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水动力学论文_陈翔,张友林,万德成

导读:本文包含了船舶水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动力学,船舶,粒子,技术,海洋工程,船型,国际。

船舶水动力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翔,张友林,万德成[1](2018)在《MPS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船舶水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MPS)是基于Lagrangian观点来描述流体的运动,具有能够灵活处理自由面的大幅度变形及物体的运动变形等优点,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本文对MPS方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船舶与海洋工程水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介绍。从计算精度方面,介绍了研究人员为提高压力场的光滑性及稳定性,对粒子间相互作用模型做出的多种改进。从计算效率方面,介绍了提高MPS方法计算速度的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从扩展MPS方法在实际水动力学问题中应用范围的角度,介绍了研究人员在数值边界条件和多相流方面做出的贡献。本文回顾了MPS方法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典型水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成果,对该方法在数值格式改进、与其他方法耦合及叁维复杂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杨磊[2](2017)在《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船舶水动力学性能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参与的交叉设计过程,各学科之间彼此影响,需要相互协调,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问题,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已被共识为处理此类问题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本文以探索和实践MDO方法在船舶水动力学叁个子学科中的工程应用为目标,开展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为船舶水动力学性能设计提供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的成果简述如下:(1)对MDO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国内外MDO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评述,重点对CO算法的特性及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叁种不同的耦合系统类型,提出契合的CO建模方法,推动CO建模向规范化发展;针对一类特殊优化问题,对CO算法提出了改进,并在某散货船水动力学性能设计优化中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应用;(2)论述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对性能分析评估方法的新要求,首次开展了面向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的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模块开发,涵盖从低速到中高速范围内常规水面船舶的快速性、耐波性和操纵性分析,为船舶水动力学性能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创造基础和条件,也为常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高效工具;(3)构建了基于CO算法的船舶水动力学性能MDO模型,成功的实现了某散货船和高速舰船的水动力学性能的综合优化,各学科性能的到均衡提升,平均最大提升幅度分别超过了20%和7%;但学科优化模型越细致、越全面,耦合关系越复杂,分析计算的代价越大,MDO过程实现也越困难,反映出现阶段更适合于开展概念设计阶段的MDO应用研究;(4)论述了在设计中考虑不确定性对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对不确定性的概念内涵、表达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可靠性和稳健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散货船水动力学性能优化实例中开展了应用研究,获得了更加可靠、稳健的最优解,约束的可靠度由确定性最优解时的50%提高到可靠性最优解的98%,目标性能的最大波动幅度减小5%。为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舰船研究院》期刊2017-03-01)

[3](2015)在《第九届国际船舶与海洋水动力学研讨会(IWSH'2015)(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9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hip and Marine Hydrodynamics(IWSH'2015)will be held in Glasgow,UK on 26-28 August 2015.Aim:The IWSH conference was first held in Wuhan,China in 1999.Then it was held in Wuhan,Shanghai,Zhenjiang,Harbin,Shanghai and Seoul in subsequent every two years.These Conferences have drawn a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delegates with a common interest in ship and(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5年02期)

杨震[4](2015)在《垂直升船机船舶进出船厢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垂直升船机在设计过程中,为了降低升船机电气拖动系统的功率和减少工程造价,在满足设计船型尺度和货运量的前提下,总是把承船厢尺寸和厢内水深减小到最低限度,因此承船厢的断面系数一般很小,船舶进出船厢时的阻塞效应十分明显,船厢内的水面波动十分显着,进而影响到升船机的运行安全。目前国内外对船厢水动力学的研究多以物理模型试验为主,针对船舶进出船厢过程中厢内水面波动的数值模拟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长江上某升船机为参考研究对象,基于FLUENT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通过建立船舶进出船厢这一过程的数学模型,采用RNG???双方程紊流模型,自由水面利用VOF法技术,并通过C语言编写的UDF程序来定义船舶的运动,模拟计算了不同船舶航速、不同船厢水深下,船舶进出船厢过程中厢内的水体运动,得到以下结论:①船厢内水面波动与船舶进厢、出厢之间的关系。船舶驶出船厢的过程中,厢内发生的水面降低值要大于水面涌高值,而在船舶驶进船厢的过程中,厢内发生的水面涌高值要大于水面降低值。船舶出厢是厢内水面降低的控制性工况,船舶进厢是厢内水面涌高的控制性工况。②船厢内水面波动与船舶航速、船厢水深之间的关系。在船舶出厢过程中,出厢速度的改变对厢内水面降低值的影响要大于船厢水深对其产生的影响;但无论是船厢水深的改变还是船舶航速的改变,对厢内水面涌高的影响均有限。在船舶进厢过程中,进厢速度的改变对厢内水面涌高值的影响要大于船厢水深对其产生的影响;相较于船舶出厢时的情况,航速和船厢水深的改变对厢内水面降低的影响有限。③船厢水面波动引发的船舶下沉量及安全航速公式探讨。在船舶出厢过程中,厢内水面波动会引发船体下沉,船舶的最大下沉量与航速密切相关,在确保船厢富余水深的情况下有一个与之对应的安全航速,通过对不同断面系数下的安全航速进行多项式拟合,得到了船舶进出船厢的安全航速公式。(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5-06-08)

