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地结构论文_王则,商琳,龚丽荣,王彤达

导读:本文包含了盆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盆地,孔隙,波速,土山,渭河,噪声。

盆地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王则,商琳,龚丽荣,王彤达[1](2019)在《基于地质力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断层破碎带封闭性评价——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M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断层封闭性对确定油气藏的分布意义重大,断层破碎带在地表露头容易识别,但在地下难以鉴别。在对断层破碎带进行识别和发育模式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获得动态岩石力学参数,再结合叁轴应力试验得到的岩石静态参数对其进行校正,最后利用Ansys软件,对3种断层破碎带发育模式,即断层泥、断层角砾岩和派生裂缝带的封闭系数进行数值模拟。济阳坳陷车镇凹陷M地区断层破碎带的发育模式分为只发育派生裂缝带、断层泥不发育及结构完整的断层破碎带;结构完整的断层破碎带封闭性最好,其次为断层泥不发育的断层破碎带,而只发育派生裂缝带的封闭性最差,多为开启断层,裂缝带常成为油气运移的通道。(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李海东[2](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属于叁角洲前缘水下滑塌浊积扇沉积。目的层砂岩粒度较细,分选较好,杂基含量高(7%);几种储集岩的孔隙均极不发育,面孔率低(2.73%~5.7%),孔径小(平均27.12μm),喉道细,孔隙度平均9.0%,渗透率平均0.24×10-3μm2,物性差。其致密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隙、微裂缝次之,偶见粒内溶孔发育。据研究区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图像孔隙等综合分析,将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孔隙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Ⅰ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16.25%,Ⅱ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38.75%,Ⅲ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17.5%,Ⅳ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27.5%。(本文来源于《云南化工》期刊2019年10期)

冯红武,颜文华,严珊,郭瑛霞,惠少兴[3](2019)在《背景噪声和地震面波联合反演渭河盆地及邻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陕西及邻区测震台网和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共257个宽频带台站记录的连续波形与远震数据,采用基于射线追踪的面波频散直接反演方法获得了渭河盆地及邻区地壳上地幔顶部S波速度结构,成像结果显示:1)渭河盆地顶部形成于新生代的沉积层造成其浅部显着的低速异常,盆地中、上地壳为低速结构,低速带延深至约25km深处,莫霍面相对两侧突变上隆,上地幔高速体侵入下地壳,可能与中—新生代上地幔基性-超基性铁镁质物质底侵有关。2)南鄂尔多斯块体地壳浅层东薄西厚的低速结构可能与块体遭受的整体掀斜、差异性抬升和强烈而不均匀的剥蚀有关。壳内不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说明壳内低速体并没有贯穿整个鄂尔多斯地块,鄂尔多斯南段仍保留着稳定克拉通属性,至今还未遭受明显改造。3)秦岭造山带东、西深部结构存在差异,具有分段特征。造山带下地壳底部的低速异常,可能与造山带受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和向外扩展等构造活动的影响有关,分析认为秦岭造山带存在青藏高原物质E流的下地壳流通道的可能性不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王谦,石玉江,谭茂金,李高仁[4](2019)在《基于孔隙结构分类的致密砂岩含水率计算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延长组长8_1储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水率是产能预测和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致密砂岩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其内部流体渗流特征复杂,因此,对致密砂岩含水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油水相对渗透率是含水率计算至关重要的参数,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延长组长8_1储层为例,首先分析岩心相渗实验结果,研究了致密砂岩的相渗曲线特征,并基于孔隙结构指数与束缚水饱和度将相渗曲线分成3类;然后,通过非线性拟合分别得到油、水相对渗透率模型系数,基于该系数与孔隙结构指数的关系,建立研究区不同孔隙结构的相对渗透率模型;最后,利用分流量方程建立不同孔隙结构的含水率计算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22口井的22个试油层,其中有16个层的含水率计算结果与试油结果基本一致,符合率约为72.72%。所以,上述模型对于致密砂岩含水率的计算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其计算结果比较可靠。(本文来源于《石油物探》期刊2019年05期)

