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高娜[1](2021)在《中学校园欺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指出
吕春宇[2](2021)在《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更好地培养时代新人,党和国家先后召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等系列重要会议,并出台了系列重要文件,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越来越注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推进,特别提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在这个背景下,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既是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人才培养方针政策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然选择,更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具有非常突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本文主要分五章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第一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等,分别对新时代的理论蕴含及其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及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所指等进行深入探讨。只有明确了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相关概念,才能使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找到科学的遵循,也才能使该研究有所明确指向。第二章是对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进行分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要回到目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中,以整体建构视野来分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主要是以普通国民教育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参照,以作为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作为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来分别梳理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通过这些梳理分析每个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点,同时把握了整体建构视域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这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也是增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第三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进行梳理。主要选取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和当代西方有代表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经验。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集中体现为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选取的道德发展认知方法、社会学习方法、隐性教育方法、价值澄清方法、政治社会化方法、潜能激发方法、心理治疗方法等都是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代表性方法。这些经验的梳理并没有局限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而是从一般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进行的,这样能够更全面把握有益的经验。通过这种梳理,启发我们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整体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要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第四章是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进行架构。本文从理论依据、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个维度来架构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理论依据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吸收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系统科学的有关理论,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要求。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科学化与人文化相结合原则、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原则、生活化与实践性相结合原则、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是整体建构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是以基于新时代为整体建构的基本点,以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为整体建构的着眼点,以做好学段层次衔接为整体建构的根本点,以坚持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为整体建构的关键点。第五章是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呈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应呈现出具体的、实操性较强的每个学段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本文以普通国民教育的诸学段(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为基本划分依据,谈及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安排,并按照主渠道与主阵地的领域划分标准,完成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建构。同时,从理念保障、队伍保障、承载保障和学术保障等角度探索推进整体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保障策略的支持下,最终将方法建构落实到位。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难度很大的工程,本文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研究只是初步的探索,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完善。本文的研究期待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能够助力于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实施。同时,也期待更多的研究者能够投入到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中。
张敏[3](2020)在《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宝鸡市2所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下,推进中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已经成为时代必须。特别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目标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学校对开展实施的线上教学提出明确要求,网络教学已成为疫情之下搞好教育教学的最好选择。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课程,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不能不重视网络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网络优势,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为思政课增添吸引力和活力,提高学生的获得感。目前,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有利有弊,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效果也成为了需要思考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调查法、跨学科研究法,充分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在宝鸡市2所中学开展调研,运用经济学中的Porter模型,分析思想政治课在互联网线上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按照功能分析法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制度保障、合理化管理、相互交流等五个方面提出增强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对策。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对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本文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的阐述;第三部是对宝鸡市2所中学进行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以及结果分析;第四部分是对调查问卷中所存在问题以及成因分析;第五部分基于“Porter”理论,构建了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五力支撑模型”,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制度保障、合理化管理、相互交流五个方面探讨了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对策。
