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物浓度论文_单志琼

导读:本文包含了底物浓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浓度,磷酸酶,过氧化氢,显色,培养基,滤纸,尿酸。

底物浓度论文文献综述

单志琼[1](2019)在《用滤纸片上浮法探究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土豆滤液中的过氧化氢酶,用滤纸圆片润浸湿吸附法固定酶。以此作为酶原,以滤纸片上浮法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底物过氧化氢在0.1%~3%范围内呈现很好的浓度—效应曲线;反应在1 min内完成。该方法适合中学课堂教学。(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6期)

唐璎,赵雪[2](2019)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中显色底物浓度对显色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室自行研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显色培养基(以下简称StXS培养基)。通过改良BairdParker培养基,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产生的DNAses酶,添加能指示这类酶的显色底物:5-溴-4-氯-3-吲哚基磷脂酸。根据不同显色底物浓度对培养基显色效果的影响,确定StXS培养基中显色底物浓度为0.25g/L。并比较StXS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出菌率和灵敏性,两者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StXS培养基能快速定性定量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成本比市面销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成品低廉,可以提高实验室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率,节约实验室检测成本。(本文来源于《中国包装》期刊2019年05期)

李莉,闫国凯,王海燕,凌宇,赵远哲[3](2019)在《底物浓度对反硝化MBBR处理反渗透浓水脱氮效能及脱氮基因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高品质再生水过程中低压反渗透单元(DFRO)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中TN浓度高和NO_x~--N(NO_3~--N+NO_2~--N)占比高的问题,采用反硝化MBBR处理实际反渗透浓水,研究不同底物浓度下反硝化MBBR的脱氮效能和反硝化基因拷贝数的变化。结果表明:进水NO_3~--N浓度为(8. 70±6. 34)~(24. 23±8. 69) mg/L,TN浓度为(28. 43±5. 69)~(44. 10±7. 37) mg/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_3~--N和TN去除率保持平稳,但NO_3~--N和TN去除速率上升,NO_2~--N去除率和去除速率下降。进水NO_2~--N浓度为(10. 94±8. 51)~(20. 94±5. 78) mg/L时,随着浓度的升高,NO_3~--N和T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降低,NO_2~--N去除率及去除速率上升。反硝化MBBR填料生物膜主要由球菌、杆菌和少量丝状菌组成;填料生物膜和底泥中各脱氮基因拷贝数随NO_3~--N和TN浓度增加而增大,nir K、nir S和Anammox等基因拷贝数也随NO_2~--N浓度增加而增大。(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帅[4](2019)在《产糖化酶菌株黑曲霉在底物和溶解氧浓度波动下的胞内代谢物浓度动态响应规律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糖化酶属于一种淀粉酶,拥有水解全部D-葡萄糖苷键的能力,工业生产的糖化酶具有热稳定性、pH稳定性、底物特异性等特性。淀粉酶的市场已发展成为工业酶的第二大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但在黑曲霉产糖化酶发酵过程放大中始终无法达到实验室规模的产品得率。不均匀的混合是影响工艺放大的关键因素,微生物在波动环境中的动态响应可能是导致放大困难的关键原因。因此,本文主要通过Scale-down实验模拟了大规模发酵过程中的浓度梯度(底物和溶解氧梯度),研究了黑曲霉胞内代谢物动态响应规律和对产物得率的影响。首先采用稀释率为0.08 h-1的恒化培养,通过高、低浓度的过量葡萄糖浓缩液脉冲刺激,研究了黑曲霉胞内外代谢产物的动态响应。发现碳通量通过中心碳代谢(central carbon metabolism,CCM)的周转时间合计约250 s(其中PP途径50 s,EMP途径20 s,TCA循环189 s),并估算出CCM中各代谢物浓度的上限。同时在本研究的黑曲霉菌株中观察到其他菌种中发现的ATP悖论。随后,通过自行设计的脉冲装置进行周期性底物脉冲,模拟了大规模生产存在的底物梯度,使微生物反复经历“盛宴/饥饿”循环,发现大部分胞内响应与单次低浓度葡萄糖脉冲响应相同。但周期性底物脉冲后,菌体的生物量有6%的降低,而糖化酶的得率有12%的升高。在胞内氨基酸的测定中发现菌体合成前体氨基酸Glu与Lys的降低和糖化酶合成前体氨基酸Ala和Leu的升高,这可能是造成菌浓降低和产量升高的原因。溶氧是影响菌体生长代谢的另外一大重要因素,设计了溶氧波动装置来对大规模生产的溶解氧梯度进行模拟,溶氧周期性限制-脉冲实验结果表明,溶氧的限制对产物和副产物的形成均有促进作用,糖化酶比生成速率提高了37%;对菌体生长也有较大影响,使得菌浓降低了72%。溶氧的限制导致EMP和PP途径中的胞内代谢物(除3PG外)呈下降趋势,其中Asp和ATP等代谢物同溶解氧有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9-04-11)

