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现代生物医药发展模式与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化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贾婷婷[1](2020)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文中认为推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国家战略,科创中心是一项复杂性和难度都较高的工程,仅凭政府的力量远远不够,因此需要社会组织尤其是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协同参与。社会组织一直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且在现实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关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这类组织能够链接创新资源,激活创新潜力。在理论层面,本文主要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视角,该理论的基本主张即“多元主体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到集体行动中,实现协同增效”,这与科技类社会组织同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现实是相吻合的。在打造科创中心的战略背景下,各主体不再是原子化的个体,而是借助科技类社会组织搭建的平台和汇聚的资源,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各样的活动和项目,形成了一个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共同体。本文遵循对社会组织的法定分类标准,将科技类社会组织分为科技类社会团体、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和科技类基金会,在此基础上结合典型组织的实践作为案例来分析科技类社会组织的参与路径。本文以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研究背景,结合科技类社会组织的不同细分领域,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支撑,主要从系统的外部协同上对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不同路径做出解释。本文的安排和基本结论为:第一部分(绪论):对本文研究问题、研究意义、分析框架等做出解释,梳理近年来学界对科创中心的研究、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研究以及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研究,并指出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第一章):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如科技类社会组织、上海科创中心做出解释,根据资料分析“参与”的具体内涵,并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协同治理理论做相应的介绍,同时奠定本文的理论分析基础。第三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作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以不同类型的科技类社会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是科技类社会团体、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和科技类基金会,指出每种类型的组织的选择依据,结合典型实例,穿插协同治理理论分析科技类社会组织协同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路径。参与科创中心建设的主体很多,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与其他主体搭建了协同合作的网络,共同推进项目的运作。第四部分(结语):对不同形态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路径做出归纳分析和宏观层面的比较,对全文做出总结和对未来研究做出展望。本文的初步结论为:在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进程中,不同形态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路径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本文关注差异性。其中科技类社会团体以政社协同、共同体建设和政策倡导的路径进行参与,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以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协同、产学研贯通和填空与补充的路径进行参与,科技类基金会以服务科技创业、营造创业软环境的路径进行参与。
乔冰彬[2](2020)在《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区域竞争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产业集群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对挑战、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当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及国际经济形势复杂背景下,大力推动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不仅是落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更是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占领国际竞争新高地的必要举措。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通过多维度、深层次、嵌合式融通,实现跨界融合、优势互补成为推动产业集群转型与升级的重要路径。湖北省位于长江经济带和中南腹地中心位置,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起着不可替代的纽带作用。研究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路径,促进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不仅能够助力企业竞争力提升,更是打造区域竞争高地、推动湖北高质量发展、落实“中部崛起”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举措。因此,文章以湖北省12家国家级高新区、1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和112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陆续对十堰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荆州市、仙桃市、武汉市、宜昌市、咸宁市、恩施州、随州市、襄阳市、孝感市等省域范围内近40个颇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近60家集群代表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和访谈,深入总结湖北省产业集群及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现状、问题和阶段性特征。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近年来,湖北省产业集群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集”而不“群”、规模较小、同质化现象突出,集群层次较低、创新能力较弱、配套发展滞后等,集群内大中小企业间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融通发展机制。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总结归纳国内外先进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模式和经验,立足湖北省实际,分别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出发,就顶层设计、体制机制、资金、技术、创新、产业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对新时期湖北省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邹鑫[3](2019)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国家高新区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的理论法学的研究方法,分六大部分展开研究。总体结构为:导论部分,结合国家高新区30年来的发展成绩和自己熟悉的高新区行政管理工作,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包括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在综述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我国学者在高新区立法研究、区域法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提出本论文研究的问题,即本文研究的理论问题,是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的基本范畴、动力机制、价值取向和对高新区立法、执法经验的理论反思;本文研究的实践问题,是如何实现高新区的立法和执法的法治化,力图在地方(区域)法治理论与高新区法治实践之间的目光逡巡中寻找法治中国建设的真知。第一章,围绕地方法治、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和产生的学术争议,笔者区分了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和不同类型,提出了对区域法治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正当性。以此为基础,论证了高新区是区域的表现形式,高新区法治是我国区域法治的组成部分,高新区法治研究应当借鉴区域法治理论等基本观点。在对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将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作为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用以指导论文研究。第二章,以地方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为研究对象,在评述地方法治竞争理论、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的局限性的基础上,借助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的研究成果,提出地方法治服务于聚集经济、是聚集经济的产物,聚集经济推动法治发展的观点。提出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的观点。第三章,围绕高新区的立法活动,研究了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在规范高新区设立、管理活动中的政策、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等的制定、修改过程,指出了我国高新区政策与立法的特点和不足;通过对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高新区立法经验的总结,对完善我国目前高新区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第四章,围绕高新区的行政法治,通过裁判文书网的司法大数据,分析了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包括行政诉讼主体资格);从与行政体制相关的基本概念和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改革的措施入手,将高新区行政体制类型化为“促进型行政体制”而非“管理型行政体制”,讨论了在“促进型行政体制”类型下高新区管委会在科技、人才、金融、投资、税收和培养中介机构等方面的政策制定中的角色,提出了改革高新区行政执法体制的方向。第五章,从区域法治理论反思的角度,论证了我国高新区法的部门法属性,总结了我国高新区“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提出为避免国内高新区“立法雷同”而应当在跨域立法调研中应当采取的正确步骤。