秦垚[4](2020)在《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指让中学生愿意趋近、悦纳思想政治教育,进而表现出来的一种吸引力、感染力。目前,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负面因素主要有师者魅力不足、教育配方陈旧、活动载体单一等。其根本成因是队伍素养存在缺欠、学校重视程度不高和外部环境消极干扰。鉴于此,中学应下气力消除这些负面因素,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更因为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对提高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推进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发展、巩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故而,中学应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运用“丰富教育者素养,锻造育人关键力”“创新思政课模式,夯实育人主阵地”“拓展供给侧视阈,发掘育人新空间”等策略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从而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郑达理[5](2020)在《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所谓网络亚文化是一定的群体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利用网络符号所创造的那些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观的网络边缘文化。该文化新颖独特对青少年的吸引力与渗透力较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左右他们的价值取向。当今中学生群体被喻为互联网时代的原居民,相对于成年人来说他们的价值体系没有完全形成,思想与心理也不够成熟。在此情况下,他们在参与网络亚文化实践的过程中,一些边缘化的价值思想就容易对他们的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根据调研显示,如今中学生整体上接触网络亚文化内容较多且较为喜爱,网络亚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之间影响力较大,同时部分中学生对网络中的消极思想缺乏警觉意识。而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主要表现在:物化了部分中学生的人生理想、模糊了部分中学生的道德标准、干扰部分中学生的科学精神、淡化了部分中学生的集体意识、降低了部分中学生的政治信念五个方面。冲击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网络亚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具有消解作用、中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缺陷、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足、网络空间监管与治理的缺失等因素。针对上述问题以及原因,应全方位的构建起抵御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对策体系:从网络亚文化双重效应的角度分析,应善于对网络亚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从根源上降低该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从中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的角度分析,应增加对中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避免他们因心理和情感上的困惑而过多的认同网络亚文化中的消极思想;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应对网络亚文化背景下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增强中学生主流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从网络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应加强对网络环境的监管与治理,为中学生群体营造一个出风清气正的网络氛围。
董婷婷[6](2020)在《校园欺凌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并且在新闻媒体上充斥着大量有关校园欺凌的新闻,这将不良影响从个人导引至同辈群体,给青年、学校、社会造成了巨大冲击。校园欺凌损害的是肩负历史重任的新青年,破坏的是和谐校园的建设和发展,阻挠的是祖国接班人、建设者的道德与法治水准的提升,更与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不相符合。诚然,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求净化主阵地,简单说来,有关校园欺凌成因、对策,包含对策执行的研究势在必行,故此,重视校园欺凌,解决校园欺凌问题刻不容缓。本文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考查,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对校园欺凌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以“和谐、法治、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治理措施,力图系统进行原因剖析,从而提出对策,以充实对校园欺凌研究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在梳理、界定校园欺凌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以当代校园欺凌仍旧频发为现实依据,对我国校园欺凌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进行论述分析,发现导致校园欺凌仍旧存在和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家庭及个人四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借鉴吸收国外经验,从优化整体环境、重视教师及学校管理、聚焦家庭教育、实现个人自我重建等方面构建校园欺凌对策,全面进行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从而促进青年群体之间的交往,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潘正婷[7](2020)在《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崇州市蜀城中学的调查》文中提出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高中课程的学习中,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表现得更加突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阵地,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帮助高中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法治意识。然而,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会阻碍思想政治课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影响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面对逆反心理的影响,我们要用辩证的思维去看待它,应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感召力,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接受并配合教学工作,提升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性。