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失血性休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性休克,创伤,限制性,胎盘,并发症,急诊,产后。
失血性休克论文文献综述
冯宪梅[1](2019)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应用一般急救护理的32例患者纳入A组。将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的38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抢救成功患者的抢救用时[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和B组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1.88%(23/32)、92.11%(35/38)。B组抢救成功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抢救成功患者会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辅助检查时间、有效救治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缩短急救时间,减少并发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22期)
杨丽娟,夏雪怡,王振江,吴殿秀,葛贺[2](2019)在《17β-雌二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家兔失血性休克(HS)后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Chaudry方法制作家兔HS模型,同时记录各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肠黏膜病理形态表现并采用Chiu氏评分法进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 (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乳酸和IL-6水平。结果:休克治疗2h后,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系膜血液流态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模型组家兔可见黏膜腺体萎缩,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浆粉染、糜烂;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可见肠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断裂,绒毛结构不完整,肠腔内有较多脱落的黏膜组织;山莨菪碱治疗组家兔可见腺体轻度萎缩,绒毛轻度水肿,固有层轻度分离;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可见肠黏膜腺体大致正常,绒毛、固有层水肿。模型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其他3组(P<0.05),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17β-雌二醇预防组和山莨菪碱治疗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低于其他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对HS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17β-雌二醇通过减少乳酸生成、降低巨噬细胞浸润和抑制炎症因子IL-6释放来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韦玉岚[3](2019)在《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方法以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患者(休克组)及100例产后出血未发生失血性休克患者(未休克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年龄、产次、入院时宫高及腹围是否正常、胎盘因素、合并子宫肌瘤、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手术史、羊水过多、血常规是否正常、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产科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MAP)、新生儿体质量等资料进行收集,对比发生失血性休克的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差异情况,将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失血性休克的原因,探讨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结果两组胎盘因素、剖宫产手术史、羊水过多、血常规异常、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产科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上述因素均为出血产妇产后2 h出现失血性休克的影响因素。结论产后出血的产妇会因胎盘因素、剖宫产手术史、羊水过多、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出血量、产科休克指数、平均动脉压发生失血性休克,临床应重视该类产妇,避免失血性休克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3期)
吴蓉[4](2019)在《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责任制护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同时分别将常规护理与责任制护理作为两组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经不同的护理后临床指标情况,并评估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出血量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06%)高于对照组(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实施责任制护理,可通过明确医护人员工作职责,促进护理质量与抢救效果的全面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9年32期)
马海静[5](2019)在《护理干预用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护理干预用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组选取30例采取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选取3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6.67%,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高,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护理联合并发症预防干预治疗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具有显着的治疗效果,能够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1期)
万永珍,邓玲[6](2019)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解剖宫产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产科10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临床液体复苏方法不同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治疗。比较2组患者实验室指标(HGB、HCT、PT、APTT)、输液量、出血量及并发症、复苏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量、出血量分别为(1600±350)ml、(460±180)mL明显低于对照组(2500±400)mL、(1000±300)mL(P<0.05);2组实验室指标比较(P<0.05)。观察组复苏治疗满意人数为47例,满意率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41例,82.%(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限制性液体复苏应用于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其可避免患者机体代偿机制及内环境受到较大影响,同时改善其脏器灌注及氧供,降低并发症,减少出血量,提高临床复苏满意度。(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92期)
陈勇,张磊冰[7](2019)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处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外科收治的12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将64例予以充分液体复苏处理者纳入A组,将64例予以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者纳入B组,对两组的复苏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估。结果 A组与B组输入液体量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入院时PT值、APTT值差异相当,P>0.05,无统计学意义;复苏后,B组PT值、APTT值升高不及A组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发生ALI的概率相比A组显着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考虑死亡患者与原发伤有关,与复苏后并发症引发的死亡无关。结论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性液体复苏处理,能够明显减少输液量,降低并发症,值得推荐。(本文来源于《智慧健康》期刊2019年32期)
