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与机制论文

厉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与机制论文

摘 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新时代,紧密结合高校实际,加强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促进高校事业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就将对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和机制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路径;机制

新形势下,满足高校党组织的建设目标和要求,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筹划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党组织干部深入思考的重点问题。高校落实好三型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内容,会更好的解决传统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促进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

每个看过威特金传记的人都会发现,字里行间有足够多的证据显示,作者带有某种一眼看去像是病态痴迷的心理,但实际上它不过是一种检验尘世存在基础的尝试,一种探讨区分标准和偏差的分类方式的尝试,一种用开放的眼光超越边界的尝试,目的是为了发掘威特金想要用什么影像来定义“神”。

一、高校三型党组织有效机制外在条件的构建

高校三型党组织外在条件体系的构建主要取决于长效、规范、稳定的配套体系建立,这一体系的构建对于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制度体系的落实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需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以及高校自身条件特征进行不断的调整与优化,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其完善性和有效性,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帮助。另外,在对制度体系进行不断创新与优化的过程中,也能够很好的调动党员同志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创造能力,为高校党建工作作出更多贡献。

(一)学习制度建立

完备、长效的学习制度建立对于提高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有着显著意义。结合现阶段实际情况分析可以看出,三型党组织建设中,个别党员同志的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部分党员仍是通过机械性的记忆来实现党的理论知识的记忆和掌握,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这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诸多不足。因此,在学习制度建立中,应结合高校自身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将学习内容进行细致划分,落实到日常学习活动中来,以加强党员对知识的记忆和领悟能力,提升制度落实的有效性。同时还应完善考核制度的相关内容,对学生党员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并通过与管理制度的有机结合,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以调动学生党员学习积极性,不断深化党员学生的认知。

(二)服务制度建立

在指标体系完善中,应将党组织的群众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果满意度作为主要参考依据,落实基层服务指标,制定公开承诺制度,通过不同渠道来收取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服务机制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同时通过激励、关怀等服务机制的建立和落实,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师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创新机制建立

愿景构建完成后,还需要有生存空间,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这其中所指的空间主要包括工作、生活和网络这三部分。在工作中进行新知识和创新方法的学习与实践,在生活和网络空间中丰富学习的内容,以实现创新理念的拓展,为三型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更多可靠依据,从而更好的激发党员自身学习和服务的积极性,为党建工作的开展和落实贡献力量。

二、高校三型党组织有效机制建立的内在条件

党组织有效机制建立的内在条件主要是依靠文化内化和行为塑造这两部分实现的。文化内化主要是在深入学习理论知识后并广泛应用于实践中,带来内在素养的提升;而行为塑造则是党员自身良好习性的养成。基于此,在有效机制建立中,应该通过不同方式的尝试来提升学生党员的学习能力。

(一)学习、服务和创新愿景的塑造

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不是依靠理论知识的灌输就能实现的,其需要通过学习、服务和创新愿景的建造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发党员的心理情绪,调动其积极性,全面参与到党组织活动中来。同时,通过学习、服务和创新愿景的塑造,能够培养党员的共同价值观,增强其凝聚力,进而为学习和服务工作的开展树立正确目标,不断实现高校党建形式的合理转化,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

(二)学习、服务、创新生存空间的立体构建

一方面需要建立党组织建设制度机制,另一方面要创新和完善运行机制内容,进而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党组织的长效发展。基于此,党组织在各项工作开展中,应开展自评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予以详细分析,找出问题产生原因,并制定合理的解决措施,之后通过大家的交流和探讨,提升解决措施落实的可行性。另外,注重优秀青年党员自身能力的培养,加大新制度的研究能力,以此完善党组织的综合能力水平。

本文针对航测法生产大比例尺地形图时数学精度容易超限的现象,提出了把最终成果的精度分解为每个环节的精度,使质量可控。事实证明,只要影像合格、作业规范、检查到位,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较小,该方法可行。

从目前社工组织的发展现状来看,借助政府的资源促进社工组织的成长和发育,就当下而言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但如果双方的依赖关系不对称且无法通过其他途径得到弥补,那么双方的互动关系势必不平等。现阶段大多数社工组织与政府的关系正处于这种非对称性的依赖。因此,有部分社工组织为了获取政府的资源支持,把自己的部分自主权让渡给政府,进而影响了社工组织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三、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内部条件和外在条件这两个基本特征,然后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党组织建设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以此做到党建工作的完善化、有效化。

[ 参 考 文 献 ]

[1]邹学海,解笑.依法治国视野下的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6(02).

[2]林天翔,董塔健.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8).

*辽宁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2018年度高校党建研究项目青年课题“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018GXDJ-QN068)。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9)17-0067-01

作者简介:厉丽(198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  ;  ;  ;  ;  ;  ;  ;  ;  ;  ;  ;  ;  

厉丽: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的路径与机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