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酶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载体,染色体,小麦,蛋白,信标,质粒,分子。
双酶切论文文献综述
杨勇,乔霞,刘晓明,魏军[1](2018)在《双酶切法构建CRISPR-Cas9载体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pet41a质粒为载体骨架,通过酶切连接法构建crispr-cas9载体系统,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基因编辑载体,为研究细菌耐药基因的敲除提供方法。方法选择质粒pet41a、pwt-cas9和pgRNA,分析核酸序列,选择合适酶切位点。使用XhoI和BgiI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pet41a和pwt-cas9,形成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线性载体片段,回收并用T4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转化菌涂布含卡那霉素的固体LB培养基平板进行阳性单克隆筛选并测序,构建的质粒命名为pet41-cas9。使用BgiII和XbaI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pet41-cas9和pgRNA,经回收纯化、连接和转化后筛选阳性单克隆菌落并测序,重组质粒命名为pet41a-cas9-gRNA。分别将重组质粒pet41-cas9和pet41a-cas9-gRNA转化BL-21(DE3),IPTG诱导后提取蛋白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测序证实质粒pet41-cas9、pet41a-cas9-gRNA连接正确,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质粒粒转染DE3后经IPTG诱导4h,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160×103的重组蛋白,与cas9蛋白理论分子质量相符。结论成功构建CRISPR-Cas9载体系统质粒pet41acas9-gRNA并表达重组cas9蛋白,为细菌基因的编辑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9期)
廉翔,吴望华,范宏亮,张勇,张涛[2](2018)在《基于双酶切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茎环结构定位探针构建了一个基于双酶切反应的级联信号放大体系,并将其用于核酸的检测.在该体系中,茎环结构定位探针首先是内切酶Tth EndonucleaseⅣ的作用底物,被剪切后又作为定位探针介导切口酶Nt.Bst NBI对分子信标实施剪切,将这2步剪切反应结合起来可有效克服切口酶对于目标核酸中特定识别序列的依赖,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信号与目标DNA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相关,响应范围为1 pmol/L~1 nmol/L,并且具有良好的识别单碱基变异的能力.此外,本方法序列设计简单,通用性强,仅改变定位探针的部分序列即可实现对不同目标DNA的检测.对掺杂于血清中的目标DNA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本方法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金科华,张惠敏,杨志珅,金天颖,卢晓晓[3](2017)在《BamHⅠ+XhoⅠ双酶切质粒电泳弥散原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TaKaRa公司(中国大连)快速限制酶Bam HⅠ+XhoⅠ37℃双酶切质粒p ET-28a、p ET-28a-SDHA产生弥散的原因。方法比较4种条件下酶切对弥散的影响:(1)Bam HⅠ+XhoⅠ37℃双酶切Elution Buffer(EB)洗脱或水洗脱的质粒;(2)NdeⅠ+XhoⅠ37℃双酶切EB洗脱或水洗脱的质粒;(3)先Bam HⅠ30℃酶切,再XhoⅠ37℃酶切;(4)Bam HⅠ分别于30℃、37℃单酶切。结果 (1)Bam HⅠ+XhoⅠ37℃双酶切EB或水洗脱的质粒均产生严重弥散;(2)NdeⅠ+XhoⅠ37℃双酶切EB洗脱或水洗脱的质粒无弥散;(3)Bam HⅠ30℃酶切+XhoⅠ37℃酶切,无弥散;(4)Bam HⅠ30℃单酶切无弥散,37℃单酶切严重弥散。结论 Bam HⅠ+XhoⅠ37℃酶切质粒电泳弥散是Bam HⅠ在此温度下的星活性所致。(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1期)
李国亮[4](2017)在《基于双酶切的染色体构象捕获新技术开发及其在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基因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基因组叁维构象的解析依赖于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但是传统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存在着噪声高、实验繁琐、实验成本昂贵、难以直接评估随机交互等问题,阻碍了叁维基因组学的发展。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数据噪音低、可评估随机交互的叁维基因组学研究新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期刊2017-04-08)
李国亮[5](2017)在《基于双酶切的染色体构象捕获新技术开发及其在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维基因组学是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前沿。基因组叁维构象的解析依赖于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但是传统染色质构象捕获技术存在着噪声高、实验繁琐、实验成本昂贵、难以直接评估随机交互等问题,阻碍了叁维基因组学的发展。为此,我们开发了一种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数据噪音低、可评估随机交互的叁维基因组学研究新技术。研究结果显示,我们的新方法达到了我们的设计目标,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叁维基因组数据。应用该新技术,我们解析了基因组的结构变异,所产生结果得到了FISH实验验证,说明我们的方法不仅可以探索基因组叁维结构,也可以发现染色质远程交互中的异常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4-08)
王敏敏,赵婕,常亚磊,陈浩男,陈思思[6](2017)在《双酶切和无缝克隆方法构建HCV CORE表达载体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PLVX-IRES-ZsGreen1为载体骨架,通过双酶切方法和无缝克隆方法构建HCV CORE真核表达载体,比较2种不同载体构建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合理选择载体构建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双酶切方法使用BamH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PLVX-IRES-ZsGreen1和目的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片段,形成带有相同黏性末端的线性载体片段和PCR片段,然后利用T4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DH5α感受态细胞,转化菌涂在含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中进行阳性单克隆筛选并测序。无缝克隆方法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通过重组酶将靶基因PCR片段和经XhoⅠ酶切的PLVX-IRES-ZsGreen1线性载体重组连接,连接产物同样转化入感受态细胞中,转化菌涂布含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平板进行阳性克隆筛选并测序。结果跟双酶切载体构建方法比较,同源重组法步骤相对简单,可以更高效快速地构建载体,但是假阳性率略高。结论同源重组法可更高效地构建载体,但假阳性率高。(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舒端阳[7](2016)在《基因工程中的单酶切与双酶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一般都会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同时处理目的基因和载体,以防止目的基因和载体出现自连或反向连接的现象。本文举例说明如何采用两种不同的限制酶来构建一个dsRNA的载体。(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6年06期)