刘昀翔[4](2019)在《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际分工、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浪潮的逐步演进,国际产业的竞争也不断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集群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作用日益显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先进性和领导性的特性,对于传统产业已经饱和的我国而言,可以起到带动经济快速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作用,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集群的形式发展,可以有效地发挥规模经济效应、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能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来提高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全球产业分工的背景下努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是中国实现经济再次飞跃的重要途径。随着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上海市作为中国产业发展领头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下的发展问题对当前的上海来说相当的重要。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机理,从动力机制、发展模式、治理模式以及集群的影响因素方面定性分析了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同时利用明确区分国内外产品附加值的GVC指数定量推断出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最后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提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实证部分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例子,使用区位商计算分析出集群的集中度,并以区位商作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了影响集群竞争力的因素。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目前的发展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总体上仍处于价值链中低端环节,获取附加值较低的结论。要打破“低端锁定”困境,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上的攀升,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需要“两头抓”,既要加大科技创新能力还要提高品牌的经营能力。
葛昀洲[5](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邵棉丽[6](2016)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发展的空间集聚与扩散是人文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产业发展的空间过程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一个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具有研发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利润高的特点,这注定单个企业难以独立完成从研发到生产的全过程,跨越集群本地空间尺度的开放式创新合作已成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生物医药产业在实践中表现出地方高度集聚与全球扩散联系二元并存的空间格局,这一现象引发了人文经济地理学者的研究热潮,深入剖析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和很强的实践意义。本文以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六大基地为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评估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现有空间格局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据此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内部缺乏产、学、研、金融机构高度集聚的条件,且基地内部过于分散。由于地理邻近,张江与国际医学园区的发展存在高度一致性。(2)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在市内扩散效应不显着。“张江药谷”作为生物医药的研发高地,其创新成果对本市其他基地的溢出与衍生转化效应不明显。(3)政府在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中角色扮演出现偏差。市政府虽然重视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但通过正式文件规划而成的6个基地的建设导向本质上偏离了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的内在规律;企业对区政府的依赖性太强。(4)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驱动发展迫切需要加强市域上的空间集聚性,促进“各基地同园化”的运营与发展。致力于全球生物医药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利用,实现全球生产网络与创新网络的战略耦合。
张云伟[7](2013)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 ——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来临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交通与通信技术日新月异,资源的跨区域流动性空前加大。以大型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成为新时期重要的经济现象,不少中小型企业也将其研发、生产嵌入到全球生产网络之中。受其影响,产业集群的开放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资本、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在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不同产业集群之间的联系愈来愈密切。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相互联系成为新时期全球经济空间组织的一道风景线,其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因此,分析不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的前提条件、合作机制、演化机理等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论文以导师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重点项目“张江建成世界一流高新区的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领导小组项目“浦东新区志张江高科技园区卷编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项目“构建浦东开放型创新体系研究”、上海张江集团“张江高科技园区产业发展十大亮点”等研究课题为支撑,在2010年至2013年2月的时间内对张江高科技园区内2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及上海半导体协会、上海市集成电路协会、张江集团等部门进行了30多次访谈和调研,为本文顺利完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网络的空间范围来看,经济地理学者比较关注以地方网络为主的产业集群理论和以全球联系为主的全球生产网络两大理论流派。Allen Scott等产业集群论者对产业集群的概念及内涵、组成结构、合作机制、类型、演化机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研究。近年来,Harald Bathelt等部分学者也开始重视外部联系对于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性,关注产业集群外部联系机制及其影响。Peter Dicken等全球生产网络论者则主要分析了全球生产网络的内涵、结构、治理机制、跨国公司与国家制度的相互作用等。然而,无论是新区域主义者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还是贸易理论演化而来的全球生产网络理论都无法解释位于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的经济空间组织现象,更没有解释这种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联系的机理和过程。本文在借鉴产业集群、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超越产业集群和全球生产网络理论的全新分析框架,系统阐述了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概念及内涵、发生机制、前提条件、制约因子、组成结构、合作机制与演化机理等。