冯磊,王宁,寇巍,邵丽杰[5](2019)在《底物浓度对玉米秸秆乙醇发酵及残渣甲烷发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底物浓度对玉米秸秆乙醇发酵过程中乙醇产率和乙醇发酵剩余残渣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影响,在中温(37±0.2)℃条件下,利用实验室自制小型厌氧发酵装置,在底物浓度为2%、3%、4%和5%下开展周期为50 d的序批式厌氧发酵实验,探索不同底物浓度下玉米秸秆发酵乙醇产率和乙醇发酵剩余残渣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结果表明:底物浓度对玉米秸秆乙醇发酵影响显着,当底物浓度为3%时,玉米秸秆厌氧发酵乙醇产量最大,达到39.04 g;底物浓度过低或过高均不适合后期厌氧发酵产甲烷的进行,当底物浓度为3%时,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表面纤维结构被破坏最明显,残渣厌氧发酵产甲烷实验最早在3 d出现产气峰值,挥发性固体单位甲烷产量为26.82 mL·g~(-1),并且累积产气量最高,挥发性固体单位累积甲烷产量达到270.01 mL·g~(-1),玉米秸秆乙醇发酵残渣还有较高的产气潜能;通过质量平衡分析得到,底物浓度为3%时,玉米秸秆生物转化过程中TS和VS去除率最高,分别为59.12%和79.07%。该研究可为玉米秸秆乙醇发酵工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于星辰,刘倩,李春杰,朱平,李海港[6](2019)在《根际过程和高底物浓度促进黑土有机磷矿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磷是植物吸收磷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大量研究表明,植物根际过程能够促进土壤有机磷矿化,提高土壤有机磷的生物有效性。以高有机质含量的黑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温室根垫培养和大田原位测定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揭示玉米和蚕豆根际过程和土壤有机磷浓度对有机磷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不施肥(CK)处理的蚕豆根际pH未变化,玉米根际pH上升了0.09个单位;施氮磷钾肥和有机肥(NPKM)处理的蚕豆根际酸性磷酸酶活性较玉米高93.4%;CK处理的玉米、蚕豆根际土与空白土(相同装置下不种作物的土壤)有机磷含量无差异,NPKM处理有机磷在玉米和蚕豆根际分别耗竭了138和86 mg·kg~(-1)。根际有机磷浓度是驱动有机磷矿化的主要因素。田间玉米的根际pH与非根际相比下降了0.3~0.51个单位,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了10倍以上,施肥处理的根际苹果酸分泌量较不施肥处理高357%;根际过程与有机磷浓度可能共同调控了根际有机磷的矿化过程。因此,构建土壤高有机磷库,选择高效利用有机磷的作物品种,是维持黑土供磷能力、实现减磷增效的措施之一。(本文来源于《土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孙和临,李建昌,邵琼丽,郑金柱[7](2018)在《底物浓度对微生物电解池阳极膜形成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改变乙酸底物浓度(10、15、20、25 g/L)在35℃培养温度下运行单室微生物电解池(MEC),研究底物浓度对形成阳极生物膜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MEC阳极产电效果、氢气产率以及进一步的膜生物量。结果表明,在阳极膜形成过程中,随着底物浓度增加,电流先增高随后有所下降;产氢特性试验中,底物浓度在15~25 g/L范围内形成MEC阳极膜都具有产氢能力,但随浓度升高,氢气产率下降;循环伏安法测试阳极膜电化学活性得出产电效果与循环伏安图中氧化峰值电流呈正相关;对比膜生物量测定,产电和产氢效果最好的15 g/L实验组阳极膜微生物含量达4.04×10~6/mL,并且阳极膜磷含量与循环伏安氧化峰值电流正相关性。综上,底物浓度在15~20 g/L范围内有利于快速高效形成具有产氢能力的MEC阳极膜,为MEC阳极膜培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景一娴,饶菁菁,廖飞,杨晓兰[8](2018)在《低于米氏常数底物浓度下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联用设定底物浓度下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V_i)和过程分析法所得酶最大反应速度(maximal reaction rate,V_m)与米氏常数(Michaelis-Menten constant,K_m)比值(V_m/K_m),据米氏方程推算酶的K_m和V_m。方法:以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Bacillus fastidious uricase,BFU)及其突变体(A1R,A1R/V144A)、牛小肠碱性磷酸酶(calf 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CIAP)及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突变体R168K为模型。用A_(293 nm)记录尿酸酶反应曲线、A_(450 nm)记录碱性磷酸酶水解4-硝基-1-萘基磷酸酯(4-nitro-1-naphthyl phosphate,4NNPP)反应曲线;以反应时间为自变量、用积分速度方程拟合不超过10%K_m初始底物浓度下酶反应曲线测定V_m/K_m,分析设定底物浓度下初速度反应数据确定初速度V_i;据相同酶量V_i和V_m/K_m按米氏方程计算K_m;据所得V_m/K_m和K_m推算V_m。结果:以E-H(Eadie-Hofstee)法分析50%~200%K_m底物浓度下V_i所得K_m均值为其参考值;联用策略测定V_i所设定的底物浓度越高,则所得K_m相对偏差越小;测定V_i所设定的底物浓度从35%K_m逐渐升高到120%K_m,所得K_m趋于稳定且相对偏差不超过20%。据此联用策略发现,苛求芽孢杆菌尿酸酶在生理pH下活性降低的原因不是其K_m明显升高,而是其V_m下降。结论:当底物溶解度低于K_m时,这种联用策略更适合测定酶的K_m和V_m。(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张全国,夏晨曦,张志萍,路朝阳,刘会亮[9](2018)在《底物质量浓度对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HAU-M1光合细菌对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工艺进行实验研究,提出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工艺中玉米秸秆底物质量浓度与pH值、还原糖质量浓度、氢气体积分数和累积产氢量等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底物质量浓度对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工艺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当玉米秸秆底物质量浓度为25g/L时,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工艺的累积产氢量达到最高,为186mL;当玉米秸秆底物质量浓度为15g/L时,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工艺的氢气体积分数达到最高,为48%;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制氢工艺的产氢高峰期为12~48h,48h后逐渐停止产氢,可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以生物质为基质的同步糖化生物制氢工艺理论与技术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李露芳,赵谋明,张佳男,苏国万[10](2017)在《不同底物浓度花生粕酶解产物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生粕是花生榨油后的副产物,压榨过程中高度变性导致蛋白利用率较低。本文通过生物发酵技术诱导米曲霉分泌蛋白酶水解花生粕,在不同底物浓度条件下酶解花生粕,对比酶解产物的蛋白回收率、水解度、总糖回收率、分子量分布、游离氨基酸组成,同时采用电子舌对富含呈味肽的酶解产物进行感官评价分析,探究不同底物浓度条件下发酵花生粕的酶解产物特性,并筛选适宜的酶解浓度。研究发现,发酵花生粕经不同底物浓度酶解后,蛋白回收率在70.68%~84.14%之间,水解度在30.04%~40.05%之间;酶解产物以小于1 ku的短肽为主(87.57%~90.21%),并含有较多游离氨基酸;在呈味特性方面,酶解液含有较强的鲜味。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5时,获得较高的蛋白回收率、水解度以及较多小分子肽,鲜味评分也相对较高。(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科技》期刊2017年11期)