常威,黄琨,胡成,王清,王宁涛[5](2019)在《云应盆地东北部含水层结构特征及地下水转化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应盆地东北部属鄂北贫水地区,赋存于古近系—第四系含水层中的地下水是当地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亟需查明含水层的结构、含水层间地下水的转化关系等基本条件,为研究区内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依据。本研究通过野外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将研究区划分为单层含水层与双层含水层结构两个亚区(6个小区)。并通过地下水水位动态长期监测,获取了区内不同含水层的水位动态变化特征,分析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转化的概念模式,即:研究区地下水以接受山前降雨入渗及风化裂隙水侧向径流补给为主,主要以水平径流的形式经古近系孔隙-裂隙含水层及第四系孔隙承压含水层往澴水方向运移,而后进入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地下水和地表水在不同季节补排模式不同,雨季地表水(澴水)补给地下水,旱季地下水向地表水(澴水)排泄。古近系孔隙-裂隙水与上覆第四系孔隙水联系密切互为补给,共同构成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垂向多层结构的含水系统。独特的含水层结构决定了区内地下水接受降水补给的条件较差,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总体较贫乏,建议重点利用区域地表水资源,适度开发地下水资源,推进农业节水灌溉工程,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来源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期刊2019年05期)

王海,杨兆中,李岳,高海滨,张坤[6](2019)在《沁水盆地深部复杂结构煤储层钻完井及压裂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求适于深部复杂结构的煤储层中煤层气高效开发工艺,以沁水盆地柿庄北区块为例,基于水源钻机定向井组开发过程中,实施的PDC钻头+螺杆钻技术、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煤层段"低排量、低转速、低泵压"钻进、小井组同步水力波及压裂等工艺实践,探讨了构造复杂的深部煤层钻进过程中,引起井内煤壁段坍塌的主要因素,优化了钻完井、水力压裂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钻井液入侵与压力波动是影响煤壁垮塌的主要原因,分段钻井液性能和煤层段最佳钻进参数:钻压20~30 k N,转速25~30 r/min,排量16~18 L/s;采用小井组同步水力波及压裂工艺可以形成有效的裂缝延伸,有效裂缝长度为250~350 m。研究认为,施工至复杂煤体结构的煤层段时在调整好钻井液性能的基础上,采用"低转速、低泵压、低排量"平稳钻进,且可根据井距采用单井压裂+同步水力波及压裂的组合施工,以获得最佳的压裂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仁涛,李志伟,包丰,谢军,赵建忠[7](2019)在《松辽盆地沉积层结构的短周期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用位于松辽盆地内部的NECESSArray台阵连续两年背景噪声数据,通过波形互相关和多重滤波方法提取到2~14s较短周期的Rayleigh波群速度和相速度频散曲线,基于快速行进(FMM)面波成像方法得到群速度和相速度成像结果,并采用最小二乘迭代线性方法反演获得了松辽盆地深至12km的叁维S波速度结构.本文成像结果显示:松辽盆地内部S波速度分布的横向不均匀性与该区域的构造单元呈现出良好的空间对应关系.从地表至下方的6km深度,盆地北部比南部表现出更加强烈的低速异常,这一特征可能与盆地南北的沉积构造差异有关.中央坳陷区低速异常的边界与嫩江断裂走向相互平行,表明盆地基底断裂对盆地形成演化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在垂直速度结构剖面中,2.9km·s~(-1)的S波速度等值线与地震反射剖面显示的盆地基底深度大致对应.基于S波速度模型和盆地基底速度(2.9km·s~(-1)),我们获得精细的松辽盆地沉积层厚度模型,结果表明松辽盆地的沉积层厚度分布呈现出中间厚、四周薄的特征,中央坳陷区的沉积层厚度范围大约在3~6km.(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杨文君,王学刚,伊鸿斌,肖国强,刘世峰[8](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区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盆地依据地表条件可分为北部沙漠区与南部黄土山地区,盆地整体近地表条件变化较剧烈,地下构造复杂,面向日趋复杂的地震勘探目标,需要对盆地进行较为细致的近地表结构调查工作。相对较为平缓的北部沙漠草原区,采用微测井以及潜水面调查的方式,已初步理清了浅表层规律;而南部黄土山地区近地表条件相对复杂,以往主要采用岩性调查的方式,由于区域黄土速度、厚度变化较大,常规表层岩性调查精度无法满足近地表结构调查研究的需求,亟待更高精度的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因此本文着重讲述针对盆地南部巨厚黄土区,按照高精度的超深微测井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以及经济技术一体化思路引导下的小排列反射法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探索适应于盆地黄土山地区的高精度、低成本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9-09)

