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初始磁导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磁导率,铁氧体,裂纹,在线,粒径,磁场强度,连杆。
初始磁导率论文文献综述
代献泽,帅立国,刘杰[1](2019)在《基于初始磁导率的滚动轴承内圈无损检测系统(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滚动接触疲劳在早期不宜被觉察、剩余寿命不易评估的缺点,通过分析裂纹扩展机制,提出了基于初始磁导率的无损检测方法,设计了基于差分信号的疲劳状态检测系统.针对滚动接触疲劳萌生于表面和次表面的特点,利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建立了脉冲信号对轴承内圈检测的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线圈高度、内外径、匝数以及铁氧体磁芯直径、高度等结构尺寸对检测信号差分值的影响,以信号最大差分值的参数组合作为传感器的结构尺寸,设计并制作了检测传感器.此外,本设计进一步开发了轴承疲劳试验系统,对经过试验的轴承进行了疲劳状态检测.结果表明:系统针对滚动接触疲劳具备良好的检测能力,验证了轴承内圈裂纹扩展的机理和趋势.(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期刊2019年03期)
刘路军,刘政[2](2019)在《磁粉粒径对烧结Nd-Fe-B磁性能和初始磁导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名义成分为(Pr_(25)Nd_(75))_(25)Dy_6Al_(0.5)B_1Co_1Cu_(0.2)Fe_(bal)的烧结Nd-Fe-B磁体,并研究了不同粒径磁粉制备的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和初始磁化阶段最大磁导率的相应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磁粉平均尺寸为3.0μm时对应的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最大,磁粉平均尺寸为3.5μm时对应的磁体的剩磁最高。从磁体的微观结构观察和性能测试发现,磁粉粒径为3.0μm时,烧结磁体主相更加规则、均匀,提高了磁体的矫顽力。随着磁粉平均尺寸进一步减小,磁粉粒径为2.5μm时,富Nd相以氧化物形式发生了团聚,且分布不均匀,磁体晶界出现孔洞,去磁耦合效率下降,导致磁体矫顽力降低;磁体氧含量随着磁粉平均尺寸的减小而增大,磁体内杂质相增多,剩磁下降;增多的杂质相使得磁化初始阶段的最大磁导率降低。(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董怀锁,侯德鑫,王晓娜,叶树亮[3](2016)在《基于初始磁导率的转向节球化质量在线检测可靠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评价一种基于初始磁导率的汽车转向节球化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的可靠性,采用混合建模方法,通过对探头与试样之间的接触状况、试样材料、电路噪声等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得到接触状况和试样材料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属于正态分布,电路噪声可以忽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检测模型,通过统计模拟方法得到系统的误概率小于0.46%,漏检概率小于0.31%,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仪表技术与传感器》期刊2016年03期)
徐浩[4](2014)在《基于初始磁导率的铁氧体工件裂纹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氧体缺陷裂纹严重影响其电气性能,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已经难以满足产品的检测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初始磁导率的铁氧体裂纹检测新方法,建立检测模型,设计检测工况,使之能够在微小激励下获得准确的输出响应;针对微弱裂纹脉冲常被干扰淹没,设计双探头传感器,结合双脉冲信号自相关函数的独有特性,综合多个特征进行裂纹辨识。实验数据证明,多特征辨识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定性区分被检测对象是否存在裂纹。