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资源环境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承载力,环境,资源,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生态,水资源。
资源环境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邓木林,陈长成,朱江[1](2019)在《广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能够科学评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本底条件,通过找出资源环境承载的短板,为城市建设发展提供重要依据,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前提。目前,国家出台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复杂繁多,操作难度大,给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带来许多阻碍。本文通过梳理现有研究中涉及的要素指标,构建广州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量化评价要素的权重,根据权数大小,筛选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指标数据的获取难易情况,依据"体现综合性、凸显重要性、强调可操作性、避免重复性"的原则,对指标体系进行精简优化,有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实用性,为编制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技术支撑。(本文来源于《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李建龙,陆啸飞,张静静,牟林云,甄霖[2](2019)在《我国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核算研究现状、问题及其展望(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生态资源承载能力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关系的关键,我们近年来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广泛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及自主研发,系统论述了我国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概念和内涵不够清晰,(2)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并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要计算方法,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核算既有像物流增长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多元回归模型、耦合模型、动力学模型等传统模型;又有ARVE-DGVM模型、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等基于资源承载力自身构建的改进或创新模型;此外,还有像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等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型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要求,提出了该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生态承载力必将从单学科、单因子研究趋向多学科合作,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发展多因素、多层次的交叉综合研究。(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期刊2019年06期)
陈晓雨婧,吴燕红,夏建新[3](2019)在《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综合考虑国家不同部门出台的政策基础上,构建了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指标体系,采用基于AHP—熵权法的综合赋权法确定权重,并借鉴已有成果对各项指标的警限阈值进行了讨论确定;使用综合指数模型对甘肃省2006-2016年及各县级行政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6-2016年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介于0.32~0.46之间,虽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但均处于超载预警状态。在空间上呈现出河西地区承载能力高,南部和东南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承载力较差的格局。(2)十年间甘肃省资源承载力水平呈平稳上升态势,其中水资源承载力与能矿承载力处于较差水平;当前临夏市、天水市和平凉市处于橙色超载状态。(3)十年间甘肃省环境承载力水平呈"W"型曲线波动且超载严重,具有南部地区和兰州环境承载能力较好于河西和东部地区的空间差异。研究表明甘肃省资源环境超载严重,虽然自"十二五"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着,但缓解这一压力非短期之功,仍需进行不懈的努力。(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段雪琴,赖旭,韩振超,田翠翠[4](2019)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制度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是落实党中央有关资源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本文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制度化进行研究,从研究现状、存在问题以及长效机制建立的必要性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并研究探讨了叁种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制度化统筹应用的方式。(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11期)
张书海,阮端斌[5](2019)在《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几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但其在概念界定、理论方法统一、服务规划编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转型背景,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历程、概念内涵及评价体系等关键问题,构建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框架,以期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辅助参考。结果表明:(1)承载力研究与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高度相关;(2)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应重点关注四个维度的内容:概念的时空动态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资源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的承载主体、"人口及其活动规模+承载状态评价"的承载力表征结果;(3)以往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在区域要素流动性、评价指标的共性与个性,以及评价结果的丰富性与实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4)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需求,未来资源环境承载力实践应强化"资源环境本底表达""区域承载状态评价""要素跨区域流动评估"叁个层次的内容。(本文来源于《小城镇建设》期刊2019年11期)
李鑫,邓瑞民[6](2019)在《基于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以大鹏半岛主题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则是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主题公园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关系,选取自然环境承载和人工环境承载2大系统的13个指标,构建了大鹏半岛社区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坝光、新大和西涌社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根据以上3个社区现状资源环境容量预测大鹏半岛主题公园开发建设规模与潜力。研究结果表明以上叁个社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处于适度承载状态,但各单项资源承载指数相差较大,其中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仍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各社区水环境容量存在不同程度的超载情况,交通设施与环境基础设施均处于严重超载状态。河流水环境容量无承载空间、环境基础设施处理能力不足和交通设施不完善成为主题公园开发建设的限制因素。本研究将资源环境承载力概念系统运用于旅游开发研究范畴,可为研究区域产业准入和结构优化提供科学标准。(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李强,韦薇[7](2019)在《江淮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序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涵盖资源投入、绿化情况、环境效率、污染治理4个二级指标和12个叁级指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测算江淮城市群"10+1"个城市2007—2016年资源环境承载力,对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7—2016年江淮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整体呈现波动上升的态势,马鞍山、芜湖、合肥、铜陵、淮南等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空间分布上,江淮城市群南中北部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依次递减,东中西部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依次递减。(本文来源于《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黄贤金,宋娅娅[8](2019)在《基于共轭角力机制的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厘清区域资源环境与生产生活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探索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生机制与评价模型,对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乃至战略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思路,提出区域资源环境与生产生活要素的"共轭角力"理论机制,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解构为"支撑力—敏感点""恢复力—脆弱点""损害力—临界点""发展力—平衡点"四对相互作用力,并据此提出集开发建设、环境灾害、资源生态及社会福祉四个维度的DENS评价模型,为科学地揭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理论特征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邓玲[9](2019)在《绿色发展理念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导国土开发利用与保护整治,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科学基础与约束条件。本文通过文献回顾、系统归纳、对比分析研究等方法,从单维(单要素)和综合与集成研究两个方面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理论基础、方法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不足,提出今后需加强研究的几个方面:承载力综合与集成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范式、承载力主客体之间的内在机理性研究、承载力的经济社会属性以及区域性和实用性等。通过解答主要关键科学问题,避免承载力基础研究与实际应用脱节,发挥其在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服务支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期刊2019年10期)
侯雪松[10](2019)在《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变化环境下的内陆河流域,提出将水资源承载力相对余度作为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指标,计算分析流域剩余承载容量,并提出反映近期下垫面条件下的地表水资源量,研究成果对于指导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资源环境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明确生态资源承载能力是协调人类活动与环境矛盾、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及社会发展关系的关键,我们近年来对生态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广泛的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和分析及自主研发,系统论述了我国生态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存在两个问题:(1)概念和内涵不够清晰,(2)研究内容不够系统。并总结了评价指标体系和主要计算方法,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核算既有像物流增长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多元回归模型、耦合模型、动力学模型等传统模型;又有ARVE-DGVM模型、几何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等基于资源承载力自身构建的改进或创新模型;此外,还有像脉冲耦合神经网络模型等基于两种或两种以上模型构建的综合评价模型。最后,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要求,提出了该研究领域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生态承载力必将从单学科、单因子研究趋向多学科合作,开展人口、资源、环境的综合评价,发展多因素、多层次的交叉综合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1].邓木林,陈长成,朱江.广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9
[2].李建龙,陆啸飞,张静静,牟林云,甄霖.我国生态环境资源承载力核算研究现状、问题及其展望(英文)[J].JournalofResourcesandEcology.2019
[3].陈晓雨婧,吴燕红,夏建新.甘肃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J].自然资源学报.2019
[4].段雪琴,赖旭,韩振超,田翠翠.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制度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5].张书海,阮端斌.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几点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9
[6].李鑫,邓瑞民.基于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水平的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研究——以大鹏半岛主题公园建设可行性分析为例[J].广东化工.2019
[7].李强,韦薇.江淮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时序演化特征[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8].黄贤金,宋娅娅.基于共轭角力机制的区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J].自然资源学报.2019
[9].邓玲.绿色发展理念下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对策[J].当代经济.2019
[10].侯雪松.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