底物浓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实验室自行研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显色培养基(以下简称StXS培养基)。通过改良BairdParker培养基,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代谢产生的DNAses酶,添加能指示这类酶的显色底物:5-溴-4-氯-3-吲哚基磷脂酸。根据不同显色底物浓度对培养基显色效果的影响,确定StXS培养基中显色底物浓度为0.25g/L。并比较StXS培养基和Baird-Parker培养基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的出菌率和灵敏性,两者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StXS培养基能快速定性定量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成本比市面销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成品低廉,可以提高实验室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率,节约实验室检测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底物浓度论文参考文献

[1].单志琼.用滤纸片上浮法探究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J].生物学教学.2019

[2].唐璎,赵雪.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培养基中显色底物浓度对显色效果的影响[J].中国包装.2019

[3].李莉,闫国凯,王海燕,凌宇,赵远哲.底物浓度对反硝化MBBR处理反渗透浓水脱氮效能及脱氮基因的影响[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9

[4].王帅.产糖化酶菌株黑曲霉在底物和溶解氧浓度波动下的胞内代谢物浓度动态响应规律探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9

[5].冯磊,王宁,寇巍,邵丽杰.底物浓度对玉米秸秆乙醇发酵及残渣甲烷发酵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6].于星辰,刘倩,李春杰,朱平,李海港.根际过程和高底物浓度促进黑土有机磷矿化[J].土壤学报.2019

[7].孙和临,李建昌,邵琼丽,郑金柱.底物浓度对微生物电解池阳极膜形成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8].景一娴,饶菁菁,廖飞,杨晓兰.低于米氏常数底物浓度下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

[9].张全国,夏晨曦,张志萍,路朝阳,刘会亮.底物质量浓度对玉米秸秆同步糖化生物制氢的影响[J].热科学与技术.2018

[10].李露芳,赵谋明,张佳男,苏国万.不同底物浓度花生粕酶解产物特性的研究[J].现代食品科技.2017

论文知识图

草酸青霉胞外酶液转化人参皂苷制备C...琼胶酶rAgaG4与新琼寡糖的反应产物经...污泥高温消化过程有机碳的转化曲线不同氮磷浓度下中肋骨条藻各参数之间...脂肪酶催化甘油酯合成过程中的反应Fi...加酶量对蛋白水解度的影响

标签:;  ;  ;  ;  ;  ;  ;  

底物浓度论文_单志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