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县岭景镇中心校,广西梧州54330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很多职业岗位都逐渐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在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同时,我们应当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数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优势。对此,本文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分析“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提出相关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未来的数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传统的小学数学注重教授数学概念和简单的计算方法,新课标要求训练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思维和形成的发展规律,在实现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学会遇到问题时主动思考,解决问题时举一反三,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在素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根据思维发展规律,小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总是由简单的单向单步思维逐步向多向多步思维过度,当学生遇到简单的数学问题时,会在大脑中产生一个单向的思维个体,当需要解决复杂问题时,则需要进行更复杂的思维过程。小学生的大脑思维正处于高度发展状态,培养其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帮助学生锻炼,形成右脑思维能力,使其更容易理解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而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与学双方互利共赢的有效手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帮助学生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全面提升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习惯,强化师生间的交流,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二、如何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1500
1.创设真实情景,训练学生整体思维
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刚开始接触数学,学习到的很多知识都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一种完善的整体思维概念。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首先要利用他们的好奇心使其对数学这门学科产生兴趣,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选取材料,创设相应情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用形象生动的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了一定知识的积累后,学生的数学学科知识结构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更新,教师应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掌握新的数学概念,将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基础对比并结合起来,使其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对整体思维有更深刻而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2.设计团体活动,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及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的思维活动也是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语言的重要性,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表述题意,根据题意表达图的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会学生完整的话,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思维模式,从小培养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高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好胜心和荣誉感等,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适当设计团体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竞赛,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3.遵循基本教学原则,加强学生思维引导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同时,一定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组织进行,认真的研究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明确分析其中的数学概念,按照思维发展顺序科学、系统地计划组织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形式与方法。其次,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阶段性的培养,若低年级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学生学习到复杂的数学概念和计算等时就会感到困难,若在高年级阶段忽略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也不利于其在数学上的进步,不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日后的学习。因此,“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应当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从低年级的形象思维到高年级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鼓励学生多做数学思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思想的价值与本质。
4.注重培养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必要条件,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构建和谐的师生协作关系,教师作为师生情感的主导者,要热爱学生,将情感倾注到教学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延长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要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生活意义和社会意义,看到数学学习的实际价值,使其意识到数学来自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并对数学产生学习动机和兴趣。最后,应当巧妙设置导入环节,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诱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如设置问题情境,教师用设问或者作业的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方法,适时鼓励,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利用现代化辅助手段,扩展学生思维意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数学中的概念引入、规律探究和思路发现等都是数学思维的难点,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改变传统的课堂呈现方式,拓宽学生知识获取的渠道。同时,这种化抽象为形象的知识呈现方式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鼓励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同化新知识。此外,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实现创造教育的目的。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教授完画圆的方法后,可以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主画圆,掌握圆的直径与半径的概念并自己动手测量,探究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种操作过程实现了学生的手脑并用,通过多个感官的教学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帮助学生有效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课堂效率,扩展了学生的思维意识。
参考文献
[1]庄文菲.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116-117.
[2]段竞华.构建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式”概念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