Norman,Del,Puppo[5](2014)在《开源环境下的高精确度船舶水动力学仿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ake and free-surface flow around ships is a complex topic that involves multiple tasks: the generation of an optimal computational gri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umerical algorithms capable to predict the flow field around a hull. In this paper, a numerical framework is developed aimed at high-resolution CFD simulations of turbulent, free-surface flows around ship hulls. The framework consists in the concatenation of "tools", partly available in the open-source finite volume library Open FOAM. A novel, flexible mesh-generation algorithm is presented, capable of producing high-quality computational grids for free-surface ship hydrodynamics. The numerical frame work is used to solve some benchmark problems, providing results that are in excellent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measure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4年04期)

叶东辉[6](2013)在《基于OpenFOAM的船舶水动力学应用关键技术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商用软件数值模拟的缺点愈发显着,表现在装机价格高昂、不完整的修改参数功能、新模型研发缓慢和计算效率较低等多方面,而开源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软件OpenFOAM的出现为CFD的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新的CFD通用平台,OpenFOAM由C++编写和开发,突出优点包括开源、前后处理接口多样性、稳固的底层类库、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突出等,研究者更可自由地定制个性化求解器以针对求解某类问题,增强工作的深度和针对性。因此,越来越多船舶水动力学领域的研究者开始采用OpenFOAM工作和进行开发。因此本文以预报相关模型升阻力并模拟流场流动为基础,对OpenFOAM在船舶水动力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OpenFOAM对二维NACA0012模型升阻力进行了预报,并与相关试验数据比较,验证了OpenFOAM准确性。(2)基于OpenFOAM、Fluent对叁维SUBOFF潜艇光体及全附体模型分别在不同航速下进行了阻力预报,并与DARPA试验数据比较分析,评价了计算精度和算法。(3)总结了OpenFOAM快速入门和初始条件设置、计算收敛控制特别是并行计算等使用效能,并详细评价了后处理软件ParaView。(4)简析GUI扩展程序HELYX~(os)的功能与优缺点,总结阐释OpenFOAM求解器二次开发的方法流程,示范编译了简单的“Hello Huster”程序。最后,通过总结本文所做工作认为OpenFOAM的发展日趋成熟,在船舶水动力领域的应用范围和求解精度正在趋近商业软件Fluent,在某些使用效能上有着独特且后者无法企及的优势。虽然标准求解器可能还需完善,但开源软件OpenFOAM是船舶水动力研究者自编程开发定制使用成本更低、计算速度更快、求解精度更高、对于某类问题特定优化的求解器进行数值模拟最佳选择之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3-05-01)

[7](2013)在《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办刊联合体支撑的《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和A辑分别获得“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于2012年12月26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发布了《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2版)》和《中国学术期刊引证报告(2012版)》,同时还首次发布了"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本文来源于《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期刊2013年01期)

顾懋祥,戚心源[8](2011)在《综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十年来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SSRC在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有单点系泊、张力腿平台、半潜平台、无底柱式平台、导流下沉基础、海洋浮标、浮式系统、海洋立管群等。(本文来源于《纪念顾懋祥院士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1-10-12)