本文针对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的逆反心理问题,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对相关教育理论的梳理总结,以及对崇州市蜀城中学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探究思想政治课中学生的逆反心理问题的疏导策略。本文首先对逆反心理及思想政治课中的逆反心理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阐述,并分析加强思想政治课中逆反心理问题研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本次问卷调查情况,分析说明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中逆反心理的给学生思维意识、认知视野带来的积极影响,以及逆反心理在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主要包括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部分内容存在误解、对部分政治教师不充分信任、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以及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略显呆滞。接着根据问卷调查和教师访谈内容从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师综合素质和教学环境三大方面对高中生在思想政治课中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学生自身、教师、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探讨应对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策略,其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应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的正确认识,转变学习动机,政治教师要积极探索具有课堂吸引力的教学改革,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及全社会要积极创设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外部环境。
张孟月[8](2020)在《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文中指出后进生问题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遇到的问题,也是教育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高考背景下,在学生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选考和学考的新形势下,主要研究新高考视角下高中思想政治课上的后进生。再加上思想政治课本身有德育教育的功能,在转化后进生问题上有一定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教师座谈会上谈到思政教师在学生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肩上有责任更有义务做好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思想政治课重燃新的生机。本人担任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五年,后进生问题一直是我研究关注的焦点。2018年我所在的湖北省正式开始新高考改革,这一年我正好作为第一批面对新高考改革的思想政治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观察,课后对学生的走访谈话,主要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研究法。并结合新高考改革的大背景,形成了对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原因及转化策略的一些思考。本文共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包括四项内容。首先是研究依据和意义,介绍选这个题目的依据,有何理论和现实意义,为研究找到理论和实践的支撑;其次是文献综述,通过文献法,首先对国内外有关后进生的研究做一个概括总结,再通过研究现状评述总结已有研究的优缺点,为自己的研究找到突破点;再次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是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第二部分是论文中核心概念的界定。通过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进行界定,为论文的写作界定清楚基本概念。第三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主要从学生、教师、学科、家庭四个方面多角的寻找原因。第四部分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针对原因找对策,这是本文的重点。但在上述策略中,我认为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应该在后进生转化中担任主要角色,所以本文中后进生的转化策略更侧重于当前教师应该怎么办,新高考中针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考、选考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新时代下,要增强教师的教学情怀;教学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因此要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同时作为后进生同学,要养成好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最后在家长家庭教育的配合下逐步转变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第五部分是结语,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在我们探索转化后进生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直面,但是我们不能停止探索,要有信心更要有毅力。最后第六部分是参考文献和致谢。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在新高考中探索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使我们的思想政治科目在新高考中逐步改变现状,为奋战在一线的广大教育人打开一扇窗,让思想政治教师在新高考的路上,一抬头就能看到希望。
李永鹤[9](2019)在《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三全”育人。当前,以课堂理论说教为主的显性教育方式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效果;但隐性教育发挥的现实作用则显得十分有限,需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应用,这对于进一步增强和提高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隐性教育强调受教育者无意识的接受,具有教育目的潜隐性、教育内容渗透性、教育对象自主性以及教育效果持久性等内在特征优势,能够较好地契合中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特点。因此,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引入隐性教育方式,有利于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有利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立足于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现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发现隐性教育应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存在隐性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隐性教育内容渗透不足、隐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略显陈旧单一以及隐性教育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问题,而隐性教育投入成本高、教育效果显现周期长且不可控、教育评价方式不当和教育对象内化隐性教育时间有限则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为更好地提高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影响力,为更好地提高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试图借助渗透式教育法、陶冶式教育法和实践体验教育法等隐性教育手段在中学校园空间范围内分别构建爱国精神场、爱国物理场和爱国心理场,将中学校园空间创设成一个极具教育性的爱国场,对受教育者产生持续的教育影响力。