汪佳慧,金镇[8](2019)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失血性休克及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的96例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DIC、失血性休克及子宫切除不良妊娠结局的有关因素行单因素和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示:术中宫腔填塞纱布或球囊、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滞是产妇发生DIC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而伴有胎盘植入、人工流产次数多是发生DIC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术中宫腔填塞纱布或球囊是产妇发生失血性休克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而伴有胎盘植入、人工流产次数多是发生失血性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术中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是切除子宫的保护性因素(OR<1,P<0.05);而伴有胎盘植入、孕次数越多是发生子宫切除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孕次越多、人工流产次数越多、合并胎盘植入时,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越高。术中行宫腔填塞纱布或球囊压迫止血和行腹主动脉球囊阻断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实用妇产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周演,高宏[9](2019)在《超声引导下针尖动态跟随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尖动态跟随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失血性休克需行手术的患者60例,根据桡动脉置管的方法,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针尖动态跟随技术组(D组)30例和超声引导下平面内技术组(I组)30例。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脉率、无创血压,并计算休克指数(SI),测量桡动脉的内径及桡动脉上壁距皮肤的垂直距离。记录两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总成功率、置管时间、置管次数和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体重指数、脉率、平均动脉压(MAP)、SI、桡动脉内径、桡动脉上壁距皮肤垂直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比较,D组患者桡动脉穿刺置管首次置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显着提高(P=0.028,P=0.021)、置管时间显着缩短(P=0.001)、置管次数显着减少(P=0.021)、血肿发生率显着降低(P=0.038)。结论:相比超声引导下平面内技术,超声引导下针尖动态跟随技术能够提高失血性休克患者桡动脉置管的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医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21期)
柳艳佳,刘黄艳[10](2019)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102例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n=51例)和对照组(n=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并发症预防以及急诊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有效救治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有效救治时间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显着(P<0.05)。结论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护理以及并发症预防,能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3期)
失血性休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17β-雌二醇对家兔失血性休克(HS)后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32只家兔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治疗组、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每组8只。采用Chaudry方法制作家兔HS模型,同时记录各组家兔肠系膜微循环变化,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家兔肠黏膜病理形态表现并采用Chiu氏评分法进行评估,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 (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ELISA法测定各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乳酸和IL-6水平。结果:休克治疗2h后,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系膜血液流态优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模型组家兔可见黏膜腺体萎缩,绒毛柱状上皮细胞浆粉染、糜烂;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可见肠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断裂,绒毛结构不完整,肠腔内有较多脱落的黏膜组织;山莨菪碱治疗组家兔可见腺体轻度萎缩,绒毛轻度水肿,固有层轻度分离;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可见肠黏膜腺体大致正常,绒毛、固有层水肿。模型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其他3组(P<0.05),生理盐水治疗组家兔Chiu氏评分高于17β-雌二醇预防组和山莨菪碱治疗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肠黏膜组织中IL-6和CD68巨噬细胞阳性表达率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模型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17β-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低于其他组(P<0.05),山莨菪碱治疗组和17β-雌二醇预防组家兔血清乳酸和IL-6水平均低于生理盐水治疗组(P<0.05)。结论:17β-雌二醇对HS家兔肠系膜微循环损伤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17β-雌二醇通过减少乳酸生成、降低巨噬细胞浸润和抑制炎症因子IL-6释放来实现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失血性休克论文参考文献
[1].冯宪梅.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急救护理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9
[2].杨丽娟,夏雪怡,王振江,吴殿秀,葛贺.17β-雌二醇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肠系膜微循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3].韦玉岚.产后出血早期失血性休克相关因素研究[J].当代医学.2019
[4].吴蓉.探讨责任制护理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9
[5].马海静.护理干预用于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J].心理月刊.2019
[6].万永珍,邓玲.限制性液体复苏在解剖宫产失血性休克的应用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7].陈勇,张磊冰.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智慧健康.2019
[8].汪佳慧,金镇.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妇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失血性休克及子宫切除的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
[9].周演,高宏.超声引导下针尖动态跟随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
[10].柳艳佳,刘黄艳.急诊严重创伤患者失血性休克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