缪国平,范菊,朱仁传,范佘明[9](2011)在《船型演化与船舶水动力学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船型演化的历史轨迹为出发点,力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考察后金融危机时代的船型发展趋势,并论述船舶水动力学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发展对船型研发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期刊2011-09-01)

缪国平,朱仁传,范佘明[10](2010)在《深化基础技术研究,为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做强服务——从船舶水动力学角度出发的若干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介绍船舶水动力学的任务、研究范围、在整个船舶制造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出发,概要地讨论船舶水动力学工程应用中遇到的基础理论问题,以及当今国内外学术界和工程界关注的若干船舶水动力学工程前沿研究方向。同时也从船舶水动力学角度出发,对基础技术研发的重要性、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我们可以努力的方向作简单的评述。(本文来源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期刊2010-02-01)

船舶水动力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船舶水动力学性能设计是一个涉及多个学科参与的交叉设计过程,各学科之间彼此影响,需要相互协调,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系统问题,多学科设计优化(Multidisciplinary Design Optimization,MDO)已被共识为处理此类问题的先进理论和方法。本文以探索和实践MDO方法在船舶水动力学叁个子学科中的工程应用为目标,开展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为船舶水动力学性能设计提供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的成果简述如下:(1)对MDO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国内外MDO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评述,重点对CO算法的特性及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叁种不同的耦合系统类型,提出契合的CO建模方法,推动CO建模向规范化发展;针对一类特殊优化问题,对CO算法提出了改进,并在某散货船水动力学性能设计优化中获得了富有成效的应用;(2)论述了多学科设计优化对性能分析评估方法的新要求,首次开展了面向多学科设计优化应用的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模块开发,涵盖从低速到中高速范围内常规水面船舶的快速性、耐波性和操纵性分析,为船舶水动力学性能的多学科设计优化创造基础和条件,也为常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提供高效工具;(3)构建了基于CO算法的船舶水动力学性能MDO模型,成功的实现了某散货船和高速舰船的水动力学性能的综合优化,各学科性能的到均衡提升,平均最大提升幅度分别超过了20%和7%;但学科优化模型越细致、越全面,耦合关系越复杂,分析计算的代价越大,MDO过程实现也越困难,反映出现阶段更适合于开展概念设计阶段的MDO应用研究;(4)论述了在设计中考虑不确定性对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对不确定性的概念内涵、表达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可靠性和稳健性设计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在散货船水动力学性能优化实例中开展了应用研究,获得了更加可靠、稳健的最优解,约束的可靠度由确定性最优解时的50%提高到可靠性最优解的98%,目标性能的最大波动幅度减小5%。为进一步的深化研究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船舶水动力学论文参考文献

[1].陈翔,张友林,万德成.MPS方法研究进展及其在船舶水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8

[2].杨磊.船舶水动力学性能多学科设计优化研究[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7

[3]..第九届国际船舶与海洋水动力学研讨会(IWSH'2015)(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5

[4].杨震.垂直升船机船舶进出船厢水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

[5].Norman,Del,Puppo.开源环境下的高精确度船舶水动力学仿真(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4

[6].叶东辉.基于OpenFOAM的船舶水动力学应用关键技术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

[7]..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主办、办刊联合体支撑的《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B辑和A辑分别获得“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2012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3

[8].顾懋祥,戚心源.综述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十年来海洋工程水动力学的研究[C].纪念顾懋祥院士海洋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1

[9].缪国平,范菊,朱仁传,范佘明.船型演化与船舶水动力学基础共性技术研究[C].第二十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2011

[10].缪国平,朱仁传,范佘明.深化基础技术研究,为我国船舶工业创新做强服务——从船舶水动力学角度出发的若干思考[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2009年优秀学术论文集.2010

论文知识图

船舶水动力学数值模拟软件包FI...从ITTC看国际船舶水动力学研究重...2 FPSO 模型、前甲板和挡板上的仪器布置波浪中船舶大幅运动模拟算例学科、机构情况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3)学科、机构情况博士后流动站一览表(4)

标签:;  ;  ;  ;  ;  ;  ;  

船舶水动力学论文_陈翔,张友林,万德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