徐鑫[10](2018)在《网络文化视阈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及其疏导》文中提出逆反心理一般产生于青少年时期。就学生群体而言,逆反心理早则见于初中阶段,晚则持续到大学阶段。但不可否认的是,高中阶段是学生逆反心理爆发最为集中、特点最为鲜明、形式最为激烈的一个主要阶段。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逆反心理又与一般意义上的逆反心理有着明显区别,并随着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高中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也已呈现出新的形式和特点。高中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分为内外两方面,即心理发育过程中青春期叛逆情绪和社会环境的诱导发展,其中社会环境主要探讨的是网络环境对于高中生的影响。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问题及其疏导对策进行探索。首先,对逆反心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含义进行界定和区分,简要概括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的四个特征及其带来的消极影响。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主要调查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情感态度以及受网络环境影响下的情感变化,从中概括出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的几种表现形式,并深入剖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各方面原因。最后,通过总结学生逆反心理的发展规律和深入探索当前网络环境给逆反心理带来的新变化,提出相对应的疏导学生逆反心理的一些具体对策,包括:根据青春期叛逆特点制定的疏导逆反心理策略、根据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改革制定的减轻逆反心理策略以及根据网络环境变化制定的消弭逆反心理影响的策略。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研究重点与难点 |
(一) 研究重点 |
(二) 研究难点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的理论阐释 |
(一) 新时代的科学界定 |
(二) 新时代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要求 |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内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概念界定 |
(二)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含义 |
(三)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特质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概念指向 |
(一)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科学含义 |
(二)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具体指向 |
第二章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分析 |
一、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考察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把握 |
(三) 整体建构视野中高中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解读 |
(四) 整体建构视野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状梳理 |
二、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总体问题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存在的学段问题 |
三、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归因分析 |
(一)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总体归因 |
(二) 整体建构视野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问题的学段归因 |
第三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经验借鉴 |
一、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注重自我教育的方法 |
(二) 注重家庭教育的方法 |
(三) 注重社会教化的方法 |
二、当代西方国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概览 |
(一) 道德认知发展方法 |
(二) 社会学习方法 |
(三) 隐性教育方法 |
(四) 价值澄清方法 |
(五) 政治社会化方法 |
(六) 潜能激发方法 |
(七) 心理治疗方法 |
三、对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借鉴 |
(一)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特定社会性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
(二) 方法的建构要服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 |
(三) 方法的建构要坚持显性与隐性教育方法有机结合 |
(四) 方法的建构要特别注重自身体系的整体性和协同性 |
第四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宏观思路 |
一、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理论依据 |
(一)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为指导 |
(二) 借鉴德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
(三) 运用系统科学的有关成果 |
(四) 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理论 |
二、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原则 |
(一)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原则 |
(二) 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则 |
(三)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 |
(四) 生活化与规范化相结合原则 |
(五) 针对性与规律性相结合原则 |
三、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的基本要求 |
(一) 基于新时代的基础:整体建构的基本点 |
(二)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整体建构的着眼点 |
(三) 做好学段层次衔接:整体建构的根本点 |
(四) 主渠道与主阵地协同:整体建构的关键点 |
第五章 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构建的具体呈现 |
一、小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小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小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小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二、初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初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初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初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三、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高中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高中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高中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四、大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具体内容 |
(一) 大学阶段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育方法 |
(二) 大学阶段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法 |
(三) 大学阶段课程与日常方法整体协同的思考 |
五、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实施的保障策略 |
(一) 理念保障:树立大中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化的理念 |
(二) 承载保障:统筹推进主渠道与主阵地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 |
(三) 队伍保障: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沟通交流 |
(四) 学术保障:深化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宝鸡市2所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难点 |
1.4.2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网络 |
2.1.2 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
2.2.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3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现状调查——以宝鸡市2所中学为例 |
