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换开关论文和设计-毛振风

全文摘要

一种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包括开关组和联锁装置,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特点:联锁装置包括第一联锁杆和第一杠杆件;第一开关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开关内部触头系统动作的第一主轴,第二开关包括用于锁定第二开关合闸动作的第二锁定杆;当第一开关合闸时,第一主轴带动第一联锁杆移动,第一联锁杆推动第一杠杆件转动并压迫第二锁定杆,从而锁定第二开关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第一开关分闸时,第一主轴带动第一联锁杆反向移动,第一联锁杆推动第一杠杆件反向转动并解锁第二锁定杆,第二开关可进行合闸动作。无需弹性件也能实现机械联锁装置的回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包括开关组(1)和联锁装置(3),所述的开关组(1)包括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装置(3)包括第一联锁杆(31)和第一杠杆件(33);所述的第一开关(11)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开关(11)内部触头系统动作的第一主轴(112),所述的第二开关(12)包括用于锁定第二开关(12)合闸动作的第二锁定杆(123);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合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112)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移动,第一联锁杆(31)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从而锁定第二开关(12)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分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112)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反向移动,第一联锁杆(31)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所述的第二开关(12)可进行合闸动作。

设计方案

1.一种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包括开关组(1)和联锁装置(3),所述的开关组(1)包括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装置(3)包括第一联锁杆(31)和第一杠杆件(33);所述的第一开关(11)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开关(11)内部触头系统动作的第一主轴(112),所述的第二开关(12)包括用于锁定第二开关(12)合闸动作的第二锁定杆(123);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合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112)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移动,第一联锁杆(31)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从而锁定第二开关(12)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分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112)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反向移动,第一联锁杆(31)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所述的第二开关(12)可进行合闸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锁装置(3)还包括第二联锁杆(32)和第二杠杆件(34);所述的第二开关(12)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开关(12)内部触头系统动作的第二主轴(122),所述的第一开关(11)包括用于锁定第一开关(11)合闸动作的第一锁定杆(113);当所述的第二开关(12)合闸时,所述的第二主轴(122)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移动,第二联锁杆(32)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从而锁定第一开关(11)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二开关(12)分闸时,所述的第二主轴(122)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反向移动,第二联锁杆(32)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所述的第一开关(11)可进行合闸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开关还包括一对侧板(2),所述的一对侧板(2)安装在开关组(1)的两侧,所述的联锁装置(3)安装在侧板(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主轴(112)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驱动片(1121),所述的第一驱动片(1121)带动第一联锁杆(31)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的端部固设有第二配合端(1231),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触发所述的第二配合端(1231)动作或复位,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配合端(1131),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触发所述的第一配合端(1131)动作或复位,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包括第一杆体(311)、设置在第一杆体(311)上的第一滑动孔(312)和第一驱动片配合孔(313);所述的第一驱动片(1121)上的第一突起轴(11211)嵌入到所述的第一驱动片配合孔(313)中;侧板(2)上固定的安装件(4)嵌入到所述的第一滑动孔(312)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还包括第一压迫端(314)和第一回复端(315);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包括第一受推端(333)和第一回复配合端(334);其中第一受推端(333)与所述的第一压迫端(314)推压配合,所述的第一回复配合端(334)与所述的第一回复端(315)推压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还包括第一转动孔(331)和第一限位孔(332),所述的第一转动孔(331)用于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转动设置在侧板(2)上,所述的第一限位孔(332)与固定在侧板(2)上的限位轴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换开关还包括与安装件(4)配合的螺钉(5)、垫圈(51)和螺母(52),所述的安装件(4)上设有凸沿(41),凸沿(41)的一侧与所述的侧板(2)相对,凸沿(41)的另一侧与第一联锁杆(31)相对;并通过螺钉(5)穿过所述的安装件(4)后与垫圈(51)、螺母(52)配合收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用的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日益增大的用电量需求,作为双电源切换用的转换开关容量也日益增大,为加快转换开关的设计速度和计设难度,一般都采用两只大容量开关上下拼装而成,其中,为了保证组成转换开关的两只开关不同时处于合闸状态,相互之间必须配置机械联锁装置,以满足实际需要。

