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属于延时断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排线零乱等技术问题。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扣合在底板上形成盒体,底板上固定有穿墙端子,所述的底板上具有若干用于限位电线的限位部,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电线的分流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排线整齐、方便维修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扣合在底板上形成盒体,底板上固定有穿墙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具有若干用于限位电线的限位部,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电线的分流组件。
设计方案
1.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扣合在底板上形成盒体,底板上固定有穿墙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具有若干用于限位电线的限位部,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电线的分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部为扎线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流组件包括导轨和卡位件,所述的导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卡位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的卡位件上具有若干分流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件上具有与导轨匹配的导槽,卡位件能够在导轨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位件与导轨之间形成穿线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具有交流孔,交流孔与扎线桥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延时断电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电子电力设备行业中,很多延时断电设备安装装置结构安装复杂,内部线缆走线不整齐,出线端子选型不合理导致安装及接线不方便,在维修和更换内部线路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整理线路,然后在更换时需要避免将边上线路带出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解决了排线零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所述的延时断电设备包括上盖和底板,上盖扣合在底板上形成盒体,底板上固定有穿墙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上具有若干用于限位电线的限位部,所述的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电线的分流组件。
将电线通过分流组件进行分流,然在每个电线分别穿过限位部后与穿墙端子连接。分流组件能够将不同线粗的电线分开。
在上述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中,所述的限位部为扎线桥。
在上述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中,所述的分流组件包括导轨和卡位件,所述的导轨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卡位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的卡位件上具有若干分流穿孔。可将电线穿过分流穿孔进行分流处理,然后将卡位件卡在导轨上进行固定,使电线被固定。
在上述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中,所述的卡位件上具有与导轨匹配的导槽,卡位件能够在导轨上移动。方便电线的穿设。
在上述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中,所述的卡位件与导轨之间形成穿线通道。较粗的电线可从穿线通道穿入。
在上述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中,所述的底板上具有交流孔,交流孔与扎线桥对应。
在上述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中,所述的上盖通过螺钉与底板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将电线通过分流组件进行分流,然在每个电线分别穿过限位部后与穿墙端子连接。分流组件能够将不同线粗的电线分开。可将电线穿过分流穿孔进行分流处理,然后将卡位件卡在导轨上进行固定,使电线被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上盖;2、底板;3、限位部;4、导轨;5、卡位件;5a、分流穿孔;6、穿线通道;7、交流孔;8、螺钉;9、穿墙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延时断电设备中排线结构,延时断电设备包括上盖1和底板2,上盖1扣合在底板2上形成盒体,底板2上固定有穿墙端子9,底板2上具有若干用于限位电线的限位部3,底板2上设置有用于分流电线的分流组件。
将电线通过分流组件进行分流,然在每个电线分别穿过限位部3后与穿墙端子9连接。分流组件能够将不同线粗的电线分开。
具体地,限位部3为扎线桥。
具体地,分流组件包括导轨4和卡位件5,导轨4固定在底板2上,卡位件5设置在导轨4上,卡位件5上具有若干分流穿孔5a。可将电线穿过分流穿孔5a进行分流处理,然后将卡位件5卡在导轨4上进行固定,使电线被固定。
具体地,卡位件5上具有与导轨4匹配的导槽,卡位件5能够在导轨4上移动。方便电线的穿设。
具体地,卡位件5与导轨4之间形成穿线通道6。较粗的电线可从穿线通道6穿入。
具体地,底板2上具有交流孔7,交流孔7与扎线桥对应。
具体地,上盖1通过螺钉8与底板2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670950.3
申请日:2019-05-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729754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H01H9/00
专利分类号:H01H9/00;H02G3/02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400 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皮都路9号
发明人:宋会明;蒙新航;刘杰;吴继强
第一发明人:宋会明
当前权利人:浙江芯能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江程鹏
代理机构:33304
代理机构编号:杭州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导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