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当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诗歌,中国,当代,汉语,新诗,白洋淀,中国当代。
当代诗歌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黄尚恩[1](2019)在《专家研讨“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黄尚恩)12月12日至15日,2019年海洋诗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诗歌研讨会在江苏太仓市举行。诗会由《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主办,太仓市文联、太仓市浏河镇人民政府协办,太仓市诗歌学会承办。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出席并讲话。李少君、金(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2-27)
李海英[2](2019)在《“旧作再生产”与中国当代诗歌知识体系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新诗知识体系的构成,不是原始的、特殊的和实际的信息或材料的聚集,也并非全是深思熟虑的、处理过的或系统化的"知识"~①,某种程度上是建构、生产乃至制造的结果,每一文学事件的出现都有可能撬动既有秩序,促使文学史家一再地做出修改或给出非翔实性的描述从而制造出更多的争议,"旧作再生产"便是如此。"旧作",原本是属于作者个人文学生涯的一部分,历来都不乏因悔少作而修改、重编或毁灭旧作(本文来源于《扬子江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庄桂成[3](2020)在《当代诗歌应该如何见证时代之变——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研讨会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健康的社会都需要诗歌。但是,如何让诗歌真正反映我们的这个变化发展的时代,如何让诗人更好地见证人民群众创造的新生活,是当代诗歌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2019年6月19日,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委员会在江汉大学召开了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和江汉大学主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和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吉狄马加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诗歌评论家参加了会议,阐述了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和观点,并对江汉大学李强、柳宗宣、刘洁岷、靳小蓉及学生们的诗歌作品进行了评析。(本文来源于《江汉学术》期刊2020年01期)
行超,丛子钰,宋晗,教鹤然[4](2019)在《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诗人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11月28日,全国诗歌座谈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距离上一次在张家港召开的全国诗歌座谈会,已经过去了整整21年。诗歌一直是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且极具特点的文类,21年后再次举办全国诗歌座谈会,许多与会代表、诗人都感慨良多。严阵说,不久之前,我们(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1-29)
行超,教鹤然[5](2019)在《根植传统 立足当代》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当代诗歌,在悠久而丰富的中国诗歌发展历史上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篇章。近20年间,不仅涌现出众多优秀的诗人和诗歌作品,也将新的话题、现象、立场和论争引入当代诗歌的历史脉络中。回顾这段时间中国诗歌所走过的曲折道路,对这些年间的诗歌创作、理论、流派(本文来源于《文艺报》期刊2019-11-22)
小海[6](2019)在《江南春天的祭司——从古典诗词到当代诗歌中的“江南抒写”》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南,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更可能是一个心理概念。春天,既是一年四季中,从农历正月至叁月的序时季节,又有着寓意生机与活力的泛文化意义上的一个象征词。无论是从大量古典诗词,还是当代诗人的创作中,笔者都发现了将江南与春天相结合,从而开启这种"江南抒写"的一个心理密钥。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本文来源于《作家》期刊2019年11期)
张立群[7](2019)在《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选与中国当代诗歌》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97年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结果揭晓,评选出8部诗歌作品,"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就是"鲁迅文学奖"之一部,以中国新文化运动伟大旗手鲁迅先生命名、有传统、有影响、级别高而备受诗坛关注。时至今日,"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已走过20余载的历程,历经7届、评出38部诗集。鉴于"鲁迅文学奖·诗歌奖"是中国当代诗歌最高级(本文来源于《中国图书评论》期刊2019年10期)
张立群[8](2019)在《中国当代诗歌70年发展论说》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当代诗歌70年的发展历程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需要在总结的过程中继承并指向未来。通过年代史、思潮论和具体现象互见的方式,中国当代诗歌70年发展被划分为七个部分加以论述。七部分前后关联,在整体上呈现为历时性轨迹的同时,在新世纪到来之后又因网络技术、写作和发表媒介的转变而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共时性的结构。上述结构的确认与展开使中国当代诗歌70年的历史图景、艺术流变得到清晰再现并形成开放的态势,一些重要的问题也由此获得新的阐释与解读。(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马强才[9](2019)在《笺注的变异:宋代政治斗争中的当代诗歌读解》一文中研究指出有宋一代,文化事业发达,诗文注释之学兴盛,既有对前代着名作家作品的注释,也有对当代诗人作品的阐发。后者尤值得称道,注释当代诗文现象,至宋代而极盛,产生四十馀种注释文本,~((1))彰显宋代文化的创新力,以至清人提出"宋诗宋注"~((2)),已为古代文学界的研究热点。除此,宋代社会还有一种极为特殊的诗歌阐释活动,当时人们运用古老的"笺(本文来源于《新宋学》期刊2019年00期)
鄢冬[10](2019)在《美学冲击与心理召唤——内蒙古当代诗歌生态价值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内蒙古诗歌除了与新诗发展特质的同一性,还有其特异性。主要体现在草原文化影响下产生的不同思考与表达。草原文化是一种生态型文化,内蒙古诗歌是草原文化重要的载体,因此内蒙古诗歌也应是一种生态型诗歌。它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美学和心理学两个层面,美学层面主要表现在传达至善至美的歌谣形式和类"老庄式"的价值图景,心理学层面体现在色彩的传递与草原"异托邦"的记忆建构性。内蒙古诗歌的生态价值值得被重新挖掘,并且传承、发扬。(本文来源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当代诗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当代新诗知识体系的构成,不是原始的、特殊的和实际的信息或材料的聚集,也并非全是深思熟虑的、处理过的或系统化的"知识"~①,某种程度上是建构、生产乃至制造的结果,每一文学事件的出现都有可能撬动既有秩序,促使文学史家一再地做出修改或给出非翔实性的描述从而制造出更多的争议,"旧作再生产"便是如此。"旧作",原本是属于作者个人文学生涯的一部分,历来都不乏因悔少作而修改、重编或毁灭旧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当代诗歌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黄尚恩.专家研讨“一带一路”背景下当代诗歌[N].文艺报.2019
[2].李海英.“旧作再生产”与中国当代诗歌知识体系的建构[J].扬子江评论.2019
[3].庄桂成.当代诗歌应该如何见证时代之变——江汉大学新诗学诗丛研讨会综述[J].江汉学术.2020
[4].行超,丛子钰,宋晗,教鹤然.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诗人新的时代呼唤新的诗歌[N].文艺报.2019
[5].行超,教鹤然.根植传统立足当代[N].文艺报.2019
[6].小海.江南春天的祭司——从古典诗词到当代诗歌中的“江南抒写”[J].作家.2019
[7].张立群.鲁迅文学奖·诗歌奖评选与中国当代诗歌[J].中国图书评论.2019
[8].张立群.中国当代诗歌70年发展论说[J].山东社会科学.2019
[9].马强才.笺注的变异:宋代政治斗争中的当代诗歌读解[J].新宋学.2019
[10].鄢冬.美学冲击与心理召唤——内蒙古当代诗歌生态价值论析[J].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