在现有的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中,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8807041A所公开的“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的机械联锁装置”,其为了使得机械联锁装置具有回复功能,即当一断路器从合闸状态变为分闸状态时,应撤销对于另一断路器的锁定,使另一断路能从无法进行合闸状态到可进行合闸的状态。现有技术中采用弹性件来实现上述功能,但由于弹性件易损坏,使用寿命较低且成本高,往往无法满足转换开关在使用寿命期内对零部件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的转换开关,其无需弹性件也能实现机械联锁装置的回复。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转换开关,该转换开关包括开关组和联锁装置,所述的开关组包括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的联锁装置包括第一联锁杆和第一杠杆件;所述的第一开关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开关内部触头系统动作的第一主轴,所述的第二开关包括用于锁定第二开关合闸动作的第二锁定杆;当所述的第一开关合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移动,第一联锁杆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二锁定杆,从而锁定第二开关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一开关分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反向移动,第一联锁杆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二锁定杆,所述的第二开关可进行合闸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联锁装置还包括第二联锁杆和第二杠杆件;所述的第二开关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开关内部触头系统动作的第二主轴,所述的第一开关包括用于锁定第一开关合闸动作的第一锁定杆;当所述的第二开关合闸时,所述的第二主轴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移动,第二联锁杆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一锁定杆,从而锁定第一开关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二开关分闸时,所述的第二主轴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反向移动,第二联锁杆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一锁定杆,所述的第一开关可进行合闸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换开关还包括一对侧板,所述的一对侧板安装在开关组的两侧,所述的联锁装置安装在侧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主轴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驱动片,所述的第一驱动片带动第一联锁杆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锁定杆的端部固设有第二配合端,所述的第一杠杆件触发所述的第二配合端动作或复位,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二锁定杆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锁定杆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配合端,所述的第二杠杆件触发所述的第一配合端动作或复位,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一锁定杆动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联锁杆包括第一杆体、设置在第一杆体上的第一滑动孔和第一驱动片配合孔;所述的第一驱动片上的第一突起轴嵌入到所述的第一驱动片配合孔中;侧板上固定的安装件嵌入到所述的第一滑动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联锁杆还包括第一压迫端和第一回复端;所述的第一杠杆件包括第一受推端和第一回复配合端;其中第一受推端与所述的第一压迫端推压配合,所述的第一回复配合端与所述的第一回复端推压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杠杆件还包括第一转动孔和第一限位孔,所述的第一转动孔用于所述的第一杠杆件转动设置在侧板上,所述的第一限位孔与固定在侧板上的限位轴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转换开关还包括与安装件配合的螺钉、垫圈和螺母,所述的安装件上设有凸沿,凸沿的一侧与所述的侧板相对,凸沿的另一侧与第一联锁杆相对;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的安装件后与垫圈、螺母配合收紧。

本实用新型转换开关由于无需弹性件也能实现机械联锁装置的回复,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成本低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联锁装置安装在侧板上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联锁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锁杆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联锁杆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杠杆件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杠杆件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联锁杆与侧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杠杆件与侧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开关组、11.第一开关、111.第一操作机构、112.第一主轴、1121.第一驱动片、11211.第一突起轴、113.第一锁定杆、1131.第一配合端、12.第二开关、121.第二操作机构、122.第二主轴、1221.第二驱动片、12211.第二突起轴、123.第二锁定杆、1231.第二配合端;2.侧板;3.联锁装置、31.第一联锁杆、311.第一杆体、312.第一滑动孔、313.第一驱动片配合孔、314.第一压迫端、315.第一回复端、32.第二联锁杆、321.第二杆体、322.第二滑动孔、323.第二驱动片配合孔、324.第二压迫端、325.第二回复端、33.第一杠杆件、331.第一转动孔、332.第一限位孔、333.第一受推端、334.第一回复配合端、34.第二杠杆件、341.第二转动孔、342.第二限位孔、343.第二受推端、344.第二回复配合端;4.安装件、41.凸沿;5.螺钉、51.垫圈、52.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示意图。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包括开关组1,一对侧板2和联锁装置3。所述的一对侧板2安装在开关组1的两侧,所述的开关组1包括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所述的联锁装置3安装在侧板2上,当然所述的联锁装置3可通过其他部件来定位,例如设在一专门的固定板上。所述的联锁装置3实现第一开关11和第二开关12之间的联锁。所述的第一开关11包括第一操作机构111,第一操作机构111用于带动所述的第一开关11实现合分;所述的第二开关12包括第二操作机构121,第二操作机构121用于带动所述的第二开关12实现合分。

