋转型的地球仪雕塑论文和设计-彭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