并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张江与新竹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如下:第一,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提升了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本文认为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指的是在不同地区具有相互依赖关系的两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A与产业集群B)通过正式或非正式联系形成的空间组织体系,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地区优势,更高效地整合创新资源。他们所依托的制度可能相同,也可能差异较大。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具有地域不连续性、相互依赖性、制度复杂性等特征,由位于不同经济体的两个产业集群和外部通道构成。产业集群包括了企业、研发机构、大学和中介组织等微观主体、地方网络、及其所依托的制度与文化。外部通道不仅包括网络内产业集群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且包括与其他地区的正式或非正式联系。这种网络组织构架能够充分利用不同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促进产业集群之间分工合作,推动经济整体创新发展。第二,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具有一定前提条件与制约因子。虽然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产业集群外部性特征越来越明显,但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集群之间都能形成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不同经济体的产业集群之间进行合作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如相似的产业基础、不同的区位条件、大量的FDI、不同的技术等级等。不同产业集群所依托的制度对于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作用并不相同。相异的文化会制约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与发展。第三,网络权力与跨界技术社区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组织邻近与关系邻近是不同经济区产业集群相互作用的两种表现方式。具体来说,外部通道分为FDI、上下游合作、人才跨界流动三种形式,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通过这三种联系形式实现两地资源高效整合与快速创新发展。网络权力、市场等因素通过推动外部通道的发展促进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与发展。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制度与文化起着一定的推动或阻碍作用。根据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的合作密切程度与外部通道发育情况,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演化过程可分为孕育、发展、成熟、衰退、消亡或复兴五个阶段。在孕育期,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中的一个产业集群发展成熟,另一个产业集群刚刚起步;通过企业家异地创业或跨国企业异地建立分支机构,落后区域获得初步发展,不同经济体产业集群之间初步形成合作联系。进入发展阶段后,外部通道逐渐增多,产业集群A与B内跨国企业之间的联系增多,产业集群之问的跨界合作更加密切;在跨国企业分支机构网络权力的影响下,后发地区吸引产业集群A内上下游企业进入,推动地方网络逐渐形成,促使产业集群B形成。在成熟阶段,外部通道不仅包括企业之间的跨界联系,而且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才及核心企业家的人才跨界流动;产业集群B获得快速发展,创新能力迅速提升,通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与产业集群A的技术差距不断缩小,并与产业集群A形成上下游合作联系。产业集群A与B通过正式与非正式合作,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走向成熟。当发生消极锁定、缺乏与外界交流时,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将进入衰退阶段。当网络内技术守门员通过与研发机构、外部技术层级更高的企业合作获得突破性技术、开发革命性产品、开拓新的市场时,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则步入复兴期。第四,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已进入成熟期。从1992年张江高科技园区启动至今,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共经历了孕育、发展、成熟三个阶段。在孕育阶段(1992至1999年),受中国大陆改革开放、特别是大陆投资环境和巨大市场的吸引,新竹IC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家、资金、人才等创新资源流入张江高科技园区;张江高科技园区IC产业与新竹科学工业园区IC产业技术差距非常大,主要处于全球IC产业的制造和封装领域。在发展阶段(2000年至2004年),受1999年上海市政府发布“聚焦张江”战略的鼓舞,在台资企业网络权力与大陆市场吸引的作用下,新竹IC产业集群内IC设计企业跟随进入张江,促使新竹IC产业集群内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等创新资源进入张江。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制造环节在全球IC产业中占据绝对优势,设计领域也获得一定发展。在成熟阶段(2005年至今),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的人才流动更加频繁,上下游跨界合作联系较为明显,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融合发展共同推进两地IC产业发展。在IC制造的带动下,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IC设计业也获得快速发展。同时,在技术扩散的作用下,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技术差距进一步缩小。张江高科技园区对外开放制度设计吸引了人才、FDI,推动了张江外部通道的发展,促进了张汀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与发展;而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限制高端技术及大型投资项目进入中国大陆的政策,阻碍外部通道的发展,从而制约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发展。但是,由中介组织发起的“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发展论坛”为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合作提供了交流合作的管道,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台湾当局设置的制度障碍。这就是说,张江与新竹同祖同宗的中华文化替代了管理部门,发挥了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展的作用。
周来新[8](2012)在《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为了解决基础和临床“两张皮”的困境,提高生物医学科技投资效益,促进向生物医学研究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原始目的回归,“转化医学”的概念被提出。但转化医学作为生物医学发展的新模式和科技管理的新理念,涉及整个医学科研管理体系的变革,目前发展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当前有关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研究很少开展且多集中于基础到临床、临床到应用障碍的横断面研究,尚未见到基于转化医学整个发展体系的科研组织模式的系统研究。研究符合转化医学发展特征的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对推动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个人深入访谈、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在充分了解转化医学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剖析影响转化医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因素,解析转化医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对科研组织创新的内在要求,比较分析现有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总结组织管理经验和策略,现场研究调查科研人员对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认识和意见,创建符合转化医学发展特征的科研组织模式和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构想,为推动转化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是导论。总结分析转化医学的提出背景、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科研组织管理现状,提出本课题的研究意义。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归纳国内外对于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管理模式、协同创新等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研究的成果,并阐述研究方法,提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制定技术路线。第二章是影响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因素研究。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系统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等管理理论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系统借鉴。总结分析当代生物医学发展影响转化医学发展的实践因素,提出了当代生物医学的发展对科研组织管理创新的新要求,为研究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依据。