3.1 调查设计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对教师访谈调查的设计 |
3.2 调查结果分析 |
3.2.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3.2.2 调查访谈结果分析 |
3.3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现状及特点 |
3.3.1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现状 |
3.3.2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的特点 |
4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4.1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
4.1.1 中学生网络意识薄弱 |
4.1.2 网络教育环境较复杂 |
4.1.3 学校重视程度亟待加强 |
4.1.4 网络学习自制力较差 |
4.2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4.2.1 思政课网络教内容偏少 |
4.2.2 网络发展快不确定因素多 |
4.2.3 对互联网教学认识有偏差 |
4.2.4 网络教学监督管理不到位 |
5 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对策 |
5.1 基于“Porter”理论,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五力支撑模型”的构建 |
5.2 教师教学 |
5.2.1 促进教师在传统教学观念上的转变 |
5.2.2 提高教师使用相关教学工具的能力 |
5.2.3 提高教师在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意识 |
5.3 学生学习 |
5.3.1 提高中学生对于网络教学的接受能力 |
5.3.2 加强中学生自控及明辨是非的意识 |
5.3.3 建立中学生在互联网中的责任和责任意识 |
5.4 制度保障 |
5.4.1 推进思政教育类软件的开发 |
5.4.2 加强硬件设施的相关建设 |
5.4.3 激励模式转向的奖惩措施 |
5.5 合理化管理 |
5.5.1 完善对思政课堂的管理 |
5.5.2 建立对设备的相应管理 |
5.6 相互交流 |
5.6.1 学校间的交流 |
5.6.2 学校与社会间的交流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个人访谈法 |
1.4.4 学科交叉法 |
1.5 创新之处 |
1.5.1 研究视角新 |
1.5.2 研究思路新 |
第2章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概述 |
2.1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内涵 |
2.2 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理论依据 |
2.3 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必要性 |
第3章 影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负面因素及成因 |
3.1 主要负面因素 |
3.1.1 师者魅力不足 |
3.1.2 教育配方陈旧 |
3.1.3 活动载体单一 |
3.2 根本成因分析 |
3.2.1 队伍素养存在缺欠 |
3.2.2 学校重视程度不高 |
3.2.3 外部环境消极干扰 |
第4章 擢升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有效策略 |
4.1 丰富教育者素养,锻造育人关键力 |
4.1.1 丰富政治素养,铸牢思想之“魂” |
4.1.2 丰富品德素养,补足精神之“钙” |
4.1.3 丰富专业素养,夯实学识之“基” |
4.2 创新思政课模式,夯实育人主阵地 |
4.2.1 重构教学理念,继承创新相结合 |
4.2.2 改进教学方法,灌输启发相统一 |
4.2.3 整合教育资源,形式内容相适宜 |
4.3 拓展供给侧视阈,发掘育人新空间 |
4.3.1 用活新兴媒体,显隐教育融通 |
4.3.2 融入地方文化,多维因子协同 |
4.3.3 优化实践形式,内外衔接联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5)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网络亚文化与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相关概述 |
一、亚文化与网络亚文化 |
(一)亚文化 |
(二)网络亚文化 |
二、网络亚文化的特征 |
(一)网络亚文化的外在表现 |
(二)网络亚文化的内在特性 |
三、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 |
(一)价值观 |
(二)主流价值观 |
四、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及其内容分析 |
(一)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内涵 |
(二)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内容分析 |
五、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双重效应 |
(一)正向效应 |
(二)负向效应 |
第二章 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样本情况 |
二、中学生参与网络亚文化现状调查 |
(一)中学生整体上接触网络亚文化较多且较为喜爱 |
(二)网络亚文化在中学生群体之间影响力较大 |
(三)部分中学生对网络中的消极思想缺乏警觉意识 |
三、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具体表现 |
(一)物化了部分中学生的人生理想 |
(二)模糊了部分中学生的道德标准 |
(三)干扰了部分中学生的科学精神 |
(四)淡化了部分中学生的集体意识 |
(五)弱化了部分中学生的政治信念 |
第三章 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产生冲击的成因分析 |
一、网络亚文化对主流价值观具有消解作用 |
二、中学生现阶段身心发展存在一定的缺陷 |
(一)心理叛逆期,容易认同不良思想 |
(二)情感动荡期,价值观易发生摇摆 |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不足 |
(一)思想政治课程吸引力不足 |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手段相对刚性 |
(三)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相对陈旧 |
四、网络传播空间监管与治理的缺失 |
(一)网络自媒体平台缺乏自我监管意识 |
(二)政府网络治理与法规建设的不足 |
第四章 抵御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冲击的相关对策分析 |
一、正确对待网络亚文化的双重效应 |
(一)发挥网络亚文化的正向效应 |
(二)克服网络亚文化的负向效应 |
二、增加对中学生的人文关怀 |
(一)注重满足中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 |
(二)注重以情育人,帮助中学生形成积极稳定的价值观 |
三、创新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
(一)结合网络热点开展思政课教学 |
(二)善用刚柔并济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 |
(三)利用网络媒介,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
(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
四、净化网络传播空间 |
(一)网络自媒体平台增强自我监管意识 |
(二)政府健全网络治理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调查问卷 |
附录B:调查问卷数据统计结果 |
致谢 |
(6)校园欺凌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校园欺凌现象呈上升趋势 |
1.1.2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 |
1.1.3 青少年的培养事关中华民族千秋伟业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1.4.3 述评 |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 校园欺凌概述 |
2.1 校园欺凌定义 |
2.2 校园欺凌的构成要件 |
2.2.1 校园欺凌的主客体 |
2.2.2 校园欺凌的内容 |
2.3 校园欺凌特点及表现形式 |
2.3.1 校园欺凌特点 |
2.3.2 校园欺凌表现形式 |
2.4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欺凌 |
2.4.1 关系研究 |
2.4.2 思想政治教育适用准则 |
3 校园欺凌问题干预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
3.1.1 思想教育 |
3.1.2 道德教育 |
3.1.3 心理健康教育 |
3.1.4 法治教育 |
3.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论 |
3.2.1 借鉴西方其他沟通理论 |
3.2.2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理论 |
3.3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 |
3.3.1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概况 |
3.3.2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论 |
3.4 其他理论借鉴与指导 |
3.4.1 宽容教育理念 |
3.4.2 价值澄清理论 |
