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根据QCD(Quantum Chromodynamics,量子色动力学)的预测,如果温度足够高或者能量密度足够大,强子物质会转变为QGP(Quark Gluon Plasma,夸克胶子等离子)态。这种极端的高温高密物质形态,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相对论重离子碰撞实现。寻找转变的相边界和临界点,是当前高能重离子物理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德国正在建造的FAIR(Facility for Antiproton and Ion Research)加速器上的CBM(Compressed Baryonic Matter)实验,是有望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实验之一。CBM实验预期于2025年首次物理运行取数,工作在FAIR的SIS100加速器下,对应的能量范围在2-11 AGeV之间。为了获得更高的重子数密度,CBM设计工作在固定靶模式下。在CBM实验中,TOF(Time-of-Flight,飞行时间探测器)是实现粒子鉴别的关键子探测器系统。CBM TOF系统设计面积约120平方米。在这样大的面积下,MRPC(Multi-gap Resistive Plate Chamber,多气隙电阻板室)技术几乎是唯一的选择。作为一个高亮度的重离子打靶实验,在前向将产生极高的末态粒子通量,在TOF对应的平面上,末态粒子计数率在0.1-100 kHz/cm2范围内。在占总面积超过50%的CBM-TOF的外围区域,计数率~1 kHz/cm2,采用超薄浮法玻璃电极的MRPC是实现所需性能的最可行选择。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RHIC(Relativistic Heavy Ion Collider,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加速器上的STAR(Solenoidal Tracker At RHIC)实验,是目前正在运行的一个重要的相对论重离子实验装置。通过已经完成的BES-I(Beam Energy Scan-Ⅰ,一期束流能量扫描),STAR已经发现了QGP存在的关键证据。为了对QCD相图进行更精细的研究,STAR计划在2019-2021年开展二期束流能量扫描(BES-Ⅱ),并在固定靶条件下运行取数。这要求在前向区域具有更好的径迹、粒子分辨能力。因此,端盖TOF(eTOF)成为STAR升级的关键探测器之一。根据CBM和STAR合作组达成的协议,部分CBM TOF MRPC安装到STAR实验,组成东端盖TOF,提高STAR前向的粒子鉴别能力。STAR eTOF由36个模块组成,包含108个MRPC,6912个读出电子学通道。通过eTOF结合内时间投影室的升级,可以把前向π/K粒子鉴别的能力从0.75提高到1.60 GeV/c,π/K/p鉴别能力从1.1提高到3.0 GeV/c。这对寻找QCDg一级相变及其临界点至关重要。在国内兰州重离子研究装置冷却储存环(Heavy Ion Research Facility in Lanzhou-Cooling Storage Ring)上的低温高密度核物质测量谱仪(CSR-External-Target-Facility Experiment,CEE)实验,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重离子物理实验装置。CEE期望通过测量7T-/7T+比率(和其他相关的可观测量),研究各种重离子碰撞系统的核对称能的密度依赖性;在低温和高净重子密度区域,超饱和密度核状态方程(EOS);以及高重子数密度下,量子色动力学(QCD)的相图。在CEE的靶点附近,设计了一个新型的起点触发(TO)探测器,为整个系统提供触发、用来测量带电粒子的多重数、角度分布和时间信息。这个TO探测器,将采用MRPC技术建造,它可以提供精确的对撞时间和对撞几何信息。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MRPC已经成为大面积高分辨飞行时间探测领域探测器的不二之选。MRPC具有低价、易于建造、易于组装、并且有极好的时间分辨等优势,其本征时间分辨可达50 ps,在很宽的电压坪下其效率高于95%。所有的优势都适合于重离子物理实验,已经或正在被大多数的重离子实验所采用。本论文主要从下面三个方面,研究MRPC在高能量重离子实验领域的应用。1)CBM TOF MRPC3b型探测器的设计。CBM-TOF对MRPC的最大挑战是计数率。尽管MRPC3b所在的外围区域计数率~1 kHz/cm2,普通浮法玻璃电极的MRPC仍无法满足此需求。通过降低玻璃电阻板的厚度,可以有效提高MRPC的计数率,但同时也对MRPC的设计和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CBM实验面临的另一挑战是高通量下的无触发数据获取模式(free streaming),要求所有的探测器,尽可能降低假信号。对于MRPC来说,需要通过阻抗匹配设计,消除信号的反射本论文的研究工作重点针对这两项关键需求,研究了提高计数率的方法和MRPC的阻抗性质,最终完成了MRPC3b原型探测器设计,宇宙线测试和束流测试结果显示,各项性能满足CBM-TOF的设计要求。2)CBM/STAR eTOF批量制作中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为了完成用于S-TAR eTOF的80个MRPC3b的批量制作和性能测试,论文期间研究并优化了MRPC的批量制作工艺,建立了探测器和eTOF模块的质量控制(QC)和质量保证(QA)方法。为确保探测器和eTOF模块的性能,搭建了三套不同的测试系统,同时应用于宇宙线性能测试。在对测试结果的分析过程中,首次把径迹重建的方法引入MRPC测试系统,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了便于质量跟踪,在CERN ROOT基础上建立了批量制作的专用数据库。目前,STAR eTOF已顺利安装完成,证明了生产工艺设计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可靠,为将来TOF系统工程建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CEE TO MRPC探测器的设计和研制。论文期间同时完成了CEE T0探测器从概念性设计到技术设计和制作的整个过程,分别利用强子束流和重离子束流测试了原型样机的性能。通过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原型探测器的时间分辨好于50 ps。整个T0探测器系统,包括电子学和探测器两部分的定时性能满足CEE实验的要求。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博士论文
作者: 胡东栋
导师: 邵明,孙勇杰,Norbert Herrmann
关键词: 多气隙电阻板室,重离子物理,时间分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
专业: 物理学,核科学技术
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分类号: O571.6
总页数: 187
文件大小: 19707K
下载量: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