第三章是转化医学内涵本质及其对管理创新影响的研究。对转化医学概念进行了深化和拓展,认为转化医学是一个致力于克服基础研究与临床和公共卫生应用严重失衡的医学发展新模式,其核心是在“健康问题-基础研究-临床应用-人群健康-卫生政策”(T1-T2-T3-T4)之间,建立“连续、双向、开放和循环”的研究促进过程。提出要从4T模式来认识转化医学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转化医学发展对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的要求,明确了转化医学科研管理模式构建应重点关注的内容。第四章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现状的案例研究。通过中外11个转化医学中心的案例研究,展示国内外转化医学现实运行模式的特征,指出美国已建成“新型医学研究合作的孵化中心”,中国主要是“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模式”,且尚未建立针对性的管理机制。提出建设转化医学中心是推进转化医学发展的一个有益载体,明确转化医学发展的理念引导、建设途径、政策机制、人才培养等关键问题,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提供现实参考。第五章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构建的问卷调查研究。从转化医学的理念、组成要素、管理机制等方面对15个单位360名科技人员问卷调查,重点阐述转化医学的理念普及范围、发展体系主要内容、机制创新和改革重点,并以这三个方面要素为主体内容提出了构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设想方案,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提供基本框架和要素。第六章是模式构建。明确提出系统化、开放性、质量效益、可行性和指导性是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依据转化医学发展内涵确定用综合法构建其组织管理模式;用“管理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机制”来认识和理解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框架。综合分析前面几部分研究结果,构建了“全维式交叉协同”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并提出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构想方案,为转化医学的组织管理提供了思维范式和方法参考。并在模式构建的基础上,提出对中国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改革的建议。第七章是全文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和讨论,展望转化医学的发展,总结本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课题从转化医学的基本特征和内涵本质出发,立足于转化医学提出和发展的特定需求,以整体和系统的理论和观点进行课题设计和思考,研究了基于转化医学整个发展体系的科研组织管理要素,对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的目标进行了准确定位,创新提出转化医学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转化医学中心建设构想,为转化医学的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管理参考,也为丰富和完善转化医学的发展理论作出一定贡献。
武春晖[9](2012)在《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伴随着生物技术的高速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原有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的基础上出现了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热潮。G生物医药产业园是22家国家级生物产业园区之一,由于其是正处在建设中的项目,不论从产业布局的合理性、规模经济性与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因此结合中国国情与区域特点来研究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的未来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既对北京其他产业和整个经济发展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又对国家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带动作用和扩散作用。本文以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管理的角度来研究该产业园未来的发展模式。首先分析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发展现状,研究国外成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在结合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发展现状,分析园区存在问题,对G生物医药产业园进行SWOT分析,根据园区内外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对产业园项目的发展进行定位,确定其发展方向。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成功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利用产业集群理论、增长极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从产业集群、规模经济性角度出发,设计出该项目的研发模式、产业模式、融资模式、物流贸易模式以及园区的管理模式。确定该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发展方向,并针对所设计的发展模式提出相关措施及建议。
王飞[10](2011)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迅速的生物医药产业在世界产业体系中地位上升,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水平影响越来越大,不少国家将此视为战略性产业而加以重点发展。与其他高新技术企业相比,生物医药产业具有准入门槛高等特点,比如对药物试验及审批等环节政府有严格的法律和法规管制、药品安全性审核严格、制药企业社会责任和生态责任重等,除了这些内部因素之外制药业还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药物专利保护时限、资源稀缺和医学理念变化等外部因素的深刻影响,在上述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目前已没有一个生物医药企业可以独立地完成新药的研发和生产,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全球开放式合作模式成为当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地理学中基于地理临近性的传统区位理论已无法解释生物医药业的新发展。有鉴于此,从“行为者—资源—活动”的视角,分析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探索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机理,为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创新、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服务。本文以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生态文明的区域发展模式”(4107109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网络权力与企业空间行为、企业创新”(08JA790044)、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张江建成世界一流高新区的发展思路与策略研究”(11692101000)等课题为支撑,通过对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企业、南京生物医药企业和相关专家进行访谈和实地考察,辅以文献查询和综合分析,对创新网络演化等相关理论和案例开展了系统研究。笔者认为,关系转向已成为近年来经济地理学学者关注的热点领域,网络内成员间相互作用关系及对网络动态变化的影响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在评述了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及创新网络演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行为主体——合作关系和集体学习——网络演化”为研究主线,系统地论述了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结网、演化过程以及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并开展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过程和上海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路径、内部合作机制、网络效应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第一,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具有鲜明的特色。与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部门不同,生物医药产业所需资源的稀缺性加大了药物研究和开发的难度和成本。生物技术进步缓解了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却推动了生物医药不同行为主体之间跨越国界的知识与创新合作。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完成了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跃升。在转化医学理念和国家创新系统的支撑下,通过全球——地方管道(local buzz-global pipelines)的知识与信息交流,区域生物医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生物医药创新网络不断完善。第二,创新合作和集体学习是推动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变和发展的核心动力。笔者发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合作和学习的动机与模式各不相同。创新环节是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创新网络内不同行为主体之间主要存在着商业、研发、金融和许可等合作关系。从初级到高级,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经历了制药业独立创新发展、本地化创新网络发展和全球化创新网络发展等发展阶段。第三,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差异显着。发达国家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由产学研垂直合作关系和制药业—生物技术企业之间水平合作关系两种方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药物创新水平的不断提升。而发展中国家生物技术水平低,为了获取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发展中国家企业倾向于与发达国家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支撑其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主要是学习机制,生物技术企业主要接受国外大型制药公司或生物技术企业的外包业务。与发达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网络由本地结网向全球扩张的演化过程不同,发展中国家创新网络呈现出全球网络要素植入经本地结网至跨区扩张的演变过程。
