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白介素诱导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复发性流产,母胎免疫调节,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因子白介素-10
白介素诱导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贾亦鸿,王丽丽,赵敏[1](2019)在《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在母胎免疫调节中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IPE2)在母胎免疫调节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病例组)和33例正常早孕人工流产者(对照组)绒毛组织中TIPE2和TNF-α、IL-10的表达。结果:病例组绒毛组织中TNF-α表达(63.3%)高于对照组(30.3%),IL-10、TIPE2表达(26.7%、23.3%)低于对照组(60.6%、57.6%),病例组中TIPE2与TNF-α表达呈负相关(r=-0.725,P<0.05),TIPE2与IL-10表达呈正相关(0.915,P<0.05)。结论:在复发性流产的发生机制中,TIPE2可能与母胎界面Th1/Th2平衡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何珂,胡蕴,毛晓明[2](2014)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与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白介素-18、干扰素-γ、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与柯萨奇病毒(COX)、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及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分析T2DM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L-18、干扰素-γ(IFN-γ)及IFN-γ诱导蛋白-10(IP-10)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208例和健康对照(NC组)者240名,检测血清COX、CMV、HSV、EBV IgG抗体阳性率和炎症因子IL-18、IFN-γ及IP-10水平,比较两组病毒抗体阳性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T2DM病毒感染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T2DM组COX、CMV抗体阳性率高于NC组(19.23%vs 0.83%,94.71%vs 83.33%,P<0.01),两组HSV和EBV抗体均为阴性。T2DM组IL-18、IFN-γ及IP-10水平均高于NC组[IL-18:(130.30±118.44)vs(41.69±40.39)pg/ml;IFN-γ:(103.93±110.10)vs(34.50±24.89)pg/ml;IP-10:(2215.50±3395.47)vs(234.55±64.40)pg/ml,P<0.05或P<0.01]。T2DM COX感染者IL-18高于无COX感染者[(142.84±150.63)vs(122.04±92.59)pg/ml,P<0.05]。结论 COX感染与新诊断T2DM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IL-18等的作用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糖尿病杂志》期刊2014年12期)
李敏[3](2013)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对白介素-2的负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白细胞介素2(IL-2)是由活化T淋巴细胞分泌的具有免疫调控作用的细胞因子,对于维持免疫稳态具有重要作用。IL-2在体外可促进T细胞活化和增殖,是所有T细胞亚群生长因子,故又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IL-2还可维持自然杀伤性(NK)细胞、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以及B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在体内IL-2同时具有抑制T淋巴系统过度活化和促进外周免疫耐受等功能。IL-2的表达在各个水平上都受到精密调控,过高或过低均会引起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IL-2mRNA在静息T细胞中几乎无法检测到,但在受到刺激活化后短时间即可明显上调,有关其mRNA水平的调控主要取决于其转录和降解两个方面,目前IL-2转录水平调控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而对其mRNA转录后稳定性的调控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转录后调控对于维持那些快速诱导的mRNA的稳态来说非常重要,与其他早期免疫应答基因或生长调控基因一样,IL-2mRNA的转录后稳定性调控主要与其mRNA3'非翻译区(3'UTR)的调控元件相关。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MCPIP1)是最近发现确定的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CCCH型锌指家族分子。MCPIP1缺陷小鼠具有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大多数在出生后12周内死亡,其巨噬细胞在TLR信号激活后IL-6和IL-12p40等炎性因子分泌明显增多。目前MCPIP1研究主要集中在负向调控巨噬细胞介导的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且机制主要是通过与IL-6等细胞因子mRNA3'UTR结合,发挥其N端RNA酶活性,引起整条1mRNA的降解,从而下调靶基因表达。我们研究发现MCPIP1在T细胞活化后短时间内可被诱导,并可负向调控T细胞重要细胞因子IL-2的表达水平。我们构建了T细胞特异性MCPIP1转基因小鼠,发现该小鼠外周T细胞数目有一定程度减少,其活化后分泌IL-2水平明显降低;之后在鼠源以及人外周血CD4+T细胞体外过表达或干扰MCPIP1后,发现其可通过影响IL-2mRNA半衰期从而负向调控其表达;进一步机制探讨发现MCPIP1是通过靶向IL-23'UTR(83-166)一段非AU富集区(ARE)的保守区所形成的茎环结构从而引起整条mRNA的降解。综上所述,我们寻找到在转录后水平调控T细胞关键性细胞因子IL-2的RNA结合蛋白-MCPIP1,进一步完善了IL-2的调控网络,同时也对MCPIP1在适应性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启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3-04-01)
白介素诱导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新诊断T2DM与柯萨奇病毒(COX)、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及EB病毒(EBV)感染的关系,分析T2DM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L-18、干扰素-γ(IFN-γ)及IFN-γ诱导蛋白-10(IP-10)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新诊断T2DM患者(T2DM组)208例和健康对照(NC组)者240名,检测血清COX、CMV、HSV、EBV IgG抗体阳性率和炎症因子IL-18、IFN-γ及IP-10水平,比较两组病毒抗体阳性率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T2DM病毒感染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T2DM组COX、CMV抗体阳性率高于NC组(19.23%vs 0.83%,94.71%vs 83.33%,P<0.01),两组HSV和EBV抗体均为阴性。T2DM组IL-18、IFN-γ及IP-10水平均高于NC组[IL-18:(130.30±118.44)vs(41.69±40.39)pg/ml;IFN-γ:(103.93±110.10)vs(34.50±24.89)pg/ml;IP-10:(2215.50±3395.47)vs(234.55±64.40)pg/ml,P<0.05或P<0.01]。T2DM COX感染者IL-18高于无COX感染者[(142.84±150.63)vs(122.04±92.59)pg/ml,P<0.05]。结论 COX感染与新诊断T2DM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IL-18等的作用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白介素诱导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贾亦鸿,王丽丽,赵敏.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在母胎免疫调节中作用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9
[2].何珂,胡蕴,毛晓明.新诊断2型糖尿病与柯萨奇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及白介素-18、干扰素-γ、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的相关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
[3].李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诱导蛋白-1对白介素-2的负向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探讨[D].浙江大学.2013
标签:复发性流产; 母胎免疫调节;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白介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