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致远杂剧论文_林忠达

导读:本文包含了马致远杂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人,马致远,杂剧,题材,高潮,情节,来源。

马致远杂剧论文文献综述

林忠达[1](2015)在《谈马致远杂剧创作对全真教的接受——以《任风子》的创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是元代着名的杂剧作家,其创作以神仙道化剧着称,代表作品《任风子》从人物角色名称的选择、故事情节的安排、语言的使用等都体现了马致远对全真教教义的接受,同时可见全真教在元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以及宗教对文学创造产生的重大影响。(本文来源于《时代文学(下半月)》期刊2015年11期)

戚光宇,杨海凤[2](2012)在《关汉卿、马致远杂剧题材来源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的题材来源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他们的人生体验、人生气质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者说,不同的人生体验、人生气质影响了两位元曲大家对杂剧题材来源的选择。(本文来源于《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期刊2012年04期)

戚光宇,杨海凤[3](2011)在《关汉卿、马致远杂剧题材差异之成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同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的杂剧题材却有很大的差异。就现存作品而言,关汉卿的杂剧题材相当一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而马致远杂剧题材全部来源于历史。二者杂剧题材的差异,与他们不同的个性与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本文来源于《剑南文学(经典教苑)》期刊2011年04期)

李婧,陈苏萌[4](2010)在《浅论全真教思想与马致远杂剧的关系——以《陈抟高卧》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被称为"万花丛里马神仙",他的现存七种杂剧中有四种受全真教思想影响被归为神仙道化戏。本文对《陈抟高卧》这部最耐人寻味的剧作进行细致解读,理清它与全真教思想既有契合与共鸣又有偏离与背叛的关系,有利于更清晰地了解马致远杂剧的创作背景及创作心态,从而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中的困境与挣扎。(本文来源于《科教文汇(上旬刊)》期刊2010年07期)

孙琳[5](2010)在《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说关汉卿是蕴羁风流,放荡不羁的浪子,那么马致远则是怀才不遇,温文尔雅的书生;关剧往往取材于现实生活或传说中民众比较熟知的故事,语言当行,通俗易懂;而马剧则倾向于状写历史人物的浮沉或传说中神仙道化的内容,引经据典,情深意浓。二人在主体价值与社会关照上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但二人处于同一历史时期,在杂剧创作上也有一定的相似性。(本文来源于《陕西教育(高教版)》期刊2010年Z1期)

金蕾蕾[6](2010)在《马致远杂剧的虚实相生之美》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杂剧前后期风格的转向,学界大多从考证式或俯视式批评角度来评析,这种分析方法离散了马致远杂剧内在的神韵。本文主要从鉴赏式批评角度出发,通过细读剧作,参悟其特有的虚实相生的美学色彩。其虚实相生之美表现在戏剧结构的时空错综、蟠曲回环之美;人物形象的形神交合、驰骋想象之美;戏剧意象——"镜花水月"的平和冲淡之美。(本文来源于《前沿》期刊2010年02期)

胡小成[7](2009)在《论马致远杂剧的文人化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杂剧的文人化的进程,在元代,在文人参与创作的同时,就已开始了。马致远的杂剧就表现出了明显的文人化特点,具体来说就是故事情节的淡化,情感抒发的强化,在抒情中凸现作者的声音,曲辞创作的诗化、雅化。究其原因是文人把中国文学强大的诗歌传统带进了戏曲,它虽然提升了杂剧的文化地位,但也为日后杂剧逐渐脱离市井土壤、脱离表演舞台,最终走向衰落埋下了隐患。(本文来源于《江汉论坛》期刊2009年09期)

徐秋林[8](2009)在《在表现与再现之间——论马致远杂剧的创作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的杂剧,就风格而言,以文采胜又不离本色,在格调上,马剧是早期文人剧的代表。马致远杂剧的创作主体性体现在人物设置和题材处理两方面。小人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某种现实思考,题材上的文人化操作表现了作者的文人意识。(本文来源于《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5期)

穆海亮[9](2009)在《论马致远杂剧的散曲化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的杂剧和散曲创作都颇具特色。贾仲明赞道:"战文场曲状元,姓名香贯满梨园。"[1](P167)朱权更列马致远为元曲家一百八十七人之首,称东篱之词"如朝阳鸣凤","有振鬣长鸣,万马皆喑之意。又若神凤飞鸣于九霄,岂可与凡鸟共语哉。"[2](P16)这是前人最具代表性的评价。但(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09年04期)

邹治慧[10](2008)在《元代文人的心路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马致远作为元代重要的杂剧作家,其现存的杂剧可以说使他经历命运及心灵的写照,为我们展示了元代文人的心路历程。本文把马致远的杂剧同与之相近的杂剧进行比较,结合叙事学的理论,分析它在情节结构方面的基本模式,进而结合作家心态分析其结构模式之下所暗含的社会心理。首先,马致远的《汉宫秋》与白朴的《梧桐雨》有着相同的情节模式,二者都是借历史以写现实,只是角度不同,《梧桐雨》更多地是表现了作者的繁华不再的人世沧桑之感。而《汉宫秋》则偏重于表现作者对于时代的感愤,在剧中将汉元帝和王昭君的命运同现实相结合。一方面反映了作者作为创作主体其自身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对元代文人普遍心态的折射,抒发了以马致远为代表的元代文人对于时代、历史、民族的感愤之情。其次,《荐福碑》中对主人公张镐命运沉浮的设置可以说就是作者及元代众多文人命运和坎坷不平遭遇的反映。以其为代表的情节结构模式普遍存在于元代杂剧怀才不遇剧中,它们反映出了隐藏在作品之后的元代广大文人愤懑、悲观、失意的心态。第叁,在以《青衫泪》的情节结构模式为代表的妓女,士人,商人的叁角恋情剧里,元代文人们为他们自己描绘了所期盼的“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及对理想女性的美好梦幻。这也是元代文人对自身心灵创伤的抚慰。最后,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情节结构模式则让我们看到了黑暗现实带给文人的意欲远离现实矛盾的度脱之意,但在其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对入世的追求和对逍遥避世的向往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也是广大文人对现实绝望后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寄托。(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08-03-01)

马致远杂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同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的题材来源有很大的不同,这与他们的人生体验、人生气质等有着很大的关系。或者说,不同的人生体验、人生气质影响了两位元曲大家对杂剧题材来源的选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致远杂剧论文参考文献

[1].林忠达.谈马致远杂剧创作对全真教的接受——以《任风子》的创作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

[2].戚光宇,杨海凤.关汉卿、马致远杂剧题材来源比较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2

[3].戚光宇,杨海凤.关汉卿、马致远杂剧题材差异之成因探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

[4].李婧,陈苏萌.浅论全真教思想与马致远杂剧的关系——以《陈抟高卧》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

[5].孙琳.关汉卿与马致远杂剧之比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0

[6].金蕾蕾.马致远杂剧的虚实相生之美[J].前沿.2010

[7].胡小成.论马致远杂剧的文人化特点[J].江汉论坛.2009

[8].徐秋林.在表现与再现之间——论马致远杂剧的创作主体性[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穆海亮.论马致远杂剧的散曲化倾向[J].四川戏剧.2009

[10].邹治慧.元代文人的心路历程[D].天津师范大学.2008

论文知识图

古代文学古代戏曲研究概述异梦记·被擒、张建国、张艳玲、年金鹏、张慧芳等名伶...异梦记·被擒分类号:I206 文罐赏析□ 文/佳 雯

标签:;  ;  ;  ;  ;  ;  ;  

马致远杂剧论文_林忠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