二、美国现代生物医药发展模式与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化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现代生物医药发展模式与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化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科创中心的研究 |
二、社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的研究 |
三、社会组织参与科创中心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的创新 |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科技类社会组织 |
二、上海科创中心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协同治理理论 |
二、参与理论 |
第二章 科技类社会团体的协同参与 |
第一节 科技类社会团体的案例引入 |
一、案例的选择 |
二、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相关介绍 |
第二节 科技类社会团体协同参与的路径 |
一、政社协同路径:承接政府职能转移 |
二、共同体建设路径:服务成员需要 |
三、政策倡导路径:建言与体制创新 |
第三章 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协同参与 |
第一节 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案例介绍 |
一、案例的选择 |
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情况 |
第二节 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协同参与的路径 |
一、政府、企业与社会:三者协同路径 |
二、产学研贯通:科技应用路径 |
三、填空与补充:非替代性路径 |
第四章 科技类基金会的协同参与 |
第一节 案例的选择与介绍 |
一、案例的选择 |
二、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的相关情况 |
第二节 科技类基金会协同参与的路径 |
一、服务科技创业:多元供给路径 |
二、巩固组织根基:自我增能路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2)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 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
1.5 文献综述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第3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问题 |
3.1 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
3.2 新型工业化产业集群 |
3.3 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
3.4 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主要模式 |
3.5 湖北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 |
第4章 湖北省重点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及案例 |
4.1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模式 |
4.2 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典型案例 |
第5章 国内外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经验与启示 |
5.1 美国“硅谷”协同创新模式 |
5.2 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技术开发区特色发展模式 |
5.3 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协同创新模式 |
5.4 广东家电制造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模式 |
5.5 对湖北产业集群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启示 |
第6章 湖北省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对策建议 |
6.1 政府层面 |
6.2 企业层面 |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和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二、国内对高新区法治的研究综述 |
三、对国内外高新区法治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论文的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二、论文创新 |
第一章 区域法治的一般理论 |
第一节 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与概念探析 |
一、“地方法治”或“区域法治”研究的缘起 |
二、“地方法治”与“区域法治”的概念探析 |
第二节 区域法治研究的基本框架 |
一、全面依法治国理论与区域法治理论 |
二、区域法治的理论维度 |
第二章 高新区法治的动力机制和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区域法治动力及动力机制的一般理论 |
一、地方法治竞争理论及其局限性 |
二、政府推进型法治发展道路理论 |
三、要素聚集动力机制理论借鉴 |
第二节 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一、科技是高新区聚集经济的发展动力 |
二、创新是高新区法治的价值取向 |
三、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是高新区法治的基本精神 |
第三章 高新区法治的立法建构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历史检视 |
一、国家高新区发展历程及政策、立法变迁 |
二、高新区立法的现实检讨 |
三、我国高新区立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的域外经验 |
一、域外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方面的立法实践 |
二、域外立法实践对我国高新区立法的启示 |
第四章 高新区的行政法治 |
第一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行政主体地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综合执法 |
第三节 高新区管委会的促进型行政 |
第五章 高新区法治的理论反思 |
第一节 高新区立法的部门法属性 |
一、区域立法的概念评判 |
二、高新区地方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
第二节 高新区立法与“先行先试”的立法经验 |
一、“先行先试”立法模式的界定 |
二、法治试验的功能及其完善 |
第三节 高新区立法的复制与推广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价值探寻:比较法学的视角 |
三、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基本功能:比较方法的转向 |
四、跨区域地方立法调研的步骤设计:功能比较的运用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4)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理论意义 |
1.1.4 必要性 |
1.2 文献综述 |
1.2.1 动因研究现状 |
1.2.2 治理结构研究现状 |
1.2.3 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升级路径对策研究现状 |
1.2.5 文献评述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全球价值链 |
1.3.2 产业集群 |
1.3.3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
1.3.4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GVC的关系 |
1.4 研究整体设计 |
1.4.1 研究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GVC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影响机理 |
2.1 GVC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因素 |
2.1.1 全球产业分工 |
2.1.2 企业因素 |
2.1.3 政府因素 |
2.1.4 行业协会因素 |
2.2 GVC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动力机制 |
2.3 GVC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2.3.1 发展模式类型 |
2.3.2 发展模式类型比较 |
2.4 GVC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VC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整体发展现状 |
3.2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动力机制 |
3.3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
3.3.1 上海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情况 |
3.3.2 上海市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判定 |
3.4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治理模式 |