马凯,胡红霞,于婧,周丹,孙艳[8](2015)在《双酶切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pMIR-reporter载体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pMIR-reporter为载体骨架,通过双酶切方法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载体,比较两种不同载体构建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双酶切方法使用HindⅢ和Mlu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别酶切pMIR-reporter和经T-A克隆后靶基因PCR片段,形成带有相同粘性末端的线性载体片段和PCR片段,然后利用T4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转化菌涂布含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平板进行阳性单克隆筛选并测序。同源重组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原理,通过重组酶将靶基因PCR片段和经HindⅢ酶切pMIR-reporter线性载体重组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入大肠埃希菌感受态细胞中,转化菌涂布含氨苄青霉素的固体培养基平板进行阳性克隆筛选并测序。结果从载体构建耗时、总步骤数和阳性率叁方面进行比较,双酶切载体构建方法需要26个独立试验,试验净耗时96h,阳性率为95%;同源重组法需要14个独立试验,试验净耗时33h,阳性率为70%。结论双酶切载体构建方法步骤繁琐。同源重组法步骤相对简单,可以高效快速地构建载体,但是假阳性率略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期刊2015年06期)
金科华,刘洁[9](2015)在《质粒抽提策略对双酶切鉴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质粒抽提策略对质粒双酶切鉴定的影响。方法比较1.4 ml菌液单次抽提与分成两份0.7 ml和四份0.35 ml多次抽提的质粒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图谱质量。结果小体积菌液多次抽提的质粒纯度逐步提高(p ET-28a和p ET-28a-G6PD的OD260/OD280值分别为1.36和1.45,1.65和1.70,1.75和1.78);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弥散逐步消失。结论控制菌液量对抽提高纯度质粒、获得理想的双酶切鉴定图谱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何林玲,王学东[10](2014)在《双酶切制备富含谷氨酰胺的小麦水解蛋白及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小麦面筋蛋白为原料,用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和Protamex复合蛋白酶为酶解剂对其进行双步水解制备富含谷氨酰胺的小麦水解蛋白,通过响应面法对双步水解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后的制备工艺为:在底物浓度4%、温度60℃、pH8.5、Alcalase2.4L碱性蛋白酶加酶量2%,酶解2 h,再调节温度50℃、pH7.0条件下加Protamex复合蛋白酶1%酶解1 h;此时小麦水解蛋白的谷氨酰胺肽含量达到31.2%,小于1000 kDa分子质量的肽段占40.34%,水解前后电镜扫描图也有了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粮食科技与经济》期刊2014年05期)
双酶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茎环结构定位探针构建了一个基于双酶切反应的级联信号放大体系,并将其用于核酸的检测.在该体系中,茎环结构定位探针首先是内切酶Tth EndonucleaseⅣ的作用底物,被剪切后又作为定位探针介导切口酶Nt.Bst NBI对分子信标实施剪切,将这2步剪切反应结合起来可有效克服切口酶对于目标核酸中特定识别序列的依赖,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实验结果表明,荧光信号与目标DNA浓度的对数值呈线性相关,响应范围为1 pmol/L~1 nmol/L,并且具有良好的识别单碱基变异的能力.此外,本方法序列设计简单,通用性强,仅改变定位探针的部分序列即可实现对不同目标DNA的检测.对掺杂于血清中的目标DNA的检测结果验证了本方法在实际样品检测中的应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酶切论文参考文献
[1].杨勇,乔霞,刘晓明,魏军.双酶切法构建CRISPR-Cas9载体系统的研究[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8
[2].廉翔,吴望华,范宏亮,张勇,张涛.基于双酶切级联信号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3].金科华,张惠敏,杨志珅,金天颖,卢晓晓.BamHⅠ+XhoⅠ双酶切质粒电泳弥散原因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
[4].李国亮.基于双酶切的染色体构象捕获新技术开发及其在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中的应用[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摘要集.2017
[5].李国亮.基于双酶切的染色体构象捕获新技术开发及其在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中的应用[C].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论坛暨首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6].王敏敏,赵婕,常亚磊,陈浩男,陈思思.双酶切和无缝克隆方法构建HCVCORE表达载体的比较[J].山西医药杂志.2017
[7].舒端阳.基因工程中的单酶切与双酶切[J].生物学教学.2016
[8].马凯,胡红霞,于婧,周丹,孙艳.双酶切和同源重组方法构建pMIR-reporter载体的比较[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5
[9].金科华,刘洁.质粒抽提策略对双酶切鉴定的影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5
[10].何林玲,王学东.双酶切制备富含谷氨酰胺的小麦水解蛋白及相关研究[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