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有:1.检测模型建立。根据磁学的欧姆定律和麦克斯韦第二方程推导得出磁导率与检测电压之间的关系。2.传感器探头设计。依据磁路分析,探头磁芯材料的初始磁导率越大,探头磁回路越短,探头磁路截面积越大,探头磁芯涡流效应越小,检测灵敏度越高。为应对不同工况的零部件的检测,设计了不同尺寸的探头,以及偶式探头传感器和差动式探头传感器;3.信号采集与处理。设计了基于自相关分析的信号分析方法,该方法将采样信号特征归纳于一个四维数组中。通过四个特征的综合辨识,实现了10μm左右的裂纹辨识能力;4.应用与推广。基于初始磁导率的铁氧体工件缺陷检测方法,不仅能高精度地检测出细小缺陷,在其他材料的缺陷检测和材质检测上也能有效应用。本文研究的基于初始磁导率的缺陷检测方法经过大量实验和现场使用表面:该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材料的检测,检测精度不低于20μm,其自动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效率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期刊2014-03-01)
邱建,徐浩,侯德鑫,叶树亮[5](2013)在《基于初始磁导率的铁氧体裂纹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铁氧体是电子电路中广泛使用的抗干扰元件,生产中应力引发的内部缺陷裂纹严重影响其电气性能。其传统检测方法准确率低、速度慢,难以满足产品的快速检测需求。将基于初始磁导率的缺陷检测方法运用于铁氧体工件的检测,对检测传感器进行优化,使之能够在微小激励下获得准确的输出响应。对改进前后的传感器进行了对比实验,分别就其结构、尺寸、磁导率等参数进行了针对性分析,证明了该检测方法和参数优化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07期)
裴丽丽[6](2008)在《Fe基、Co基纳米晶合金初始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磁交换耦合作用对纳米晶软磁合金磁性能的影响,测定初始磁导率与温度关系具有实际意义。本文通过DTA、DSC、XRD、Hopkinson效应测试等实验手段,着重研究了退火温度对Co69-xFexNb6Si15B10 (x=10,14,18)系列、Co75-xFexNb5Si12B8(x=11,15)系列、Fe73.5Cu1Nb3Si15.5B7和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合金的μi-T曲线的影响,并研究了磁场强度对纳米晶软磁合金Fe73.5Cu1Nb3Si15.5B7和Fe73.5Cu1Nb3Si13.5B9的μi-T曲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Co69-xFexNb6Si15B10 (x=10,14,18)系列、和Fe73.5Cu1Nb3Si13.5B9合金出现两次晶化过程,Fe73.5Cu1Nb3Si15.5B7合金出现叁次晶化过程。在淬火态时,上述软磁合金的μi-T曲线均呈现尖锐的Hopkinson峰。经退火处理后,随退火温度升高,Co69-xFexNb6Si15B10(x=10,14,18)系列、Co75-xFexNb5Si12B8 (x=11,15)系列、Fe73.5Cu1Nb3Si15.5B7和Fe73.5Cu1Nb3Si13.5B9合金的μi-T曲线可依次呈现类Hopkinson峰、圆滑峰、长尾特征和单调上升的特征,但并不是所有合金都呈现所有特征。纳米晶软磁合金的晶化过程分为叁个阶段:Ⅰ[Am]→Ⅱ[Am+纳米晶粒]→Ⅲ[Am+纳米晶粒+化合物]。Fe73.5Cu1Nb3Si15.5B7和Fe73.5Cu1Nb3Si13.5B9纳米晶软磁合金的μi-T曲线与磁场强度有关:经390-480℃退火后的Fe73.5Cu1Nb3Si15.5B7合金以及经420-550℃退火后的Fe73.5Cu1Nb3Si13.5B9合金,总是在较低磁场强度时出现类Hopkinson峰,在磁场强度达到一定值时出现圆滑峰。这是由于磁交换耦合作用是通过非晶基体实现的,而磁场强弱可以改变非晶基体的磁特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期刊2008-07-01)
李晨隽[7](2000)在《高初始磁导率合金1J85热处理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和急冷段的冷却速度对 1J85合金直流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μ0 、μm 和Hc对热处理工艺敏感 ,Bs不敏感 .可以根据使用中不同技术要求确定最佳热处理工艺 .(本文来源于《南方钢铁》期刊2000年05期)