3.4.1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不同治理模式划分 |
3.4.2 价值链治理模式对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所产生的影响 |
3.5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3.5.1 中国制造业在GVC中的地位——基于GVC指数 |
3.5.2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GVC中的地位 |
3.6 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证研究——以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为例 |
4.1 综合优势现状分析 |
4.2 环境分析 |
4.2.1 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环境分析 |
4.2.2 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
4.3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定量分析 |
4.3.1 测算集群程度的指标选择 |
4.3.2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程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程度计算 |
4.3.3 上海汽车产业集群程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程度结果分析 |
4.4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4.4.1 指标变量的选择和数据 |
4.4.2 建立计量模型 |
4.4.3 实证结果分析 |
4.5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在GVC中的地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VC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升级路径及对策 |
5.1 GVC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升级路径 |
5.2 GVC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政策建议 |
5.2.1 国家层面 |
5.2.2 地方政府层面 |
5.2.3 行业协会层面 |
5.2.4 企业层面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GVC中地位处于中下游 |
6.1.2 国内外因素共同影响集群发展 |
6.1.3 集群在GVC下的升级路径 |
6.2 研究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
2.1.2 后学院科学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协同理论 |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历史起源 |
3.1.2 发展阶段 |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
3.1.6 特点与启示 |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
3.2.1 历史起源 |
3.2.2 发展过程 |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
4.1.1 项目简介 |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
4.1.3 项目特点 |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
4.2.1 项目简介 |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
4.3.1 项目简介 |
4.3.2 项目机制分析 |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
4.5.4 经验与启示 |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1 三种模式概况 |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
5.1.1 指标设计过程 |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
5.1.3 访谈调研设计 |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5.2.1 企业博士后 |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1 企业因素 |
5.4.2 高校因素 |
5.4.3 外界因素 |
5.4.4 自身因素 |
5.4.5 培养结果 |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研究方法 |
1.2.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2 研究方法 |
1.3 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基本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物医药产业 |
2.1.2 价值链 |
2.1.3 空间集聚与扩散 |
2.2 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
2.2.1 产业集群理论 |
2.2.2 关系经济地理学 |
2.2.3 多尺度的联盟驱动型全球商品链 |
2.3 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研究进展 |
2.3.1 产业集聚研究 |
2.3.2 产业扩散研究 |
2.3.3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
3.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格局转变 |
3.1.1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合作加强 |
3.1.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动因 |
3.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实践 |
3.2.1 发展历程与空间格局 |
3.2.2 产业中心的集聚网络 |
3.2.3 产业中心的集聚机理 |
3.3 欧盟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践 |
3.3.1 完善的英国生物医药产业环境 |
3.3.2 政策驱动下的丹麦—瑞典“生物谷” |
3.4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及主要问题 |
3.4.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历程 |
3.4.2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主要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分析 |
4.1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历程与现状 |
4.1.1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 |
4.1.2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4.1.3 上海牛物医药产业主要问题 |
4.2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 |
4.2.1 张江—周康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4.2.2 奉贤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4.2.3 徐汇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4.2.4 青浦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4.2.5 金山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4.2.6 闵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关系 |
5.1 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分析 |
5.1.1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条件缺失 |
5.1.2 生物医药产业集聚程度尚弱 |
5.1.3 张江与国际医学园区发展高度相关 |
5.2 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扩散分析 |
5.2.1 各基地对区域生物医药产业扩散效应较弱 |
5.2.2 基地间生物医药产业扩散效应有限 |
5.3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瓶颈 |
5.3.1 市域资源禀赋差异弱 |
5.3.2 空间扩张瓶颈 |
5.4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议 |
5.4.1 注重本地—全球的多尺度联系 |
5.4.2 发挥本地优势,推动产业集聚 |
5.4.3 空间统一治理,加强园区融合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 ——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录 表录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目标、内容、问题及创新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2.4 可能的创新点 |
1.3 基本概念 |
1.3.1 网络 |
1.3.2 跨界合作 |
1.3.3 企业网络 |
1.3.4 产业集群 |
1.3.5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 |
1.4 研究基础与方法 |
1.4.1 研究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网络理论研究进展与评述 |
2.1 产业集群 |
2.1.1 产业集群概念 |
2.1.2 产业集群类型 |
2.1.3 产业集群理论缺陷 |
2.2 产业集群外部联系 |
2.2.1 外部联系的微观主体 |
2.2.2 外部联系的主要方式 |
2.2.3 外部联系的主要类型 |
2.2.4 外部联系的作用效果 |
2.2.5 外部联系与本地蜂鸣的作用对比 |
2.3 全球生产网络 |
2.3.1 全球生产网络概念与内涵 |
2.3.2 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框架 |
2.3.3 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 |
2.4 研究评述 第3章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经济地理学基础 |
3.1 实践社区与人才环流 |
3.1.1 实践社区概念及内涵 |
3.1.2 实践社区特征 |