如图2~图3,所述的联锁装置3包括第一联锁杆31、第二联锁杆32、第一杠杆件33、第二杠杆件34;所述的第一开关11还包括第一主轴112和第一锁定杆113,所述的第一主轴112用于带动第一开关11内部的触头系统实现合分,而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用于锁定所述的第一操作机构111无法进行合闸动作;同样的,所述的第二开关12还包括第二主轴122和第二锁定杆123,所述的第二主轴122用于带动第二开关12内部的触头系统实现合分,而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用于锁定所述的第二操作机构121无法进行合闸动作。

以下描述的方向均以图示为准。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合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112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移动,第一联锁杆31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从而锁定第二开关12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分闸时,所述的第一主轴112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反向移动,第一联锁杆31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所述的第二开关12可进行合闸动作。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一主轴112的端部固定有第一驱动片1121,所述的第一主轴112转动后通过第一驱动片1121来带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移动。在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的端部固设有第二配合端1231,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接触所述的第二配合端1231,从而第一杠杆件33通过第二配合端1231来带动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转动。

当所述的第二开关12合闸时,所述的第二主轴122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移动,第二联锁杆32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转动并压迫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从而锁定第一开关11不能进行合闸动作;当所述的第二开关12分闸时,所述的第二主轴122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反向移动,第二联锁杆32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反向转动并解锁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所述的第一开关11可进行合闸动作。更为具体的,所述的第二主轴122的端部固定有第二驱动片1221,所述的第二主轴122转动后通过第二驱动片1221来带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移动。在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的端部固设有第一配合端1131,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接触所述的第一配合端1131,从而第二杠杆件34通过第一配合端1131来带动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转动。

如图4,为第一联锁杆31的示意图,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包括第一杆体311、设置在第一杆体311上的第一滑动孔312、第一驱动片配合孔313、第一压迫端314和第一回复端315。所述的第一滑动孔312和第一驱动片配合孔313均为长条形孔。所述的第一杆体311的形状用以满足所述的第一主轴112与第一杠杆件33之间的距离要求,具体的,所述的第一杆体311的形状用以满足所述的第一驱动片1121上的第一突起轴11211与第一杠杆件33之间的距离要求。所述的第一突起轴11211嵌入到所述的第一驱动片配合孔313中。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滑动设置在侧板2上,具体的,侧板2上固定的安装件4嵌入到所述的第一滑动孔312中并在第一滑动孔312内滑动,实现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与侧板2之间的滑动安装关系。所述的第一压迫端314和第一回复端315用于与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配合,具体的,当第一开关11进行合闸动作时,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受第一主轴112上的第一驱动片1121的驱动而移动时,所述的第一压迫端314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转动,并由第一杠杆件33推动所述的第二锁定杆123转动。而当所述的第一开关11进行分闸动作时,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受第一主轴112上的第一驱动片1121的驱动而反向移动时,所述的第一回复端315推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反向转动,第二锁定杆123因自身回复力而发生回复。

如图5,为第二联锁杆32的示意图,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包括第二杆体321、设置在第二杆体321上的第二滑动孔322、第二驱动片配合孔323、第二压迫端324和第二回复端325。所述的第二滑动孔322和第二驱动片配合孔323均为长条形孔。所述的第二杆体321的形状用以满足所述的第二主轴122与第二杠杆件34之间的距离要求,具体的,所述的第二杆体321的形状用于满足所述的第二驱动片1221上的第二突起轴12211与第二杠杆件34之间的距离要求。所述的第二突起轴12211嵌入到所述的第二驱动片配合孔323中。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滑动设置在侧板2上,具体的,侧板2上固定的安装件4嵌入到所述的第二滑动孔322中并在第二滑动孔322内滑动,实现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与侧板2之间的滑动安装关系。所述的第二压迫端324和第二回复端325用于与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配合,具体的,当第二开关12进行合闸动作时,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受第二主轴122上的第二驱动片1221的驱动而移动时,所述的第二压迫端324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转动,并由第二杠杆件34推动所述的第一锁定杆113转动。而当所述的第二开关12进行分闸动作时,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受第二主轴122上的第二驱动片1221的驱动而反向移动时,所述的第二回复端325推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反向转动,第一锁定杆113因自身回复力而发生回复。由于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具有较长的长度,为了保证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的加工简单及稳定性,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可采用拼接的形式来完成。例如,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包括两段,完成时,将两段拼接组成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

