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为研究废食用油预脱硫胶粉(WRO)对沥青组分及黏弹性的影响,在不同掺量、加工温度和加工时间下分别制备了15组废食用油预脱硫胶粉改性沥青(WROMA)。基于四组分试验、DSR时间扫描试验、多应力蠕变回复试验分析了沥青组分及黏弹性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组分方面,WRO中的橡胶烃主要补充沥青质,油分大部分补充饱和分,少部分补充芳香分;加工工艺与改性沥青中饱和分和胶质的含量线性相关性较弱,与芳香分及沥青质的含量线性相关性很强,且芳香分与沥青质含量主要受WRO掺量影响。在黏弹性方面,WRO掺量增加,改性沥青高温黏性降低,弹性增加。为保证改性沥青获得足够的高温弹性,WRO最佳掺量为30%,加工温度为160℃、加工时间为2 h。综合组分与黏弹性的分析结果可知:芳香分是影响WROMA高温黏性的主导因素,其含量越高沥青黏性越明显;沥青质和WRO中的橡胶烃是影响WROMA高温弹性的主导因素,两者含量越高,改性沥青弹性越明显。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董瑞琨,梁文兵,唐乃膨,赵梦珍
关键词: 道路工程,黏弹性,多应力蠕变回复,组分分析
来源: 中国公路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公路与水路运输
单位: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097)
分类号: U414
DOI: 10.19721/j.cnki.1001-7372.2019.04.020
页码: 226-234
总页数: 9
文件大小: 2977K
下载量: 246
相关论文文献
- [1].微波胶粉改性沥青的热老化性能[J].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9(06)
- [2].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J]. 建筑材料学报 2020(01)
- [3].胶粉改性沥青的性能指标及其形成机理研究[J]. 化学与粘合 2020(03)
- [4].时温作用下溶解性胶粉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研究[J]. 交通科技 2020(03)
- [5].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胶砂高低温性能研究[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8)
- [6].盐冻融循环作用对温拌胶粉改性沥青砂浆低温性能影响[J].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2)
- [7].温拌胶粉改性沥青高低温性能影响因素研究[J]. 公路 2020(10)
- [8].胶粉目数对胶粉改性沥青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J]. 石油化工应用 2019(01)
- [9].胶粉改性沥青修建公路技术探讨与效益分析[J]. 科技风 2018(18)
- [10].大掺量胶粉改性沥青配方及工艺设计[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06)
- [11].胶粉改性沥青阻燃性分析[J]. 特种橡胶制品 2016(06)
- [12].废胶粉改性沥青工艺对性能的影响[J]. 价值工程 2017(20)
- [13].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研究进展[J]. 合成橡胶工业 2017(05)
- [14].废胶粉改性沥青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J].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2017(05)
- [15].高性能胶粉改性沥青达国际先进水平[J]. 云南科技管理 2016(01)
- [16].大蒜粉对高用量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J]. 特种橡胶制品 2016(02)
- [17].废胶粉改性沥青用于道路工程的研究进展[J]. 山西交通科技 2016(02)
- [18].HDPE-胶粉改性沥青应力吸收层应用试验[J]. 公路 2015(04)
- [19].基于性能指标的废胶粉改性沥青改性机理研究[J]. 交通科技 2015(04)
- [20].胶粉改性沥青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J]. 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13(12)
- [21].掺活化剂的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性能与评价指标研究[J]. 中外公路 2018(05)
- [22].等离子体微表处理胶粉改性沥青工艺条件优化分析[J]. 中国公路学报 2019(04)
- [23].微波胶粉改性沥青热稳定性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8(02)
- [24].复杂气候条件下胶粉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J]. 材料导报 2018(12)
- [25].胶粉改性沥青高低温流变特性研究[J]. 湖南交通科技 2018(02)
- [26].短期老化对胶粉改性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J]. 现代化工 2018(09)
- [27].胶粉改性沥青的老化及再生[J]. 现代化工 2017(01)
- [28].废旧胶粉改性沥青的红外图谱特征[J]. 中国建材科技 2016(05)
- [29].废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J]. 科技与创新 2020(22)
- [30].废胶粉改性沥青研究与应用现状[J].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