3.1.3 人才环流与技术社区 |
3.2 网络权力与技术守门员 |
3.2.1 网络权力 |
3.2.2 技术守门员 |
3.3 演化经济地理学 |
3.3.1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则 |
3.3.2 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目的及基本框架 |
3.3.3 演化经济地理学的基本主张 |
3.3.4 演化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基本层面 |
3.3.5 产业集群发展的演化经济地理学解释 第4章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前提条件与形成机制 |
4.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的背景 |
4.1.1 第三次科技革命 |
4.1.2 跨国企业全球投资 |
4.1.3 贸易自由化 |
4.1.4 经济转型与对外开放 |
4.1.5 全球化与地方化融合 |
4.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的前提条件与制约因子 |
4.2.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生的前提条件 |
4.2.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生的制约因子 |
4.3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的形成机制 |
4.3.1 基于人才流动的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机制 |
4.3.2 基于跨区投资的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机制 |
4.3.3 基于贸易的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形成机制 第5章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合作机制及演化 |
5.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组织结构 |
5.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合作机制 |
5.2.1 组织邻近与跨界企业网络 |
5.2.2 关系邻近与跨界技术社区 |
5.2.3 制度重构与文化适应 |
5.3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机理 |
5.3.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孕育阶段 |
5.3.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展阶段 |
5.3.3 跨界产业集群之问合作网络成熟阶段 |
5.3.4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衰退、消亡或复兴 第6章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前提条件 |
6.1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与集群布局 |
6.1.1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演变 |
6.1.2 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细分领域 |
6.1.3 集成电路产业全球空间格局及全球生产网络 |
6.1.4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空间布局 |
6.2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跨界合作的前提条件 |
6.2.1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发展背景 |
6.2.2 张江与新竹相似的产业基础 |
6.2.3 张江与新竹不同的区位条件 |
6.2.4 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丰富的FDI |
6.2.5 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不同的技术水平 |
6.2.6 张江与新竹的制度与文化作用 第7章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 |
7.1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孕育阶段 |
7.1.1 新竹IC产业集群出现与发展 |
7.1.2 企业家迁移推动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跨界合作初步形成 |
7.1.3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资源优势初步整合 |
7.1.4 张江与新竹制度的不同作用 |
7.2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发展阶段 |
7.2.1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链逐步完善 |
7.2.2 市场与网络权力吸引企业跨界迁移推动外部通道扩张 |
7.2.3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深化合作发展 |
7.2.4 张江制度促进与新竹制度阻碍作用 |
7.3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成熟阶段 |
7.3.1 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走向成熟 |
7.3.2 企业上下游跨界合作与人才流动推动外部通道走向成熟 |
7.3.3 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推动张江与新竹IC产业集群跨界融合发展 |
7.3.4 中介机构跨界合作制度的推动作用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1.1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提升了全球资源的整合能力 |
8.1.2 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需要一定前提条件 |
8.1.3 网络权力与跨界技术社区推动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演化 |
8.1.4 张江与新竹IC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进入成熟期 |
8.2 主要创新点 |
8.2.1 论述了经济地理学第三大经济空间组织关系 |
8.2.2 修正了区域合作中的错位竞争理论 |
8.2.3 重新审视了地方政府在区域合作中的作用 |
8.2.4 重新阐述了距离在经济地理学中的意义 |
8.3 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8)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
导论 1.1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
相关概念界定 1.4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5 |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
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理论探讨 2.1 |
影响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形成及发展的理论因素研究 2.2 |
影响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建立的实践因素研究 2.3 |
当代生物医学发展对科研组织管理改革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
转化医学的内涵及其对科研组织管理创新的影响 3.1 |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3.2 |
研究结果 3.3 |
讨论 3.4 |
转化医学发展对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
国内外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案例研究 4.1 |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4.2 |
研究结果 4.3 |
中美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对比研究 4.4 |
国内外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对比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
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调查研究 5.1 |
研究目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5.2 |
问卷调查结果 5.3 |
定性研究结果 5.4 |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
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 6.1 |
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原则 6.2 |
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方法 6.3 |
“全维式交叉协同”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的构建 6.4 |
转化医学中心的建设构想 6.5 |
对中国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改革的建议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加科学研究情况 致谢 |
(9)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及主要创新点 |
1.4.1 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第二章 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的理论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集群理论 |
2.1.2 经济增长极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园区发展模式的基本类型 |
第三章 国内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现状分析 |
3.1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3.1.2 国外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现状 |
3.2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现状分析 |