如图6,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为一片状,通常由金属板制成,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包括第一转动孔331、第一限位孔332、第一受推端333和第一回复配合端334,所述的第一转动孔331为圆孔用于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转动设置在侧板2上,而所述的第一限位孔332为腰形孔与固定在侧板2上的限位轴配合,使得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的转动角度受到约束。第一受推端333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压迫端314配合,即由所述的第一压迫端314接触并推压所述的第一受推端333。所述的第一回复配合端334用于与所述的第一回复端315配合,在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反向移动时,所述的第一回复端315推动所述的第一回复配合端334,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反向转动。

如图7,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为一片状,通常由金属板制成,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3包括第二转动孔341、第二限位孔342、第二受推端343和第二回复配合端344,所述的第二转动孔341为圆孔用于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转动设置在侧板2上,而所述的第二限位孔342为腰形孔与固定在侧板2上的限位轴配合,使得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的转动角度受到约束。第二受推端343用于与所述的第二压迫端324配合,即由所述的第二压迫端324接触并推压所述的第二受推端343。所述的第二回复配合端344用于与所述的第二回复端325配合,在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反向移动时,所述的第二回复端325推动所述的第二回复配合端344,从而带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反向转动。

如图8,为第一联锁杆31与侧板2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由于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需要与侧板2形成滑动安装关系。具体为,在侧板2的相应的安装孔中塞入安装件4,所述的安装件4为一空心的零件,所述的安装件4上设有凸沿41,所述的凸沿41位于所述的安装件4的中部,凸沿41的两侧分别相对于所述的侧板2和第一联锁杆31,安装件4穿过第一联锁杆31上的第一滑动孔312,并通过螺钉5穿过所述的安装件4后与垫圈51、螺母52配合收紧。上述的安装件4,保证了第一联锁杆31具有一定的安装间隙,便于第一联锁杆31相对于侧板2的滑动。第二联锁杆32与侧板2之间的滑动安装结构与本结构相同,不再重复描述。

如图9,为第一杠杆件33与侧板2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由于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需要与侧板2形成转动安装关系。具体为,在侧板2的相应的安装孔中塞入安装件4,所述的安装件4为一空心的零件,所述的安装件4上设有凸沿41,所述的凸沿41位于所述的安装件4的中部,凸沿41的两侧分别相对于所述的侧板2和第一杠杆件33,安装件4穿过第一杠杆件33上的第一转动孔331,并通过螺钉5穿过所述的安装件4后与垫圈51、螺母52配合收紧。从而实现了第一杠杆件33与侧板2之间的转动安装。上述的安装件4,保证了第一杠杆件33具有一定的安装间隙,便于第一杠杆件33相对于侧板2的转动。第二杠杆件34与侧板2之间的转动安装结构与本结构相同,不再重复描述。

所述的联锁装置3不一定要安装在侧板2上,可以安装在加设的其他具有定位功能的部件上。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所述的第一联锁杆31带动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作往复动作,因此第一杠杆件33本身无需具备自回复力;同样的,通过所述的第二联锁杆32带动所述的第二杠杆件34作往复动作,因此第二杠杆件34本身无需具备自回复力。使得所述的第一杠杆件33和第二杠杆件34中无需弹性件,即能实现自身的反向转动,不再压迫锁定杆,实现解锁动作。

设计图

一种转换开关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9871.4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071176U

授权时间:20190705

主分类号:H01H 9/26

专利分类号:H01H9/26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第一申请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申请人地址: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虞山工业园一区建业路8号

发明人:毛振风;陈英;朱冬明

第一发明人:毛振风

当前权利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代理人:何艳

代理机构:32113

代理机构编号: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转换开关论文和设计-毛振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