3.4.3 “挫折-攻击”假说 |
4 校园欺凌问题存在原因及分析 |
4.1 校园欺凌存在的问题调查与分析 |
4.1.1 调查对象、内容 |
4.1.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相关例证 |
4.2.1 案例评析 |
4.2.2 变化趋势 |
4.3 校园欺凌问题原因分析 |
4.3.1 社会原因 |
4.3.2 学校原因 |
4.3.3 家庭原因 |
4.3.4 个人原因 |
5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校园欺凌对策构建 |
5.1 借鉴、吸收国外经验 |
5.1.1 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
5.1.2 建立监督及评估机制 |
5.2 校园欺凌对策构建 |
5.2.1 优化整体环境 |
5.2.2 重视教师及管理 |
5.2.3 聚焦家庭教育 |
5.2.4 个人自我重建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崇州市蜀城中学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评述 |
(二)国外研究评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有关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阐释 |
(一)逆反心理的概念 |
(二)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逆反心理的界定 |
二、高中政治课加强逆反心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三、高中政治课加强逆反心理研究的必要性 |
(一)落实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客观需要 |
(二)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需要 |
(三)提升教师综合素养的需要 |
(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
第三章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现状分析 |
一、调查情况简介 |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
(二)问卷总体情况分析 |
二、逆反心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积极影响 |
(一)有利于促进高中生思维发展 |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意识 |
(三)有利于开拓师生的视野 |
三、逆反心理在高中政治课学习过程中的消极表现 |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课部分内容的理解存在误解 |
(二)学生对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不充分信任 |
(三)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略显呆滞 |
(四)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态度不积极 |
第四章 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剖析 |
一、高中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一)自我意识增强,思维发展愈加成熟 |
(二)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不好,主动性差 |
二、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综合素质欠佳 |
(一)教师教学方法刻板僵化,缺乏趣味性 |
(二)教师专业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 |
(三)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不紧密 |
三、教学环境等其他因素的负面影响 |
(一)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 |
(二)不良社会风气和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 |
(三)家庭教育的不良影响 |
第五章 思想政治课中高中生逆反心理的消解策略建构 |
一、学生自觉加强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正确认识 |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逆反心理,加强自我教育 |
(二)转变学习动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
二、高中政治教师积极探索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改革 |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融洽师生关系 |
(二)转变教学理念,完善教学内容 |
(三)创新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
三、积极创设有利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环境 |
(一)加强课程改革,完善评价体系 |
(二)优化和谐的社会和网络环境 |
(三)创设良好的校园和家庭环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依据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依据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外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后进生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现状评述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四、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关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相关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后进生概念的概括 |
二、本篇论文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概念的界定 |
(一)界定时,要抛开“差生”的提法 |
(二)界定时,要以人性化的观点来看待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学科特点 |
(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多呈现浅阅读状态 |
(二)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原理理论理解呈现碎片化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不背书或死记硬背现象严重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对思想政治课本身缺乏兴趣 |
(五)与语数外学科相比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的转化相对较易 |
第二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 |
一、学生自身因素 |
(一)学考和选考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存在认知偏差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学习习惯差,学习信心不足 |
(三)走班教学中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自制力差,易受干扰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课堂低效、方法素质有待提高 |
(一)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低效甚至无效 |
(二)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
(三)部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能力素养有待提高 |
三、学科面临新高考,高中思想政治课地位尴尬,选考人数最少 |
(一)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成为新高考选考人数最少的科目 |
(二)学考制度下学生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兴趣不高 |
(三)新高考制度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和组织教学难度增加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社会地位尴尬 |
四、家庭教育不重视高中思想思想政治科目,过分溺爱 |
第三章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转化策略 |
一、针对学考、选考合理制定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从后进生的实际出发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注重目标的统一性和有序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要处理好与学考、高考目标要求的关系 |
二、精心安排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合理开发课程资源 |