3.2.1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3.2.2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现状 |
第四章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环境分析 |
4.1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现状分析 |
4.1.1 G生物医药产业园发展历程 |
4.1.2 G生物医药产业园建设现状 |
4.2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的SWOT分析 |
4.2.1 外部发展机遇分析 |
4.2.2 外部劣势分析 |
4.2.3 G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部优势分析 |
4.2.4 G生物医药产业园内部劣势分析 |
第五章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的发展模式设计 |
5.1 国内外典型生物医药园区发展模式启示 |
5.1.1 美国生命技术园发展模式启示 |
5.1.2 上海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发展模式启示 |
5.2 明确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定位 |
5.3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模式的构建 |
5.3.1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研发模式的构建 |
5.3.2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产业模式的构建 |
5.3.3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融资模式的构建 |
5.3.4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物流贸易模式的构建 |
5.3.5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6章 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的保障措施 |
6.1 完善创新园区管理体制 |
6.1.1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
6.1.2 精简政府机构,提高效率 |
6.2 鼓励产业自主创新 |
6.2.1 制定激励产业发展的措施 |
6.2.2 创建有特色的文化氛围 |
6.3 加强对外交流 |
6.3.1 实施品牌效应 |
6.3.2 加强国际化的多元合作 |
6.3.3 推进信息化的建设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录 |
表录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 |
1.2.2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标、内容、关键问题与创新 |
1.3.1 研究目标 |
1.3.2 论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主要创新点 |
1.4 研究基础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物医药产业概念及特征 |
2.1.2 生物医药产业链 |
2.1.3 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2.1.4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 |
2.2 创新网络的基本理论问题 |
2.2.1 网络与创新网络的概念 |
2.2.2 创新网络的形成与类型 |
2.2.3 创新网络演化的阶段与过程 |
2.2.4 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 |
2.3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2.3.1 国家创新系统的概念 |
2.3.2 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架构 |
第3章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形成与结构特征 |
3.1 制药业独立创新-合作创新发展 |
3.1.1 独立创新发展阶段 |
3.1.2 制药业面临的新环境 |
3.1.3 制药业合作创新发展阶段 |
3.2 生物技术企业合作创新-网络创新发展 |
3.2.1 生物技术企业的兴起 |
3.2.2 生物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
3.2.3 生物技术企业创新发展特征 |
3.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结网过程 |
3.3.1 行为主体间连接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
3.3.2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构建 |
3.3.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特征 |
第4章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与发展 |
4.1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合作机制 |
4.1.1 合作的动机 |
4.1.2 合作的方式与途径 |
4.1.3 合作对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影响 |
4.2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集体学习机制 |
4.2.1 网络与集体学习之间的关系 |
4.2.2 集体学习的基础 |
4.2.3 集体学习模式的构建 |
4.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进阶段与路径 |
4.3.1 生物医药创新发展模式的转型 |
4.3.2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发展阶段 |
第5章 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研究 |
5.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5.1.1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征 |
5.1.2 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合作的发展特征 |
5.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特点 |
5.2.1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背景 |
5.2.2 美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特点 |
5.3 合作机制驱动下的美国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 |
5.3.1 发展环境评价 |
5.3.2 合作关系及类型 |
5.3.3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 |
第6章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研究 |
6.1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
6.1.1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本特征 |
6.1.2 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药物创新现状 |
6.2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演化与发展 |
6.2.1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结网基础 |
6.2.2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的动力机制 |
6.3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网络的发展路径 |
6.3.1 生物医药创新网络发展阶段 |
6.3.2 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发展路径 |
第7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7.1.1 主要研究结论 |
7.1.2 主要创新点 |
7.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2.1 定量分析方法有待加强 |
7.2.2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表1 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授权专利统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美国现代生物医药发展模式与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化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中的科技类社会组织参与研究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D]. 贾婷婷.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2]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与升级研究 ——探索产业集群内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D]. 乔冰彬. 长江大学, 2020(02)
- [3]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法治问题研究[D]. 邹鑫. 武汉大学, 2019(06)
- [4]全球价值链下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 刘昀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
- [5]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6]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D]. 邵棉丽.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2)
- [7]跨界产业集群之间合作网络研究 ——以张江与新竹IC产业为例[D]. 张云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8]转化医学科研组织模式构建的研究[D]. 周来新. 第三军医大学, 2012(06)
- [9]G生物医药产业园项目发展模式研究[D]. 武春晖. 山东大学, 2012(05)
- [10]生物医药创新网络演化研究[D]. 王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