张钧福,黄伟国[8](1989)在《初始磁导率法检测连杆螺栓硬度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重点介绍了电磁涡流法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分类;ML40Cr调质件硬度和仪器μA值间的关系,如何避开拐点的方法;无损检测连杆螺栓硬度的参数选择、标样选取、生产应用情况及无损检测的一些优点。(本文来源于《二汽科技》期刊1989年03期)
张蕴,吴令熙,吴进[9](1986)在《初始磁导率减落的自动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铁磁材料广泛存在的后效损耗,其表现之一是初始磁导率随时间减落(Disaccommodation,简称DA)。研究这种物理现象,一方面可以寻求低损耗材料及其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由于磁导率具有结构敏感性,可以探求材料的微观机制。磁后效测量的基本过程是:在给定温度下,首先将磁性材料去磁,紧接着施加一个极弱的等幅交变磁化场,同时测出一条初始磁导率随时间减落的曲线。然后,改变温度,重复以上步骤。这样,可以得到一组温度不同的等温驰豫曲线。从这些等温弛豫曲线上截取等时间(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86年03期)
陈亚杰[10](1985)在《预烧过程对Mn-Zn铁氧体微观结构和初始磁导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的预烧条件(主要是不同的冷却处理)对Mn-Zn铁氧体初始磁导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所有的样品都是由传统的陶瓷方法制成的。在800~1050℃的温度下,将几种原材料的混合物(化学纯度>99.5wt%)置于空气中预烧2小时,然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冷却,即(a)慢冷(在空气中的冷却速度为100℃/小时);b)水中淬火。这种粉料经球磨机球磨后,再造颗粒。将此颗粒料压成圆环状,按规(本文来源于《磁性材料及器件》期刊1985年03期)
初始磁导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名义成分为(Pr_(25)Nd_(75))_(25)Dy_6Al_(0.5)B_1Co_1Cu_(0.2)Fe_(bal)的烧结Nd-Fe-B磁体,并研究了不同粒径磁粉制备的烧结Nd-Fe-B磁体磁性能和初始磁化阶段最大磁导率的相应演变规律。结果表明,磁粉平均尺寸为3.0μm时对应的磁体的内禀矫顽力最大,磁粉平均尺寸为3.5μm时对应的磁体的剩磁最高。从磁体的微观结构观察和性能测试发现,磁粉粒径为3.0μm时,烧结磁体主相更加规则、均匀,提高了磁体的矫顽力。随着磁粉平均尺寸进一步减小,磁粉粒径为2.5μm时,富Nd相以氧化物形式发生了团聚,且分布不均匀,磁体晶界出现孔洞,去磁耦合效率下降,导致磁体矫顽力降低;磁体氧含量随着磁粉平均尺寸的减小而增大,磁体内杂质相增多,剩磁下降;增多的杂质相使得磁化初始阶段的最大磁导率降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初始磁导率论文参考文献
[1].代献泽,帅立国,刘杰.基于初始磁导率的滚动轴承内圈无损检测系统(英文)[J].JournalofSoutheastUniversity(EnglishEdition).2019
[2].刘路军,刘政.磁粉粒径对烧结Nd-Fe-B磁性能和初始磁导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9
[3].董怀锁,侯德鑫,王晓娜,叶树亮.基于初始磁导率的转向节球化质量在线检测可靠性评价[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16
[4].徐浩.基于初始磁导率的铁氧体工件裂纹检测[D].中国计量学院.2014
[5].邱建,徐浩,侯德鑫,叶树亮.基于初始磁导率的铁氧体裂纹检测[J].传感技术学报.2013
[6].裴丽丽.Fe基、Co基纳米晶合金初始磁导率与温度的关系[D].东北大学.2008
[7].李晨隽.高初始磁导率合金1J85热处理工艺的研究[J].南方钢铁.2000
[8].张钧福,黄伟国.初始磁导率法检测连杆螺栓硬度的研究与应用[J].二汽科技.1989
[9].张蕴,吴令熙,吴进.初始磁导率减落的自动测试[J].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
[10].陈亚杰.预烧过程对Mn-Zn铁氧体微观结构和初始磁导率的影响[J].磁性材料及器件.1985