(一)对于一些后进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的运用 |
(三)合理开发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资源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主动求变 |
(一)同堂异构 |
(二)同课异构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以退为进 |
(一)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读书 |
(二)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质疑 |
(三)与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一起共鸣 |
五、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教学情怀 |
(一)政治要强情怀要深 |
(二)思维要新 |
(三)视野要广 |
(四)自律要严人格要正 |
六、探索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管理的新方法 |
(一)实行行政班主任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师共同负责制 |
(二)实行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小组管理负责制 |
(三)建立高中思想政治课走班教学的信息化管理支撑系统 |
七、难得糊涂——改善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
八、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答题技巧 |
(一)牢固基础,善于联系,突出重点,击破难点,建立体系,灵活应用 |
(二)重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审题解题方法的总结 |
九、转变态度——家庭教育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形成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重难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隐性教育概述及其应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2.1 隐性教育概述 |
2.1.1 隐性教育的含义 |
2.1.2 隐性教育的方法 |
2.1.3 隐性教育的特征 |
2.2 隐性教育应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
2.2.1 隐性教育有利于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
2.2.2 隐性教育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
2.2.3 隐性教育有利于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
第3章 隐性教育应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调查概述 |
3.1.1 问卷内容设计 |
3.1.2 调查分析 |
3.2 取得的成效 |
3.2.1 先进爱国模范人物发挥较大作用 |
3.2.2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育人作用较为明显 |
3.2.3 部分隐性教育手段得到普遍应用且效果突出 |
3.3 存在的问题 |
3.3.1 隐性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
3.3.2 隐性教育内容渗透不足 |
3.3.3 隐性教育方法和手段略显陈旧、单一 |
3.3.4 隐性教育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
3.4 主要原因 |
3.4.1 隐性教育投入成本较高 |
3.4.2 隐性教育效果显现周期长且不可控 |
3.4.3 教育评价方式不当 |
3.4.4 教育对象内化隐性教育的时间有限 |
第4章 隐性教育应用于中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构建 |
4.1 创建爱国物理场 |
4.1.1 抓好校园硬件隐性场建设 |
4.1.2 重视校园软件隐性场建设 |
4.2 塑造爱国精神场 |
4.2.1 强化教育工作者隐性示范作用 |
4.2.2 发挥朋辈群体行为隐性示范作用 |
4.3 形成爱国心理场 |
4.3.1 开展戏剧、心理剧角色扮演活动 |
4.3.2 开展影视、戏剧观赏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10)网络文化视阈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及其疏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2章 网络文化视阈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概述 |
2.1 网络文化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 |
2.1.1 网络文化的涵义 |
2.1.2 逆反心理的涵义 |
2.1.3 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涵义 |
2.2 高中生逆反心理主要特征 |
2.2.1 反向性特征 |
2.2.2 主观性特征 |
2.2.3 盲目性特征 |
2.2.4 顽固性特征 |
2.3 高中生逆反心理对学习思想政治课的消极影响 |
2.3.1 对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
2.3.2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 |
第3章 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表现及成因 |
3.1 调查问卷说明 |
3.1.1 问卷的设计思路及回收情况 |
3.1.2 问卷的调查数据及结果分析 |
3.2 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具体表现 |
3.2.1 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不感兴趣 |
3.2.2 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感到不信任 |
3.2.3 对课上弘扬的主流文化不理解 |
3.2.4 对网络文化和网络达人的追捧 |
3.3 高中生对学习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 |
3.3.1 主观原因 |
3.3.2 客观原因 |
第4章 网络文化视阈下疏导高中生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的具体对策 |
4.1 防患于未然避免逆反心理成型 |
4.1.1 变堵为疏合理满足高中生的好奇心 |
4.1.2 变禁为引逐步弱化高中生的对抗心 |
4.2 提高吸引力减轻逆反心理程度 |
4.2.1 创新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 |
4.2.2 做好社会焦点问题的客观解读 |
4.2.3 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能力 |
4.3 弘扬正能量消弭逆反心理影响 |
4.3.1 抢占网络文化主阵地弘扬积极向上的主旋律 |
4.3.2 加强网络管理的力度减少消极网络文化影响 |
4.3.3 提高校园网站吸引力开展网上思政教育活动 |
4.3.4 优化网络的交流空间实现网络现实双重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网络与高中生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校园欺凌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 高娜.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建构研究[D]. 吕春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新时期中学思想政治课网络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宝鸡市2所中学为例[D]. 张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4]增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研究[D]. 秦垚. 湖南理工学院, 2020(02)
- [5]网络亚文化对中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冲击与对策研究[D]. 郑达理. 河南大学, 2020(02)
- [6]校园欺凌问题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研究[D]. 董婷婷.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7]高中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及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崇州市蜀城中学的调查[D]. 潘正婷.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后进生成因及转化策略研究[D]. 张孟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9]隐性教育在中学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 李永鹤. 湖南大学, 2019(07)
- [10]网络文化视阈下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逆反心理及其疏导[D]. 徐鑫. 湖南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