林四元,李中,郭永宾,黄熠,陈浩东[9](2019)在《北部湾盆地探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部湾盆地古近系地层地应力复杂、坍塌压力高、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钻井过程中易发生漏、卡、塌等井下复杂情况,并且所在海域每年7~10月易遭遇台风极端天气影响,常规?508.00 mm隔水导管设计方案难以进一步缩短建井周期、提高钻井速度需求。本文通过隔水导管稳定性及强度理论分析,将表层套管与隔水导管进行"二合一"优化设计、古近系易坍塌必封地层与目的层进行"二合一"优化设计,形成了北部湾盆地探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已在北部湾盆地成功应用,单井可平均减少钻井工期7~8 d、降低钻井费用31%~37%,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4期)

刘波,吴旭亮,武永强,李茂[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巴音青格利地段盖层地电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巴音青格利地段完成的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简称CSAMT)数据的约束反演处理,获得了沉积盖层的电性结构,结合钻孔资料的对比分析,大致查明区内由浅至深主要发育叁层地电结构,上部相对高阻电性层主要与下白垩统对应,整体反映为北部与南部薄、中部厚的沉积分布特征;中部相对中低阻电性层主要与中侏罗统直罗组与延安组或延安组对应;下部相对高阻电性层主要与上叁迭统延长组对应,小范围分布区内北部,整体反映为由东向西、由北向南倾伏。(本文来源于《矿产与地质》期刊2019年04期)

盆地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延长组长6储层属于叁角洲前缘水下滑塌浊积扇沉积。目的层砂岩粒度较细,分选较好,杂基含量高(7%);几种储集岩的孔隙均极不发育,面孔率低(2.73%~5.7%),孔径小(平均27.12μm),喉道细,孔隙度平均9.0%,渗透率平均0.24×10-3μm2,物性差。其致密储层主要发育粒间孔隙、微裂缝次之,偶见粒内溶孔发育。据研究区铸体薄片、压汞曲线、图像孔隙等综合分析,将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孔隙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Ⅰ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16.25%,Ⅱ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38.75%,Ⅲ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17.5%,Ⅳ类孔隙结构占总数的27.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盆地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王则,商琳,龚丽荣,王彤达.基于地质力学方法对不同结构断层破碎带封闭性评价——以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车镇凹陷M区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9

[2].李海东.鄂尔多斯盆地黄陵地区长6储层孔隙结构特征[J].云南化工.2019

[3].冯红武,颜文华,严珊,郭瑛霞,惠少兴.背景噪声和地震面波联合反演渭河盆地及邻区壳幔S波速度结构[J].地震地质.2019

[4].王谦,石玉江,谭茂金,李高仁.基于孔隙结构分类的致密砂岩含水率计算模型——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西部延长组长8_1储层为例[J].石油物探.2019

[5].常威,黄琨,胡成,王清,王宁涛.云应盆地东北部含水层结构特征及地下水转化模式[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9

[6].王海,杨兆中,李岳,高海滨,张坤.沁水盆地深部复杂结构煤储层钻完井及压裂工艺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19

[7].王仁涛,李志伟,包丰,谢军,赵建忠.松辽盆地沉积层结构的短周期地震背景噪声成像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9

[8].杨文君,王学刚,伊鸿斌,肖国强,刘世峰.鄂尔多斯盆地黄土山地区近地表结构调查技术研究与应用[C].中国石油学会2019年物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9].林四元,李中,郭永宾,黄熠,陈浩东.北部湾盆地探井井身结构优化设计及应用[J].中国海上油气.2019

[10].刘波,吴旭亮,武永强,李茂.鄂尔多斯盆地北缘巴音青格利地段盖层地电结构特征[J].矿产与地质.2019

论文知识图

松潘-中江大地电磁二维反演结果及地...四川盆地盆-山结构分区与晚白垩世来隆...四川盆地地表平均隆升剥露速率平面空...柴达木盆地长尾台剖面新生代地层中变...建南-龙驹坝地区过建36井的Line1000...渭河盆地及邻区深部结构与盆地构造图

标签:;  ;  ;  ;  ;  ;  ;  

盆地结构论文_王则,商琳,龚丽荣,王彤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